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着力推动江夏文体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着力推动江夏文体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时间:2022-02-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首站射击比赛中,江夏区训练中心派出运动员18人,共夺得个人3枚金牌和团体3枚金牌,荣获银牌5枚,铜牌2枚,在参赛的七支队伍中以21枚奖牌荣登榜首,并以总分132分获团体总分第一名。
着力推动江夏文体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_江夏区文体局年工作总结及年工作思路_基层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探索与实践

2008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全局广大文体工作者自觉落实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为实现争创全国百强县市、巩固全省县域经济“十强”和争创省级文明城区三大目标,积极采取“六坚持”与“六着力”的强有力措施,构建三级文体服务体系,营造良好文化氛围,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坚持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相协调,着力推动群众体育事业大发展

2008年,与奥运同行,江夏区群众体育工作坚持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为基础,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整体素质,构建群众性体育服务体系为目标。着力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建设好群众身边的场地;二是加强全区户外健身器材的配送与长效管理;三是举办经常性群众体育活动。突出“三个重点”:一是青少年体育以学校为重点,二是农村体育以乡镇街为重点,三是城市体育以社区为重点。加强引导与示范作用,主要开展了下列活动:

1.举办全区第13届舞龙大赛。正月十五闹元宵,区文体局组织了全区第13届舞龙大赛,全区16支龙队、3支腰鼓队、8支民俗表演团体、千余名队员欢聚一堂,金龙银狮,舞动纸坊,观众达4万人次,呈现出一派欢歌庆盛世、热舞动江夏的盛况。在全市舞龙大赛中,舒安乡代表队获得金奖和银奖,为江夏区群众体育争得了荣誉。

2.举办全民健身优秀团队展示活动。为推动对江夏区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区文体局举办了2008年全民健身优秀团队展示活动,各乡镇街、办事处的24支优秀团队的828名队员分别表演了威风锣鼓、健身舞、腰鼓、扇子舞、流星球等,展示活动洋溢出一派江夏群众体育全民参与,与奥运同行的激情。在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暨第五届社区体育运动会上,江夏区先后派出17支队伍参加11项比赛,获金、银、优秀奖13个。区文体局获优秀组织奖和贡献奖;流芳街、纸坊街、安山镇、山坡乡获体育活动先进街道(乡镇)奖;纸坊街龙井社区等13个社区获体育活动先进社区称号。

3.举办全区首届职工运动会。按照群众体育“有创意、有影响、有规模、群众受益”的原则,区首届职工运动会历时40天,区直各单位、各街镇乡、开发区的58支代表队16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9大类12个项目的角逐。文体局承担了运动会比赛项目组织和竞赛工作,特别是开幕式文体表演的组织工作。开幕式上500人的腰鼓表演,800多名学生的韵律操表演,80多名学生的武术表演等,伴随着《江夏区首届职工运动会会歌》,放飞1000只和平鸽,使整个开幕式规模宏大,令人振奋,为今后开展大型文体活动积累了经验,得到市、区领导的高度赞扬。

4.与区教育局联合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体育工作的意见》。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加强中小学体育工作,培养体育竞技人才制定了可行的目标与措施。

5.承办2008年武汉市青少年射击系列赛(江夏站)比赛。2008年武汉市青少年射击比赛分站赛第一站的比赛在江夏区举行。为当好东道主,热情迎嘉宾,使比赛圆满成功,区文体局成立了以局长为主任的竞赛组委会,举全局之力,把各项竞赛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竞赛前在江夏区训练中心射击馆举行了“武汉市体育后备人才射击训练基地”揭牌仪式,它标志着江夏区射击训练馆成为全市体育后备人才射击训练的重要场所。在首站射击比赛中,江夏区训练中心派出运动员18人,共夺得个人3枚金牌和团体3枚金牌,荣获银牌5枚,铜牌2枚,在参赛的七支队伍中以21枚奖牌荣登榜首,并以总分132分获团体总分第一名。之后,在另外两站射击比赛中,江夏区射击代表队一鼓作气,包揽了三站的金牌第一、总分第一、奖牌第一,共获17枚金牌、11枚银牌、15枚铜牌。另外,江夏区田径、武术代表队在市级比赛中也有良好的表现,共获2枚银牌,为江夏区备战市八运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长江日报》对江夏区竞技体育的开展予以报道。

6.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截至2008年江夏区体育场地总面积达60.8万平方米,路径场地面积达14.27万平方米,人平1.2平方米。全区体育器材配套设施达到195台(套),投入资金200余万元,体育场地建设与体育器材配套并举,为全民健身活动的蓬勃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又对融洽人际关系、调节心理失衡、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产生了积极的社会作用。

二、坚持文化工程与家园建设相协调,着力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农家书屋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电影放映工程、送戏下乡工程是中央和省市政府直接抓的重大惠民工程,也是江夏区促进家园建设,构建文化服务体系,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2008年,江夏区出台了《江夏区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意见》,成立了专班,区财政拨款55万元,在江夏区55个家园建设行政村建立了农家书屋。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计划财务司司长孙明在省市区三级领导陪同下,实地考察了江夏区乌龙泉幸福村、金口淮山村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并对江夏区建设农家书屋工程服务农民群众给予了较好评价。

2008年,区图书馆还在已建的农家书屋基础上,发展21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点,推广普及科技文化知识,为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提供智力支持。与此同时,江夏区电影放映工程也按计划在全区有条不紊地实施。11个放映队为306个行政村放映电影3672场,观众达70万人次。区艺术团利用流动舞台车送戏下乡120场,观众达12万人次。“四项文化惠民工程”的顺利实施,为全区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提供了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三、坚持文化活动与文艺创作相协调,着力推动群众文化的大繁荣

群众文化是群众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教育、自我开发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根据群众文化的特点,文体局着力加强引导,开展了下列文化活动:

1.开展文化“三下乡”,满足农民的基本文化需求。2008年的文化“三下乡”,时逢南方大雪灾,文体局群文科、文化馆、艺术团干部职工不畏天寒地冻,精心组织,精心排练,顶风冒雪先后到江夏区舒安、流芳等11个乡镇街和社区开展文艺演出活动,观众达一万余人次,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2.举办“爱我家园”江夏区首届群众歌咏大赛暨江夏区第五届青年歌舞大赛。为了办好大赛,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敏、副区长刘庆香等领导同志多次召开协调会,听取汇报,研究指导和督办歌咏大赛,使大赛按照预定目标有条不紊地展开。全区共举行26场比赛,3000余名演员登台,观众达4万人次。向全区人民奉献了一台“全民参与,文化共享”、“美美与共”的文化盛宴。大赛颁奖公演晚会江夏区体育馆广场举行,流芳、纸坊、湖泗、舒安代表队获金奖。区委书记张卫国、区长郭胜伟等领导莅临颁奖晚会为获奖者颁奖,并兴致勃勃地同广大群众一起欣赏了激情洋溢的文艺晚会,极大地鼓舞了全体文艺工作者。

3.举办全区青少年“五彩杯”书画赛,提高青少年创建省级文化先进区参与意识。书画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区中小学及幼儿园的1020名小选手参加,区书法协会书画高手同场献艺。选出中小学生代表队参加武汉市“知识工程”系列读书竞赛活动,荣获4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35个三等奖。为江夏区争得了荣誉,也为创建省级文明城区和全国文明城市营造良好文化氛围作出了一份贡献。

4.繁荣文艺创作,打造叫得响的文艺精品。文艺精品创作是文化繁荣的基础。区艺术团对第16届文艺创作“百花奖”优秀节目《抢婆婆》进行了精心修改,挑选优秀演员多次彩排,2008年《抢婆婆》随《长江日报》社区嘉年华走进武汉社区,搅热江城舞台,获得好评。《长江日报》图文并茂予以报道。该小品还参加了第十一届湖北曲艺“百花书会”,荣获创作一等奖,表演二等奖。在湖北省政协、省文联迎春茶话会上亮丽登场,再次展示了江夏区小品创作和表演的实力。在举行的全区首届群众歌咏大赛中,江夏区基层文化工作者,拿起手中的笔,创作了讴歌时代富有激情的音乐诗朗诵29首,其中区财政局的《三十而立》、藏龙岛办事处的《魅力藏龙岛》、流芳街的《流芳印象》、纸坊三小《穿越悲伤》等8个作品获一等奖,充分展示了江夏区业余文艺创作的实力,这些作品已由区委区政府结集出版。2008年,江夏区作协会员总共出版文学艺术作品10部,为江夏区改革开放三十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四、坚持网吧整治与扫黄打非相协调,着力促进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江夏区文化娱乐场所达203家,其中网吧79家,随着文化市场的发展,管理难度也不断增加,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本着对党对人民对社会负责的宗旨,我们采取严管重罚、部门联动的方式,重点加强对网吧违规接待未成年人、黑网吧屡禁不止现象的整治;本着保护知识产权的目的,重点加强对盗版及黄色光碟、书刊音像制品的打击力度;本着“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的原则,建立灵活高效的文化市场监管体系,多层次、全方位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2008年,共检查文化市场189次,出动检查人员1292人次,检查经营网点5151家次(其中网吧3496家次),收缴非法书刊音像制品8856册(盘),行政处罚案件12起,行政罚款5万元;查处举报案件17起,回告率100%;扫黄打非案件查处率100%。在严管重罚的同时,我们还有情操作,积极营造和谐文化氛围,举办文化市场经营业主法规培训7次,培训业主224人次,有效提高了广大业主的法制观念和经营意识,在管理者与经营者之间构筑起互动互信的桥梁。2008年,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广大网吧业主积极主动参与赈灾活动,共向灾区捐款18500元,充分体现了广大网吧业主对灾区人民的一片爱心。去年9月江夏区文体局市场管理的先进经验在全市网吧整顿经验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区文化市场稽查队被评为市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先进集体。

五、坚持历史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协调,着力强化二者社会教育功能

为加强文物保护工作,2008年,我们组织检查了龙泉明楚王墓群、金口槐山矶石驳岸、贺站元代南桥、贺站北伐烈士陵园、湖泗窑址群等一批重点文物的安全,并针对工程建设征地,结合江夏区文保单位的特点,启动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新发现古墓葬、古建筑、古石刻、古窑址、古井等文物80余处,还制定了江夏区文物保护单位的应急预案,确保文物安全率达100%。

在加强文物保护的同时,区博物馆还根据中宣部《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精神,举办江夏历史文物陈列展,免费向广大市民开放,参观者达2万人次,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

2008年,区文体局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做了大量实地考查、论证工作。协助区政府公布了江夏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4项,并在全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向全社会宣传,以增强广大市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意识。2008年,江夏区《天下黄姓江夏祭》、《龙泉山的传说》已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与市群艺馆联合,在全市第一家出版《武汉群文江夏》专刊,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敏亲自为该刊撰写理论文章,指导全区的文体工作。

六、坚持文化体制改革与创新相协调,着力增强农村文化工作活力

1.完善“以钱养事”新机制。按照服务主体化、项目运作市场化、监督管理系统化、考核评价规范化、经营保障制度化的要求,区文体局坚持工作重心下移,进一步完善了“以钱养事”运行的新机制。实行“定事、定钱、定量”的方式,稳步推进乡镇街文化站建设,健全面向农村基层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站人员的实际收入有了明显的增长,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也得到了落实。2008年,全区11个乡镇街文化中心活动面积达到16500平方米,五里界、舒安、法泗、湖泗、安山5个乡镇街文化站三室一厅设施健全,大部分乡镇街一乡一品、一村一场、一校一队特色文化建设也初步形成。在大力开展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各乡镇街文化站结合农村实际,针对农民需求开展的文体活动别具特色,倍受青睐。如:纸坊街的春节七天文艺大拜年和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活动,金口街的站龙、彩莲船、滚龙民俗表演、科技培训工作;法泗镇的迎春长跑,湖泗镇的文化乐队服务、文物保护工作;山坡乡的电影放映工程,安山镇的书刊接力阅读,郑店街的农民趣味运动会,舒安乡的文化三下乡,乌龙泉街的农家书屋工程,流芳街的京楚专场、农民腰鼓队;五里界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业科技讲座等,这些文化服务活动,为农村婚丧嫁娶,建房乔迁,时令节庆送去了快乐,满足了农民群众求知、求乐的欲望,维护了农民群众享受文化服务的权益,使江夏区农村文化工作初步繁荣。湖泗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与服务工作还得到了副市长刘顺妮的好评,《长江日报》记者还采访报道了湖泗窑址的保护工作,农民称赞文化站:“站址不大舞台大,投入不大效益大,单位不大影响大。”

2.稳步推进区电影公司改制工作。区电影公司现有干部职工140多人。由于多种原因电影公司失去了支持,职工十多年没有拿工资。由于条件限制,改制工作很难展开。2008年,江夏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改制工作得到了实质性的进展。区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先由区财政垫付680多万元支持电影公司改制。为全力抓好改制工作,区文体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改制工作领导小组,并多次召开领导小组专题会议和电影公司职工代表会议,集思广益,广泛听取广大职工对改制工作的意见,切实解决改制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难题,对症下药,有情操作,使改制工作在艰难中起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绝大多数职工在“企业改制解除劳动关系协议书”上签字,使十余年久拖未决的老大难问题取得了解决。改制后,原电影公司30余名职工组建了11个民营电影放映队,活跃在江夏区农村,为江夏区电影放映工程的顺利实施,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3.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文化建设领域,鼓励民营文化企业加快发展。目前,江夏区拥有民间文体表演团体106支,其中大众楚剧团和明祥楚剧团机制灵活,直接面向市场,年演出共计310余场,观众达到50余万人次,成为江夏区文化建设和文化市场演出团体的两支生力军。每年春秋之际、节庆之时,在广阔的农村都有他们欢乐的身影。大众楚剧团自编自演的楚剧小品《说情》获市廉政小品大奖赛优秀节目奖。

2008年,江夏政务网曾25次图文并茂报道江夏区文体工作。由于工作突出,区文化馆荣获文化部授予的“二级文化馆”称号,全区共有4个单位、6人获得省级表彰或最高等次奖励;21个单位、39人获得市级表彰或最高等次奖励;45个单位、49人获得区级表彰或最高等次奖励。他们是江夏区文体建设的中坚力量,也是江夏区文体建设大发展大繁荣的动力。

2008年,全区文体工作能够取得以上成绩,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体会:

一是上级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在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中,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省市区领导多次莅临现场指导,区长办公会议多次商议区图书馆新馆选址工作,市区两级领导部门共利用垫支、借支、拨专款等方式增拨文体事业费,有力支持了区文体局文体事业的发展。

二是全局干部职工协同努力。在举办全区首届职工运动会和群众歌咏大赛时,群众文体科、艺术团、文化馆协同一致,精心组织,较好地完成了任务。面临农家书屋创建任务繁重,区图书馆和街镇乡文化站站长不辞劳苦,圆满完成了58家农家书屋的创建工作。面对强手,区训练中心刻苦训练选手,勇往直前,取得了市射击比赛三连胜;区艺术团小品在省级获一等奖,充分说明江夏小品艺术“叫得响、传得开”。电影公司改制面临诸多难题,但是改制工作领导小组有情操作,将一个个难题一一化解。区体育馆在维修改造中,主动争取市、区两级用于维护改造资金,提供公益服务200场。区博物馆文物普查深入田边地角,工作细致。区文化市场稽查队网吧整治、扫黄打非重拳出击,工作不断创新。局财务科认真加强财务审计工作,规范了全局财务管理工作。

三是全社会共同参与文体建设。2008年,全区首届群众歌咏大赛共举行专场演出26场,演员达到3000余人。纸坊、流芳、舒安、湖泗、宣传战线、教育局、经委、农工委等都举办了专场演出。首届职工运动会共有58支代表队1600多名运动员参赛。在开展乡镇街综合文化站建设中,湖泗、安山除国家投入外,自筹资金达80万元,投入文化站建设。山坡综合文化站投入经费将达130万元,五里界街用于文化站整修配套达180万元。全区大量人力物力投入文化建设,掀起了新一轮文化建设的新高潮。

四是绩效目标管理任务明确。年初,文体局组织召开了全区文化体育工作会议,指明了全区2008年的工作方向。制定全局以及乡镇街绩效目标管理,各分管领导经常深入基层指导,各二级单位、乡镇街文化站认真组织实施,大家目标明确,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责出力,不折不扣地完成了任务。

2008年,文体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文艺创作与编排人才、管理人才青黄不接。二是文化预算内经费严重不足。三是区级文化设施滞后。四是文化市场多头管理,使有些娱乐场所无证经营,特别是黑网吧、无证游戏机室屡禁不止,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给社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五是文体系统多业助文项目有待拓展,发展后劲有待加强。六是全区文化产业发展势头不够强劲。这些问题都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2009年工作思路

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伟大旗帜,坚持“两为”方向、“双百”方针,以党的十七大特别是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指导文体工作实践,努力实现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调整政策,加强规划,健全法制,强化管理,更新机制,优化服务。更加自觉地推进江夏文体事业大发展大繁荣,为江夏两型社会、和谐社会建设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工作目标:

在引领和服务中促进文体事业发展与繁荣。一是群众文体开创新局面;二是文化体制改革取得新成效;三是艺术生产展示新成果;四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跃上新台阶;五是文体产业发展呈现新面貌;六是文物与文化遗产保护推出新举措;七是竞技体育实现新突破;八是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素质展示新形象。

工作措施:

(一)以党的十七大特别是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加强文体理论的学习与研讨。用科学发展观引领文体工作,指导文体实践,引领江夏文体事业又好又快地繁荣与发展。1.加强局党委中心组及各二级单位党支部的理论学习,加强党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领导干部决策,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指挥工作的能力。2.在全局干部职工中继续开展“月精学一篇好文章,年精读一本好书籍”的全民阅读活动;3.加强调研工作,根据文体工作实际,撰写有前瞻性、指导性的调研报告和论文,指导全局文体工作健康有序地可持续发展。

(二)以谭鑫培文化园区(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为重心,推进以区级为核心,以乡镇街为枢纽,以村落(社区)为基础的三级文体服务体系建设。1.抓住当前大好机遇,重点加强区图书馆、区博物馆以及文化中心(文化馆)的立项、征地、设计建设等工作,建设集文化产品生产、文化旅游、文化娱乐、文化服务于一体,布局合理、各具特色的区级文化园;2.加强全区13个乡镇街(包括金水办事处)综合文化站建设;3.协助策划谭鑫培公园、谭鑫培纪念馆、谭鑫培大剧院的设计兴建工作;4.支持江夏区文化艺术品市场的兴建工作,促进江夏区文化产业发展;5.完成区体育馆维修改造工作,争取“七一”前投入运行。6.加强家园建设村体育设施的配送及维护工作。

(三)以文化惠民为切入点,狠抓“五个文化工程”,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享受文化服务的基本权益。一是完成100家农家书屋工程的创建,并同步搞好村文化员招聘与培训,探索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长效管理机制;二是完成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分中心建设,促进己建的20个基层点发挥效益,2009年新增长基层点20个;三是电影放映工程。完成每村每年12场的放映任务;四是送戏下乡工程,利用流动舞台车送戏下乡80—120场,支持和鼓励民营剧团送戏下乡;五是抓好己建乡镇街综合文化站三室一厅的建设,面积不少于500平方米,建设更多小型化、实用化的文化设施和场所,促进其发挥服务效益,真正惠及人民群众。

(四)以庆祝建国60周年为动力,广泛开展各具特色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1.举办江夏区第十七届业余文艺创作节目“百花奖”大赛;2.继续抓好文化“三下乡”活动;3.举办江夏区第24届青少年“五彩杯”书画赛;4.举办第14届舞龙大赛及系列节庆活动;5.组织参加市文化局、体育局开展的系列文体活动;6.大力支持开展民间文体活动,活跃江夏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村落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7.繁荣文艺创作,努力打造一批叫的响、传的开、留得下的文艺精品;8.举办庆祝国庆60周年书画作品展览活动;9.举办“崇尚科学健身,点亮健身生活”为主题的第三届全民健身展示活动;10.培训体育指导员160人(市60人,区100人),国民体质测试400人。

(五)以参加市八运会为契机,促进江夏竞技体育再上新台阶。要在项目申报、运动员注册、科学培训等方面花功夫,以射击为突破口,力争夺取3—5枚金牌,摘掉江夏竞技体育多年落后的帽子。

(六)以“管而不死,活而不乱”为原则,适应娱乐多元化的需要,建立灵活高效的文化市场管理体系,多层次、全方位加强文体市场管理,采取严管重罚,部门联动方式,重点加强对网吧违规接待未成年人,黑网吧屡禁不止现象的整治;同时加大对其他娱乐场所监管力度,消除安全隐患,杜绝违规经营;保护知识产权,加强对盗版及黄色光碟、书刊、音像制品的打击力度,净化文化市场,文化市场管理和扫黄打非案件查处率100%,为江夏和谐社会建设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七)以参与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为中心,加强对江夏区文物的普查与保护工作,做到馆藏文物和区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并举,馆藏文物安全率达100%。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与保护工作,并利用展览等形式,切实发挥文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人民群众的教育与启示作用,继续做好博物馆免费对市民开放的工作。

(八)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完成区电影公司改制扫尾工作;创新艺术团、体育馆、文化馆管理机制,完善对各乡镇街文化站的“以钱养事”机制;支持民营文化团体健康发展,促进文体服务功能的最优化发挥。

(九)以“四基”建设为抓手,不断推进江夏文体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1.基本阵地。在大力加强三级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完善区、乡镇街、村级文体服务配套设施,提高服务水平;支持区图书馆参与全国第四次县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确保一级图书馆地位不动摇。2.基本队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意识。利用培训、引进机制,逐步建立核心文化职工队伍,增强发展活力,要逐步把加强队伍建设与培养文化大师、文化名人和文化领军人物结合起来,培养一批既懂文化又懂市场,具有较高文化管理水平的复合型人才梯队阵容,改变文体局目前各类人才青黄不接的状况;3.基本活动。主要开展以文化馆、艺术团为龙头的文化演出与创作;以区图书馆为龙头的社会阅读;以区博物馆为龙头的展览与文物保护;以区文化馆为龙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文化市场稽查队为龙头的文化市场管理;以区训练中心为龙头的竞技体育培训;以区体育馆为龙头的群众体育培训与普及。4.基本活动方式。以歌舞、小品、电影、戏曲、书刊、网络、展览、培训为主,建设一乡(镇街)一品文化新格局,体现群众文体“全民参与,惠及民众”的理念,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让城乡居民在最短的时间,最近的距离获取最需要的文体服务,享受缤纷文体带来的愉悦。

(十)以创建省级文化先进区为动力,争取区财政总支出的1%和新建小区费用的1%用于文体事业发展,且业务经费(包括二级单位、乡镇街文化服务中心)逐年递增的幅度不低于当年财政增长的幅度。按省级文化先进区六个标准:1.确实提高党政领导重视程度;2.健全组织机构;3.促进文化网络形成;4.加强群众文化普及力度;5.文化市场繁荣有序;6.文化产业、多业助文活力增强。扎实开展创建工作,力争2010年完成省级文化先进区的创建。

(十一)以各项文体工作同步发展为支撑,围绕绩效目标管理,继续深入抓好政务中心窗口服务、财务审计、计划生育、人事管理、档案保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安全生产、人大政协议提案办理、信访、双拥、群团等工作,促进全局工作稳步协调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