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建设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建设

时间:2022-02-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一些农村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偏激一些农村领导干部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认识不到位,缺乏全局观念和长远意识,看不到精神文明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和保证作用,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割裂开来,视精神文明建设为可有可无,在思想上存在四种错误认识。认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以牺牲精神文明为必要代价。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又还普遍存在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投入不足的问题。
存在的主要问题_传统文化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我国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教育滞后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在改革开放的洪流中,一部分农民增强了市场观念、自主观念、竞争观念、效率观念、法制观念等,但是更多的农民群众虽然双脚迈进了市场经济的大潮,但头脑却还停留在小农经济意识的框架中,思想观念滞后、科学文化素质滞后、道德素质滞后、法制观念淡薄、文化生活单调而贫乏,缺乏时代精神。比如,有的农民只顾赚钱,不顾社会效益,破坏生态环境,破坏资源,出现了杀鸡取卵的短期行为;有的农民在商品买卖中短斤少两,掺杂使假等。有的农民虽然物质上富裕了,但精神文化生活上却贫乏。他们有钱不热心公益事业,不办学校,而是大兴土木修建庙堂,迷信鬼神;有的大操大办红白喜事;有的重男轻女,无计划超生,有的因为是文盲,外出打工常受骗;还有的不懂科学文化,生产上不去,只知“等、靠、要”;还有的不懂法律,打骂殴打老人、妇女,等等。这些都表明近些年来忽视了对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技文化教育。

(二)一些农村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偏激

一些农村领导干部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认识不到位,缺乏全局观念和长远意识,看不到精神文明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和保证作用,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割裂开来,视精神文明建设为可有可无,在思想上存在四种错误认识。一是“滑坡论”。认为一搞市场经济,思想道德必然滑坡,精神文明建设就会被削弱。二是“爬坡论”。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抓精神文明建设像爬坡一样困难,把精神文明建设上出现的一些问题归咎于市场经济。三是“代价论”。认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以牺牲精神文明为必要代价。只要发展市场经济,就不可能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四是“自然论”。认为市场经济建设搞好了,精神文明建设自然就可以搞好。这些错误认识存在的结果,造成了精神文明建设在农村叫得不响,说得不硬,抓得不力,做得不实。

(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不够,政策措施不配套

一些农村领导干部把发展农村经济作为“硬任务”,视精神文明建设为“软任务”,对农民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教育要么撒手不管,要么管得不够,出现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在发展农村经济上,不少领导能制定出一整套规划、措施、优惠政策,实施激励机制,奖惩逗硬,并将其纳入目标管理,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这是正确的,但是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往往没有纳入目标管理,没有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缺乏配套措施,缺少激励机制。在考核和选拔领导干部时,只注重经济指数或业务指标的完成,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成绩。

(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不足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仅需要大量的精神投入,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精力投入,而且也需要财力、物力、人力的投入。但目前在农村大部分地区,领导干部精力、人力在这方面的投入都不足。有些领导兼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但兼而不管,有的地方甚至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又还普遍存在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投入不足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