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资源保护的意义

资源保护的意义

时间:2022-0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的文化全部能在文化旅游资源中找到载体,因此,在今天的中国,名胜古迹源远流长,历史文物不计其数,风土人情奇特各异,而这些都以一股奇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旅游者,他们对于中国古老文化的探究造就了中国旅游业的繁荣。毫无疑问,对于中国的传统来说,最具有感召力、吸引力和有层次的资源莫过于文化旅游资源了,这是由文化资源的特征、价值和作用所决定的。
资源保护的意义_文化旅游产业的研究

(一)文化旅游资源的构成

文化旅游以旅游文化为消费产品,参加旅游的人们用自己的审美情趣,通过艺术的审美和历史的回顾得到全方位的、精神与文化享受的一种族游活动。它包括历史文化旅游、建筑文化旅游、园林文化旅游、民俗文化旅游、饮食文化旅游等等。也就是指人文旅游资源中的绝大部分,有形的如名胜古迹、文化设施、文化商品等,无形的则有各式各样的风土人情、历史事件和文化传说等。

一直以来,文化旅游资源是我国旅游资源的一部分,而且是最有持久力的一部分。随着人们对旅游认识的提高,必将导致人们对旅游需求层次的提高,那么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地位也更加明显了。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的文化全部能在文化旅游资源中找到载体,因此,在今天的中国,名胜古迹源远流长,历史文物不计其数,风土人情奇特各异,而这些都以一股奇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旅游者,他们对于中国古老文化的探究造就了中国旅游业的繁荣。因此,延续这种吸引力的任务也就落到对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上了。在我国,对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也就是对它的构成要素的保护,包括文化遗址、历史名城、古代建筑、古典园林、帝土陵墓、宗教圣地、雕刻艺术、博物馆、革命旧址、现代建设、民俗风情、工艺美术、名菜佳肴等。

(二)文化资源与旅游之间的关系

可以说,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第一,文化资源在旅游业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为旅游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资源条件;第二,文化资源为旅游者提供了高层次的旅游享受,对旅游的深层次开发起着重要作用;第三,保护文化资源是旅游发展的重要前提,发展旅游亦可促进文化保护。

1.文化资源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旅游业这个概念提出之日起,旅游资源便被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部分。从文化旅游资源的构成来看,它占据了人文旅游资源的绝大部分,是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是聚居在不同自然环境中的不同民族,在漫长的人类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各自不同的文学艺术、民族语言等人类美的体现。因此,文化资源在旅游资源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旅游业自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突飞猛进之后,我国对旅游的研究也大为提高,旅游一直是一种融多种产业于一体的交叉性、边缘性产业。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对旅游的认识和需求也大不一样,在现阶段,对旅游的划分最为流行的是分为3个层次:

(1)基本层次——观赏性游山看水;

(2)提高层次——居中性动静结合;

(3)发展层次——参与性旅游者成为其过程的一部分。

这就意味着随着人们对旅游业认识的提高,人们要求旅游所达到的效果也相应提高。从看的角度走向体验,进而走向体悟的层次。毫无疑问,对于中国的传统来说,最具有感召力、吸引力和有层次的资源莫过于文化旅游资源了,这是由文化资源的特征、价值和作用所决定的。评价旅游资源最基本的尺度就是吸引力。吸引功能的大小取决于资源的内容和特色的影响,内容越丰富,特色越鲜明,影响便也越广泛,越能为旅游者所向往的。它促使人们在感叹自然界神奇的基础上发现人类的智慧,发现人类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的美,从而在此基础上更加深刻地认识自我、反省自我和创造自我,旅游业长期的发展证明: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能延长其生命周期的主要因素要首推其文化内涵,而文化资源正是以其直观形象性、历史真实性、社会典型性和不可再生性的基本特征及其所具有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强烈地吸引着众多的旅游者。

文化资源是人类发展遗留下来的痕迹,世界之大,民族各异,种族之分,不同聚居区的不同风俗,使文化旅游资源在世界的范围内丰富多彩。不同文化领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所创造的文化内容之丰富、品种之繁杂、时间跨度之长,更是不言而喻,因而文化资源往往融古、奇、特、珍、稀、美于一体,构成了强大的诱惑力。这也正是文化资源在旅游业中独放异彩的原因之所在,也是文化资源本身的价值珍贵之处。例如,有世界奇迹之称的古长城,自2 000多年前秦朝时初建,经过几千年时间的洗礼,在古长城蜿蜒起伏的城墙之内,包容了多少的文化往事,有多少英雄的热血洒向了这古老的城墙;而在这险峻的城墙中,又包容了多少中国古老的文化和我们祖先无穷的智慧,它的路线的设计、雄踞山头的姿态无一不显示中国这个古老的民族在几千年前已经在建筑、军事以及设计上有了卓越的成就。经过几千年的风风雨雨,它依然在塞外的山头向世界宣布着中华民族的不屈与伟大。

文化资源除了对一般旅游者具有吸引力之外,还对诸多的专家有独特的魅力,因为它还具有史料作用、科技文化艺术发展的借鉴作用和民族传统教育作用,为当今各类学科的考察旅游和教育旅游等专项旅游提供实地的考察依据。武汉的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建设》时一定会去参观红楼、施洋烈士墓等等,这种实地的文化教育无一不对我国下一代的成长予以深刻的指引。

另外,我国的旅游资源从整体上来说本身便具有古老、珍奇、丰富、壮丽、秀美等特点,而这些特点都能从文化旅游资源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从而形成旅游资源特别古老的特色。例如,120万年前的元谋人,6 000年前的半坡遗址,而此后更是层出不穷。后代的古建筑、古园林、古字画、古工艺制品等等,更是不胜枚举。

人类总是依美的规律创造各种物品,不同的是时代变迁导致审美观不一样而已,但是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国文化的美是不可磨灭的。长城的雄壮美,园林的古典美,青铜玉器以及丝织品的匠心美,无一不是从材料、制作、造型工艺、装饰、用途、流传经过等各个方面显示我国文化资源独一无二的吸引力。因此,文化旅游资源成为我国旅游资源在国际旅游市场具有强大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2.文化旅游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旅游价值

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评价某一资源是否值得开发,首先便是对旅游资源的价值进行评价。在此评价中,旅游资源的文化性、历史性占有极大的比重,这说明在旅游资源中,其文化内涵的深浅是决定资源是否具有开发价值的重要一环。

(1)旅游的重要目的之一,便是探究其文化的差异性。根据马斯洛心理理论,在人的本能中便有追求差异、满足好奇的心理。例如,居住在平原地区的人渴望见到大山,居住在沙漠地区的人渴望水乡,总认为点头表示对的人对于点头表示错的民族充满惊讶与叹服。

世界上有4大文明发源区,有数不清的民族方言与民族习惯,而这种种不同给予了人们极大的想象空间,在想象的延伸中便产生了体验这种不同的欲望。在旅游的产生初期便体现了这种倾向,如文人漫游、帝王巡游以及僧人求游等。这便是一种对不同地域、不同情感、不同格调的文化追求,延伸至此,这种文化差异追求是极大的一个方面,正如东方文化对西方游人具有神秘性一样。

(2)旅游是由旅游发展的历史决定的。说到旅游的历史,一般应追溯到1840年托马斯·库克组织一批人参加的禁酒运动。它带有鲜明的目的性,而这种目的性又是与当时英国的文化倾向相辅相成的,反映的是当时英国人的一种价值观,而随后组织的种种旅游,例如参加宗教活动,或者是考察等也都具有鲜明的文化色彩。我国的旅游更是如此,它起步于华侨的回归,中西文化的交流,其文化性更是不言而喻。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势头较猛,也出现了不少新兴的旅游产品,例如以海洋旅游为主的蓝色旅游以及以森林为主的绿色旅游,还有诸如主题公园等等。但就北京来说,其具代表性的景点仍然是故宫、长城、颐和园等,因为它们不仅是中国历史的浓缩,更是中国文化的浓缩,它们本身便承载了中华几千年的文明。

(3)旅游本身便是一种文化活动。旅游是一种较高层次的休闲方式,它的起源是因为怀有一定的目的人们离开自己的长居地,而这个目的除了商务之外,一般是为了传学、传道,除此之外便是为了增加见识、开阔眼界、体验异域风情、探究他族文化,或者是散心、疗养等等。但无论是哪一种目的,都可以说是一种文化性质的活动,在旅游的过程中,有许多值得推敲与研究的地方。

另外,旅游有助于陶冶情操、启发思维。在旅游中,人们接触到不同生活圈子里的新鲜的人和事,往往能获得新的体验与启示。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旅游是一种带有主动性与激发性的活动,隶属于文化的范畴。旅游与文化的交替便出现了“文化旅游”这一称谓,虽然这一称谓的科学性值得探究,但现存的文化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却是值得肯定的。

3.文化旅游资源为旅游者提供较高层次的享受

旅游本身便是人类对美的生活和美的事物的追求,是人类高于生存需要的高层次需求,即满足审美需求的活动。这便决定旅游资源都具有美的成分,能使人从身心或感官上获得美的感受。文化旅游资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人以全方位的立体美的享受,是发展高层次旅游、深化旅游活动的重要资源。在文化旅游资源的构成中提到它包含有形的与无形的资源,这决定了对于文化旅游资源美的体验需从感官与身心两方面来把握。

(1)形态美。我们说流传下来的文化旅游资源是人们体悟到美的那一部分,因此存留下来的实物文化旅游资源都是当时美的最高境界,它要么体现王者风范的雄壮美,要么体现诗情画意的情感美,同时还辅以美的造型,美的思维与美的文字。如造型稳重、花纹规则、刻镂细腻的青铜器给人以端庄、凝重的美感;陶瓷器、木雕制品以自然界未曾见过的飞禽走兽或集珍禽异兽为一体来造型,给人以奇特的美感;千姿百态的木俑、陶俑、瓷俑、石俑,或给人以俊美之感,或给人以威严之美感,抑或给人以灵巧之美感,抑郁或给人以庄重之美感;又如流传至今的景泰蓝,它的造型、花纹以及独特的纹理都给人以极为浓重的文化美感。

(2)色彩美。这也是与中国传统的审美观相关联的,同时也是与历来人们对于色彩特定的意义相联系的,色彩的调配、用彩的深浅都体现色彩的独特美。青铜器的斑斓秀色给人以古色古香之美感;釉色晶莹的陶器给人以美不胜收的华丽感;青蓝翠绿、俏色姿的玉器令人爱不释手;色彩丰富、冷暖相宜、浓淡适度的古画令人赏心悦目;而古代建筑的红墙绿瓦,则给人以深重庄严之感。

(3)工艺类。我国古代的建筑、园林甚至古墓葬等文化旅游实物的造型、装饰、花纹以及整体结构等都体现着作者的创作灵感和技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能给人以科学技术、工艺方面美的享受,使人敬仰、信服,并激起人们探索、以期达到如此境地的欲望,从而使人们得到知识的熏陶。

(4)时代美。文化的个性是时代赋予的,其所承载的是不同时期文化的沉淀。从文化旅游资源中人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环境与历史,并由此探索不同时期文化的内蕴,回味其中蕴藏的故事和人物,以获得仿古、寻踪等高层次旅游需要的满足。

(5)意境美。文化是时代的沉淀,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无一不体现着人类的思想情感和智慧。通过文化旅游资源人们可以获得社会各方面的知识,并且对其所反映的人和社会、环境、意境、群体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理性的思考和联想,从而获得高层次的意境享受和情感回味。例如明十三陵,在功效上的因素之外,多是按园林的构建设置的,当然由于是帝王的陵墓就体现了一种权威与尊严,每一株树,每一条通路都有特定的意味,越是体会,越是能给予内心一种感悟。又如2400多年前的曾侯乙编钟,就能同时从形态、色彩、声音、工艺、时代、意境等方面给人以综合美、和谐美的享受,这套编钟共65件,还有相匹配的编磬,5个半八度,每件钟都能发出两个乐音,至今仍能演奏古今中外的许多乐曲,例如香港回归时,便是用编钟在天安门广场演奏了交响乐天地人》。同时,此套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编钟也表明了我国3000年前在音乐史上的巨大成就,而它的制作之精、音律之分、音域之广、音色之好、构件和演奏工具之合、铭文篇幅之大、论述之详、更表明它是乐器史上的罕见之作、乐律学的不朽典籍、青铜铸造史上的奇迹、工艺美术史上的佳品、科学研究的资料。它集中体现了我国文化旅游资源古老、珍奇、丰富、美丽的特色,堪称举世无双的绝世佳作。

正因为文化旅游资源展示给人们的是这样一种兼顾各个方面的综合性的和谐美,所以人们能获得各种美的享受。这除了在感官上所享受到的直观美之外,还包含着主体对美的鉴别和评判,体现着主体较高的文化知识素养。没有具备美的性质的对象,不能形成实际的审美活动;然而,缺乏审美能力的主体,即对美的对象熟视无睹,同样不能构成实际的美的鉴赏活动。正是这种文化旅游资源提供了高层次审美的客体,它是旅游向高层次发展的必备条件。

(三)保护文化旅游资源的意义

如同所有的旅游资源一样,文化旅游资源也是需要精心维护的,而且由于文化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其保护的意义就更加突出。

1.保护文化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的前提,发展旅游可促进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

文化旅游资源是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除了科研的价值之外,在旅游业中只有在开发利用之后才能体现,因此文化旅游资源面临着开发的问题。但是它的珍贵与奇特导致开发利用的困难,因此在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问题上尤其是涉及到文物的旅游资源上便存在着争议,主要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强调维护,认为珍贵的文化旅游资源应该珍藏于库中,不能随便看,随便摸,甚至反对将原件展示;另一种是强调开发利用,认为我国文物丰富多彩,把它开发出来让世界了解、认识,还可以创收创汇,如果把它藏起来,不让人看,一点儿作用也没有。这两种观点,把开发利用和保护隔离开来都有些偏激。其实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把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利用促进保护,保护为了利用,便可以达到熊掌与鱼兼得的效果。

要阐明保护资源与开发利用的辩证关系,首先必须正确理解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含义。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并非是把它摆出来,不加理会,更不是把珍贵而古老的文物出卖,这里的开发是指从文化旅游资源中开发出旅游产品,开发利用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使文化资源自身的价值为旅游所实现。例如,复制出全套曾侯乙编钟,建起编钟博物馆,既陈列又演奏,同时还可以对游客开放,欢迎他们参与其间的娱乐,虽是隔世,却身临其境,而且获得对中华古文明可看、可听、可感的美的享受,这便是对编钟的旅游价值的利用。又如开发我国的宗教旅游,在游览各种名山大川、佛教道教圣地的时候,领会到我国特有的佛、道、儒统一的独特宗教形式。

其次,我们还必须摆正保护与开发的位置。我国现存的文化旅游资源,无论是实体的还是无形的,由于年代的久远以及种种自然和人为的原因,都有失真的部分。而且部分实体文化旅游资源由于长年风雨的侵蚀,面临的不是保护的问题,而是挽救的问题。如各种各样的遗址、墓葬,很可能由于年久失修而失去原样,还有一些镌刻的墓碑由于自然的老化而无法辨认。最为有名的是山西云冈石窟,目前便由于长期风蚀和后山石壁的渗水浸泡,大部分洞窟的外檐裂塌,很多雕像已被风化,造成部分雕像断头缺臂,面目模糊。原有的53个洞窟只有16个供游人观看,其余都由于严重损害被迫关闭。除了自然损坏之外,它们还遭受着人为的破坏,甚至是有意识的破坏,如盗窃、刻画、涂抹、暴力损伤等等。同时也由于人们对于文化旅游资源认识的不足,贪图眼前的利益而恶意地损害。例如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台湾掀起的“告别三峡游”,便是一种对文化的曲解,而其他许多意味深长的历史故事也由于一时的投其所好而被编成一些俗气的故事,这些都是对文化旅游资源的一种有意或无意的破坏。因此,我们在发展旅游事业时,一定要以保护文化旅游资源为前提,尤其是许多独一无二的产品,若被损害了可能就是永久性地失去了,要强调“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原则。

最后,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对有效保护文化旅游资源的积极作用。文化旅游资源只有被开发利用才能突出其不凡的价值,而这种价值在经济上的明显增值是最为直观的。既然这是生财之道,人们对其保护的力度也需相应增加;同时也只有在价值上有所获之后,才有能力很好地维修。实践证明,合理、适度、科学的开发利用不仅不妨碍保护,而且有利于保护,且是一种积极的保护。秦始皇兵马俑坑的发掘与对外开放,就是一个将保护与开发利用有机结合的成功实例,对它的成功开发利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仅能利用它现有的实物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能增强群众的文化资源保护意识,还能为其保护提供资金保障,从而有力地促进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

总之,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是人类本身、旅游本身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从多个方面充分地认识这个问题,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完善的资源保护体系,以便在保护文化旅游资源的前提下更充分地体现出其卓越的旅游价值。

2.文化旅游资源保护是保证许多重要文化遗产延续的重要条件

自70年代以来,随着人类对环境保护认识的提高以及对于文化遗产多方面用途及功能的研究,世界上列出了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案。由于文化旅游资源,尤其是许多文化遗产成了众人渴求一见的核心,已列为旅游资源。因此,旅游资源的建设与维护、开放与保护便被提上了日程。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17届会议在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这一重要国际法文件,我国有包括黄果树瀑布在内的6项遗产列入了此公约,这也表明了世界对于文化遗产的重视,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在前面多次强调过,历史是发展的,任何一种曾经出现过的事情经过历史的沉淀都成了过去,不可能重复,尤其是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它是给予今天的发展的参考,也是人类追溯自己本源的珍贵资料。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卓越的文化成就,如四大发明、万里长城、唐诗宋词、诗意婉约的古典园林、儒道佛三家合一的宗教等,都是独一无二的,为世界所瞩目的,是中国传统的东方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观念的改变,国际化的加剧,这种纯东方的东西越来越少,这便要求我们更加小心地保护这些文化遗产。

3.文化旅游资源保护是旅游业本身发展的需要

旅游业能得以发展的3大支柱是旅游者、旅游交通和旅游资源,后者更是旅游之本,少了旅游资源,发展旅游只是空谈。而文化旅游资源作为旅游资源的一个重要部分,保护它是理所当然的。“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在世界旅游业发展中,中国之所以能立足于一个抢手之地,便在于它与西方文化截然不同的东方色彩。正是这种东方文化吸引了世界各地数以万计的人来中国参观,而只有保护这种鲜明特色的东方旅游资源,才能使我国旅游鲜明的个性长久不变。

旅游资源的开发中便有要突出资源的个性一条,它强调一种以奇为美、以少为特、以别具一格为点的情调,是针对人们对于新奇事物的好奇心而巧妙设计的。“物以稀为贵”,从这个意义来说,保护我国的文化旅游资源更是刻不容缓。

旅游的发展是一种精神的修养,旅游业也只有在打动人的游览中才能更加地深入人心,因此,根据旅游业本身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在旅游资源的实体之外赋予精神,才能令它大放异彩,不被市场竞争所淘汰。而更加可以说明这点的是旅游者出游的本身便带有放松心情、享受生活的目的,只有弄清这一点,并且将其贯穿于旅游资源中,才能令旅游者回味无穷,流连忘返。

4.保护文化旅游资源是由世界旅游业当前的发展状况决定的

对旅游市场来说,根据旅游者年龄的不同,可以分为老年旅游者、中年旅游者、青少年旅游者以及儿童旅游者。儿童旅游者追求花样日出的迪士尼世界,青少年旅游者喜欢冒险、蹦极以及新兴世界,而中年以及老年旅游者却因自己本身便拥有人生的一段历史,心中生出了许多感悟,仅限于感官上的旅游资源已不能满足他们,他们已经学会从旅游中来充实、提高自己,也从中体悟生命,体验人生。因此,针对不同层次的旅游者,对文化旅游资源的维护更是必不可少。

回到小范围中来说,现今我国50岁以上的人大体都经历了上山下乡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给予了他们心灵上一种永久的磨砺,而这种磨砺令他们走出了肤浅,对中国乃至世界的认识较为深刻。因此,文化旅游资源所深含的文化内蕴才能令他们感悟更加深刻。

我国旅游业本身便是立足于自然与文化遗产之上的。对于中国的形象,在世界上的认识也多来自于神秘的东方氛围,只有借助东方这神秘的色彩、古老的文化才能令旅游进入国际舞台。

5.保护文化旅游资源是法制建设的需要

由于文化旅游资源涉及文物、历史文化名城、古墓葬、古墓穴以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还有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化遗址,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而这些都是我国文物的范畴,应受到我国法律的保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