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青光眼小梁手术后眼压多少正常

青光眼小梁手术后眼压多少正常

时间:2022-06-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先天性青光眼,亦称发育性青光眼,是胚胎期和发育期内前房角发育异常,小梁网Schlemm系统不能发挥有效的房水引流功能而引起的一类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占小儿青光眼55%,是最常见的类型,无种族和地域性。Sarfarazi等研究表明:先天性青光眼与GLC3/CTP1B1/PITX2/FOXC1等基因突变有关。前房角切开术是治疗先天性青光眼的经典手术,对于角膜清亮、角膜直径不超过13mm且可清楚分辨房角详细结构的先天性青光眼可首选房角切开术。

先天性青光眼,亦称发育性青光眼,是胚胎期和发育期内前房角发育异常,小梁网Schlemm系统不能发挥有效的房水引流功能而引起的一类青光眼。多数在出生时已有异常,也可以到青少年期才表现出青光眼的症状和体征。临床上分为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青少年型青光眼和伴有其他先天异常的青光眼三类。

【流行病学】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是遗传性疾病,不同人群的发病率不同,但总人群中发病率约万分之一。在直系家属中,发病率较高,据调查,在Saudi Arab人群中发病率为1/2 500,在Romanian gypsies人群中发病率为1/1 250,这些均支持本病为常染色体的隐性遗传。先天性青光眼占小儿青光眼55%,是最常见的类型,无种族和地域性。在日本,男女比率2∶3;在美国和欧洲男女比率3∶2.80%在出生后1年发病,而新生儿期发病者占25%、生后6个月发病者占60%。

【病因及发病机制】关于先天性青光眼的病因尚未十分明确。多数认为与基因遗传有关。Sarfarazi等研究表明:先天性青光眼与GLC3/CTP1B1/PITX2/FOXC1等基因突变有关。以往认为小梁网上有一层无渗透性膜覆盖,但组织学证据不足;病理解剖学上,虹膜根部附着点前移、过多的虹膜突覆盖在小梁等,表明房角发育不完全,晚期病例,可见到Schlemm管闭塞;此外可伴虹膜、角膜发育异常。一般认为,房角结构的发育异常导致房水外流阻力增加是本病的主要机制。

【临床表现】

1.婴幼儿型青光眼 畏光、流泪、眼睑痉挛是本病三大特征性症状,由高眼压致角膜上皮水肿刺激所致。儿童眼球胶原纤维富有弹性,在高眼压的作用下,常导致眼球增大,尤其是角膜和角巩膜之间。角膜直径大于12mm,角膜上皮水肿呈典型的毛玻璃样混浊;Descemen膜破裂表现为角膜深层或同心圆分布的条纹状混浊(Haab纹),眼压升高,眼底青光眼杯呈进行性、垂直性或同心圆性扩大。眼压控制后可以逆转。房角检查:虹膜根部附着点前移于小梁网及周边虹膜覆盖部分小梁。超声检查和眼轴长度检查对判断病情有无进展有意义。

2.青少年型青光眼 3岁以后眼球组织弹性减弱,眼压增高通常不引起畏光、流泪、角膜增大等症状和体征。除眼压有较大的波动外,其临床表现与POAG基本相似。

3.合并其他眼部或全身发育异常的先天性青光眼 这一类青光眼同时伴有角膜、虹膜、脉络膜等组织的先天异常或伴有全身其他器官的发育异常,以综合征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前房发育不全(Axenfeld-Dteger综合征);无虹膜性青光眼;伴有眼面部血管瘤和脉络膜血管瘤的青光眼(Sturge-Weber综合征);伴骨骼、心脏以及晶状体形态或位置异常的青光眼(Marfan综合征、Marchesani综合征)等。

【并发症】 长期持续高眼压导致角膜云翳样混浊,上皮缺损至溃疡;角膜或角巩膜葡萄肿;晶状体悬韧带伸展和断裂使晶状体半脱位。眼轴增大致进行性近视;后弹力层破裂可出现散光;屈光性弱视。

【治疗】 先天性青光眼主要依靠手术治疗。药物仅起辅助治疗作用,因前房角手术(包括房角切开和小梁切开术)成功率高,常做为首选。在前房角手术失败的情况下,才考虑其他手术方法。

1.药物治疗 先天性青光眼单用药物治疗,效果很差。然而,药物作为术前的短暂治疗,如减轻角膜水肿、为前房角手术做准备。同时,药物也用于复杂病例及手术不能控制病例的辅助治疗。

(1)碳酸酐酶抑制剂:是治疗先天性青光眼最有效的降压药。Freedman等研究认为口服碳酸酐酶抑制剂乙酰唑胺10~15mg/kg,短期应用安全,可将眼压降低1/3。

副作用:代谢性酸中毒致呼吸加深、加快,食欲降低,疲劳。同时服用碳酸氢钠1~2mEq/kg,可减少该副作用。而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较少见于小于6岁者。全身应用,应定期检查血常规。局部用的碳酸酐酶抑制剂如Dorzoloamide和Buinzolamide因全身不良反应小、耐受性好,在儿童青光眼中应用更广泛。Larson等和Portellos等研究认为:以上两药每日滴3次可达到最大效果。Wagman等认为局部用β受体阻滞剂合用有协同作用。

(2)β受体阻滞剂:广泛应用于儿童和成人青光眼,在儿童中的降压效果为20%~30%,在先天性青光眼中的确切效果尚未报道。不良反应:支气管痉挛和心动过缓、在新生儿及婴幼儿中有出现窒息史。Passo等证实了儿童应用0.25%噻吗洛尔和成人用0.5%相比,在5岁小孩血清中噻吗洛尔的浓度是成人的10倍,而在新生儿是成人的100倍。这提醒我们:该类药物在儿童中使用应从低浓度(0.25%)、低频率(每日1次)、单眼开始,每次滴完药均需按压泪囊区数分钟。对于有严重的哮喘、心动过缓应禁用,而新生儿应慎用。

(3)α2受体激动剂:阿发根能减少房水生成,增加房水经葡萄膜-巩膜通道外流。Juzych等报道,阿发根能通过血脑屏障致中枢神经系统的毒副作用。Enyedi等研究了阿发根在2.4~16.8岁儿童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发现:使用该药后出现极度的疲劳、嗜睡、降压效果仅6.7%,明显低于成人。其他的副作用包括:高血压、低体温、低眼压、窒息。因此,阿法根应避免在婴儿及学龄前儿童中使用,在较大儿童中应慎用。

(4)前列腺素制剂:该类药物主要有:Latanoprost/Travoprost/Bimatoprost,通过葡萄膜-巩膜通道降低眼压。Enyddi等研究结果显示:虽然这些药物全身副作用少,在儿童中降压轻微甚至无反应,而在青少年及Sturge-Weber syndrome患者中降压效果较显著。其中,对该类药无反应的平均年龄为5岁,有反应者的平均年龄为11岁。

缩瞳剂:如匹罗卡品,在先天性青光眼中治疗无效,在较大儿童中使用出现睫状体痉挛和视物模糊。但可用于前房角手术前。

2.手术治疗

(1)前房角手术:包括前房角切开术和小梁切开术。前房角切开术是治疗先天性青光眼的经典手术,对于角膜清亮、角膜直径不超过13mm且可清楚分辨房角详细结构的先天性青光眼可首选房角切开术。Russell-eggitt等研究显示:对334眼行前房角切开术,单次手术眼压控制率71%、多次手术眼压控制率达93%。并发症有前房出血,需积极处理。而小梁切开术适用于角膜混浊和(或)角膜直径大于13mm而无条件作房角切开的病例,且手术相对较简单。Akimoto观察了99例先天性青光眼行小梁切开术,5年和10年的成功率分别为92%和82%。Filous等对46例先天性青光眼儿童行此手术随访4年,成功率87%。Meyer对25例(39眼)先天性青光眼行小梁切开术(部分同时行小梁切除术)后,观察结果是:随访半年、1年、2年、3年、4年和5年,眼压≤7mmHg分别为:36/39(92.3%)、25/27(92.6%)、15/18(83.3%)、8/12(66.7%)、4/8(50%)、4/4(100%),认为小梁切除术是治疗先天性青光眼有效的手术方法,随访5年效果令人满意。Mendicino统计分析了64只先天性青光眼分别接受360°小梁切开和房角切开术作为首次治疗方法,统计结果表明,360°小梁切开术控制眼压的效果优于房角切开术,该研究结果中,360°小梁切开术后视力较文献报道过的标准房角手术较好。Meyer也作了同样的比较,得到相同的结论。

(2)小梁切除术:小梁切除术为较大儿童的先天性青光眼的主要治疗方法,长期随访效果好。Freeman等研究显示:小于1岁的患者小梁切除术的效果明显低于年龄较大者。对于此现象的解释尚不清楚。由于儿童具有活跃的创伤愈合反应,滤过性手术术中、后加用抗代谢药可提高成功率。Beck回顾性评价49例162只少于17岁儿童青光眼实行小梁切除术,术中联合应用丝裂霉素(MMC),经统计分析认为:小梁切除术联合应用MMC普遍有效,对于大于1岁的无晶状体眼患者尤其有效。然而,术后迟发性滤泡相关性眼内炎发生的危险性高。Mand连续观察109例双眼同时行“小梁切开联合小梁切除术”的先天性青光眼术后眼压、角膜、滤过泡的情况,眼压控制成功率(<16mmug)至随访1年、2年、3年分别为90.9%、88%和69.3%,3~6年的成功率为69.3%,76.1%,有角膜水肿者,术后57.8%变清亮。并发症如下:功能性滤过泡66.6%,术后有浅前房8.3%,没有观察到眼内炎和威胁到视力的并发症,麻醉意外15.6%,均成功复苏,认为小梁切开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特别是避免二次麻醉带来的危险性,给患者和家属带来许多益处。Mandal回顾性观察120例先天性青光眼小梁切开联合小梁切除效果,认为小梁切开联合小梁切除术安全、有效、可作为具有角膜水肿的先天性青光眼的首选疗法。其中青少年型预后较差,婴儿型预后较好。

(3)房水引流物植入术:适用于房角手术及小梁切除术失败及不适合以上手术者。对于新生儿,房角镜检查发现房角发育异常,估计房角手术成功概率很低,小梁切除术加用抗代谢药的效果也很差,可考虑行此手术。Molteno引流管植入术广泛应用于先天性青光眼。此外,也可用Baerveldt引流管植入术和Ahmed引流管植入术。Beck等研究比较了32例平均年龄7个月先天性青光眼接受引流物植入术者,手术成功率为53%;而19例平均年龄5个月者行小梁切除术成功率为19%。Englert等对14例先天性青光眼患者的队列研究(9眼有睫状体切除术史),手术成功率为93%,其中部分需药物控制。Morod在对60只儿童青光眼患者行Ahmed阀植入术,其中25例为先天性青光眼,眼内压控制成功率73%,而并发症发生率达50%。

(4)睫状体破坏性手术:包括睫状体切除术、睫状体冷凝法、穿透巩膜内镜下二极管激光睫状体光凝法。通过减少房水生成,治疗青光眼,其用于先天性青光眼具有选择性。适用于无视力的疼痛眼、无视力的高眼压者、对传统的手术方法无效者或由于解剖学上的缺陷不适合内眼手术者。Kirwan对77眼小儿青光眼(其中,先天性青光眼占26眼)行睫状体冷凝,平均随访了4.8±3.3年,成功率分别为31%和30%。Plager等对3例4眼有多种手术史者行内镜下二极管激光光凝法,只有1眼成功。Hamard等对28名儿童恶性青光眼患者实行穿透巩膜睫状体光凝法,据统计学分析结果认为眼压控制效果不好,而术后低眼压、视力下降、感染、眼球痨等发生率高,部分患者出现不可控制的高眼压。因此认为,睫状体光凝法不作为儿童恶性青光眼的首选。

此外,并发症的治疗也应重视。O′Keilly连续观察了22例35只实行小梁切除术的婴儿青光眼患者后认为:导致婴儿青光眼患者视力下降的重要原因是青光眼所致视野缺损、角膜瘢痕,显著的屈光参差、散光。早期控制眼内压、积极弱视治疗对提高视力均有重大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