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三 尿液常规检查
实训目的
现代尿液常规检验(urine routine test,URT)具有广泛的应用,又被称为“尿液分析”(urine analysis,UA)。具体来说包括以下用途:①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②血液及代谢系统疾病的诊断;③职业病的诊断;④药物安全性监测。
实训内容
1.一般检查 如量、颜色、透明度等。
2.化学检查 如酸碱度、尿蛋白、尿糖、尿胆红素、尿胆原、尿酮体、红细胞、白细胞、亚硝酸盐等。
4.其他项目 根据其他特殊的目的还可对尿液进行一些特殊检查,如尿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查、尿液淀粉酶、乳糜尿检查、本-周蛋白(BJP)尿检查、尿液中补体检查、尿微量白蛋白定量等,但不属于尿液常规检查范围,需要医生在检验申请单上检验目的栏内特别注明。
实训准备
尿杯、试管(或刻度离心管)、一次性医用手套或医用乳胶手套、滴管、显微镜、载玻片、离心机、尿液分析仪(配套的尿液干化学试纸条、尿沉渣分析仪及热敏打印纸)、记录本、记号笔等。
实训方法
1.步骤
(1)留取待检合格的尿液标本,将标本和检验申请单(常规检查)进行核对编号,防止“张冠李戴”。逐一进行检查,把结果填写在报告单上,并签名和报告检验日期。
(2)外观观察:在自然光下,肉眼观察颜色;以黑色为背景,在日光灯或自然光线下,观察尿液有无颗粒、丝状物或浑浊情况。如可描述为“黑色浑浊”、“无色透明”、“棕色微浑”、“鲜红浑浊”等。
(3)尿液干化学分析(以优利特500B型尿液分析仪):①开启电源,仪器自检进入测试待机状态。②执行质控程序,以标准试纸条进行检测,要求结果在控(允许1个等级的定性误差);如不符合质控结果,应查明原因。③按尿标本顺序对仪器编号进行编号。④启 动测试键(按“START”键),尿液干化学试纸条完全浸湿后取出,在试管口沥去或用吸水纸吸去多余尿液,待仪器发出提示蜂鸣音,将试纸条置于仪器的检测槽内。⑤仪器自动检测并打印结果。如要连续检测,可按仪器提示音进行,提高工作效率。
(4)显微镜观察
1)未离心尿液直接涂片法:①混匀尿标本。②取尿液1滴涂于载玻片上(最好加盖玻片)。③镜检,先低倍镜下观察全片细胞、结晶、管型等有形成分的分布,再用高倍镜确认。确认后的管型在低倍镜下至少计数20个视野,确认后的红细胞、白细胞、结晶体在高倍镜下至少观察10个视野。同时注意有无大的异常细胞、寄生虫卵、滴虫及真菌等。报告时需注明“未离心”。
2)离心沉淀涂片法:①充分混匀尿标本,取10 ml尿液于刻度离心管;②离心,1 500 rpm×5 min;③制备涂片,倾去上清液,留取管底0.2 ml尿沉渣(浓缩50倍),充分混匀后取尿液沉渣1滴,涂于载玻片上(最好加盖玻片);④镜检(同未离心尿标本)。报告时需注明“离心”。
(5)尿液沉渣分析(以优利特URIT-1000Plus型尿液沉渣分析仪为例):①操作前的准备,检查废液桶(每日开机前已清空或有足够容量)检查液体管路和电源,检查打印机,键盘、鼠标及显示器。②仪器操作,将仪器侧面板的电源开关置于“1”,此时,仪器指示灯闪亮,仪器自检。自检完成后,会出现系统加载界面,登录系统户名是管理者(Admin),密码为“1000”。③操作界面,有镜检界面下打开(自动模式或手动模式)、校准界面、质控界面、报告界面出现(自动模式或手动模式)界面、清洗界面、关机界面6个。④样本测试,准备待测标本,把待测标本放入试管内,轻轻摇动试管使尿样混匀后,将试管置于采样针下。按仪器前面板“RUN”健,待听到“滴”的一声后,方可移走试管。当前模式为测试中。完成一个标本计数后,基本信息将显示在样本列表中,此时进行病人信息的录入工作。输入完毕后,点击下方的“保存”按钮,打印报告。⑤正常退出系统,单击“关机”菜单按钮,单击“清洗关机”并点击确定“按钮”即可。⑥废液处理,每天关机、下班前请将当天产生的按医疗规定处理废弃物。
2.正常结果 正常尿液外观淡黄清澈透明,干化学检测均为阴性或弱阳,显微镜检查未离心尿标本红细胞:偶见/HP;白细胞:0~3个/HP;透明管型:偶见/HP;上皮细胞少见,结晶少见。离心尿标本红细胞:0~3个/HP;白细胞:0~5个/HP;透明管型:偶见/HP;上皮细胞少见,结晶少见。
3.注意事项 ①尿液外观观察仔细,描述规范;②尿液干化学试纸条需提前从冰箱内取出,平衡至室温后才能打开,防止冷凝水;③注意在试纸条有效期内使用;④尿样测试时如在仪器检测槽内留下明显尿液残留,应用干净的棉签或纱布擦去,以防阳性标本对后续样品的干扰;⑤仪器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并定期维护保养。
实训结果
填写或粘贴检验报告单。
实训思考
1.除以上介绍的尿液检验项目外,请思考还有哪些项目?有何特殊目的?
2.尿液干化学的红细胞(BLD或HGB或ERY或RBC)、白细胞(LEU)与镜检红细胞和白细胞结果有时不一致,你怎么认为?
3.尿液干化学Vc结果“3+”,而GLU、PRO、BIL均为“-”,其真实的结果可能是什么情况?如何克服?
病例分析
1.某患者,女,30岁,因尿频、尿急伴发热来院就诊。请思考①首先考虑为何种疾病?②建议做何种检查?③可能会出现的阳性结果有哪些?
2.某患者,尿常规检验,隐血(3+),而尿沉渣镜检未见红细胞。请思考①这种情况是否有可能?②试分析原因。
3.某患者,女,10岁,血尿、少尿1周,伴有眼睑水肿入院诊治。请思考①少尿的诊断标准是什么?②临床诊断该患者为急性膜性肾小球肾炎,其主要的发病机理是什么?③典型的尿常规改变有何特征?
(严家来 徐素仿)
【附3.1】 仪器操作及样本分析流程
1.操作前的准备 在开启分析仪电源之前,操作者需按以下要求进行检查,确保分析仪准备就绪。
(1)检查废液桶:操作者在开机前必须检查废液桶,确保在每日开机前已清空或有足够容量。
(2)检查液体管路和电源:检查试剂、废液的管路有无弯折,连接是否牢固。检查分析仪的电源插头是否安全插入电源插座。
(3)检查打印机:检查打印用纸是否充足,安装是否到位,打印机电源、电缆是否连接就绪。
(4)检查键盘和鼠标及显示器:检查键盘、鼠标、显示器的电缆是否与分析仪连接就绪。
2.仪器操作
(1)用户登录:将仪器侧面板的电源开关置于“|”,此时,仪器指示灯开始闪亮,仪器进入开始自检。自检完成后,进入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软件,会出现软件加载界面,如图3-1所示。
图3-1 加载界面
随着系统的加载完成,系统进入登录界面(图3-2)。第一次登录该系统时,系统临时的登录用户名是管理者(admin),密码为1000。用户在第一次登录系统后,可以打开“系统”菜单的“修改用户密码”程序,修改用户密码。
当需要添加其他用户名时,点击“测试”菜单的“测试选项”子菜单,在“测试选项”程序左侧的“目录树”中点击“字典维护”根目录下的“用户注册”子目录,打开用户注册程序进行新用户注册。使用者可以在用户名下拉列表框中选择自己的用户名登录。
图3-2 登录界面
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用户名后,输入正确的密码即可进入系统的初始化界面(图3-3)。注意:如果设置时不启动开机初始化程序,系统将不进行初始化而直接进入系统。
图3-3 系统初始化
(2)操作界面:URIT-1000Plus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软件主要有四个主要操作界面,它们分别是:镜检界面、校准界面、质控界面、报告界面。这四个界面的主要功能为:
①镜检界面:如图3-4所示,镜检程序工作在人工模式下。人工模式下,用户可以在镜检程序中,在选择项目下拉列表框中选择要测试的项目,然后自动吸取待测样本到在物平台上。利用显微镜控制程序,拍摄样本中细胞的形态,并根据人工查看视野中的细胞个数计算出样本中各个有形成分含量并发出报告。
图3-4 镜检界面
②校准界面:如图3-5所示,对分析仪校准的目的是保证其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校准程序利用校准物对分析仪进行自动校准,并保存校准结果。同时可根据视频区域中图像的模糊程度,用户自行调整显微镜平台,使图像更加清晰。通过校准程序还可以查看校准历史。
图3-5 校准界面
③质量控制界面:如图3-6所示。在URIT-1000Plus质量控制程序中,可以进行质控结果查询、质控设置、质控图查看、质控运行等相关操作,其详细操作见质量控制程序详细说明部分。
④报告界面:报告程序可以工作在两种工作模式下。在自动模式下报告程序界面如图3-7所示,在手动模式下报告程序界面如图3-8所示。在URIT-1000Plus报告程序中,可以进行病人资料录入操作,打印图片的选择,报告的打印预览、样本删除、干化学匹配、RBC相位图查看以及调整自动分类结果。其详细操作见报告程序详细说明部分。
图3-6 质量控制界面
图3-7 报告界面(自动模式)
图3-8 报告界面(手动模式)
3.样本测试
步骤一:在URIT-1000Plus用户名下拉列表框中选择用户名,在密码框中输入用户密码,点击“确定”按钮或者在键盘上按“Enter”键,系统初始化完成进入系统。
步骤二:系统工作方式的选择,可以选择自动模式和手动模式。系统默认采用上一次测试的工作模式,并显示在系统的状态栏中。
步骤三:在自动模式下,URIT-1000Plus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直接进入报告主界面进行样本测试,此时主界面上方的“工具栏”中“报告”显示被选中的橙色。在手动模式下,URIT-1000Plus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进入镜检主界面进行测试,并且“工具栏”中“镜检”显示被选中的橙色。
步骤四:在测试之前,点击“设置”菜单中的“显微镜平台设置”子菜单,进入显微镜平台设置界面,查看当前视频区域的亮度和清晰度是否正常。如果图像偏亮或偏暗,就可以利用此程序调节视频区域的亮度或者清晰度。注意:对于亮度和清晰度的调节,须在URIT工程师的指导下进行。
步骤五:准备待测样品,把待测样本放入试管内。如果操作者需要修改待测样本的样本号,请点击主界面的“改样本号”按钮或者在键盘上按下Ctrl和N组合键设置样本号,如图3-9所示,在序号设置框中设置本次检测的开始样本序号。在默认情况下,当前样本号和前一样本的样本号是连续的并且是前一样本的样本号自动加1。
图3-9 样本号设置
开机序号中点击“重启复位”前的单选按钮,则重启仪器后使样本号从000001开始。开机序号中点击“隔天复位”前的单选按钮,则第二天使用仪器时使样本号从000001开始。点击“连续”前的单选按钮,则下次开机后的样本号会接着上次的样本号。点击“确定”保存选择的设置。点击“取消”按钮,退出设置且不保存。
手动模式下,在测试前,操作者需在“项目选择”下拉列表中选择要测试的项目名称。
步骤六:轻轻摇动试管使尿样混匀后,将试管置于采样针下。按仪器前面板的“RUN”键,待听到“滴”的一声后,方可移走试管。自动模式下,仪器开始自动分析样本,请等待分析结果。手动模式下,在移走试管后,仪器需要在人工的控制下进行工作。此时仪器的工作状态信息会显示在测试界面右下角的信息指示区中,且工作状态指示灯一直闪烁。检验中的界面如图3-10所示。此时当前测试的样本在列表区中显示的状态是“测试中”。注意:状态为“测试中”的样本不能进行打印、删除和修改。
图3-10 测试界面
步骤七:当完成一个样本的计数后,程序会将结果显示在列表区中,并在详细信息区中显示样本详细信息。此时可以对检验完的样本进行病人信息的录入工作。注意:如果仪器工作在手动模式,用户点击镜检界面下方的“报告”按钮和工具栏中的“报告”按钮都能进入报告界面。在图3-10的报告界面中点击“样本列表”将选中一个样本号列表,图中橙色表示此样本被选中即000003号样本被选中。此时000003号样本的信息就会显示在左边的信息框中。此时信息框中只有简单的一些信息,如果用户要录入病人资料,就必须在信息框中输入病人资料,输入完毕后,点击下方的“保存”按钮,这时病人的资料就被录入了,如图3-11所示。
步骤八:在URIT-1000Plus尿沉渣分析仪进行检测的同时,可以进行病人资料录入操作,并对仪器自动检出的计数结果进行审核、辅判、修正以及打印检验报告。随着操作者最后发出打印报告,一个样本就测试完成了。
图3-11 信息录入
4.镜检程序 使用镜检程序,操作者可以在手动模式下进行样本的检测。
(1)镜检程序启动:当分析仪上一次的操作模式为手动模式时,仪器启动后自动进入镜检程序。如果当前模式为自动模式时,用户可以通过点击“系统”菜单下的“模式选择”子菜单中的“手动模式”按钮,可以进入镜检程序。这时会出现如图3-12所示模式选择提示框。当点击“确定”按钮,可以进入镜检程序;点击“取消”按钮,程序不做任何操作。
图3-12 模式选择提示框
(2)手动模式下样本测试
步骤一:准备待测样品,把待测样本放入试管内。如果操作者需要修改样本号,请点击主界面的“改样本号”按钮或者在键盘上按下Ctrl和N组合键设置样本号。改样本号程序如图3-9所示,在序号设置框中设置本次检测的开始样本序号。
步骤二:选择待测试的项目,在图3-13所示的“样本详细信息”区中,在“选择项目”下拉框中选择要测试的项目。此项目是在“测试”→“测试选项”→“镜检设置”→“其他项目”中添加。
图3-13 手动模式测试界面
步骤三:轻轻摇动试管使血样混匀后,将试管置于采样针下。按仪器前面板的“RUN”键,这时“选择项目”后面的下拉列表框将为灰色,表示不能再选择项目了,当听到“滴”的一声后,方可移走试管。
步骤四:当仪器采样完毕后,“信息指示”区会提示“等待用户拍图…”。点击显微镜控制区中的“前”、“后”、“左”、“右”按钮,操作显微镜移动到您认为清晰且有一定意义的细胞画面,然后点击“拍图”按钮,当前视野的图像将被拍摄,并存放在界面右下角的图片显示区中。如果操作者需要连续拍图,请在“拍图”按钮上方列表中用鼠标选择拍图的模式。图3-13中的灰色4个方框,表示从当前坐标位置开始,连续拍摄4张图片。
步骤五:当拍摄完毕后,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结果列表中修改各个项目的结果,然后点击“完成”按钮保存结果并清洗掉计数池中的样本。
步骤六:在图3-13所示的界面,点击“报告”按钮即可打开报告程序,在报告程序中可以编辑病人信息并打印。手动模式下报告程序操作如图3-14所示。
图3-14 手动模式报告界面
(3)手动模式下样本查询:手动模式下的查询与自动模式下的查询类似。
5.报告程序 报告程序,即分析仪运行在自动模式下的测试程序。报告程序在自动模式下可以对样本进行测试,对分析结果进行修正,完善病人资料,匹配干化学结果,预览报告并最终发出打印报告。报告程序在手动模式下可以对分析结果进行修正,完善病人资料,预览报告并最终发出打印报告。
(1)报告程序启动:在URIT-1000Plus程序界面中,点击“报告”工具按钮,即可打开报告程序,此时“报告”按钮显示为选中的橙色。
(2)报告程序界面功能简介:在“报告”应用程序界面如图3-15所示,此程序主要由样本列表区、样本详细信息区和状态指示区及功能操作区组成。样本列表区显示当天或者查询所得的全部样本基本信息,包括镜检ID、姓名、干化学ID以及样本状态信息,如图中所示。样本详细信息区显示样本列表区中所选样本的详细信息,包括样本原始图像、位相信息、自动分类结果、病人信息以及尿沉渣结果和对应的干化学结果。状态指示区指示仪器当前所处的状态,图3-15中表示分析仪处于待机状态并且状态指示灯为绿色。功能操作区提供的功能按钮方便对样本进行操作,主要包括智能匹配、查询、打印、打印预览、删除、保存及发送结果。
图3-15 报告界面
(3)报告程序各功能详细说明
①样本测试:详见样本测试操作说明。
②功能按钮:“智能匹配”按钮:用于干化学的自动匹配,在样本列表区选择要匹配的样本后,点击“智能匹配”按钮,系统会把尿沉渣ID和干化学ID相同的信息匹配在一起。
“查询”按钮:用于查询记录,详见数据查询。
“改样本号”按钮:用于设置下一个样本的样本号。
“打印预览”及“打印”按钮:在样本列表区选择要打印或者预览的记录,然后点击相应的按钮,就可以完成相应的功能。用在样本列表区中选择要打印的记录,这时点击 “打印”按钮就可以打印所选的所有记录。打印设置及选择报告模板见图3-16,图中为设有原始图片的“打印预览”的效果。
图3-16 打印预览
“删除”按钮:删除选定的记录。在样本列表区中选择一个样本,然后点击“删除”按钮,系统会提示操作者是否删除记录,如图3-17所示。点击“确定”按钮,删除选择的样本;点击“取消”按钮,不进行任何操作。注意:测试中的样本不能被删除。删除后的记录不能再恢复了,进行删除操作时请谨慎操作。
图3-17 删除提示
“保存”按钮:当编辑完病人信息,并选择了要匹配的干化学样本后,点击此按钮即可保存所做修改并进行匹配。对自动分类结果进行修正后,点击“保存”按钮也可以保存重新分类结果。
“发送结果”按钮:发送结果可以供医院外部网络访问,系统提供串口和网口与外界通讯。
③视频:点击报告程序中的“视频”标签页,可以查看摄像机实时视频,从而使测试过程更加直观。
④图像:点击报告程序中的“图像”标签页,可以查看样本列表中所选样本的图像信息,如图3-18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4P”按钮被选中,表示只显示样本的4张图像的缩略图。通过和
按钮,可以查看前4张和后4张图像。图中“47/64”中47代表当前选中的是第47张图像,64代表样本总图像素为64。
点击“16P”按钮,可以查看16张图像的缩略图(图3-19)。双击任意一张缩略图像,可以查看完整的图像。如图3-20所示为“47/64”缩略图的完整图像。点击和
按钮可以查看前一幅图像和后一幅图像。点击“另存为”按钮,可以将此完整图像保存到用户指定目录中。
从图3-19中可以看出“1/64”缩略图中有“打印”字样,说明此图像将被打印在样本报告中。在未出现“打印”字样的任意缩略图中用鼠标右键点击,弹出如图3-21所示的“添加打印”按钮,点击“添加打印”按钮可以将该图像加入到报告的打印中。同理,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取消某一图像的打印(如图3-22所示)。注意:报告中能打印的图像是有限的,如果添加打印的图像数超过能打印的最多图像数,系统默认打印排在前面的图像。
图3-18 图像信息1
图3-19 图像信息2
图3-20 图像信息
图3-21 添加打印
图3-22 取消打印
⑤位相:点击报告程序中的“位相”标签页,可以查看样本列表中选择样本的红细胞相位信息,如图3-23所示。图中提供了一定体积下正常红细胞、皱缩红细胞、肿胀红细胞的平均个数,正常红细胞比例和异常红细胞比例,红细胞的平均直径分布图等位相信息。红细胞位相信息为临床医生鉴别血尿的来源提供了依据。
图3-23 位相信息
⑥分类:点击报告程序中的“分类”标签页或者双击尿沉渣结果中的一项,可以查看分析仪自动识别的细胞分类情况(图3-24)。图中显示红细胞的识别结果以及被分析仪自动识别的红细胞图像。点击和
按钮可以查看其他被识别出的细胞图像。注意:当其他有型成分的含量都是零时,两个按钮不能切换。根据实际的识别情况,本系统中白细胞(WBC)、红细胞(RBC)、鳞状上皮细胞(SQEP)、非鳞状上皮细胞(NSE)、透明管型(HYA)、未分类管型(UNCC)结果是定量的,其他细胞的结果都是定性的,对于定性的细胞结果,系统会根据设定的阀值自动换算定性结果。定性结果有“-”、“+”、“2+”、“3+”、“4+”。
图3-24 分类信息
当用户对分析仪自动分类的结果不满意时,可以对自动分类结果进行重新分类,使测试结果变得更精确。
重新分类的操作方法:
步骤一:通过点击和
按钮,相应细胞的结果和图像都显示界面中。
步骤二:当看到当前细胞图像不属于当前细胞时,点击尿沉渣结果列表中的一项作为其真实细胞类,然后用鼠标右键点击此图像,这时图像将重新分类到指定的细胞类中,并且从当前类中消失。如图3-25左侧所示。最后一个细胞图像被认为不属于红细胞类而属于白细胞类。将此细胞分类到白细胞类的方法是:点击尿沉渣结果列表中白细胞所属的行,这时白细胞所属的行处于选中状态。如图3-25右侧所示。然后在图中用鼠标右键点击最后一个细胞,此时最后一个细胞从当前的红细胞类中消失,它将被重新分类到白细胞所属的类中。如图3-26左侧所示。这时红细胞含量和白细胞含量将随着重新分类而改变。如图3-26右侧所示。
如果操作者想撤销所作的修改,只需用鼠标右键点击被分细胞消失的区域即可撤销此修改。注意:撤销只能撤销当前显示的分类所作的修改。如果操作者已经切换到了其他分类,将不能撤销之前分类所作的修改。
图3-25 分类前
图3-26 分类后
操作者也可以通过鼠标多选待分类的细胞,将它们一起分到指定类当中。操作方法与单选方式相同。
步骤三:重复以上的步骤,直到所有需要修改的图片都被修改为止。
步骤四:分类完成后,点击右下角的“保存”按钮,重新分类的结果将被直接保存。如果操作者忘记保存,当要查看其他样本结果时,系统会弹出如图3-27所示的对话框。点击“确定”按钮将保存对此样本的更改,点击“取消”按钮则撤销对此样本的更改。
图3-27 保存分类结果
在分类列表中双击任意一个细胞图像,可以查看此细胞在原始图像中的位置及大小(图3-28)。点击和
按钮可以查看前一幅细胞图像和后一幅细胞图像在原始图中的位置及大小。点击“另存为”按钮可以将此完整图像保存到用户指定目录中。
图3-28 原始图像
尿沉渣结果列表中细胞类型如下:红细胞(RBC)、白细胞(WBC)、白细胞团(WBCC)、鳞状上皮细胞(SQEP)、非鳞状上皮细胞(NSE)、透明管型(HYA)、未分类管型(UNCC)、草酸钙结晶(CAOX)、细菌(BACT)、酵母菌(YST)、其他(UNDF)、人工成分(IMPURITY)、黏液丝(MUCS)、精子(SPRM)、霉菌(MYCETE)、草酸钙结晶(CAOX)、磷酸钙结晶(CAPH)、碳酸钙结晶(CACB)、尿酸结晶(URIC)、未分类结晶(UNCX)、细胞管型(CELL)、颗粒管型(GRAN)、蜡样管型(WAXY)。
⑦信息录入
输入病历号:在“病历号”框输入病人病历号。
输入床号:在“床号”框输入病人床号。
输入姓名:在“姓名”框输入病人姓名。
选择病人性别:在“性别”下拉列表框中选择病人性别。
输入病人年龄:分析仪针对不同年龄段的病人,提供三种年龄输入方式:按“岁”输入、按“月”输入、按“天”输入,分别适用于:一岁以上人群、满月但不满一岁的人群、出生超过一天但未满月的人群。操作者可根据病人的年龄段选择其年龄的输入方式。在“年龄”下拉列表中选择年龄的输入方式,并在年龄单位前的输入框中输入病人年龄。
选择病人类型:在“病人类型”下拉列表中选择病人类型或者在列表框中直接输入病人类型。
选择样本类型:在“样本类型”下拉列表中选择样本类型或者在列表框中直接输入样本类型。
选择临床医生:在“临床医生”下拉列表中选择临床医生或者在列表中直接输入临床医生姓名。
选择送检部门:在 “送检部门”下拉列表中选择送检部门或者在列表中直接输入送检部门名称。
选择送检时间:在“送检时间”下拉列表中选择送检时间或者直接输入送检时间。
输入备注信息:在“备注”框中输入样本备注信息。
输入审核者和检验者:检验者在自动生成一个样本记录是由系统自动录入,即为当前系统的操作者。审核者在操作者点击“保存”按钮或者点击“打印”按钮后,由系统自动录入,即为当前系统的操作者。
完成信息输入后,点击“保存”按钮,则保存对病人信息的修改。当操作者忘记保存时,查看其他样本信息时,会弹出如图3-27所示的对话框,提示是否保存。点击“确定”按钮则保存修改,点击“取消”按钮则不保存修改。
6.打印报告
(1)检验报告打印样式设定:在打印检验报告之前,请检验医生选择适用的检验报告打印样式。URIT-1000Plus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提供两种打印方式,即普通打印机打印方式和热敏打印机打印方式。普通打印机提供无图打印和有图打印。请操作者根据所在医院选择适用的格式打印检验报告。
检验报告样式设置操作步骤说明如下:
步骤一:进入URIT-1000Plus尿沉渣分析仪应用程序主界面。
步骤二:点击“测试”菜单,打开“测试选项”程序,在测试选项程序左边的目录树中选择“打印设置”,然后选择 “项目”子目录,打开打印项目设置应用程序主界面,如图3-29所示。在程序中,可以点击勾选框的方式选择要打印的样本信息。如果选择“图片”后的勾选框,就会把图片信息加入到打印中。目前提供打印的图片张数为2张和6张,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选择好要打印的项目,点击“保存本页”按钮,就会把相关的信息保存在打印模版中。“保存所有”按钮将把测试选项程序中所有更改的信息都保存。
图3-29 打印设置
在测试选项程序的“镜检设置”和“干化学设置”的“项目”程序中,可以对尿沉渣和干化学结果中的项目顺序进行设置。选择某一项目,选择“”和“
”按钮,可调节该项目的顺序到指定位置,如图3-30和图3-31所示。
图3-30 干化学打印顺序设置
图3-31 尿沉渣打印顺序设置
步骤三:在“医院名称”一栏中输入医院的名称,然后点击“保存本页”按钮,信息被保存,点击“取消”按钮,退出设置,如图3-29所示。
步骤四:在测试菜单下选择“测试选项”,在目录树中选择“镜检设置”中“项目”可以选择要打印的镜检项目名称,在“干化学设置”中“项目”可以选择要打印的干化学项目名称,只要在相应的项目名称后的方框中点击,则保存后该项目结果就会加入到打印中。如图3-30和图3-31所示。
步骤五:选取好检验报告的适用格式后,就可以进行检验报告的打印了。操作者可以在“系统”菜单的“页面设置”程序中设置打印机、纸张大小、打印方向、页边距等(图3-32)。
图3-32 页面设置
在“打印机”下拉列表中选择分析仪当前连接的打印机名称。
在“纸张大小”下拉列表中选择选用的纸张类型,目前系统能支持A4纸、A5纸、B5纸的打印以及热敏打印功能。
点击“字体”中的“标题”按钮,可以弹出选择字体,从中可以改变打印标题的字体大小。
点击“正文”按钮,可以改变打印中除标题以外的所有字体的大小。选择字体如图3-33 所示。
图3-33 字体选择
点击“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单选框,可以选择页面是水平打印还是垂直打印。
在“页边距”中,可以输入上、下、左、右边距的大小。注意:仪器提供了热敏打印机进行报告打印,当选择热敏打印机进行打印时,纸张大小必须选择指定的纸张,并且左右页边距分别设定为0.3 cm和0 cm,这两个值可以提供比较好的打印效果。
步骤六:按需求设置好以上信息后,就可以按照设置内容打印出相应的报告单。
(2)检验报告打印:在URIT-1000Plus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中,打印检验报告的方法有两种。按照报告的打印数量来分,有单个打印和批量打印;按照检验时间来分,有当天检验记录的打印和以往检验记录的打印。
方法一:启动报告程序,点击 “打印”按钮,可以进行当天检验记录的单个或批量打印。
方法二:启动报告程序,点击“查询”按钮,查找需打印的检验记录,查询方法详见数据查询。点击 “打印”按钮,可以进行以往检验记录的单个或批量打印。
(3)检验报告打印操作说明
①单个样本打印操作步骤:
步骤一:启动报告程序。
步骤二:在报告界面的“样本列表”中选择需要打印的一条检验记录。
步骤三:检查镜检记录相对应的病人资料、干化结果、镜检结果和采集图片进行审核,查看相应的数据是否正确。
步骤四:点击“打印预览”按钮,查看检验报告的打印效果。图3-34是无样本图像的打印预览效果。图3-35和图3-36为6张图片和2张图片的预览效果,图3-37为热敏打印预览效果,图3-38为加入红细胞相位图的打印效果。注意:在报告单格式固定的情况下,为节省时间,操作者可以不进行此步骤操作。
图3-34 无样本图像的打印预览效果
图3-35 6张图打印预览效果
图3-36 2张图打印效果预览
图3-37 热敏打印效果预览
图3-38 带相位图效果预览
步骤五:若直接打印,点击报告程序界面上的“打印”按钮,完成单个检验报告的打印。
②批量打印操作步骤:
步骤一:启动报告应用程序。
步骤二:在样本列表中选择多条记录。
步骤三:如果要批量打印的检验报告单的样本号为连续的,请直接拖动鼠标进行选择,然后点击“打印”按钮,完成多个检验报告的打印。
步骤四:如果要批量打印的检验报告的样本号不是连续的,请按住键盘的Ctrl键,逐一选择要打印的记录,然后点击“打印”按钮,完成多个检验报告的打印。
7.正常退出系统 在确保所有样本已经检测完成后,单击“关机”菜单按钮,会弹出如图3-39所示的提示框。当操作者点击“清洗关机”单选按钮,并点击“确定 ”按钮,会弹出如图3-40所示的关机清洗程序,这时系统自动注入清洗液B,然后进行两个通道的清洗,再灌注两个通道后自动关机。当操作者点击“重启系统”单选按钮,并点击“确定按钮”,这时会重新启动WINDOWS操作系统。点击“取消 ”按钮则退出关机。
图3-39 关机询问
图3-40 关机清洗
8.废液的处理 每天关机、下班前请将当天产生的废液按院有关医疗废弃物处理规程进行处理。
(严家来 陈雨京 潘 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