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发挥宁夏高校自身优势引领并服务地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发展

发挥宁夏高校自身优势引领并服务地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发展

时间:2022-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发挥宁夏高校自身优势引领并服务地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发展宁夏大学 齐 岳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力。作为地域特色鲜明的宁夏高校要积极行动起来,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投身富有区域特色的文化建设,在自身文化建设、引领和服务地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发展中有作为、立新功。(四)宁夏区域文化的多元性与高校大学文化的差异性大学文化是一种特有的区域文化。
发挥宁夏高校自身优势引领并服务地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发展_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宁夏文化发展研究

发挥宁夏高校自身优势引领并服务地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发展

宁夏大学 齐 岳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力。在上下五千年的文明进程中,优秀传统文化与不断新兴的文化元素共同构成传承不息的民族之根,民族之魂。文化作为精神支柱,世世代代给予人们哲学思想与人生信仰的引领,从根本上确保民族永兴、国运永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胡锦涛总书记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指出:“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这次讲话首次赋予了高校文化传承和思想创新的功能,明确了高校在推进文化改革、推动文化发展繁荣进程中的责任和使命。作为地域特色鲜明的宁夏高校要积极行动起来,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投身富有区域特色的文化建设,在自身文化建设、引领和服务地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发展中有作为、立新功。

一、关于文化与大学的相关问题的思考

(一)关于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重要标志,具有主体的客体化和精神的外在化特征。“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中,在人的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协调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人类创造了文化,又通过文化“创造”自身。因此,文化的产生与嬗变、种类与层次、结构与功能是基于社会共识和民族认同,并由此延展为人类文明进程中无坚不摧的巨大凝聚力、号召力和影响力。它是价值取向的核心,是公平竞争的准绳,是科学发展的航标,是和谐社会的内涵,是民族精神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基石,是国家民族繁衍生息的血脉和人类崇高精神需求的乳汁。她以无可辩驳的优势和无可替代的能量,架构着国家和民族的软实力,并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宏观背景下,发挥着远远大于硬实力作用的强大功能。

(二)关于大学文化的概念

广义上的大学文化包括大学精神、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等。狭义上的大学文化主要是指大学精神,它强调大学师生的科学素养人文精神,表现为一种共同认可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相对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概念,可将大学文化视为一种亚文化形态,是一种只有“大学人”参与的区域文化概念。高校的功能决定着大学文化具有显著的继承性、批判性、开放性、时代性、创新性、导向性和相对独立性。“大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凝练和聚合,是一种追求真、善、美,崇尚学术、严谨求实,具有强烈批判精神的文化。倡导远大理想追求、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崇尚民族精神和弘扬爱国主义是大学文化的最高境界。“大学文化不仅要追求学术的自由,更要注重从道德层面培养学生对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尤其是对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思想的培育,方能体现大学文化的崇高境界。

(三)大学文化与区域文化、社会文化的关系

社会文化是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相连的,由群众创造,体现地域性、民族性和群体性特征,并对社会群体施加广泛影响的各种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的总称。区域文化是在特定区域内由长期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社会实践创造或形成的社会文化。反映着一个地区特定的人文历史环境,建构着一个地区基本的人文社会特色。

就区域而言,城市文化、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彼此之间具有天然的内在联系。大学文化应当是一座城市的标志性或导向性文化,应当是与社会文化有机交融并引领社会潮流的文化,它具有开放性、探索性、继承性、时代性和导向性等诸多特点。同时,“大学文化受社会文化的深层影响,体现为多元的、交融的、和谐的、进步的和严谨的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精神底蕴,是优秀社会文化的缩影”。如美国大学文化以其多元化而闻名于世,表明什么样的社会文化背景造就什么样的大学文化。与此同时,社会文化往往以区域城市为依托展现其显性形态。作为集中体现社会文化的区域城市则更像是一所“社会大学”,大学文化自然也由此成为优秀社会文化的缩影。它们相互依存、彼此交融,共同构建各自的文化形态,既有独立性,又有渗透性。如清华、北大之于北京,复旦、同济之于上海皆是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社会文化相互渗透、共进双赢的成功范例。可见,一所高校就是一个区域、一座城市亮丽的文化名片,也是区域文化和城市文化品质的生动体现。要提升区域社会文化软实力,就必须充分发挥高校的文化引领作用。

(四)宁夏区域文化的多元性与高校大学文化的差异性

大学文化是一种特有的区域文化。既镌刻着区域文化的独特烙印又肩负着引领、传承和创新区域文化的历史重任。经验证明:共生、互动、交融是大学文化与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的基本模式。共生是指不同文化的独立性生长,互动是指不同文化的竞争性发展,交融是指不同文化的耦合性结果。共生是大学文化与区域文化互动、交融的前提;互动是共生的必然,也为交融提供可能;交融是互动的结果之一,互动的结果也有可能是新的共生。良性的协调发展会进一步促进大学文化与区域文化的共生、互动和交融。宁夏高校要通过共生、互动、交融的基本模式来实现大学文化与区域文化的协调发展,这是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宏伟大业对高校的必然要求。

1.宁夏区域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宁夏现有常住人口630万人,历史上先后由陕、甘、鲁、沪、京等地迁入人口达230万以上。大量中东部地域特色文化随迁入人口传承、流布,为宁夏原有本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也催生了宁夏独特“移民文化”的形成。以首府银川市为例,在经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三次较为集中的人口迁入,到20世纪末迁入人口已占宁夏总人口的42.61%,迁入人口及其后代累计达到55%以上。其城市文化、区域文化和社会文化通过共生、互动和交融形成具有独特风格和充满活力的移民文化。当然,在顽强、上进、豁达、包容等具有独特优势发展潜力的移民文化背景下,宁夏“五方杂居、五俗不纯”的文化表象和文化脉络也为区域文化的凝练与塑造带来一定困难。即缺乏主导性地域特色文化,文化认同感不强,尤其是最具文化表象符号感的建筑风格也未能成为区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标志。或西夏文化、或穆斯林文化、或塞上湖城文化都未形成统一风格。没有特色鲜明的区域文化,就没有区域城市的灵魂。上述情况也必然影响到银川地区几乎所有高校的大学文化建设。长期以来区域高校在文化特征、文化符号、文化载体以及大学自身的文化氛围等方面的建设虽有较大的推进,但引领与服务地方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功能还有待于进一步增强。

2.宁夏普通院校、高职院校与综合性大学的文化差异

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的共同作用,致使普通院校、高职院校与综合性大学的文化建设与发展存在明显差异。普通院校、高职院校较为单一的办学思路,往往会造成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相对滞后。一是单一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就业者为目的,容易导致实用主义或功利主义。二是缺乏具有区域特色和文化内蕴的大学环境文化元素,如建筑或其他有助于营造环境氛围的物质文化设施。三是沿袭大中专院校单一行政管理模式的制度文化,在执行的过程中偏重机械性、强制性,缺少人文文化关怀。

3.宁夏山区高校与川区高校的文化差异

宁夏南部山区是回族聚居地和民族风格较为浓郁的地区,属“三秦文化”和“关陇文化”辐射范围。当地特色鲜明的建筑、民俗、婚丧、饮食等文化形态,以独特的方式共同构成地域特色文化集群,使其地域文化呈现出较强的发展态势。同时,地域文化以其独特的形态和浓郁的风格浸润着当地高校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发展的共生性。反观山区高校大学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则由于现代教育资源分布的非均衡性等多种客观原因,造成其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在共生、互动和交融等方面存在明显的非对等性。即宁夏山区高校大学文化在与地域文化的共生、互动和交融等方面处于明显从属地位。因此,高校应当积极投身地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在影响、凝练、塑造、推介、引领和服务地方文化建设与发展中大有作为。

综上所述,宁夏区域文化概况与高校文化建设的现状表明,当前,高校文化与区域文化的共生、互动、交融不够充分,高校文化对区域文化的影响、引领、服务不够明显,高校在区域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程中应发挥的作用不够鲜明、不够突出。因此,深入探索宁夏高校文化与区域文化发展的规律和途径,积极促进二者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对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以引领社会文化为己任推动宁夏高校文化建设与发展

如何构建宁夏高校大学文化是当前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主题思想的根本要求。宁夏高校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主动研究区域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相关问题,从根本上提升自身文化建设的软实力;必须充分发挥自身创新文化思想的优势,努力成为引领地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主阵地。因此,现阶段怎样建设宁夏高校的大学文化,建设怎样的大学文化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文化命题。宁夏高校必须以引领社会文化为己任建设自身的大学文化。

(一)建设宁夏高校大学文化的主要路径

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必须客观分析高等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机遇,紧密结合学校事业发展实际,着力推进大学自身文化建设。

1.实施宁夏高校精神文化建设工程

一是建设核心价值体系。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在高校师生当中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大力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广度拓展”。扎实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不断完善党委中心组和二级中心组学习制度,努力办好宁夏高校“核心价值体系讲坛”,切实提高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理论素养和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二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注重思想政治工作,建立一批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点,着力构建覆盖全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引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水平,在师生中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主题活动,不断提高全体教职员工的思想道德建设水平。切实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认真组织实施“六五”普法规划,提高全体教职员工的法律素质,推动人人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权威和社会公平正义。坚持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加强示范诚信、传习诚信、学习诚信和考核诚信建设,在宁夏高校范围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道德氛围。

2.实施宁夏高校制度文化建设工程

制度文化是高校文化责任意识的具体物化,要进行文化建设首先必须推进高校制度文化建设。要逐步优化和完善规章制度,做到“建章立制、有章可循”,使制度体系建立在系统、科学、全面,并具有前瞻性、稳定性和可操作性的指导制约层面。避免决策草率或朝令夕改,要取信于民、以理服人,充分体现宁夏高校制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优越性。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广大师生员工的制度文化意识教育,明确制度执行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以及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必要性和实效性。从而充分调动宁夏高校师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高度的文化责任意识,加快制度文化建设,为全面推进宁夏高校文化建设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和物质基础。

3.实施宁夏高校行为文化建设工程

行为文化是大学文化最突出和最直接的体现,也是大学精神和制度文化的重要表象。只有树立群体觉悟理念,培养群体觉悟意识,才能从根本上推进高校行为文化建设。要促进宁夏高校行为文化建设,就必须在群体觉悟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师德教风建设和学风建设。既注重自上而下的规范与引导,又注重自下而上的觉悟与响应。一方面提倡教书育人者要领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深刻含义,既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又要有高尚的道德操守。只有具备良好的师德,才能严谨治学、以德治教,才能自觉抵制学术造假和学术腐败,才能通过具体的教学效果与科研成果影响和激励学生。另一方面鼓励求知后学者要树立学而不厌和不耻下问的学术研究精神。要通过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学风建设,明确当代大学生应当肩负的历史使命,以高度的自我觉醒意识和浓郁的学风建设氛围规范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并由此带动行为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形成推动宁夏高校文化建设向前发展的强大合力和不竭动力。

4.实施宁夏高校环境文化建设工程

环境文化是大学思想与大学制度文化精神、行为文化精神的重要表征。既包含物质与精神环境文化,也包含校内外环境文化,其核心价值在于能否充分体现美好的人文关怀精神,并成为高校自身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充分利用校门、广场、道路、图书馆、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公寓等公共场所和墙面、橱窗、展板、公告栏等设施进行环境文化氛围的营造,如宁夏大学的形象识别系统建设项目、校园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均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同时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运用媒体宣传的强大优势,重点突出校外和区外宣传,不失时机、不遗余力地开展具有美好人文关怀精神内涵的宁夏高校环境文化建设工作。要注重细节,体现创新,潜移默化地熏陶和教育广大师生员工,不断提升广大师生的思想认知和精神境界。

宁夏高校必须成为传承与创新区域民族优秀文化的基地和区域新文化、新思想、新理论的摇篮。“要积极进行文化创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不断丰富和发展大学文化内涵,增强大学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通过对大学精神的凝练和对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的建设,充分发挥宁夏高校的人才优势和智力优势,切实成为推动宁夏回族自治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思想库和智囊团。

(二)宁夏高校大学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繁荣与发展,归根结底是要看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要构建区域文化软实力,就必须通过对区域文化积淀、文化传承的整合与交融,培育出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气质、文化性格、文化品牌,挖掘区域文化的创造力、凝聚力、辐射力和竞争力。当前乃至今后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区域文化的繁荣发展与否,其基础和支撑要看高校的文化资源。一方面,高校文化反映社会发展进步的方向和时代特征,其自身的文化优势又推动着区域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区域优秀文化渗透到高校文化之中,推动高校文化向多元化发展。因此,要加快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建设步伐和提高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和质量,关键在于建设怎样的大学文化。宁夏高校要通过弘扬文化思想能力的建设、研究地域特色文化能力的建设、借鉴和吸收外来先进文化能力的建设,不断提升自身文化软实力。

1.突出宁夏高校弘扬文化思想能力的建设

“大学不但是知识的传播者,也应是文化的运用者,创造者。大学和文化有天然的紧密联系,大学对文化的作用和人才培养一样,是大学与生俱来的功能”。文化活动对政治活动和经济活动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大学教育对经济活动的推动作用不仅体现在科技层面,也体现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层面。“以保护、传承和弘扬区域民族优秀文化为基本价值取向;以培养具有高尚人文关怀和健康价值追求的拔尖人才为中心任务;以正确的人文思想和道德操守引导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利用为根本目标;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等问题做出科学的理论回答为主要任务”等等,使宁夏高校越来越多地在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在提供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文关怀精神和社会责任使命等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积极作用。“文化思想是文化的核心部分,在一个民族的文化建设和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发挥着先导作用。大学作为一类特殊的社会组织,由于它在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先进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独特地位,它对继承并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借鉴并传播先进的外来文化、创造并培育时代的新型文化等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

2.突出宁夏高校研究地域特色文化能力的建设

大学是提炼本民族文化并向民众传播的重要基地。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中,我们对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人合一等文化思想有着深刻的理解和领悟。富有地域特色的优秀文化思想是特定地区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区域文化的外延和内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文化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人口素质、社会风尚和精神面貌既是区域文化创造力和凝聚力的生动体现,也反映着区域文化思想的建设与发展水平。因此,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是要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舆论,提炼奋发向上、独具地域和民族特色的优秀文化思想,逐步夯实指导宁夏区域文化建设的强大理论基础。文化资源能够充分显示独具地域特色的精神内涵,具有无形性、地域性和差异性的总体特征。对文化资源的研究和提炼可形成独特文化样式。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推动宁夏文化发展与繁荣就是要充分研究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宁夏地区自古为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地,文化资源极其丰富,历史上的黄河文化、关陇文化、西夏文化、回族文化留下了许多值得研究的文化现象,宁夏高校应当积极推进地域特色文化的研究与建设,继承传播民族优秀文化,其研究成果必将极大地推动并提升区域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总体水平。

3.突出宁夏高校借鉴吸收外来先进文化能力的建设

“大学是借鉴并传播外来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通过借鉴外来优秀文化并实现与本民族文化的交融,使高校的自身文化更加优秀灿烂。根据19世纪以来考古学、人类学研究的成果我们可以知道,文化在其成长发展过程中有着这样一个普遍性规律:“单靠其自身的内动力,发展演变缓慢,久而久之甚至要萎缩、停滞乃至消亡;如果在与异质文化接触过程中能够吸收自己没有而又适宜于民族发展的成分,则其生命力将更为旺盛”。因此,国内外著名大学十分注重提高自身的国际化程度,使不同国籍、不同信仰和不同民族的学生生活、学习在一起,文化观念相互碰撞、交融。作为各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者和优秀异质文化的吸收者,通过跨国界、跨区域、跨民族文化的学习和交流,使他们的文化理念更加新颖、文化知识更加广博、文化视野更加开阔,从而极大地提升各民族文化的优秀品质,使其文化更加灿烂、辉煌。宁夏高校应当成为交流和借鉴世界进步文化的窗口,成为中外新思想、新文化、新理论、新知识的重要摇篮,以兼容并包的宽广胸怀不断搭建对外文化交流的新平台。

“文化是一个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也是大学间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和特征”。研究并建设宁夏高校文化,有助于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有助于准确把握区域高校的性质、功能和职责;有助于全面了解不同区域的文化传统,不同类型高校的文化风格和文化底蕴。宁夏高校要积极进行文化创新,继承和弘扬区域优秀文化传统,借鉴和吸收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不断丰富和发展宁夏高校的大学文化建设内容,不断增强引领和服务地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能力。

三、宁夏高校要努力在服务地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发展中有作为立新功

人类相互依存的社会形态“由经济、政治、文化等主要元素构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在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大力推进文化建设,是对时代变化的积极应对,是对国内国际形势的科学把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客观需要,是发展生产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为两个概念提出来,这是我们党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重要思想和理论认识上的重大突破。在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生活五彩缤纷的大背景下,与文化有着天然关联的大学,对地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引领功能呈现出异乎寻常的强大。以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大功能,归根到底要凝练为引领文化。尤其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伟大事业中,我们要更加重视并发挥高校对地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引领作用,地方高校应该在这场历史洪流中抢抓机遇、挺立潮头。党的十七大指出“要不断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随着宁夏大学进入“211工程”建设行列并在“三期”建设中取得骄人业绩,标志着宁夏高校已完全形成了几乎覆盖13个学科门类的“纵向”与“横向”协调发展的学科新格局,必将在区域文化思想、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建设中发挥十分重要的引领和服务作用。因此,要加快文化建设步伐,提高文化事业、产业的发展水平和质量,宁夏高校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投身到文化建设的宏伟大业中来。

(一)高校要努力成为培育和弘扬宁夏精神的思想库

区域文化精神是特定地区文化的精华,是区域文化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是精神面貌、社会风尚、人口素质的综合反映,是区域文化创造力和凝聚力的生动展现。区域文化精神的培育和弘扬,首推高校的文化思想研发,如果没有高校强大的智力和人才支撑,也就难以形成鲜明的区域文化精神。要积极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舆论,提炼奋发向上、独具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推动宁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文化力量——宁夏文化精神。应当在已有精神文化如“贺兰岿然,长河不息”的银川精神,宁夏军区的“贺兰山精神”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与当地历史渊源、地理环境、人文特征和风俗习惯,不断凝练富有区域特色的新的“宁夏精神”。宁夏高校要努力成为地方新思维、新理念的孕育基地和弘扬宁夏精神的思想库。

(二)高校要努力成为文化人才和文化成果的荟萃地

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深化宁夏高校对区域文化建设的研究,是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的重要举措。一方面,高校要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进行文化交流和信息咨询,为地方文化建设服务;另一方面,高校要为地方培育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和务实作风的拔尖人才。同时,对区域文化建设的研究是高校凝练办学方向、突出办学特色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必由之路。因此,高校要努力成为区域文化精英和文化研究成果的荟萃地。一是运用富有区域特色的文化研究成果。如宁夏大学成立宁夏文化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心,从校内外聘请兼职研究人员,形成有关黄河文化、关陇文化、游牧与农耕综合文化、回族文化研究课题和研究成果,引领区域文化建设与发展。二是运用地域文化特色学科或专业,形成学研结合、服务地方的优势格局。如宁夏大学的西夏学研究、回族文化研究、回族遗传资源研究、地方史志研究不仅有助于师生了解和掌握区域社会文化概况,还可以彰显区域高校的办学特色,提升高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运用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人才。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文化思想的实践和拓展,是文化软实力的具体体现。宁夏高校要根据地方需求,将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人才运用到广电影视、报业出版、演艺娱乐、文化旅游、文化贸易行业的策划、经营、管理、推广的重要岗位。

(三)高校要努力成为塑造和提升区域文化形象的代言人

高校能够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能够坚持学术原则,严谨治学,具有较高的社会公信力。因此,宁夏高校必须自觉提升大学文化形象,积极参与宁夏地区或城市的品牌形象代言,努力提升宁夏地区或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如利用高校学科专业特长进行城市形象设计,树立城市品牌意识;通过与国内外高校的学术活动和互访,宣传宁夏高校及投资信息,宣传宁夏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政策,推介宁夏人文、历史、民族、民俗等文化元素;通过打造高校自身品牌代言城市形象。如进入“211工程”建设行列的宁夏大学已经形成著名的品牌效应。地方政府必须有经营高校品牌的超前意识,将宁夏高等教育按照区域文化品牌来设计和经营。

(四)高校要努力成为引领服务区域文化建设的生力军

宁夏高校要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引领并服务宁夏文化事业产业加快发展,要努力探索和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成为文化建设的研究中心和人才基地。一是利用学科优势,主动融入社会投身文化建设,推动文化研究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通过加强与地方文化企业的合作,积极向娱乐、影视、旅游、出版等文化事业产业提供信息咨询和科技文化服务,主动转让现代科技文化成果,加速开发文化产品及市场,不断增加文化产业的科技文化含量,提高地方文化产业在国内外的竞争力。二是积极争取政策,创造条件成立宁夏高校文化产业园区、宁夏高校文化建设研究所、宁夏高校文化出版社、宁夏高校报刊联盟、宁夏高校网络电视联盟等等,从根本上提升宁夏高校引领并服务地方的专业化程度和综合服务能力。三是进一步增强宁夏高校文化与区域城市文化的互相融合、互相渗透。进一步扩大宁夏高校及其二级学院、图书馆、会堂、活动场馆的相关文化设施向社会开放的程度和方式,逐步形成校地、校企文化资源共享的新格局。

宁夏高校必须坚决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和改革创新的总要求,自觉领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导思想的精神实质,充分发挥自身文化优势,主动投身到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来。要“积极进行文化创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不断丰富和凝练大学文化内涵,增强大学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努力成为传承与创新区域民族优秀文化的基地和区域新文化、新思想、新理论的摇篮”。要利用已有较为完善的学科专业体系,乐于奉献的较高水平的人才团队,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的学科研究平台,学术影响较大的社科成果和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品牌,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自信和光荣的历史使命感不断引领并服务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大发展,在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大业中有作为、立新功,切实成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文化建设的思想库和智囊团。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1-4-29

2.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1-4-24

3.罗争玉.文化事业的改革与发展(第一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9)

4.袁贵仁.加强大学文化研究推进大学文化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2(10)

5.柴永柏,汪明义.充分发挥大学引领文化建设的功能[J].中国高等教育,2009(8)

6.汪明义.大学的第四功能:引领文化[J].宜宾学院学报.2009(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