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风险评估体系框架与指标分级

风险评估体系框架与指标分级

时间:2022-02-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构建风险评估体系的框架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两种状态的体系基本构建思路一致,由于“已存在”风险评估体系的物种在本地已有具体的存在情况,因而在选择指标时,比“未引入”评估体系多一部分物种的生长与逸生状况内容,增加评估的准确性。在“已存在”状态下的评估体系,具体的二级指标有13个:物种本身特性下设二级指标7个,引种地自然环境下设二级指标2个,引种地人类活动下设二级指标4个。
风险评估体系框架与指标分级_引进植物及其携带

在构建风险评估体系之前,首先需要构建体系的框架。体系的框架从构建原则入手,从主要考虑方面展开。体系框架包括层次的设置和各层次指标的确立。

构建风险评估体系的框架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评估体系应完整地从各个方面铺展,全面而多层次地展现影响植物入侵的各类因素,并根据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和重要性,将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串连成系统的整体。

评估体系所选择的各级指标应能保证待评估物种可获得充分且准确的信息,不仅适用于某一类特定的评估,还可复制于多种类型的评估。

评估体系的各级指标应具有明确的指向性,表达方式应清晰而准确,各级指标直接不存在交叉内容。

造成外来植物入侵的原因多样且复杂。目前已有许多关于入侵机制的理论研究,然而究其根本,外来植物入侵不仅受到内在的物种特性影响,很大程度上更是受到了引入地环境的影响。

综合各种入侵机制的研究,本研究将决定外来植物入侵的因素分为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内因是指外来植物的潜在入侵性,外因是指引种地的可入侵性。内因主要针对外来植物本身的特性展开,外因则包括了引种地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干扰两方面。

从狭义层面来讲,物种本身特性往往指物种的生物学特性。许多关于入侵植物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入侵植物生物学领域内。大量的证据显示,入侵植物在入侵地区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同时也具备很强的繁殖和扩散能力,甚至相当一部分能够分泌化感物质。这些外来植物利用本身的这些能力,对入侵地区产生不同程度的生态影响,如造成生态系统结构的改变,生物多样性降低,营养物质循环的阻断,水土流失等。因此,从外来物种对于环境的反应和对生态的作用来看,物种本身特性除了自身的生物学特性,还广义地包括了在本地的环境适应性、在不同地域的分布情况、对本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等。

所以,从外来植物本身的特性方面来看,不仅可以是外在表象型的特性,还包括内在的物种特质。

选择适宜用于体系框架构建的因素应包括:

(1)环境适应性,包括其原产地、全球分布状况,在本地的适应度等;

(2)在国内外的入侵记录;

(3)生物学特征,包括有性及无性繁殖能力、生境类型、耐胁迫能力等与入侵性相关的多方面因素;

(4)扩散方式与能力,包括物种的传播扩散方式、扩散能力强弱、扩散制约因素等;

(5)潜在危害与影响,包括对生境的占领能力强弱,是否具有化感作用,以及对生态、经济、社会的潜在危害等。

除了外来物种本身特性以外,物种所处的自然环境对物种的传入、定殖、扩散、危害、防治各阶段都有显著的影响。通常来说,岛屿、开阔的平原河谷地区具有相对较高的可入侵性,而植被覆盖率高且生物多样性较高的地区则很少会产生严重的外来植物入侵。关于引种地的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入侵的关系,当前各类研究所持观点并不一致,争议的焦点在于地域尺度。生物多样性高低本身与不同地域尺度的气候类型、人类活动干扰有关;而人类活动干扰与生物多样性对外来植物的可入侵性都具有影响;外来植物入侵对生物多样性又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因而其中的作用是相互交织的。但多数学者仍认为一个地区的物种丰富度高低与其可入侵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所以,在引种地的自然环境状况方面,适宜用于体系评估的因素包括:

(1)引种地的地理概况,包括引种地的地区类型,以及引种地及周边的地貌类型;

(2)引种地的自然概况,包括引种地总体的植被覆盖率、植物种类丰富度、林地(湿地、草甸等)自然景观的面积比例。

引种地的自然环境对外来物种的入侵固然有一定的影响,但引种地的人类活动对外来物种入侵的影响则显得更为重要。有数据显示,生物入侵与入侵地的经济发达程度、人口数量、交通发达程度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正相关性。据统计,我国外来植物入侵最严重的省份基本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而且呈现由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递减的显著趋势。显然东部沿海高密度的人类活动对外来植物入侵具有非常重要的推进作用。

从人类活动对引种地可入侵性的影响角度来看,体系可以从引种地的这些方面入手选择体系指标:

(1)引种地人类活动的概况,需要考虑引种地的人口密度及城市化程度;

(2)引种地的交通概况,包括引种地的交通位置及其与周边的联系程度;

(3)引种地农林牧业概况,农田、牧场、苗圃、采伐林场等地区往往具有较高的可入侵性,而这些地区的经营(放牧、采伐)强度则对地区可入侵性有进一步的影响;

(4)引种方法及具体引种地点对引种植物的管理,包括对引种植物信息登记完善度、引种责任管理、隔离带设置、隔离带有效性几方面。

除了以上关于物种本身特性,以及外在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干扰因素以外,构建风险评估体系时还需要考虑设置一定的矫正指标,主要用于客观指标之外的主观补充。矫正指标主要针对其他指标而设置,包括通过物种信息可得程度反应的物种入侵性识别难度,物种实际情况中的监控难度,以及根据物种特性与环境、科技手段反应的物种防治难度与成本。通过这几项评估,可以增强评估体系的灵活度,达到对其余客观指标的微调目的。由于这几项考虑因素均与物种相关,因而适宜归为物种特性方面。

在确立评估体系时,体系将分为两种状态,即“已存在”风险评估体系和“未引入”风险评估体系,分别针对已经存在于华东地区的待评估外来植物和尚未存在于华东地区的待评估外来植物。两种状态的体系基本构建思路一致,由于“已存在”风险评估体系的物种在本地已有具体的存在情况,因而在选择指标时,比“未引入”评估体系多一部分物种的生长与逸生状况内容,增加评估的准确性。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本研究所要构建的外来引种陆生植物入侵风险评估体系框架可分为3个指标层,自上至下分别为一级指标层(总目标指标层)、二级指标层(分目标指标层)、三级指标层(操作指标层)。

一级指标层,包括物种本身特性、引种地自然环境、引种地人类活动3个总目标指标。

二级指标作为总目标指标的延伸,将对一级指标进行细化。在“已存在”状态下的评估体系,具体的二级指标有13个:物种本身特性下设二级指标7个,引种地自然环境下设二级指标2个,引种地人类活动下设二级指标4个。

二级指标下设具体的三级指标,即操作性指标,总共有45个。

在“未引入”状态下的评估体系,只比前者少一项物种本身特性下的“生长与逃逸状况”二级指标,因而“未引入”状态下的评估体系二级指标共有12个,三级操作指标为40个。

具体的外来引种植物入侵风险评估体系框架见表1-1。

表1-1 外来引种植物入侵风险评估体系框架

(续表)

(续表)

指该二级指标及其下属的三级指标为“已存在”状态时需进行评估的指标,“未引入”状态时不需评估。

为了使得评估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并增强[1]系的实际操作性,每个三级指标,即操作性指标,都会下设具体的选择项,每个选择项的内容给出一定的数据标准或程度范围,评估者按照物种及引种地情况进行选择。每个操作性指标下的选择项内容将在下文中赋予权重值后的评估体系中作详细说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