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好观察和护理工作 手术结束并不意味着手术治疗的终结。手术后的观察、护理是手术全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忽视观察和护理不当会造成病人感染,术后出血、伤口裂开,甚至呼吸梗阻未能及时发现等情况而造成严重后果。
2.重视术后心理治疗 某些手术如截肢、生殖器官切除等会给病人未来的生活带来影响,某些手术效果不好或预后不佳,会使病人悲观失望,心理忧郁。医务人员应做耐心细致的疏导工作,安慰病人,鼓励病人提高战胜疾病的勇气,促使病人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实施术后的治疗方案,争取早日康复。
【案例】
病人某某,女,26岁。自诉右侧乳房有硬结,到某医院外科诊治。经活体组织检查证实为乳腺癌。所以医生告诉病人“要尽早切除右侧乳房”,并明确将实情告诉病人父亲,她必须做右侧乳房全切除和周围淋巴结清除术。为慎重起见,术中对左侧乳房也做了活体组织切片,用迅速冰冻法检查,检查结果为“乳腺良性肿瘤,伴有腺体增生”,目前尚不是癌组织,但将来有癌变的危险。所以在右侧乳房切除后,又做了左侧乳房切除术。术后病人及其亲属认为,医生在未经本人同意的情况下,切除了左侧乳房,造成病人精神上的巨大压力,要求追究院方及医生的责任。院方则认为左侧乳房切除是防止癌变的措施,根本上是维护病人利益。双方发生争议。最后上诉法院,法院判决医院承担责任。
(引自:何伦,施卫星.生命的困惑——临床生命伦理学导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209)
【伦理分析】
手术治疗不仅是外科治疗的主要手段,还是复杂性强、风险性高、损伤性大的医疗手段。因此,为维护病人权利,维护医务人员救死扶伤的天职形象。医学伦理学倡导参与手术治疗的所有医务工作人员,遵守术前“必需性原则、最优化原则、知情同意原则、尊重原则”,术中“不滥施手术、不做粗疏散漫的手术”等伦理道德规范原则。
本案中,某医院的外科医生,在手术台上“顺便手术”。显然,这个顺手一刀,存在着很明显的错误:一是,术前没有经过病人本人及其家属的知情与同意;二是,违反了术前“必须性原则”,术中“不滥施手术原则”。另外,对于这个手术应不应该实施,患方与医方持不同意见:医方认为是做到了最优化的考虑,可以防癌变;患方认为,这多加的手术造成病人更大的精神压力。虽然医方防癌变的出发点是为病人着想,但却冒着“可能是癌”的风险以顺便手术的方式去防癌变,说严重点,这属于过度医疗,未经病人承诺的手术,原则上也是违法的,应负相应的责任。说轻一点,这不仅严重违反“尊重原则”,而且医生在医疗过程中只看到这个“病”,没看见这是个女病人。
如果该医生有较强的风险意识,有较高的知情同意意识,这种后果可避免发生。当事医生至少有两次把握的机会:一是在开始手术签字过程中,可更为详细明确地告知病家手术过程中需要做常规的对侧乳房组织的检查,可能出现的不良情况和医疗需采取的措施等信息;二是在手术中证实乳房有问题后,作为知情同意弥补措施,医生仍有机会和时间取得病人本人(如意识清醒)或亲属的同意。遗憾的是,当事医生并没有这样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