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浮小麦甘草黄芪最佳配伍

浮小麦甘草黄芪最佳配伍

时间:2022-06-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临床病证合参,化瘀应用得当 对于中风急危重症,应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中风多发于中老年人,人到中年之后,正气渐衰,其临床特点是瘀血往往与气虚并存。2.后期辨治要点,强调补肾化痰 肾虚与中风密切相关。用通腑泻热法抢救大量急性脑出血患者,均获良效。

张琪临证心得

1.临床病证合参,化瘀应用得当 对于中风急危重症,应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中风患者中有一部分瘀血症状明显,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瘀血征象并不明显,依据辨证施治的原则,似乎不必要应用活血化瘀药,但是辨病施治,无论缺血性中风还是出血性中风,脉络痹阻为其共同的病理变化,因此活血化瘀就必然成为其共同的治疗原则。

所以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大多加用活血化瘀药物,具体药物的应用比例当视瘀血程度而定,常用的药物有桃仁、红花、丹参、赤芍、葛根、地龙、水蛭、三七、土鳖虫等。

中风多发于中老年人,人到中年之后,正气渐衰,其临床特点是瘀血往往与气虚并存。其中气虚为本,血瘀为标。单用活血化瘀法,效果并不理想,用补阳还五汤,以益气化瘀,标本兼治,认为益气化瘀非黄芪莫属,而且用量宜大,一般用量为50~100g,最多曾经用到200g。黄芪为温性药物,大量长期服用难免有伤津动火之弊,在临证用黄芪时大多加用滋阴润燥之品,如沙参石斛、玉竹等,以防患于未然。再者黄芪为益气升提之品,久服多见胸脘痞闷、纳呆等不良反应,临证时一般加用陈皮、枳壳等理气健脾之品。

另外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黄芪具有升血压的作用,对此,在临证上对待具体问题应该具体分析,对于中医辨证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者无论血压高低当然要慎用或忌用黄芪,相反对于中医辨证为气血两虚或气虚血瘀的高血压患者,用黄芪不仅不会升高血压,相反还有降压作用。

2.后期辨治要点,强调补肾化痰 肾虚与中风密切相关。肾气能助胃腐熟水谷,助脾化气行水,助膀胱蒸腾化气。肾虚则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运化,反而酿为痰浊,阻滞于内,因此肾虚与痰浊并见是中风病的又一特点。

在急性期过后的恢复阶段和后遗症期,这一特点表现得尤为明显。在治疗本病的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常用地黄饮子加减化裁,补肾与化痰并用,特点在于阴阳平补,用附子、肉桂于补阴药之中,温补肾阳,引火归元,使虚阳纳于肾中,但用量不宜过大,量大则有劫阴之弊。另外,瘀血往往与痰浊交互为患,故临证时常加少许活血药以化瘀通络。

3.中医急救建功,重在通腑泻热 经过长期大量临床实践,发现中风虽有阳闭、阴闭之分,但是临床还是以阳闭较为多见。阳闭辨证大多为实热郁结、气血上逆,在治疗上应以泻其实热为主;阴闭者辨证多为痰浊闭塞清窍,治疗应以豁痰开窍为主。

阳闭者以大便闭结不通为主要表现,甚至大便7~8日一行,患者此时神志不清为腑实不通,邪热内扰,导致心神昏蒙所致,治疗当以通腑泻浊、化痰清热为主。可用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同时配以化痰之品。大黄用量可根据病情而定,一般15~25g为宜;腑实严重者,可加芒硝软坚散结,以增强泻下之功,腑实得通,患者即可转危为安。

临床观察,阳闭者往往为现代医学之脑出血,其病机多因邪热迫血妄行,导致血溢脉外而引起,正所谓“热伤血络”。大黄除有清热作用之外,还具有止血化瘀的作用,大黄既能泻下攻积,通腑泻热,又能化瘀止血,故大多收效满意。有学者将肠道称之为“创伤后多器官衰竭的起源”。因此,对于急性危重患者要及早尽快恢复肠道的正常功能,这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其营养状态,而且对于截断其病势发展、防止病情恶化、避免多脏器衰竭、改善患者的预后都具有重要意义。用通腑泻热法抢救大量急性脑出血患者,均获良效。如果患者病情严重,则不必拘泥于每日服药1剂的常规,可以每日2剂,分4~6次鼻饲或灌肠,实践证明,效果满意。

由于脑出血、硬膜下出血、脑梗死等常引起患者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患者常有中枢性高热,临床表现为体温持续39℃以上,体表无汗,这时常规物理降温以及一般解热药和糖皮质激素类药大多无效,冬眠疗法又有诸多不良反应。此时应用大剂量生石膏、生大黄以清热解毒、通腑泻热,不仅可以有效退热,而且能够充分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效改善预后,经过大量临床实践证明,疗效肯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