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身临其境体验法

身临其境体验法

时间:2022-03-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身临其境体验法主要有实地考察、调查访谈和艺术展馆参观三种。身临其境体验法非常吻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因为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校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开展教学将是有效举措。据史载,“田子方”是中国古代的画家,“田子坊”取其谐音,用意自不言而喻。田子坊由此避免了其他一些老街道的命运。
身临其境体验法_高中艺术课中的体验式教学

(一) 内涵

以探究式学习方式展开,教师预先设计活动的详细方案,学生结伴到实地进行考察学习,填写任务单,访谈对象,收集资料等。身临其境体验法主要有实地考察、调查访谈和艺术展馆参观三种。

实地考察:按照预先计划,到实地进行考查探究,填写任务单,收集资料。适用的范围有雕塑、建筑等艺术种类。

调查访谈:根据研究项目,寻找相关人物进行调查访谈,获取需要的料和信息。适用的范围有雕塑、建筑等艺术种类。

艺术展馆参观:利用各种展馆资源,带着任务单前往探究学习,获取最直接、最具体的资料和信息。适用的范围有绘画、雕塑、工艺、建筑、影视等所有艺术种类。

(二) 优势

1. 形成开放心态,加强自主合作。

2. 利用校外资源,培养探究能力。

身临其境体验法非常吻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因为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校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开展教学将是有效举措。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关于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如下:广泛利用校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例如美术馆、图书馆、公共博物馆及私人博物馆、艺术家工作室、艺术作坊,有关工厂、车间以及当地文物资源等,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1]身临其境体验法的优势在于高中学生自主能力、组织能力、探究能力、访谈能力增强,能自觉完成学习任务。难点在于学生分小组结伴外出,教师难以控制所有学生的活动,指导困难,安全因素是首要考虑的。

(三) 教学案例

课题:《探寻田子坊》

【案例背景】

本案例来自“上海城市精神与美术教育”上海市第三期美术名师培养基地教育论坛的任务驱动。作为基地学员,笔者开发了《海派建筑探究》的子课题,带领学生开展海派建筑的探究,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又延伸出若干小课题,如《外滩建筑探究》《石库门研究》《探寻田子坊》等。《探寻田子坊》的课题组成员利用双休日去田子坊实地考察,亲身感受当地文化,填写任务单,收集资料;回来将资料进行整理,撰写研究报告,制作PPT,在课内和全班同学分享交流。通过实地考察体验法的实践,课题组成员的综合能力获得了提高,全班同学也都分享到了他们的学习成果,在探寻田子坊这个学习领域获取了更多的相关知识。

【案例描述】

一、 前期准备

考察小组的成员事先上网查找了相关的资料,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了探寻的方案(表3-2)。

表3-2 《探寻田子坊》学生实地考察任务单

(续表)

二、 实地探究(实地考察体验法的使用)

课题组成员利用双休日来到了田子坊(图3-32),通过实地考察探究、亲身感受,对田子坊的历史文化、建筑特色、人文风情等有了全方位深入的了解。

█图3-32 学生探寻田子坊

成员们利用摄影摄像、记录考察访谈等手段,搜集了第一手资料,撰写了详细的研究报告:

历史文化:田子坊位于上海市泰康路210弄,泰康路是打浦桥地区的一条小街,1998年12月28日,一路发文化发展公司首先进驻泰康路揭开了泰康路上海艺术街的序幕,不久又有著名画家陈逸飞、尔冬强、王劼音、王家俊、李守白等和一些工艺品商店先后入驻泰康路,还有来自美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丹麦、加拿大、日本、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的百余家中外创意企业入驻,逐渐形成了室内设计、视觉艺术、工艺美术为主的产业特色,转型发展成为上海乃至国内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创意产业发展基地,使原来默默无闻的小街渐渐吹起了艺术之风。“田子坊”其名其实是画家黄永玉几年前给这旧弄堂起的雅号。据史载,“田子方”是中国古代的画家,“田子坊”取其谐音,用意自不言而喻。

田子坊最大的特色就是,它依然有很多居民在这里生活。弄堂里除了创意店铺和画廊、摄影展,最多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咖啡馆。瞧,这里居然还在使用20世纪80年代的绿色信箱,在这种环境下,有一种出人意料的艺术美感。

建筑特色:田子坊小得岂有此理,才短短400多米,但就在这400米内集中了石库门、小店、创意工场这些相互融合的元素,有“小新天地之称”,是上海时尚的潮地。它是目前上海所剩不多的典型的里弄建筑格局。这里既有旧里又有新里,还有花园住宅,建筑风格包括折衷主义、新文艺复兴风格、现代主义风格、中国传统砖木结合风格,还有西班牙建筑风格、英国城堡建筑风格和巴洛克风格等。其中尤以石库门建筑最为丰富,20多种形态,类型之多、保存之完整可谓独步上海。

遭遇瓶颈:有关部门之所以曾经想要拆迁田子坊,不外乎引入开发商更能得利,现在创意园区日益成熟,经济价值凸显,石库门自身拥有了“造血功能”,并向政府纳税,原先的拆迁动力不但大大减弱,反而鼓励其发展。田子坊由此避免了其他一些老街道的命运。然而“田子坊模式”如今也遇到了瓶颈,讽刺的是,这又恰恰是发展创意园区的原动力所导致的。既然有关部门保留石库门是为了税收,盈利就成了入驻者必须完成的任务。对于餐馆、酒吧、服饰店这还不难,对于真正的创意工作室则有难度。一位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的画家说:“我们的收入肯定比商家少,但客流经常是我们带来的,这不公平。”艺术家挣钱有难度,商家又不断涌入,田子坊的房屋就这么多,势必推高房租。但房东显然更欢迎开得出高价位的主顾,矛盾由此产生。另一方面,碍于政策等原因,田子坊的房子只能租不能卖,这也让原居民很头疼,“我们宁愿卖掉房子,再去买房子住。”“田子坊模式”能否持续繁荣,有赖于突破这些瓶颈。

田子坊发展之我见:对于田子坊,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解读,外国人觉得这里很上海,中国人觉得很洋气;老年人觉得很怀旧,年轻人觉得很时尚,当然也有人觉得很怪异。百年的光阴不经意暗淡了法租界的繁华,浸润了江南里弄的风情。她属于过去,更属于永远;她停留在现在,但也生活在别处。西式的门房,中式的门环,在这里你能看到、听到、体会到上海的别样精致。感受到上海浓浓的旧里风情。新旧交融使建筑的生命丰厚异常,既不失新鲜朝气,又饱含着深沉韵味。田子坊保留了上海老城厢风貌的香火传承,也延续着一百多年来发生在上海石库门里的市井故事。如今,上海中心城区的弄堂工厂遗迹已近绝迹,唯独田子坊却能以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包容着比较完整的弄堂工厂遗迹,这是一种已绝版的文物。

经过实地考察探究,我们深深地喜爱田子坊,喜欢她的时尚、喜欢她的风情、喜欢她的委婉,我们觉得作为海派的田子坊,应该加以重点保护和发扬。修缮各式风情的建筑,凸显亮点。鼓励扶持创意工作室和创意店铺,做出特色,打造精品,让她永远成为海派文化的一张名片

三、 课内分享

课题组成员以PPT形式呈现研究成果,课内和大家分享。很多学生虽然没有去过田子坊,但是通过课题组成员的分享交流,他们仿佛身临其境。有学生提问:你们去了田子坊,其中哪家创意店给你们留下的印象最深刻?组员徐则达回答:气味图书馆。气味图书馆其实是一个店铺,很有个性的香水店,小巧精致,纯白的装修格调透着清新的气息。这个店铺并不买卖图书,而是经营很多不同香味的香水,就像一个图书馆,让香水也成为一本本有故事的精致图书,从独特的味道中去激活一些记忆。店里每个产品的香味都贴近生活,真实而温馨。香水被整齐地摆放在干净的物架上,每瓶都另外附有一个体验瓶,在这里,可以随意拿起一个实验瓶闻一闻。总之,气味图书馆很文艺,很个性,同学们都很喜欢那里。

四、 小结拓展

教师针对《探寻田子坊》小组的研究汇报进行了点评:小组成员的探究具体有效,前期准备工作充分,实地考察认真细致,研究报告的撰写也很详细,课内的分享交流带给大家很多收获。希望小组成员继续将此课题深化、延伸拓展,针对艺术街里的特色建筑深入研究,绘制钢笔画等。

【案例评析】

本案例是《海派建筑探究》的子课题,该小组成员采用实地考察体验法进行探究。这种由学生自发组成小组,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利用当地资源辅助学习的方式对整个学习方案的设计要求较高。由于前期方案的制定指导性强,学生的探究过程比较顺利,课内交流分享环节帮助学生梳理提升。经过自主学习过程,学生的各种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如合作能力、交往能力、探究能力、口才能力等,对其他小组成员也有借鉴意义。

课题:《绞圈房子——上海本地老房子研究》

【案例背景】

本案例来自“上海城市精神与美术教育”上海市第三期美术名师培养基地论坛的任务驱动。《绞圈房子——上海本地老房子研究》是海派建筑探究的一个子课题,由贾柯荟一组成员实施完成。大部分学生选择的探究内容是“石库门”“外滩建筑”“花园洋房”等,而贾柯荟同学因为其奶奶以前一直居住在浦东的本地老房子里,因此她对本地老房子——绞圈房子有比较深刻的印象,趁这次课题研究的机会,她成立了绞圈房子的探究小组。在学习任务单的引领下,他们到实地考察,运用调查访谈体验法,对居住过绞圈房子的老年人进行了访谈调查,搜集图片、视频等各种资料,对绞圈房子的历史、形制结构、消失的原因等做了详细的研究。小组成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将研究成果整理,以PPT形式在课内和同伴分享。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全班同学在分享交流过程中了解了绞圈房子的相关知识,大开眼界。

【案例描述】

一、 前期准备

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小组成员制定了实地考察任务单。利用互联网搜寻相关的内容,预习先行(表3-3)。

表3-3 《绞圈房子——上海本地老房子研究》学生实地考察任务单

二、 实施探究(调查访谈体验法的使用)

根据之前的调查了解,小组成员有目的地来到现存的部分绞圈房子进行探究。通过实地考察、调查访谈,成员们对绞圈房子的历史、形制结构、现状等有了更加感性深入的了解。小组成员重点对居住过或者还住在绞圈房子里的老人进行了调查访谈,获得了真实可信的资料(图3-33)。组长贾柯荟的奶奶之前就长期居住在绞圈房子里,因此她多次找奶奶访谈,以下摘录部分访谈记录:

贾柯荟:奶奶,我想知道你对上海老房子的看法,老房子以前什么样子?和现在房子有什么不一样吗?

奶奶:以前房子比较多的是一长排连在一起,围起来,有天井、有厢房、有客堂间、有墙门间,屋脊是两边弯的、翘的。现在房子高楼大厦多,或者别墅,平顶较多……

█图3-33 学生进行调查访谈

贾柯荟:奶奶,你觉得以前房子好还是现在房子好?

奶奶:现在房子花色品种多,比较好看,以前都是清一色的式样。但是以前的房子都是砖木结构,冬暖夏凉。现在房子虽然比较好,但没以前大,很挤,厨房、卫生间、客厅等都很小,不像以前的房子很宽敞,厨房间、客堂间等都很大,还有天井。夏天一到傍晚,大家都搬了小桌子、小椅子到天井里吃饭、纳凉,边吃边聊,很开心……

通过实地探究、调查访谈,小组成员们对各种途径搜集来的资料进行梳理提炼,认真撰写了研究报告:

绞圈房子的历史:学习了褚半农先生的关于上海绞圈房子相关研究资料,我们了解到它的历史。[2]

《松江方言教程:汉语教材与练习》这本书明确记载:在如今的上海城区范围里,是有过绞圈房子的,清光绪年间还在建造,不然,外国传教士是不会把建造绞圈房子的内容作为练习上海方言口语教材的。这也可说明,绞圈房子在当年是主要或重要的居住建筑。另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的黑白电影里,经常有“墙门”和“墙门间”出现。墙门是绞圈房子的大门、正门,是这种房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这种房子是当年上海的特色老房子,只是随着上海开埠后城市化的进程,在市区的这类房子逐渐被拆光了。

上海郊区的绞圈房子有很多,在当年的上海农村,凡是自然村落,其间也必有绞圈房子,只是数量多少不同而已,大家也把更老的房子称之为“老墙门间”。大部分绞圈房子拆毁于20世纪80年代初,原因是当年掀起了学大寨、搞规划、大造农民新村的热潮,各生产队、大队响应号召,实施规划,纷纷拆老屋,造新楼。

从已掌握的现有文本材料看,绞圈房子的分布,地域上已涉及上海浦东、浦西,市区、郊区,以及江苏;时间上涉及清代、民国时期到20世纪60年代。这些材料已经足以证明,绞圈房子不仅一直是上海地区的特色建筑,其实也是当年吴地的特色建筑。

绞圈房子的形制结构:绞圈房子以前后两埭(即两进)的为多。前埭(即第一进)平列有五间房子,它们的名称分别是:居中一间叫墙门间;墙门间左右各连着一间,都叫次间;次间两边又各连着一间,都叫落叶(又称梢间)。绞圈房子后埭(即第二进)略高于前埭,取后发之意。后埭也是五间平列的房子,它们的名称,除了中间的叫客堂外,其余名称同前埭。前后两埭相距4—8米,在前后落叶之间有竖向房子相连,这些房子叫厢房。厢房一般东西各有一间,也有两间的。前后埭中间是庭心(天井)。这种前后两埭房子加厢房,把整幢房子“绞”成一个“圈”的民居,就是绞圈房子。这种房子一幢又称“一绞圈”。绞圈房子如是三进的,即在第二进后边又有五间一埭房子,与第二进东西两边也有厢房连接。第三进房子的名称同第二进,只是第三进的客堂称后客堂,第二进的客堂称前客堂。也有三开间的绞圈房子,与五开间的不同之处是,前后两埭房子只有次间而没有落叶。民谚中甚至有“十埭九庭心”的绞圈房子,这种房子前后共有10埭(即十进),最前面中间一间仍叫墙门间,后面9埭各有一间客堂,共9间。

墙门也是绞圈房子的大门、正门。初建时居住户都从墙门间进出,后代分家后,也有从次间、落叶处开门进出的。但凡家庭内婚丧喜事重大事件,必须从墙门间进出。墙门间上方还设有家堂,里面供奉着本家族列祖列宗的神主牌。

客堂是家族内重大事件的开展场所,婚礼、丧礼等都在此举行仪式。客堂平时一般都空着,居住人家婚丧喜事时可通用。居住在同一绞圈里的均为本家,即为同一个祖宗的后代。

绞圈房子是立贴式、七路头,骨架是全木衔接,且都使用榫卯,真正是“檐牙高筑,勾心斗角”,而窗子一式均为“十楞窗”。这种结构使梁、柱之间互相牵制,抗风、抗震性能极强。它同市区的石库门房子形制同中有异,不过,绞圈房子建造在前,石库门房子建造在后,应该是石库门从中吸取了其中优点。它同北方的四合院更完全不同,如不少四合院的大门是开在一边的,而绞圈房子的大门必是开在中间的,也没有门楼,其他的形制及房间的名称也不完全相同。

█图3-34 上海绞圈房子平面图

两幢绞圈房子之间有的会留有长长的空档,这就是弄堂。由这种建筑群组成的村落,河流环绕,树木扶疏,鸡犬之声相闻,庭蔓过墙分绿,春天会有燕子从客堂里斜出,冬天能见瓦花在寒风中发抖。以家族为居住单位的绞圈房子是农耕社会时上海的特色住宅建筑(图3-34)。

绞圈房子在上海消失的原因:1.开埠后城市化进程所致。1927年前的六百多年中,上海一直隶属于江苏松江府,不过是一个集镇、县城而已,长期被农村田地和农村住宅包围着,城市建设速度相对缓慢。上海开埠尤其是设立特别市后,城市发展,人口导入,建造工厂区,修筑大马路,重建一个大上海,包括其他绞圈房子在内的老房子被拆除,用现在的话说,这是城市发展的需要,是历史的进步。

2. 绞圈房子的形制特点所致。绞圈房子是农耕社会的产物,是以宗法制度为纽带的。最先建造绞圈房子的是这一家族的老祖宗,居住在一绞圈里的是嫡亲一家人,即便后代分家了,也还是打碎骨头连着筋的同一个老祖宗的传人。这种建筑占地面积大,而且是全木结构,经岁月侵蚀后容易朽烂。又由于家族内后代人口增加,绞圈房子内部一再分割,致使有的面目全非。而对于一个要迅速扩张的城市来说,用地不经济、功能不甚符合现代城市要求又相对破旧的绞圈房子是不适应城市化进程的,当属拆除之列。

3. 上海文化中的移民特点所致。移民中富者向往的是更气派和有舒适生活设施的高楼大厦、洋房别墅,贫者无力建造而只能先搭芦席棚或滚地龙,相反的两极都不会认同上海本地房子。另有共同的原因是移民者同时缺乏海派文化性格的熏陶和特有的积累,因此也缺乏对本地建筑的认知和亲和,对这种房子的或有或无也缺乏感觉和切身体会。就像现在当地人对上海方言的命运表示忧虑,而新移民者态度则宽容得多一样。

4. 对其价值缺乏认识所致。建筑是城乡历史、文化的载体,绞圈房子自然也是海派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的是本土建筑文化,积淀的是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方言土语等海派文化元素。但新中国成立后因长期的阶级斗争教育、“极左”路线的教育,使国人的价值观极度扭曲,对民族的、传统的东西一直采取虚无主义,甚或对立、斗争、破除的态度,故对绞圈房子的冷漠是理所当然的。于是在以后的实施规划、建造新村、房产开发等过程中,农村中的绞圈房子也基本上全被拆除了。

绞圈房子在上海是逐步消失的。区域内老房子的拆除也相对缓慢。而在郊区,其拆除速度则迅速得多,从20世纪80年代算起,不过二三十年时间而已。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角度讲,不仅是实体的绞圈房子消失了,连绞圈房子的营造工艺也一并消失了,想重新恢复都已不太可能。

我们的结论:在对本课进行探究前,我们知道的海派建筑仅仅是石库门、外滩、教堂、小洋房等,根本没听说过上海曾经还有绞圈房子。通过网络探究、实地考察、调查访谈,我们发现上海还有比石库门历史更悠久的本地老房子——绞圈房子,并且它具有自身丰富的形制结构、本土建筑文化和历史。目前这类建筑在郊区(比如南汇、川沙等地)还存在,通过对居住过或者还住在这类房子里的老人进行调查访谈,我们了解这些人群对祖祖辈辈留下来的老宅还是相当眷恋的,在这里有着他们童年的美好回忆。但是大量绞圈房子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速发展而被快速拆除,以至于都来不及记录下它们的模样就消失了,留下遗憾。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小组的成员认为,对于绞圈房子的保护和传承还是相当有必要的,具体举措是:一是专门建立绞圈房子的纪念馆,将关于绞圈房子的历史、形制结构等知识加以陈列展示,作为青少年活动基地;二是定期带领学生前往参观一些被重点保护的绞圈房子,如位于陆家嘴的吴昌硕纪念馆、位于川沙的黄炎培故居等典型的建筑,让更多的上海孩子了解绞圈房子;三是在居民小区的宣传栏张贴绞圈房子的相关知识,加强市民这方面的普及学习。通过这些做法,让绞圈房子在上海人心目中传承,而并非一定要占用很多土地去建造大量的绞圈房子。

三、 课内分享

小组成员除了认真撰写研究报告外,还精心制作了PPT演示文稿,在课内和同伴们分享。特别是贾柯荟同学,将采访奶奶的视频带到课堂,播放给同学们看,视频的亮点在于她俩的交流是用上海本地方言进行的,带给同学们身临其境的真切感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部分的同学也是第一次听说绞圈房子,饶有兴趣,聚精会神地聆听他们的介绍。王英艳同学小时候在外婆家住过这种本地老房子,因此她兴奋地投入到本课题的讨论中,和大家娓娓道来,让她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那种自由自在的感觉,她任意穿梭于每个屋子之间,记忆中房子周围种有蔬菜,绿油油一片,外婆家养的小狗每天都友善地冲她摇尾巴,跟在她身后……这些美好的回忆也感染了同学们,大家都很羡慕王英艳同学有这段难得的经历。

四、 小结拓展

本课题小组成员非常努力,分工到位,配合默契,大家通过上网探究、实地考察、调查访谈等多种途径进行研究,将搜集来的资料加以梳理提炼,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具备认真严谨的研究态度。特别是调查访谈法的使用,使课题探究过程鲜活高效。课内的交流十分生动,和同伴形成良好的互动。希望同学们在目前的基础上再深入探究,搜集更多绞圈房子的案例,到实地调查访谈更多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的人,获取更多资料,以此充实我们的研究。

【案例评析】

本案例是《海派建筑探究》的子课题,呈现出以下两个亮点:

第一,选题新颖独特。本课题的选题与众不同,有新意,选择了大家容易忽略的上海本地老房子——绞圈房子进行探究,带给大家全新的知识。通过研究,小组成员对绞圈房子的历史、形制结构等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课内的交流展示环节又让全班同学获得了分享,同学们对海派建筑的理解更加全面深入。

第二,调查访谈体验法的有效使用。贾柯荟同学能够智慧地寻求奶奶的帮助,用调查访谈法,以聊天的方式获得第一手鲜活可信的资料,并且注意资料的搜集,用上海本地方言将采访的过程录制成微视频,课内分享,激活课堂气氛。充分体现了调查访谈体验法使用的有效性。

第三,建议继续深入该课题的探究,补充相关资料,发挥美术学科本体力量,以绘画的形式对绞圈房子进行描绘,准备后阶段的展示。

课题:《中国青铜器探究》

【案例背景】

本案例来自上海书画出版社的高级中学美术课本《美术欣赏》下册第37课《与美术珍品直接对话——中国艺术场馆巡礼》。场馆教育目前越发受到重视,被列为中小学美术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尤其对高中艺术欣赏课而言,艺术展馆体验法对拓展学生审美视野、提升审美能力大有帮助。本课教材中提到的中国艺术场馆有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天津市艺术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等多个省市多个地方。笔者设计了上海博物馆的系列探究项目,其中有《中国陶瓷探究》《中国玉器探究》《中国雕塑探究》《中国绘画探究》等,本课《中国青铜器探究》是系列展馆学习内容之一,带领学生以探寻上博青铜器馆展开体验式学习。本课分成六个课时,分别是课前探究预习,教师课内帮助学生梳理青铜器相关知识点,以任务单引领学生探寻上博青铜器馆,整理完善资源并在课内交流,创作以青铜器为主题的作业,课后小结拓展并展示作业。高一学生之前或多或少接触过场馆学习,在这方面积累了一定的基础和经验,又加上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因此在老师的引导带领下能够很好地完成青铜器馆的探究任务。

【案例描述】

一、 课前预习

教师设计《中国青铜器探究》导学案,引导学生针对导学案的问题,利用互联网搜寻相关的知识,预习先行(表3-4)。

表3-4 《中国青铜器探究》导学案

二、教师课内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课内学习青铜器的相关知识,为后续学生的分组选题做铺垫。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预习,大家对中国青铜器有了初步的了解,这节课我们针对导学案的几个问题来巩固一下。请同学们积极发言。

学生就各自的认知情况纷纷回答,互相补充,在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教师也参与互动,得出结论:青铜器是由红铜加锡或铅的合金材料铸造的金属器,因其色相为青,所以称为青铜。青铜在熔化时体积略有膨胀,所以,铸造青铜器时填充性好、气孔小,有良好的铸造性能,又有很高的耐磨性和化学稳定性。因此,人类在使用铁器前,广泛地使用青铜铸造的各种器具,考古学上将这一阶段历史称为“青铜时代”。青铜器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现,是一种世界性文明的象征。最早的青铜器出现于6000年前的古巴比伦两河流域。中国青铜器始于夏代,盛于商代和西周,止于汉代,即在公元前21—2世纪。现整理青铜时代几个重要年代青铜器的特点(表3-5)。

表3-5 青铜时代青铜器的特点

教师:下面我们来聊一聊,青铜器有哪些制作工艺?能否举例说明?

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讨论,得出结论: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铸造有范铸法和失蜡法两种基本的方法,此外还有分铸法、焊接法等工艺。

范铸法,又称模铸法,先以泥制模,雕塑各种图案、铭文,阴干后再经烧制,使青铜器成为母模,再以母模制泥范,同样阴干烧制成陶范,熔化合金,将合金浇注入陶范范腔里成器,脱范后再经清理、打磨加工后即为青铜成品。根据从古代青铜作坊遗址发掘出的实物,再结合青铜器的外形分析,专家认为,中国古代青铜器绝大部分是采用范式铸造方法制作的。范铸法工艺流程共分为五步:制模→翻范→合范→浇铸→修整。

失蜡法指用容易熔化的材料,比如黄蜡(蜂蜡)、动物油(牛油)等,制成所铸器物的蜡模。用细泥浆在蜡模表面浇淋一遍,使蜡模表面形成一层泥壳。然后在泥壳表面涂上耐火材料,待其慢慢硬化就做成了铸型。最后用高温烘烤此型模,使蜡油不耐高温熔化流出铸型,从而形成空的型腔,趁其型腔是高温状态,向型腔内浇铸铜液,凝固冷却后出器。失蜡法也称熔模法。这样制得的器物无范痕,光洁精密。失蜡法的工艺流程分为三步:制模→陶化→浇铸。

教师:青铜器主要有哪些分类?它们的功能是什么?

学生根据之前的预习,已经储备了相关知识,大家纷纷举例,在教师的帮助下,将青铜器的器类、器名、用途整理成表格形式(表3-6)。

表3-6 青铜器器类·器名·用途

(续表)

通过之前的一系列学习,学生对青铜器的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教师随即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以中国青铜器为主课题,确定一个子课题,你最想研究的是哪一方面呢?教师建议学生分成小组,确定研究课题,为下一课探寻上海博物馆青铜器馆做准备。学生的选题丰富多样,有《青铜器纹样探究》《商周青铜器探究》《青铜器工艺探究》等。

三、探寻上海博物馆青铜器馆(艺术展馆体验法)

以任务单引领的方式带领学生前往上海博物馆青铜器馆进行探究(表3-7),学生边参观边完成任务。

表3-7 《中国青铜器探究》学生博物馆实地考察任务单

(续表)

看着展馆内各个年代的青铜器,造型丰富、种类繁多,同学们兴致高涨,纷纷掏出笔记本,或者用摄像、摄影方式进行记录。对于一些特别感兴趣的青铜器,大家还展开讨论,有的青铜器内部布满铭文,大家踮起脚尖伸长脖子研究(图3-35)。

█图3-35 学生认真参观青铜器馆

通过实地考察探究,学生们完成了任务单,又将资料素材进行了整理,撰写了详细的研究报告,针对各自研究的小课题提出了个性鲜明的观点。比如张亦凡所在组的研究课题是《青铜器工艺探究》,他们将研究领域由中国青铜器拓展到西方青铜器的工艺制作,从科学的角度将中西方青铜器工艺进行了比较分析,凸显了重点高中学生所具有的高级思维能力,将科学与艺术有机融合。

青铜器工艺探究

张亦凡小组:我们小组探究的是青铜器的工艺,除了上网查资料,我们还到上海博物馆实地考察,学到了很多新知识。中国青铜器是铸造工艺,而西方是锻造工艺。铸造工艺是用泥做一个需要的器物,叫作模子,然后用泥敷在外面,使模子上的花纹反印在泥上,稍干后将其划成若干块取下,拼合起来就是外范。在外范的中心加内范,青铜溶液从浇灌孔注入范内,待铜液凝固,打碎内外范取出铜器,接下去就是打磨修整这一步了。失蜡法就是用蜡做出模后可以直接把泥敷上去,加热的时候蜡就会溶解,再向型腔内浇铸铜液,凝固冷却后青铜器就成功了。不同于泥模的范做出来是一块一块的。

大家想象中的饮酒器一般是比较薄的对吗?但是我在博物馆看到饮酒器都做得比较厚重,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它是铸造出来的。铸造的过程中铜液流到一半就开始凝固,所以它就有厚度。

《天工开物》里面这样描述:“凡锤乐器,锤钲不事先铸,熔团即锤。锤镯与丁宁,则先铸成圆片,然后受锤。……经锤折耗,铁损其十者,铜只去其一。气腥而色美,故锤工亦贵重铁工一等云。”我们留意到后面那句话“故锤工亦贵重铁工一等云”,这就是说中国的锻造其实没有发展到一个很高的层次,它没有发展到西方的水泥锻造机每分钟200锤。为什么说锻造出来的要比铸造出来的好呢?我们可以看这样一个例子,清朝能铸造铜炮,清朝铜炮里的气泡可以装多少水呢?一海碗。当然,这个海碗是我打的比方,说明量大。古人并没有数字化的实时监控,所以在铸造的过程中温度的冷却并不能做到控制得非常好。这个时候晶体就不会凝结得很充分,晶相结构不是很好,物理性能也不会很好。类比一下火山的喷出岩和侵入岩,侵入岩的结晶比较充分。这是一个中西方的对比,大家可以看到这个是希腊比较典型的盔甲、胸甲(图3-36),为什么我们说在青铜的工艺方面是希腊比较鼎盛呢?因为它的工艺中国做不到,中国主要铸造器物,它没有这方面的需求,只要加热就可以了。我放了一张表格(表3-8),里面列举了殷商的斧,其硬度是80—100HB,同时期的迈锡尼武器的硬度可以达到200HB,这是一个比较巨大的差距,直接导致的结果是,越王勾践剑一不小心被摔断了,而且断成了三截。因为它的物理性能不是很好,它铸造出来比较脆,所以被摔断。

█图3-36 古希腊盔甲胸甲

表3-8 殷商到汉代金属工具机械性能的变化估算值

世界上对青铜的发明有两种说法,一种说从中东传入了中国,另一种说由中东再传入西方,原因是中东和东南亚的铜矿和锡矿是大量伴生的,我们说的青铜其实就是一种铜锡合金,我们为什么会铸造出来青铜,而不是红铜或者黄铜呢,因为青铜的物理性能更好。大家可以对比一下在青铜发明之前,罗马的士兵用的剑都是短剑,青铜器发明出来后终于可以用到长剑了。但是中国总结青铜器经验的人不是真正铸造青铜的人,所以大家发现这些铜锡比例比较奇怪,《周礼·冬官·辀人》中说:“……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箭)之齐。”可以看出他们经验总结下来还是一点,就是锡加得越多就越好,那么是不是这样子的呢?现在世界上工业的锡含量大约比例是3%—10%,这和我们之前统计出来的斧的锡含量分别是6%和10%是一致的。但是我们总结得并不是很好,虽然青铜有可能是我们先发明的,但是青铜绝对不是在我们这边最鼎盛的。大家可以对比一下,中西方的青铜工艺其实走了不太一样的路,西方是一锤锤打出来,中国做不到,但是中国铸造出来的花纹,西方做不到,对不对?

四、 课内分享交流

学生将研究成果制作成PPT形式,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内交流分享。除了张亦凡小组研究的《青铜器工艺探究》外,陆荻小组分享的课题是《青铜器介绍之铭文篇》,他们研究了商代晚期、西周中期、春秋早期等不同时期的铭文和金文,并且阐述了铭文的铸字工艺、铭文的鉴定方法等,PPT图文并茂,制作精美。徐妮小组针对青铜器功能分类进行了研究,PPT模板大气,寻找的青铜器图片清晰,并且将每种青铜器的分类功能配以详细的文字介绍,标注读音。杜心怡小组研究了青铜器纹饰,他们详细介绍了纹样的产生背景、演变原因、演变过程、类别和用途、宗教意义,并列举了大量图文资料。课内大家及时交流自己的疑惑和想法,研讨气氛非常活跃(图3-37)。

█图3-37 学生课内展示分享

五、 以青铜器为主题进行创作

练习主题:用书签和浮雕形式表现以青铜器为主题的作品。

具体要求:

1. 在教师提供的书签卡纸上绘制青铜器纹样,统一用黑色笔。

2. 用硅胶枪、水粉颜料、铅画纸、金粉等材料工具,制作一件青铜器的浮雕作品。

教师说明具体要求并示范,尤其第二个作业,教师以微视频形式引导学生观看创作步骤,学生操作时再具体指导。大家对这个环节异常感兴趣,呈现出丰富多彩的作业(图3-38、3-39)。学生的优秀作业在校园网上展示,书签被制作成礼物,赠送给来宾(图3-40)。

六、 课后小结拓展并作业展示

█图3-38 学生青铜器纹样书签作业

单元课后教师进行了小结拓展:同学们,非常高兴看到大家积极努力地投入到本课题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小课题探究,大家对青铜器各方面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课内的分享交流又拓宽了同学们的知识面,口才也得到了锻炼。尤其是探寻上海博物馆环节,身临其境获得不一样的体验,开阔视野,审美提升。作业创作环节,同学们的创造力被激发,作业质量非常高。希望同学们在后续的艺术展馆学习中继续开发新的学习领域,形成系统的、连贯的知识链,养成艺术展馆终身学习的好习惯。

█图3-39 学生青铜器浮雕作品

█图3-40 学生青铜器书签作业被制作成礼物

【案例评析】

本案例是艺术展馆体验教学系列课中的一课,以单元课形式呈现。主要特色有以下三点:

第一,馆校结合的经典案例。打破课时局限,从课内走向课外,从校内走向校外,将学校教育和场馆教育紧密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艺术教育资源服务艺术学习,实现传统艺术教育的转型。艺术场馆学习是对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补充,是一种养成教育。学生通过参观考察上海博物馆青铜器馆,零距离感受中国青铜艺术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各个年代不同造型、不同功能、不同纹饰的青铜器带给学生强有力的视觉冲击,震撼心灵!结合之前的网络探究,对理论知识有了感性的补充,印象深刻,终生难忘。艺术展馆体验法极大地提高了艺术教学效率。

第二,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兴趣。艺术场馆体验教学带给学生全新的感受,除此之外,本单元课还采用了多种教学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以导学案的形式引导学生课前网络探究,从大量的网络信息中进行删选提炼,学生享受到自主探究的乐趣;课内分享交流,提供给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在同伴认真聆听的表情中、积极参与的热情中,学生感受到自身的价值;绘画创作的形式令学生陶醉,选择喜欢的青铜器纹样精心绘制在各种颜色的书签卡纸上。有一位学生还几次前来要各种颜色的卡纸,一连画了四张,形成系列。浮雕青铜器有种特别的古朴美,深深吸引着学生,课堂内大家忙得不可开交,用硅胶枪塑形、涂水粉、洒金粉,欢声笑语一片,完全沉浸其中。

第三,探究成果有科技含量。本次青铜器探究成果含金量高,突破了之前仅仅停留在一般性研究层面的情况,体现了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学生应有的研究能力。比如张亦凡小组的研究已经深入至科学领域,用比较的方法寻找数据,将中西方青铜器的制造工艺、成分进行比对分析,发现由于工艺技术和功能的不同,中西方的青铜器出现了迥然不同的特点,他们还引经据典、出示大量案例以辅助说明。这种将科学与艺术融合、横向比较的探究方式值得我们更多的学生学习。高中学生的探究定位应该区分于低年级学生,应该是更高层次、积极拓展学科领域的探究,应该是充分激活思维的探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