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型呼吸道流感病毒变异症状

新型呼吸道流感病毒变异症状

时间:2022-07-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呼吸道病毒是指以呼吸道为侵入门户,首先在呼吸道黏膜细胞中增殖,致呼吸道或其他组织器官损害的病毒的总称。种类很多,据统计,90%~95%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引起的,常见的有流感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风疹病毒、鼻病毒等。所引起的流行性腮腺炎是儿童和青少年多发的一种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多流行于

呼吸道病毒是指以呼吸道为侵入门户,首先在呼吸道黏膜细胞中增殖,致呼吸道或其他组织器官损害的病毒的总称。种类很多,据统计,90%~95%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引起的,常见的有流感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风疹病毒、鼻病毒等。

一、流行性感冒病毒

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可引起人或动物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流感是一种上呼吸道急性传染病,传染性强、传播快、潜伏期短、发病率高,已引起数次世界性大流行,仅1918~ 1919年的世界大流行,全世界有5亿人感染,2 000万人死亡,比死于一战的人数还多2倍。

【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结构 流感病毒一般呈球形或丝状,直径80~120nm。其结构由内向外分3层:①核心:由核蛋白缠绕病毒RNA形成螺旋状结构。RNA为单股负链、分节段(7~8个节段),每一节段即一个基因,复制时重组率高,易发生变异。核蛋白的抗原性稳定,具有特异性。②内膜蛋白(M蛋白):介于核心与包膜之间,抗原性较稳定,在维持病毒形状与完整性上起重要作用。③包膜:由脂蛋白构成,镶嵌有两种糖蛋白刺突:神经氨酸酶(NA)和血凝素(HA)。NA和HA的抗原性易于变异,是甲型流感病毒亚型划分的主要依据(图3-3)。

图3-3 流感病毒形态结构模式图

2.分型、变异与流行 按核蛋白抗原性的不同,流感病毒可分甲、乙和丙3型;同型流感病毒又根据其表面HA及NA抗原性的差异可分若干亚型。

流感病毒中以甲型最易变异,这与其表面抗原(HA、NA)的频繁变异有关,二者可同时或仅其中一种发生变异,尤以HA的变异为快。当表面抗原的变异幅度小,属于量变时,称抗原性漂移,为核酸序列的点突变,只形成新的变异株,引起小流行;当变异幅度大,属于质变时,称抗原性转变,可形成新的亚型,是由核酸序列不断突变积累或外来基因片段重组所致,可引起大规模甚至世界性的流行。甲型流感病毒自1933年分离以来,共发生过5次亚型的变异(1933~1946年为原甲型流行,1946~1957年为亚甲型流行,1957~1968年为亚洲甲型流行,1968年为香港甲型,1977年以后分离出新甲Ⅰ型),因人群对新亚型缺乏免疫力,故常发生大流行。

3.抵抗力 流感病毒抵抗力较弱,对热、干燥、日光、紫外线乙醚、甲醛等敏感,酸性条件下更易灭活;耐低温,-70℃或冷冻干燥后可长期保存。

【致病性与免疫性】 流感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发病前后两天传染性最强,其鼻咽分泌物中可排出大量病毒,经飞沫传播,冬天为流行季节。潜伏期1~2d,病毒在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内增殖,致细胞变性、坏死脱落,黏膜充血水肿,腺体分泌增加,病人出现喷嚏、鼻塞、咳嗽等症状。病毒很少入血,但可释放内毒素样物质入血,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发冷、发热、头痛、全身酸痛、疲乏无力等。一般病程3~7d,但幼儿或年老多病者因抵抗力低下易继发细菌感染,引起(支)气管炎、肺炎等,病死率高,应予以重视。

病后对同型病毒有短暂免疫力,可维持1~2年,主要依靠呼吸道黏膜局部sIgA,因流感病毒很少入血,故血清中IgM、IgG作用不大;此外CTL可杀伤流感病毒感染细胞,在促进受染机体的康复方面也起重要作用。流感病毒抗原结构多变,故再感染者屡见不鲜。

【微生物学检查】

1.病毒分离与鉴定 取急性期病人咽漱液或鼻咽拭,接种于鸡胚羊膜腔或尿囊腔,检查有无病毒增殖。

2.血清学试验 进行血凝抑制试验、ELISA等试验,若恢复期血清抗体效价比急性期增高4倍或以上,具有诊断意义。

3.快速诊断 可用免疫荧光技术直接检测鼻咽分泌物中病毒抗原,具有快速、敏感之特点。

【防治原则】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预防是关键。

1.一般性预防 早期发现、隔离、治疗病人可有效控制传染源,流行期间避免人群聚集,常通风换气,必要时用乳酸或食醋空气消毒。

2.特异性预防 可接种疫苗(有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但因流感病毒抗原易变,故疫苗抗原性须与当前流行株相同或近似。

3.治疗 金刚烷胺、病毒唑及某些中草药(金银花、板蓝根、大青叶等)有一定疗效,目前主要是对症治疗及预防继发细菌感染。

二、麻疹病毒

麻疹病毒可引起麻疹,为冬春季儿童最常见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发病率高,易并发肺炎、脑膜炎。

【生物学性状】 病毒呈球形、丝状等多种形态,直径120~250nm;核酸为单股负链RNA,不分节段,有包膜。抗原性稳定,仅一个血清型。除灵长类动物外,一般动物不易感。抵抗力较弱,对热、干燥、日光、一般消毒剂均较敏感,4℃可存活数周。

【致病性与免疫性】 人是麻疹病毒的自然宿主,病人为惟一的传染源,其鼻咽、眼分泌物中存在大量病毒,通过飞沫或鼻咽、眼分泌物污染的玩具、用具传播。传染性强,患者从潜伏期到出疹期均有传染性,尤以出疹前后2~3d为甚,儿童初次感染几乎都发病。冬春季发病率最高。

病毒感染后潜伏期约10~14d,先在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增殖,入血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病人可出现发热、咳嗽、眼结膜充血、口腔黏膜斑等前驱期症状,多数患者在口腔颊黏膜出现灰白色外绕红晕的口腔黏膜斑(Koplik斑),对早期诊断有一定意义。病毒随血流到达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内增殖,3~5d后入血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并播散至全身皮肤黏膜的毛细血管周围增殖(有时可达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血管内皮,使全身皮肤自上而下出现红色斑丘疹。若无并发症,数天后红疹消退,麻疹自然痊愈。但一般患病期间有机体抵抗力下降,易继发细菌感染,引起支气管炎、肺炎和中耳炎等。极个别患儿可发生罕见的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为一种慢发病毒感染,多在婴幼儿时患过麻疹,至青春期发病,有精神异常,终因痉挛、昏迷而死亡。

病后可获牢固免疫力,很少再次感染。6个月以内的婴儿,因从母体内被动获得特异性IgG,故不易感染,6个月至5岁的婴幼儿易感性最高。

【微生物学检查】 麻疹因症状典型,一般无需微生物学检查。不典型病例可取前驱期鼻咽部或血液标本进行病毒的分离培养,或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标本中麻疹病毒抗原、观察多核巨细胞及包涵体;也可进行血凝抑制试验,观察恢复期抗体滴度是否比急性期增长4倍或以上。

【防治原则】 隔离患者,进行人工自动免疫是主要措施。对6个月至1岁儿童普遍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可有效预防此病,免疫力可维持3~5年。有麻疹患者接触史的易感者,于5d内紧急注射丙种球蛋白、胎盘球蛋白或健康成人全血进行人工被动免疫,可防止发病或减轻症状。

三、腮腺炎病毒

腮腺炎病毒呈球形,核酸为单股RNA,有包膜,抗原性稳定,仅一个血清型。抵抗力弱,室温下很快失去传染性。所引起的流行性腮腺炎是儿童和青少年多发的一种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多流行于冬春季,潜伏期较长(18~21d)。

病人是惟一传染源,病毒经飞沫或人与人直接传播,先在呼吸道上皮细胞和面部局部淋巴结内增殖,入血后引起病毒血症,经血流侵犯腮腺及其他器官(睾丸、卵巢、胰腺、肾脏、中枢神经系统等),主要症状为一侧或两侧腮腺肿胀、疼痛,伴有发热、肌痛、乏力等,病程1~2周。通常儿童感染较轻,青春期感染则较重,男性易并发睾丸炎,女性易并发卵巢炎,有时还可引起无菌性脑膜炎。病后或隐性感染后可获牢固免疫力。

及时隔离病人可防止传播,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有较好的预防效果,有些国家已将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组成了三联疫苗。

四、冠状病毒

直径约60~220nm,核酸为单链RNA,核衣壳呈螺旋对称,有包膜,包膜上有排列间隔较宽的突起,使整个病毒颗粒外形如日冕或冠状,故名。可引起成人10%~30%的普通感冒,在儿童可致上呼吸道感染。

2002年11月~2003年6月在全世界暴发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被认为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所致,世界卫生组织将这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正式命名为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而将该病毒称为SARS病毒。主要通过短距离飞沫、接触病人呼吸道分泌物及密切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大多发生于青壮年,医护人员是高危人群。潜伏期约2~12d,通常4~5d。典型症状为高热(38℃以上)、干咳少痰,伴有气短或呼吸困难、发冷、头痛、食欲不振、皮疹和腹泻,部分病人出现呼吸急促,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

这次非典型肺炎最早于2002年11月16日出现在我国广东佛山市,起病急、传播快,病死率高达3.5%,涉及全世界近30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大陆和香港是暴发最严重的地区),全球患者达8 000多例,死亡800多例,其中中国内地患者5 000多例,死亡300多例。总的扩散趋势已得到有效控制。目前尚无特异性防治方法,疫苗正在研制中。

五、其他呼吸道病毒

见表3-1。

表3-1 其他呼吸道病毒的特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