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异常白细胞

异常白细胞

时间:2022-06-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如胞质破裂、颗粒消失,则成裸核或篮细胞。退行性变也可见于衰老细胞,但正常情况下数量极少。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肺炎、过敏性疾病等病毒性感染或过敏原刺激下,淋巴细胞增生,并出现某种形态变化,称为异型淋巴细胞。此型又称单核细胞型。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在Chédiak—Higashi综合征患者骨髓和血液各期粒细胞中均可见到,患者容易感染,常伴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异常颗粒也可偶见于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中。

(一)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化

在重症感染、败血症、恶性肿瘤、大面积烧伤等病理情况下,中性粒细胞可发生下列毒性和退行性变化。

1.中毒颗粒 比正常颗粒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匀,染色较深,呈深紫色或紫黑色。

含中毒颗粒的中性粒细胞易与嗜碱粒细胞混淆,其区别要点是:嗜碱粒细胞核分叶较少,染色较浅,颗粒较大而不均匀,着色更深,细胞边缘常分布较多,可分布于核上。

在血片染色偏碱或染色时间过长时,易将中性颗粒误认为中毒颗粒。观察时需注意全片各种细胞的染色情况。

含有中毒颗粒的细胞在中性粒细胞中所占的比值称为毒性指数。毒性指数愈大,中毒情况愈重。

2.空泡 可为单个,但常为多个,大小不等,亦可在核中出现,是细胞脂肪性变的结果。

3.Döhle小体 是中性粒细胞胞质因毒性变而保留的嗜碱性区域。呈圆形、梨形或云雾状,天蓝色或灰蓝色,直径为1~2μm,是胞质局部不成熟(即胞核、胞质发育不平衡)的表现。

4.退行性变 常见胞体肿大、结构模糊、核固缩、核肿胀和核溶解(染色质模糊、疏松)等。如胞质破裂、颗粒消失,则成裸核或篮细胞。退行性变也可见于衰老细胞,但正常情况下数量极少。

以上毒性变化可单独出现,亦可多种同时出现。观察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化,对估计疾病的预后有一定帮助。

(二)异型淋巴细胞

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肺炎、过敏性疾病等病毒性感染或过敏原刺激下,淋巴细胞增生,并出现某种形态变化,称为异型淋巴细胞。Downey按其形态特征分为三型:

I型(空泡型):胞体比正常淋巴细胞稍大,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核圆形、肾形或分叶状,常偏位,核染色质粗糙,排列不规则,呈网状或小块状。染色偏碱,深蓝,含空泡或泡沫状。此型又称浆细胞型,最常见。

Ⅱ型(不规则型):胞体较大,外形常不规则,可有多个伪足。核形状及结构与I型相同甚至更不规则,核染色质比较粗糙、致密。胞质丰富,染淡蓝色或灰蓝色,有透明感,边缘着色较深,一般无空泡,可有少数嗜天青颗粒。此型又称单核细胞型。

Ⅲ型(幼稚型):胞体较大,核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细致呈网状,可见1~2个核仁。胞质深蓝色,可见少量空泡。

(三)其他异常白细胞

1.巨多核中性粒细胞 成熟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常为6~9叶,甚至更多。各叶大小差别大,且常有畸形。见于巨幼细胞贫血。

2.Pelger-Huët畸形 是成熟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能力减退的表现。细胞核常为杆状或分成2叶(其间难成细丝),呈肾形、眼镜形或哑铃形,染色质聚集成小块或条索网状,其间有空白间隙。通常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缺陷,一般无临床症状。但也可继发于严重感染、白血病、肿瘤转移或某些药物(如秋水仙碱,磺胺甲唑)治疗后。

3.Chédiak-Higashi畸形 细胞质中含有数个至数十个直径2~5μm的包涵体,此包涵体为异常巨大的紫蓝或紫红色颗粒,是异常的溶酶体。在Chédiak—Higashi综合征患者骨髓和血液各期粒细胞中均可见到,患者容易感染,常伴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异常颗粒也可偶见于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中。

4.Alder-Reilly畸形 在中性粒细胞中含有巨大的深染的嗜天青颗粒,染深紫色。与中毒颗粒的区别是颗粒较大,不伴有白细胞增高和其他毒性变化。患者常伴有高脂血症、软骨营养不良或遗传性黏多糖代谢障碍

5.May-Hegglin畸形 患者粒细胞终生含有淡蓝色包涵体。这种包涵体与Döhle小体相同,但较大而圆。除中性粒细胞外,其他粒细胞甚至巨核细胞内也可见到。

【注意事项】

1.良好的血涂片和染色对白细胞形态学观察至关重要。

2.其余同白细胞计数注意事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