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老龄化情形下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

老龄化情形下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

时间:2022-03-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老龄化情形下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在人口学意义上,已如前述,人口老龄化将导致老年人家庭增多,而且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生活在空巢和独居的状态。增龄是老年人功能衰退的第一影响因素。家庭养老实际上展现的是代际交换的关系。自养能力和供养能力的双重弱化意味着老年人口的高龄化对农村家庭养老的挑战将是严峻的。人口老龄化的深化和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必将导致社会化养老机构的发展。
老龄化情形下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_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发展和社会建设的影响

(二)老龄化情形下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

在人口学意义上,已如前述,人口老龄化将导致老年人家庭增多,而且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生活在空巢和独居的状态。老人家庭空巢化的挑战表现在什么地方?一般地,空巢家庭中的老年人有几怕:一怕生病;二怕日常生活无法自我料理;三怕精神上孤独寂寞。对于生活在准空巢家庭的老人,子女也有这样那样的担心,譬如,老人突然发病,万一摔倒致伤,老人自己倒水、吃饭时烫伤或出现其他问题,用火发生意外造成火灾,吃错药或者用错药量,等等。

增龄是老年人功能衰退的第一影响因素。北京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社会医学部于1997年调查了北京城区(宣武)、郊区(大兴)及山区60岁以上老年人2788人,结果发现:生活自理无依赖者2079人(74.6%),有IADL功能障碍(轻度生活依赖)531人(19.1%),ADL功能障碍(中重度依赖)176人(6.3%),总依赖率25.4%,按年龄构成比进行加权,标化后的总依赖率为19.1%。农村老年人的依赖率显著高于城区,躯体功能减退的危险度是城区的1.97倍。女性的依赖率较男性高,发生依赖的危险度是男性的1.69倍。随着年龄增长,依赖率呈线性增高,75岁以上较高龄老人,功能衰退的比例明显加大。[13]根据2000年年底进行的中国城乡老年人口一次性抽样调查,无论城乡,需要照料的老年人大概占被调查人数的6%~8%;但年龄差别显著,无论城乡和性别,都呈现出随增龄变化而比例上升的趋势,再次说明了人口老龄化的深化会导致依赖性老人规模和比例扩大的事实(见表2‐7)。

表2‐7 2000年我国不同性别老年人需要他人照料的比例单位:%

img10

资料来源: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编著《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年版,第425页。

现代化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时间资源的稀缺性。有些做子女的,有充沛的孝心,也有经济上的赡养能力,就是工作太忙,羁绊过多,精力不济,结果就是时间上不能保证起码的共处。这样的家庭养老自然也是有缺损的。根据1999年6月北京市政策研究室等单位联合完成的“北京市新型社区问题研究”的调查,近一半的北京中年人(48%)反映在照顾老年人方面面临困难,其中首要的困难就是“没有时间”,其次是“精力不够”(36%)和“经济压力大”(27%)。高达70%的中年人因为照顾老人而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自己的工作和事业。时间已经过去14年,北京房价已是以前的10倍,北京市民的经济压力比以前更大,激烈竞争导致的“没有时间”、“精力不够”更严重,照顾老年人的时间稀缺性也相应加剧,这是必然的。

家庭养老实际上展现的是代际交换的关系。一般地,只有当代际财富流向上流转的时候,才可以理解为家庭在切切实实地发挥赡养老年人的文化功能。这里的“财富”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大概念,包括了情感资源(温暖的关爱、宽心的话语、亲切的眼神、频繁的互动,以及对老人意愿和决定的理解、尊重和支持等)、经济资源(物质、商品、金钱等有形的物品)、时间资源(如陪伴聊天看病、帮助做家务等)和服务资源(如购买服务性商品,请护工等做法)等几大类。

实际的代际关系往往是互动互助的,既有下代对上代的回报和赡养,也有上代对下代继续的帮助和关爱。

一般来说,当父母年事已高时,向上流动的资源和财富逐渐增多,而向下流动的资源和财富逐渐减少。父母的年龄成为一个重要的预测变量,父母年龄越大则获得子女经济和实物帮助的可能性越大。这说明了人口老龄化对家庭养老功能的深度影响。我们所说的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主要是指服务性养老支持力不从心方面,当然也可能包括其他方面。但从老年人的需要来看,家庭对其晚年的支持呈上升的趋势。高龄化驱使家庭的资源更多地向老年人身上流动。

增龄变化会导致老年人需求的变化,随着老年人变成依赖性老人,成年子女的养老负担也会随之上升。特别是对一些足不出户的高龄老人来说,个人照料需求、精神慰藉和家务帮助需求变得非常必要。

一个潜在的大问题是,人口老龄化对家庭养老功能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孩子数变化与老人养老需求变化的综合作用上,即“少子老龄化”和“独子老龄化”可能进一步演变为“无子老龄化”、“丧子老龄化”的残酷现实。随着计划生育的成功实施,新一代老年人的子女数将越来越少,家庭养老主要承担者的数量将面临越来越短缺的状态。每个家庭平均抚养的孩子数量将相应增加[14]。在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家庭养老功能的挑战更大:一方面,在自然就业制度下,农村老人年龄愈大,劳动能力就愈低,自我养老的能力就愈低,依靠子女赡养的比例就愈高;另一方面,子女的老龄化以及所遭遇的各种生存风险也会影响到他们对高龄父母的赡养能力。自养能力和供养能力的双重弱化意味着老年人口的高龄化对农村家庭养老的挑战将是严峻的。

表2‐8 由家庭提供经济性赡养支持的老年人口比例单位:%

img11

资料来源: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编著《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年版,第487页。

在中国,独子老龄化现象是2020年以后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一大批独生子女家庭将进入老年期。独生子女家庭本质上是风险家庭。由于独生子女存在着生存风险,所以一旦出现夭折、病残等问题,进入21世纪随着生命周期的推延,越来越多独生子女父母将失去家庭养老的有力支持,包括经济支持、情感支持和照料支持。费孝通教授曾经提出家庭三角形理论。缺了一个角的家庭就是残破家庭,结构有问题,功能就必然有问题。根据全国城乡贫困老年人状况调查,家庭结构缺损所导致的老年赡养问题占了一定比例,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现在大约占贫困老年人的18%。

人口老龄化的深化和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必将导致社会化养老机构的发展。现在一些有儿女的老人入住公共养老机构或者社区托老所正在成为一种趋势。根据对山东潍坊市潍城区的调查,机制灵活、服务优良的家庭托老所比老年公寓有更高的入住率。18所家庭托老所的入住率在60%以上,而3所老年公寓的入住率为17%~37%。在家庭托老所入住老人的主要特点是:(1)以女性老人、丧偶老人为主;(2)以完全失去或者部分失去自理能力的高龄老人为主;(3)以有子女的老人为主;(4)有无离退休金各占一半;(5)入住托老机构的费用由自己或子女支付。[15]在山东这样崇尚家庭养老的地方出现了这样的趋势是意味深长的。老人或子女以出资购买公共养老资源来迎接人口老龄化深化的挑战,已成历史发展的趋势之一。今后,到了2035年之后,因为大龄独生子女夭折规律的作用,老年独生子女家庭“无子老龄化”现象将引起更多的关注。现在逐渐增加的独子老龄化现象已经使家庭养老功能的生命力受到很大的挑战,而在未来的老龄化社会中必将受到更严峻的挑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