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血液细胞检查

血液细胞检查

时间:2022-07-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②中性粒细胞减少。正常周围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以3叶的分叶核占多数,可见少量杆状核,杆状核与分叶核的正常比值为1∶13。在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增多的各种疾病中,淋巴细胞百分率减低,称之为淋巴细胞相对减少。单核细胞减少一般无重要临床意义。主要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反应性增多,见于急性感染、急性溶血、某些恶性肿瘤。

一、红细胞计数与血红蛋白测定

1.标本采集法 微血管或静脉采血。

2.参考值 见表5-1。

表5-1 红细胞计数与血红蛋白

3.临床意义

(1)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减少: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减少通称为贫血,是指单位容积血液中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含量低于参考值低限。

①生理性减少:妊娠中、后期为适应胎盘血循环的需要,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使血浆容量明显增加而引起血液稀释。某些老年人主要是由于造血功能明显衰退所致。也可见于婴幼儿、15岁前儿童。

②病理性减少:可由造血原料不足、造血功能障碍或红细胞丢失、破坏过多等原因引起。见于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和失血性贫血等。

③其他疾病:慢性炎症性疾病、霍奇金病、器官衰竭等。

(2)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增多:是指单位容积血液中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含量高于参考值高限。

①相对性红细胞增多:常因血浆中水分丢失,使血液中有形成分相对增加所致。如连续呕吐、频繁腹泻、多汗、多尿、大面积烧伤等。

②绝对性红细胞增多:常因各种生理、病理原因引起的缺氧所致。生理性见于胎儿、新生儿、高原生活、剧烈的体力活动;病理性见于严重的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和某些先天性心脏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二、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

1.标本采集法 微血管或静脉采血。

2.参考值

(1)白细胞计数:成人为(4~10)×109/L(4000~10000/mm3);6个月~2岁幼儿为(11~12)×109/L(11000~12000/mm3);新生儿为(15~20)×109/L(15000~20 000/mm3)。

(2)白细胞分类计数:见表5-2。

表5-2 白细胞分类计数

3.临床意义

白细胞数高于10×109/L(10000/mm3)称白细胞增多,低于4×109/L(4000/mm3)称白细胞减少。白细胞是中性粒细胞、嗜酸性和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总称。白细胞是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分,各种细胞功能有所不同,具有吞噬微生物、衰老细胞、抗原抗体复合物、致敏红细胞和细胞碎片,以及分泌特异性抗体和参与体液免疫等功能。计数值的多少可以反映上述功能的一般情况。由于外周血中白细胞的组成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故白细胞的增多或减少通常与中性粒细胞的增多或减少有着密切的关系和相同意义。

(1)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中性粒细胞具有活跃的变形运动和吞噬能力。当机体某一部位受到细菌侵犯时,它便以变形运动穿出毛细血管壁,聚集到受侵部位行使杀菌功能。

①中性粒细胞增多。(ⅰ)生理性增多:见于新生儿、妊娠及分娩时,寒冷、酷热、饱餐、剧烈运动后等,多为一过性;(ⅱ)病理性增多:见于急性感染,尤其是化脓性球菌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性感染;组织损伤或坏死,如手术、创伤、烧伤、心肌梗死等;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中毒,包括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化学物质或化学药物中毒;非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白血病等。

②中性粒细胞减少。常见于某些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感染、伤寒杆菌感染;血液系统疾病,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非白细胞性白血病等;化学药物副作用或放射线损伤,如使用抗肿瘤和抗甲状腺药物、X线和镭照射等;脾功能亢进、过敏性休克及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

③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正常周围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以3叶的分叶核占多数,可见少量杆状核,杆状核与分叶核的正常比值为1∶13。(ⅰ)核左移:杆状核粒细胞增多,甚或出现杆状核以前更幼稚阶段的粒细胞,称为核左移。常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或急性中毒及急性溶血反应;(ⅱ)核右移:周围血液中5叶以上的粒细胞超过3%时称为核右移。常见于造血物质不足或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所致。

④中毒颗粒。在较严重的化脓菌感染及大面积烧伤等情况时,中性粒细胞的细胞浆中出现粗大的分布不均匀的黑蓝色颗粒,称为中毒颗粒。

(2)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血清病等变态反应性疾病;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病、蛔虫病和钩虫病;皮肤病,如湿疹、牛皮癣等;也可见于淋巴系统恶性肿瘤、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器官移植排异反应前期等。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及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的病例。

(3)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B):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较少见,可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纤维化、黏液性水肿、脾切除后,以及铅、铋、锌等重金属中毒。嗜碱性粒细胞数量很少,故减少与否很难察觉,意义不大。

(4)淋巴细胞(lymphocyte,L):淋巴细胞增多见于病毒、结核、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百日咳等感染性疾病;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移植物抗宿主反应或移植物抗宿主病。儿童的淋巴细胞常有生理性增多。淋巴细胞减少多见于放射病、免疫缺陷病、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烷化剂等。在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增多的各种疾病中,淋巴细胞百分率减低,称之为淋巴细胞相对减少。

(5)单核细胞(monocyte,M):单核细胞增多见于疟疾黑热病、结核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等感染性疾病;单核细胞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血液病;急性传染病或急性感染的恢复期。单核细胞减少一般无重要临床意义。

三、血小板计数

1.标本采集法 微血管或静脉采血。血小板易于黏附和聚集,采血时应使用塑料试管,并注意避免组织液混入血液标本以及溶血或血块形成。

2.参考值 (100~300)×109/L。

3.临床意义

(1)生理性波动:如在运动、进餐后血小板增加;女性月经期的第一天,血小板可降低。

(2)病理性减少:血小板数低于100×109/L,称为血小板减少。见于造血功能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放射病、骨髓纤维化;血小板破坏增加,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血小板消耗过多,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血小板分布异常,如肝硬化、输入大量库存血或大量血浆引起血液稀释。

(3)病理性增加:血小板数超过400×109/L,称为血小板增多。主要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反应性增多,见于急性感染、急性溶血、某些恶性肿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