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精神皈依的可靠家园

精神皈依的可靠家园

时间:2022-02-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人格是人类精神生活的特有内涵,获得尊严是现实的人不可剥夺的生活权利。这里的尊重既是一个被人尊重的问题,也是一个去尊重别人的问题,因而是一个双向性、复合性的问题。所谓“双向”,就是个体人之间需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建构交往共同体,形成旨在促进发展的各类社会共同体。主要是疗救国民那种不知荣辱而没落、丧失人格而颓废、放弃尊严而羸弱的精神贫困。
精神皈依的可靠家园_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当代论域

二、理解荣辱观:精神皈依的可靠家园

人是社会存在物。人不仅需要重视人格与尊严,也需要关注工作的成果、生活的情趣、理想的实现、精神的皈依等,而正确理解荣辱观,是营造一个可靠精神家园的重要步骤。

要高度重视个体的人格与尊严。人格是人类精神生活的特有内涵,获得尊严是现实的人不可剥夺的生活权利。一方面,人之成为人,在于人有人格,重视人格就是重视个体的生命存在,尊重个体的精神价值;另一方面,人除了解决衣食住行问题外,还有获得尊重的需要。这里的尊重既是一个被人尊重的问题,也是一个去尊重别人的问题,因而是一个双向性、复合性的问题。所谓“双向”,就是个体人之间需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建构交往共同体,形成旨在促进发展的各类社会共同体。所谓“复合”,就是个体人与群体人对“尊重”的重视与渴求是统一的,实质是对尊严的理解、认同和享受问题。理解尊严是指理解人格的能力,认同尊严是指认同人格的力量,享受尊严是指享受人格的魅力。现代荣辱观是理解尊严、认同尊严与享受尊严的统一,因而要求把重视人格与获得尊严统一起来。因此,人格与尊严共同构成人的社会存在的双因子,是生命存在与意义存在的结合体。只有对人格加以尊重和呵护,才能产生对尊严的敬仰,使人享受做人的尊严;只有使尊严获得保障,才能增进生命的价值,提升个体的生活质量。做到这一点,才能建构一个为了人、关爱人、属于人的精神家园。

要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代荣辱观的提出,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也指明了方向。农村的文化生活比较贫乏,有的自然村甚至没有文化生活。文化生活的贫乏、单调、枯燥,导致不少村民聚众赌博,以此来娱乐、解闷,甚至把打牌、搓麻将当作赚钱谋生的一种方式。在这种落后的生活方式上,一些农民群众的人格与尊严双重失落,精神生活也陷入令人沉痛的贫困中。这种贫困是比物质贫困更加令人发指、更加难于救治的精神贫困。鲁迅曾经大声呐喊,对落后的国民性要引起“疗救”的注意,疗救什么呢?主要是疗救国民那种不知荣辱而没落、丧失人格而颓废、放弃尊严而羸弱的精神贫困。在今天,农村依然存在愚昧无知的盲从、迷信盛行的祈求、不讲科学的开发等不良现象,由此又导致许多上当受骗、打架斗殴、倾家荡产、破财殒命等严重后果。这是农村文化先天发育不足、后天发展欠缺造成的,也是农民群众找不到一个栖息心灵的安宁港湾的必然结果。因此,正确理解荣辱观,极端必需,高度重视、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也正逢其时。

要高度重视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民。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民,这是现代荣辱观的价值指向。由于缺乏丰富多样的文化节目、生动活泼的娱乐形式和长期有效的教育引导措施,培育新农民的目标往往成为空洞说教,这样,在农村里反对愚昧无知就缺乏主体力量,反对迷信盲从就缺乏灵活办法。在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下大力气教育、帮助农民,为他们创造和健全一个崇尚科学、尊重知识、学习技术、提高能力、改善形象的气氛与环境,为农民群众建构一个精神得以皈依的可靠家园,进而在科学思想与技术知识的武装下,坚持以辛勤劳动、开拓进取,探索致富之路,实现全面小康生活,就比单纯的物质捐助与资金扶持,价值更为重大。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采取多样化形式,积于跬步,做大量、艰苦、细致、长期的文化建设工作,尤其要让农民群众重视自己的人格、挖掘自己的潜能、追求自己的理想、实现自己的价值、获得做人的尊严,这是现代人精神生活的基本内涵,也是增强农民生活权利的实践指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