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试论“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锋性》简介

《试论“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锋性》简介

时间:2022-02-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复旦大学陈思和的《试论“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锋性》,发表在《复旦学报》2005年第6期,获中国文学一等奖。此文从分析“五四”新文学运动所含有的先锋性因素着手,从先锋文学运动的意义上来探讨“五四”新文学运动对当时中国文坛所产生的作用,进而为研究相关问题提出一种思路,供研究者作进一步讨论。该文于2010年获得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试论“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锋性》简介_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2001—2010)下册

复旦大学陈思和的《试论“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锋性》,发表在《复旦学报》2005年第6期,获中国文学一等奖。

一、篇章结构

文章从以下三个章节展开论述:(1)五四新文学作家对西方先锋文学运动的关注; (2)中国先锋精神的特征:吃人意象、对抗性批判和语言欧化;(3)五四新文学的先锋精神与现代文学的关系。

二、基本内容

中国文学的古今演变中存在着“变”的两种形态:一种是依循了社会生活的发展而自然演变的文学主流,谓之“常态”;另一种是以超前的社会理想和激进的断裂实行激变的先锋运动,谓之“先锋”。作为一场先锋运动的“五四”新文学猛烈地冲击了当时的文学主流,促进了文学史的激变,但是其本身先锋的性质也决定了它的短暂过程,决定了它和文化主流之间复杂的关系。“五四”新文学运动作为一个带有先锋性的革命文学运动,和当时席卷欧洲的先锋运动构成了世界性的对话,都以激进的政治批判态度、颠覆传统文化的决绝立场、求新求变的语言探索以及对唯美主义文艺观的批判为标志。

三、主要创新

(1)“先锋”与“常态”这一理论视角,引出了对20世纪中国文学作重新评估的价值体系。文学现象和文学资料的不断发现,要求研究者通过文学史理论的自我更新和整合,完成新一轮的关于20世纪文学的描述和理解。这就势必涉及对五四新文学运动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地位和作用的重新认识和界定。此文把“五四”新文学运动及其发展形式放在整个现代文学创作状况中,更加准确地把握它在当时的意义与作用。此文从分析“五四”新文学运动所含有的先锋性因素着手,从先锋文学运动的意义上来探讨“五四”新文学运动对当时中国文坛所产生的作用,进而为研究相关问题提出一种思路,供研究者作进一步讨论。

(2)回应海外汉学家们抬高晚清、贬低“五四”的倾向,进而解决“五四”新文学的主流与其他各类文学(通俗文学、旧体文学等)之间的关系。

(3)对“先锋性”的召唤,也成为考察当下文学发展的重要依据,比如对新世纪文学的评估(参见陈思和:《从“少年情怀”到“中年危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一个视角》、《对新世纪十年文学的一点理解》)。

四、社会影响

此文发表后,被《新华文摘》2006年第10期、香港浸会大学学报《人文中国》第12期(香港浸会大学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5月出版)全文转载,英文版The Avant-garde Elements in May Fourth New Literature Movement,发表于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 V.1N.2(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5月出版),在多次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上被提及和讨论,在国际学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该文于2010年获得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此后《先锋与常态——现代文学史的两种基本形态》(《文艺争鸣》2007年第3期)一文在先锋文学和主流文学两者的关系上进一步展开讨论。

著名学者、现代文学史研究专家吴福辉先生在《当新旧文学界限的坚冰被打破》一文中评价道,“陈思和提出的问题其实并不局限在‘五四’,而是牵涉现代文学研究‘整体性’、‘全局性’的一个看法,即消解历来的所谓新旧文学的厚障壁,来重新阐释中国20世纪文学的历史”(吴福辉:《当新旧文学界限的坚冰被打破》,《中华读书报》2006年3月15日)。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争鸣》、《中华读书报》等都组织了专题讨论,参与的专家包括吴福辉、王嘉良、刘勇、吴晓东、栾梅健、罗岗、李楠等。

因在文学史研究和当下文学批评等方面所提供的生产性与辐射力,“先锋”与“常态”理论在学界引发热烈反响。诸多文章围绕此主题展开评论和探讨,不断作用和影响着当下的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书写的立场,为学界尤其是年轻的学者更好地把握20世纪中国文学史以及当下的文学现象提供了重要的参照与借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