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肝病患者血清中哪种酶活性升高

肝病患者血清中哪种酶活性升高

时间:2022-06-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发生在许多严重疾病基础上,或某些特殊条件下,致病因素激活人体凝血及纤溶系统,导致全身微循环微血栓形成,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并继发纤溶亢进,引起全身出血及微循环衰竭的临床综合征。引起DIC的病因很多,常见于严重感染、严重创伤、大手术、恶性肿瘤、产科意外及其他疾病等。DIC的病理及病理生理过程包括:微血栓形成,凝血功能异常,微循环障碍。⑤血浆PIC浓度升高;⑥血浆TAT或F1+2水平升高。

【概述】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是一种发生在许多严重疾病基础上,或某些特殊条件下,致病因素激活人体凝血及纤溶系统,导致全身微循环微血栓形成,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并继发纤溶亢进,引起全身出血及微循环衰竭的临床综合征。

引起DIC的病因很多,常见于严重感染(败血症、重症肝炎)、严重创伤(挤压伤、体外循环)、大手术(扩大根治术、大面积灼伤)、恶性肿瘤(广泛转移、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产科意外(羊水栓塞、胎盘早期剥离)及其他疾病(溶血性输血反应、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DIC的病理及病理生理过程包括:微血栓形成,凝血功能异常,微循环障碍。凝血功能异常包括三个阶段:初发性高凝期、消耗性低凝期和继发性纤溶亢进期。

临床表现最常见的有出血倾向、休克或微循环衰竭、微血管栓塞及微血管病性溶血。同时有原发病的临床表现。

【检验】 DIC的基本试验为PLT减低,PT延长和Fg含量减低;FDP和D-二聚体的阳性或明显增高为筛选试验,对典型DIC可以作出诊断。这些试验缺乏早期诊断的价值,对早期DIC可选用凝血因子和血液凝固调节蛋白的活性测定,以及血栓止血标志物检测,如血小板活化指标的检测:血浆β-TG、PF4、TXB2、P-选择素增高;凝血活化指标的检测:Ⅷ:C降低,凝血酶原片段F1+2、纤维蛋白肽A(FPA)增高;纤溶活化指标的检测:t-PA升高或降低、Bβ15-42升高、PAP升高。

【诊断】 DIC的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1.临床表现

(1)存在易引起DIC的基础疾病。

(2)有下列两项以上临床表现:①多发性出血倾向;②不易用原发病解释的微循环衰竭或休克;③多发性微血管栓塞的症状和体征;④抗凝治疗有效。

2.实验室检查指标

(1)主要指标:同时有以下3项以上异常:①PLT<100×109/L,或进行性下降(肝病、白血病≤50×109/L),或有2项以上血浆血小板活化产物升高:β-TG、PF4、TXB2和P-选择素;②血浆Fg含量低于1.5g/L,或进行性降低,或超过4.0g/L(白血病、恶性肿瘤低于1.8g/L,肝病低于1.0g/L);③FDP超过20μg/L(肝病时FDP>60μg/L),或D-二聚体升高或阳性,或3P试验阳性;④血浆PT缩短或延长3s以上(肝病超过5s以上),或APTT缩短或延长10s以上。

(2)疑难或特殊病例应有下列一项以上异常:①因子Ⅷ:C活性降低<50%;②纤溶酶原含量及活性降低;③AT含量、活性及vWF水平降低(不适用于肝病);④血或尿FPA升高。⑤血浆PIC浓度升高;⑥血浆TAT或F1+2水平升高。

DIC需与重症肝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症鉴别。

(大连医科大学 孙国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