首页 百科知识 耶氏肺孢子菌肺炎

耶氏肺孢子菌肺炎

时间:2022-07-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病理学上PJP引起间质性和肺泡性炎症,病变多为弥漫性,表现为肺泡内蛋白样物质渗出、肺泡上皮细胞变性、肺泡间隔增宽,局部可见纤维化,纤维化为肺的修复结果。小结 PJP的诊断要点是患者常为免疫抑制状态,临床症状明显,肺部体征轻微,影像学表现为两肺弥漫性磨玻璃密度影或细网状结节影,两肺门旁及双肺中下野分布为主,普通抗感染治疗无效。

临床资料 男,19岁。肾移植及使用免疫抑制药后5个月,发热。体检:两肺未闻及啰音。血气分析为Ⅰ型呼吸衰竭。外院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

影像学报告描述 首次CT检查(图5-9-1A~C),两肺弥漫性不均匀磨玻璃密度影,下肺病变较密实,内见多发大小不等的囊状含气影(箭),多发小叶间隔及小叶内间隔增厚。纵隔内多发不规则气体密度影(无尾箭头)。抗真菌治疗1个月后复查(图5-9-1D,E),两肺病变明显减少、密度减低,新增多发散在结节。2个月后复查(图5-9-1F),两肺病变进一步减少,仅遗留少许散在结节与小片状磨玻璃密度影。

影像诊断与最后诊断 均为:耶氏肺孢子菌肺炎(痰检证实)。

临床与影像学要点 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enumocystis jiroveci pneumonia,PJP)是一种机遇性肺感染,既往一直认为是原虫感染,1988年DNA分析证实属于真菌类,但对于是否属于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尚存争议。常见于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如器官移植及AIDS病、血液病、慢性肾病等,CD4细胞计数<200/mm3易发病。病理学上PJP引起间质性和肺泡性炎症,病变多为弥漫性,表现为肺泡内蛋白样物质渗出、肺泡上皮细胞变性、肺泡间隔增宽,局部可见纤维化,纤维化为肺的修复结果。临床表现为非特异性,一般呈亚急性起病,早期低热,非刺激性干咳,无痰,进而高热,活动性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呼吸衰竭,目前尚无肺孢子菌的体外培养技术,病原学诊断方法是通过咳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各种肺活检标本,借助特殊染色镜检寻找病原体

影像学表现如下。①绝大多数表现为双肺弥漫浸润性病变,有对称分布趋势,自肺门向外周扩散。间质型为主时呈粟粒、结节、网状或网状结节样表现。肺泡型为主时表现为气腔实变,伴支气管气像。混合型兼有间质、肺泡型表现。蜂窝型可见粗网格分隔的直径>1cm的含气囊腔。肺囊肿型显示为直径≥1cm的薄壁含气腔。②CT表现为两肺对称性磨玻璃密度影,进展表现为气腔实变,弥漫分布,或主要位于肺门周围及中下肺野。1/5病例可见网状影或小叶间隔增厚。10%~30%有肺大疱、肺气囊晚期伴肺气肿、自发性气胸与纵隔气肿。其他表现包括肺内结节、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空洞。③可合并细菌和其他真菌感染表现。④治疗2周后病灶消散,但常可复发。

鉴别诊断 ①细菌性肺炎:常较局限,呈大片或节段性实变,可进一步进展为肺脓肿。②肺结核:临床上有结核中毒症状,上肺病变较多,常为多种病变类型混合存在。③心源性肺水肿:影像学可见心脏增大,X线胸片显示典型的间隔线及斑片状磨玻璃或实变,肺泡性者典型表现为蝶翼状密度增高。④病毒性肺炎:早期为间质性病变,进展期可实变,结合实验室检查可确诊。

小结 PJP的诊断要点是患者常为免疫抑制状态,临床症状明显,肺部体征轻微,影像学表现为两肺弥漫性磨玻璃密度影或细网状结节影,两肺门旁及双肺中下野分布为主,普通抗感染治疗无效。

(袁 涛 全冠民)

图5-9-1A

图5-9-1B

图5-9-1C

图5-9-1D

图5-9-1E

图5-9-1F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