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宇宙飞船与地球飞船

宇宙飞船与地球飞船

时间:2022-02-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宇宙飞船与地球飞船当我们把关于人在地球上定居的考古学资料加以比对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一系列问题:为什么第一批移民如此急切地开发地球使之适居?因此,无论在宇宙空间,还是在其它星球上或在地球上,制造这些机器设备都不重要。某些岩画简直就是这些宇宙飞船的图纸和对其构造原理和飞行原理的描述。图143:古代岩画中与空间飞行相关的鸟人形象,以示意:他们是从外星飞到地球上的。
宇宙飞船与地球飞船_原来我们都是外星

宇宙飞船与地球飞船

当我们把关于人在地球上定居的考古学资料加以比对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一系列问题:为什么第一批移民如此急切地开发地球使之适居?为什么他们把人的原始居住地扩展到寒冷而完全不适合居住的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地区?在古代居民的记忆中仍然保留着关于他们是被构造神秘的大型飞行器运送到这里的传说。哪怕我们能回想起位于加拿大北部、乌拉尔和丘索沃伊河畔的人的原始游牧居住地也好。是受什么样需要的驱动迫使他们这样急于去做?为什么以小群体的形式把人分散在遥远的岛屿让他们定居和生活在那里?在人的上述一系列举动中隐藏着一个谜,或许只能用一种合理的方法才能将其破解。

完全可能有两种因素促使人的加速移民:一种因素是,运输设备的技术资源有限。另一种因素是,地球上缺少维修和建造新技术设备所需的原料和技术基地,无论是运输方面的还是其他用途的基地。

人所共知,任何机器设备迟早都要因磨损而发生损毁,为了保持机器设备良好的工作性能,需要备件和个别部件,可是,即便拥有备件,过了一段时间后,构件金属也会老化,任何技术设备都会变成废铁。因此,无论在宇宙空间,还是在其它星球上或在地球上,制造这些机器设备都不重要。金属迟早也会被损毁,进而导致悲剧的发生。

甚至在现代的国家里,当发现必不可少的金属矿藏时,就要开矿,建冶炼厂并安装冶炼设备,还要建工人宿舍,对足够数量的人进行技术培训……等等,此外,还要生产新的运输工具——这些都是复杂的任务。

假如行星上的人数有限,而且在数百年里还不断发生不可预料的天降坠石事件,那么,一切不就全被摧毁了吗?如果首先恢复行星上的生物圈:繁衍植物,让人和动物繁衍和定居那将会怎样?

大家想想看,在诸如此类的情况下能否建起生产新的运输工具的工厂?未必!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应当果断地去做?完全正确!应当让人加速繁衍和定居,并把培育植物和繁育动物的事情转托给繁衍出来的人去做。可是,无论在哪儿,如果没有万能的运输工具,移居地球和开发地球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那么,我们对过去的运输工具能知道多少?通常,我们掌握关于这方面的某些信息吗?回答是肯定的,我们掌握的直接和间接的证据证明,在远古时代,至少存在两种类型的运输工具。

在世界各地许多古建筑的墙壁上,研究人员发现古怪的壁画,壁画中画有带翼的圆盘形飞行器。有时壁画中表现得更加复杂,用文字的形式表现。请看下图中画有亚述民族和玛雅民族以及巴比伦人、波利尼西亚人、埃及人和赫梯人(公元前18世纪—12世纪居住在小亚细亚中部的古代民族)的那些带翼圆盘形飞行器。为了使后人对这些壁画中的内容容易理解或不发生歧义,古人有意识地在圆盘形飞行器上又添画上飞翼,进而表明,这不是太阳或轮子而是飞行器。

alt

图141:亚述民族和玛雅民族以及巴比伦人、波利尼西亚人、埃及人和赫梯人留在岩画上的带翼圆盘形飞行器。

为了让人们对某些带翼圆盘形飞行器通俗易懂,画上当时在世的人们,譬如,大流士一世(公元前522年—公元前486年古波斯阿契美德尼王朝国王)——他显然是下等人崇拜的雅利安人。研究人员在世界其他地方还发现鸟人岩画,譬如,在复活节岛上的考古发现。

alt

图142:古代岩画中的大流士一世(公元前522年—公元前486年古波斯阿契美德尼王朝国王)。

研究人员在世界各地还发现与在宇宙空间运动相关的具有相同寓意的古代浮雕画。很显然,所有这些图画文字符号和绘画,对世界上任一个种族或民族来说都明白其含义,这些古代画作惟一的主要目的就是,向后人传递一种信息:他们的远古祖先是乘宇宙飞船飞到地球上来的,而不是从猿猴或其他什么动物演变而来的,是飞来的。某些岩画简直就是这些宇宙飞船的图纸和对其构造原理和飞行原理的描述。

alt

图143:古代岩画中与空间飞行相关的鸟人形象,以示意:他们是从外星飞到地球上的。

除岩画和图纸外,还有其他物证:残留有加工痕迹的部分金属碎片,如在澳大利亚和其他国家的煤井中发现钢块。还有在印度发现的用如此纯净的铁制造的著名的金属柱,要知道,这种纯净的铁即便在化学如此发达的当今时代也难以制得。

我们想象一下纯铁的价值,可以说,在希特勒纳粹德国时期,最贵重的奖章就是铁十字,而不是金的、银的或白金的,因为纯铁比金子还贵重。

应当说明的是,在澳大利亚的煤井中发现的钢块,很可能属于在“法艾东”行星上生产的制品,随岩石大崩落坠落到地球上,因此,这些钢块跟飞行器没有关系。可是,还存在我们现代人研究的其他发现。

譬如,中国著名统帅赵柱的棺椁就是用合金制成的,85%的成分是铝,装饰图案是铸成的。棺椁标注年代为公元316年,要知道,从那时起1500年后才能生产铝。要知道,如果当时没有使用某种就连现代科学也不知晓的其他方法的话,那么,要生产这种电解铝金属需要相当大的电耗。

曾经有过铝比金子还贵的时代。因此,从逻辑上推断,对制取这种金属的方法的描述有过记录,灾变年代的文献中提及过。可是,历史记载并不包含对这种金属的描述,从而可使我们推断,在中国使用的金属是某种技术设备的残留物,它被长期保存直至最后被用于制造棺椁的装饰部分。

不能不提及在俄罗斯科米共和国的瓦什卡河流域的奇异发现。1986年3月22日的前苏联《社会主义工业报》在“我们的世界就是宇宙”一文中和1989年1月14日的《莫斯科真理报》在“是陨星?还是外星人的飞船?”一文中都报道过:曾发现某种环状物的残片,确切地说就是一个螺旋弹簧圈的一半,或直径约1.2米的半个螺线管的线圈,其金属具有独一无二的性质。对该发现物的详细研究发现,它的组成成分是:含有67.2%的铈,10.0%的镧和8.78%的钕。此外,还含有其他化学成分铀和钼,其总含量不超过0.04%。成分中还含有少量的铁和镁。对该金属残块的详尽研究使我们提出一个大胆的推断:该金属残块属于另类,是比我们现代文明更发达的另类高度发达的文明制造的。

首先,我们发现的金属残块是借助粉末冶金工艺技术用金属制造出来的,这种合金用普通铸造技术是无法使其合金元素熔合到一块的。其次,这种金属制品不仅在地球条件下难以制得,而且压缩成部件所要求的尺寸就成了严重问题,为此,需要极高的压力以及达到如此高压的特殊的设备和复杂的工艺技术装置。第三,我们所谈及的这种合金除其他独一无二的性质外,在电流通过它时,会使其周围的电磁场增强几千倍,超过地球磁场的900倍。所发现的金属残块显然是工业制品,它应用于大功率电气设备。它出现在瓦什卡河流域,说明它来自宇宙空间而坠入这一地区,后来由于河岸逐年发生水土侵蚀而受到破坏后而被发现。俄罗斯著名科幻作家卡赞采夫早在1986年就掌握这一发现。

作为存在古代喷气式运输工具的间接证据,我们回想起画家列柏林1664年画的一幅火箭垂直升空的画面。

需指出的是,这种喷气式运输工具本身是古老的,它由于缺少其他装置只能供航天员单人使用。况且这种喷气式飞行器由于燃料消耗大,在同地面接触时不稳定,因此不能安全着陆。此外,这种飞行器还容易坠毁,所以安全系数极低。完全可能,画家列柏林所画的升空的火箭引用了古代绘画中的内容,例如,使用了来历不明的土耳其的帕利雷斯海军上将的古代地图。作为存在古代喷气式运输工具的间接证据,我们回想起画家列柏林1664年画的一幅火箭垂直升空的画面。

总之,很可能,我们的祖先还没有把这种不完善的航天运载工具用于飞行。不过,人们知道火箭的运动原理,勿需质疑。早在2000年前,中国人过节时就用火箭燃放礼花炮竹。目前知道,就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就曾存在一个人的繁衍与定居中心。从逻辑上可以推断,喷气推进原理是第一批“法艾东”移民带到地球上的,并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的。只是好奇的是,列柏林的这些信息从何而来?

迄今为止,我们引证了历史证据,这些证据从某种高程度上阐明了古代运输工具的特点。从那时起,已过去约8000年,甚至更久!然而,命运使我们有机会了解1988年在前苏联发生UFO坠毁事件的细节。1988年7月的前苏联《社会主义工业报》发表关于对发生在滨海边区达利涅戈尔斯克小城附近“611”高地事件的采访文章:一个完全令人费解的UFO光球,既没着陆,也没发生空难悲剧,只是在那个高地上留下“网状物”、“小铁珠”、“怪异的类玻璃物质”以及高温作用和磁异常留下的遗迹。来自前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的科学家试图深入分析和研究所发生事件的实质。读者一致强烈要求讲述一下今天发生在达利涅戈尔斯克的这一怪异的罕见现象。

alt

图144:1986年2月29日19时55分,俄罗斯远东小城达利涅戈尔斯克的居民们,亲眼目睹了一场空中奇观:一个从西南方向飞来的有点发红的飞球,横贯该城上空,陨落在市郊的一个叫“611高地”的山顶。它飞行时与地面平行,无声无息,不留任何痕迹。

所发生事件的实质简要如下:1987年冬末,在达利涅戈尔斯克上空突然出现一个怪异的耀眼光球,它的飞行轨迹证明发生了坠地事件。最初,那个光球试图在一个建筑物附近迫降,可后来它又仰飞提升了高度,然后再次失控下降高度。就这样,那个光球又水平飞行了一段时间后,再次拔高,然后一头撞到山崖上突然爆炸。奔赴悲剧现场的专家们仔细调查了光球爆炸现场,并从现场收集了该飞行物爆炸后惟一留下的总共60克具有十分重要研究价值的残留物——“网状物”、“小铁珠”、“怪异的类玻璃物质”。

当然,俄罗斯研究人员是借助类似焊枪、测量锤、电凿子一类较简陋的工具对这些细小遗留物进行了研究。专家们的研究结果发现,对小铁珠材料的第一次研究使专家们困惑不解,陷入死胡同,因为在现场发现的网状物中,几乎没有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为什么呢?它们这些惊人的性质从何而来?难道其中应该有的元素逃逸掉了?神奇的“网状物”似乎故意躲避专家们对它的奥秘的探究。其中一名叫马凯耶夫的研究人员正式描述了这种令人费解的现象,用一句话结束了他的描述“只有鬼才知道其中的奥秘!”。可以说,研究人员简直为此伤透了脑筋,特别是科学家们,从未遇到过这种怪异现象。马凯耶夫研究员继续进行X射线结构分析并发现,当把其中一块“网状物”放在真空中加热使其熔化后,原来含有的金、银和镍元素却莫名其妙地消失了!然后,又奇迹般地出现阿尔法钛和钼。而在其他物质中根本没有出现金属。在加热后,不知为什么发现了硫化铍……。重要的是,如果在坠落现场发现的物质是人工制造的,那么用火烧和X射线结构分析后,根据物质燃烧后的灰烬和残留物便能确定这些物质的制造者的科技发达水平。

alt

图145:这是在“611高地”UFO坠落现场发现的奇异的“小铅粒”、“小铁珠”和烧焦的凝聚物。

马凯耶夫研究员试图借助《太空耐火物质》科学手册解决他深感费解的问题。可是,又出现了问题。该科学手册中说:“铍的化合物在空气中能自燃。这些化合物仍留在物质中。”这令人费解。在实验性研究中还发现,在其中一块“网状物”的试样中发现17微米长的细丝状物质,它们是由极细的纤维组成,这些纤维物质似乎被拧成麻花状。不久前又发现,这些纤维物质是由极细小的金丝编织而成。因此,专家们得出结论,这种工艺技术在目前地球上最发达的技术水平条件下也不可能做到。俄罗斯化学博士维索茨基证明说:“毋庸置疑,这些物质具有高科技特征,现场回收的物质样本并非是自然界中和地球上的起源。”

那些“网状物”又继续叫人百思不得其解——在空气中,当把它加热到900度时,它却神不知,鬼不觉地消失了!如果在真空中加热到2800度时,它也不熔化。这种物质在初始态时不导电,可是,将其加热后它却开始导电。关于“小铁珠”的实验性研究曝出新消息:在“小铁珠”中却出现了原先没有的鉬。对这一切该作何解释?

参与对“小铁珠”实验性研究的有:俄罗斯托姆斯克科考队队长萨利尼阔夫、哈尔科夫哲学副博士鲁波佐夫、德乌日尔内、化学博士普什卡列夫、化学博士维索茨基以及前苏联科学院下属研究所的其他研究员。科考队队长萨利尼阔夫提出一种推断认为,达利涅戈尔斯克“611”高地坠落光球可能是等离子体构成物,即所谓等离子粒团,是地球物理场对技术实验或太阳—地球物理因素的自然反应。总之,一句话,这是球状闪电。

alt

图146:这是由多种稀土元素及其合金构成的小铁珠的放大照片。

哈尔科夫哲学副博士鲁波佐夫认为,关于等离子粒团的假说并非特别具有说服力,这是一种谬论。而研究员德乌日尔内倾向得出另一种结论:“611”高地坠落光球是一个人造飞行物,它很可能是我们的宇宙“智慧兄弟”的创造性产物。居住在发生光球坠落事件的“611”高地的居民说,“611”高地有两个岩头,这就是说,那个光球飞向其中一个岩头,究竟以什么方式飞向那里却不得而知。当那个神秘光球撞上山崖后,那里的树桩起火燃烧,甚至岩石熔化。整排树木没有受损,只是灌木丛被损坏。似乎对其进行了研究,但是其现象的性质不明。实际上,这里很显然,是发动机产生的强大的自由电子射束产生的作用,有选择性的或点状作用证明了这一点。是球状闪电或其他飞行物的爆炸破坏了其周围的一切,而并非选择背景对其产生影响作用。

“611”高地的岩石被严重烧结,但并非全部,烧结处呈点状分布,给人的印象是,神秘光球对岩石产生破坏作用,并曾几次试图从现场再次拔高飞起……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可是,晴天霹雳一声巨响。从前苏联科学院地磁、电离层和无线电波传播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传来消息:现场发现的神秘“小铁珠”铅同位素成分证明它的地球起源……。对达利涅戈尔斯克“611”高地UFO的同位素分析是在北方的贝加尔湖地区的霍罗德宁矿区进行的。化学博士普什卡列夫用讽刺的口吻解释这次研究结果说,由此可得出一个结论,“外星人”正在对俄罗斯矿山进行秘密开采和加工,以便用得到的铅制造他们的飞行器。

俄罗斯科学家利亚阔夫得出结论:专家们还在争论令人欣喜若狂的新发现,要知道,过去,他们一进门就完全否认UFO的存在,他们认为,谈论地外文明简直是件不成体统和可笑的事。神秘与恐怖的时代正在过去,研究在继续。对这个事件可以画上个句号,但是……

这些“小铁珠”、“网状物”和“类玻璃物质”实在运气不佳。某个时候,这些研究样本曾作为展品在莫斯科国民经济成就展览馆展出。可是,展览一开始展出的竟是改革的内容。展厅的展位被商人们一抢而空,还堆满进口的外国破烂货。摆在展台上的科学展品见鬼去了。外星文明独一无二的创造竟遭受命运的打击后也被扔进倾废场。被扔进倾废场的还有俄罗斯高等教育和社会最高文化水平的展品。这简直野蛮愚昧到极点!应该受到谴责和审判。

alt

图147:这是“小铁珠”表面局部放大照片,其表面呈现出奇特结构。

我们再回到“611”高地UFO之谜的话题上来。正如研究报告中所述,所有专家都站在纯机械的角度去研究UFO的细小零件。他们开始对其加热、加压和切割,希望搞清它的内部结构和化学成分,可能这十分重要。要知道,在研究中,“网状物”的怪异表现确定无疑地告述人们:它们是能量产物,也就是说,必须首先站在这一能源学角度去研究它们,而不是站在真空角度或在900度条件下的角度上去研究,以便确知它们是针对哪种能量的。

应当搞清,这些“网状物”究竟是是“耗能者”还是“产能者”?然而,专家们甚至没有向这个最重要的研究方向靠近。研究者们没想搞清这些现场残留物中的元素从实验者的眼皮底下溜走的原因。这一原因很可能是,所有这些“网状物”是静电谐振发生器。当“网状物”的外来静电势下降时,“网状物”就会瞬间进入自激振荡状态,并以其自身的机械运动激励周围的自由电子,进而形成静电电源,这种静电被用于把空间的自由电子电势吸引到一个电容片上,以这种方式确保在“611”高地上空爆炸的UFO的运动。

从“611”高地回收的UFO爆炸后的残留物在实验中的这种怪异“表现”,很可能是铺在实验室地板上的地板革或参与实验的科学家身穿的化纤服装激起的。衣服或地板革带的静电流到实验样本上进而激发静电。在自激振荡状态下,“网状物”可能会留在原处,但是,一旦进入静电发生器状态,“网状物”就会变成不可视的隐形态,直至外来电压消失,振荡也就停止了,然后,“网状物”再次变成可视的显形态。

alt

图148:这是一块“网状物”的放大照片,其表面和内部充满各种泡孔。

毫不例外,某些“网状物”可能会在对他们的静电势产生影响后从研究人员的手上或衣服上“逃逸”掉,因为手和衣服不是固定在试验台上的,在任何情况下,只要外部的刺激物一消失,“网状物”会再次出现。

可见,列柏林的古地图、许多飞翼圆盘画和鸟人画同北方民族关于他们乘坐“铁鸟”移居的传说,以及达利涅戈尔斯克“611”高地UFO残留部件都同出一辙,它们很好地说明了我们的祖先是从“法艾东”行星移居到地球上的,他们掌握着独一无二的万能的运载工具,前面我们对此已经作过介绍。

alt

图149:这是一块经加热实验后的“网状物”的放大照片,熔炼出的17微米粗度的石英纹清晰可辨。

然而,很可惜的是,“网状物”、“小铁珠”……已经被扔进倾废场。对这些永远失落的UFO碎片的正确研究向人们揭开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电能的奥秘,它们就蕴藏在地球和宇宙的周围空间,可以直接获取。这种机遇的出现可能在几代人的一生中只有一次,如果到手的独一无二的东西,又急于把它扔掉,那简直是愚蠢之举,是对后人和科学的犯罪。因此,我们必须根据我们掌握的证据,站在能源学的角度,继续思考我们祖先的飞行器的构造,以便将其应用于航天事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