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叱咤风云武则天,洛阳称帝展鸿业

叱咤风云武则天,洛阳称帝展鸿业

时间:2022-0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后武则天亲生的女儿突然夭折,便称为王皇后所杀。册立皇后后,武则天将王皇后、萧淑妃手脚砍断,将其放入酒缸中,称其为“醉骨”。传说武则天则不念母子之情,将李弘毒死,立次子李贤为太子。武则天改东都洛阳为神都,为自己登位称帝、建立新秩序迈出重要的一步。武则天的这些新政措施,很快遭到李氏皇族和许多士族官僚的反对。武则天对此毫不手软,坚决镇压。
叱咤风云武则天,洛阳称帝展鸿业_名都记:洛阳

中国有句俗话:“脏唐乱宋。”“乱宋”主要指的是宋廷饱受北方匈奴和以萧太后为首的金兵入侵之苦不得不偏安临杭而最后为元蒙所灭的情景。而“脏唐”喻指武则天既为唐太宗的才人,又是其儿子李治的皇后。但这位从人伦道德观念方面难以让人恭维的武媚娘,竟成了中国叱咤风云、亲登帝位,改国号为周,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唯一女皇。

一、武媚巧慧媚圣上,性以法天为权术

武则天(624—705)的生母是武士貜之女。武则天自幼聪慧敏俐,极善表达,胆识超人。父亲深感她是可造人才,遂教她读书识字,使她通晓事理。史载,武则天十三四岁时,已博览群书,诗词歌赋也都奠定了一定基础,而且长于书法。贞观十一年(637年),14岁的武氏以长相俊美入选宫中,受封“才人”。入宫之后,太宗遂赐号“媚娘”。因其美貌和乖巧赢得唐太宗欢心。她在唐太宗病榻之前结识太子李治,与李治眉来眼去,曾遭太宗当面训斥。唐太宗驾崩之后,武媚削发为尼,居于感业寺。唐高宗李治继位后,复召入宫。李治因早先与武则天暗通款曲,对她极有兴趣,遂借祭祀之名来到感业寺,两人一见面涕泗横流。宫中皇后王氏端庄矜持,不特意讨好李治,已被冷落多年。受宠的萧淑妃,为李治生有一儿两女,因此,萧淑妃称霸后宫,与王皇后不和。萧淑妃的儿子被封为雍王,按唐惯例,皇后的长子为太子,剩下的若干个儿子才有一个有可能被封为雍王。萧淑妃的儿子受封,是不是意味着萧淑妃将由二品妃子升为一品成为皇后?王皇后为保住自己的位子,特意让皇上接武则天进宫,武则天便顺利进入宫内。王皇后原本认为武氏原是先帝的妾,而且身份低微,皇帝不会给她任何名分,接进宫内是让她打击萧淑妃,两败俱伤,自己坐收渔翁之利。可她却给自己筑造了一个太大的坟墓,成为武则天上升之路的第一批牺牲品。

武则天图像

永徽三年(651年),武则天再度入官,晋封为“昭仪”。永徽六年(655年),极受高宗宠幸的武则天,在内宫的斗争中稳操胜券,并日促高宗立己为后。然而,在封建社会中,皇后的废立乃国之大事,必须与重臣们商定。当高宗把废皇后王氏,立武则天为皇后的打算向褚遂良、长孙无忌等重臣说明后,立即遭到强烈的反对。他们认为武氏出身卑微,不宜为后,不应废王皇后。但是,高宗的主张也得到武则天的同谋许敬忠以及李义府等一些朝中挺武派的支持。后武则天亲生的女儿突然夭折,便称为王皇后所杀。高宗在永徽六年(655年)十月断然颁诏,废皇后王氏,正式册立武则天为皇后。册立皇后后,武则天将王皇后、萧淑妃手脚砍断,将其放入酒缸中,称其为“醉骨”。武则天登上皇后宝座后,“通文史,多权谋”的长处得到长足的发挥和发展,使高宗对她宠爱之余,另眼相看。她亦利用皇后的身份、皇上的宠爱,积极参与朝政,“百司奏事,时时令后决之”,武则天的升迁之路达到了巅峰。

二、肃清政敌手段多,一手辛辣一手刚

从永徽六年(655年)到显庆四年(659年)的五年时间里,武则天广弄冤案,大量清除政敌:贬尚书右仆射褚遂良,使其抑郁而死;黜同中书门下长孙无忌,逼其自缢;罢免朝中褚遂良、长孙无忌的支持者,巩固和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和权力,扫除了她参政道路上的障碍。武则天长子李弘因病去世,次子李贤被流放(后杀害),三子被废,四子待武则天登基后,改名武轮。高宗虽厌其独行独断,但许多国家大事又不能不倚重她。这样,就使武则天逐渐从幕后走向前台,竟与高宗同临紫宸殿,一起接受群臣朝拜。上元元年(674年),高宗称天皇,皇后称天后,天下人谓之“二圣”。自此,高宗形同虚设,唐朝权柄,尽在武则天掌握之中。

乾陵无字碑

据林语堂《武则天正传》记载,武则天一生共谋杀了93人(不包括受到株连的亲属)。其中她自己的亲人23人,唐宗室34人,朝廷大臣36人(不包括其属僚、家眷)。这里面有多少是该死的,有多少是冤案,有多少确为武则天所害,有多少是别人对武则天的诬陷,这笔账,只好留给历史学家慢慢去算了。上述事实,似乎使我们看到后人在评判武则天功过的时候,在肯定在她的治理下社会的进步、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社会和国防的稳定所做出的贡献时,也不能不看到武则天一生为了达到自己的升迁欲望而不择手段地制造冤案、制造陷阱、坑害同类的“罪行”,因为即使是封建社会,也有国家法制,也有社会公道,如果照武则天那样无法无天,有何神圣英主可论?

三、东都洛阳改神都,武后称帝施新政

从上元元年(674年),武则天以“天后”之尊开始执政,定洛阳为国都,并定名“神都”。在至天授元年(690年)正式称帝前的16年中,武则天为当皇帝做了大量的长时间的准备,采取了多种有力的措施。首先,在王位的继承上,高宗想禅位于长子李弘。传说武则天则不念母子之情,将李弘毒死,立次子李贤为太子。李贤被高宗委以临国之任,处理政务颇为精干,武则天则废李贤为庶人,立三子李显为太子。弘道元年(683年),高宗卒,中宗李显刚刚继位,武后则以皇太后名义临朝称制。一年后便废掉中宗,改封庐陵王,立四子李旦为帝,是睿宗。李显、李旦都是昏庸无能之辈,实际上是傀儡,处处受制于武后。

武则天下令修改《氏族志》为《姓氏录》,原来连《氏族志》都不能列入的武氏,在《姓氏录》中却定为第一等,这是武则天为了提高地位的一个做法。

武则天改东都洛阳为神都,为自己登位称帝、建立新秩序迈出重要的一步。武则天的这些新政措施,很快遭到李氏皇族和许多士族官僚的反对。柳州刺史、唐初元勋徐世绩之后徐敬业,召十数万兵马率先于扬州发难,骆宾王写下名噪一时的《讨武曌檄》,遍撒域中。宗室琅玡王李冲在博州,越王李贞在豫州也相继反武,举兵讨伐。武则天对此毫不手软,坚决镇压。在她的直接指挥下,这些叛乱很快平息,徐敬业、李冲、李贞等主要发难者,或死于战场,或被捕杀,无一幸免。

690年,武则天认为亲临帝位的条件成熟,先借佛僧法明之口,广造舆论:“武后为弥勒佛转生,当代唐为天子。”接着又一手导演了以唐睿宗为首的6万臣民的上表劝进、请改国号。至此,水到渠成,武则天在“上尊天示”“顺从众议”的“万岁”声中,登临大宝,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夙愿,改唐为“周”,自号“圣神皇帝”。这年,她已是67岁高龄。

四、安邦定边震宇内,实行科举聚人才

如果说,武则天在称帝前30余年参政执政的政治生涯中,已显示出惊人的政治谋略和手段,那么,在称帝之后的10余年中,则更充分地显示了她在用人、处事、治国等各个方面杰出的政治才能和政治家的气魄。

武则天称帝后,更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使用。她认为“九域之广,岂一人之强化,必伫才能,共成羽翼”。凡能“安邦国”“定边疆”的人才,她不计门第,不拘资格,一律量才使用。为了广揽人才,她发展和完善了隋以来的科举制度,放手招贤,允许自举为官、试官,并设立员外官。此外,她还首创了殿试和武举制度,为更多更广地发现人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比如,中唐名将郭子仪,就是“自武举异等出”。这样,在她施政的年代里,始终有一批“文似仁杰”“武类休武”的能臣干将为其效命,有力地维护着武周的政权。

对于农业生产,武则天也非常重视。她说:“建国之本,必在务农。”“务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人富。”她规定,能使“田畴垦辟,家有余粮”的地方官升任;“为政苛滥,户口流移”的“轻者贬官,甚至非时解替”。在她执政的年代里,农业和手工业都得到较大发展,人口不断增加。据当时统计,永徽年间全国户数为380万户,到武则天临终的神龙元年,增为615万户,几乎增长了一倍。仅此一点即可看出这一时期的农业经济发展情况。

655年,武则天被立为皇后后,高宗经常有病,有时便委托武则天过问某些政事。674年,武则天根据自己对形势的理解,向高宗建言十二事。在十二事中,武则天就建议“劝农桑,薄赋徭”。她掌权后,编撰了一些劝农文件和资料,颁发到各州县,并注意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监察。对由于土地兼并而逃亡的农民,采取比较宽容的政策。所以,在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比较安定,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经济发展促进了人口的增长,武则天统治期间人口平均每年增长0.91%。在古代,这是一个很高的增长率,也是武则天时期经济发展的集中体现。在稳定边疆形势方面,武则天也有一定贡献。当时的边疆并不太平,武则天组织反攻,恢复安西四镇,打退了突厥契丹的进攻,同时在边地设立军镇,常驻军队,并把在青海的屯田制推广到甘肃的张掖武威和内蒙古五原新疆吉木萨尔一带。

武则天十分重视科举,有一次她还亲临考场,主持科举考试。当时的科举考试主要是考做文章,文章的好坏是录取的主要标准。武则天用人不看门第,而是看真才实学,看政治才能。由于是从科举出身者中间选拔高级官吏,科举出身做到高级官吏的人越来越多。这样,就大大刺激了士人参加科举的积极性,也刺激了一般人读书学习的热情。开元、天宝年间,“父教其子,兄教其弟”,“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的社会风气,正是从武则天时期开始的。文化的普及,推动了文化的全面发展。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在武则天时期不断涌现,雕塑、绘画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武则天说:“天下之广,庶事至繁,非一人所能周也。”她充分认识到必须依靠贤臣之力。武则天广开入仕之门,做到“进用不疑,求访不倦”,除大开制科,还要求臣下举荐人才,还可以毛遂自荐。只要考试合格,立刻任用。同时进行严格的考核,不称职的立即罢免,对有才能的人,随时提拔到关键岗位

五、滥杀忠良失人心,生活糜烂养男宠

武则天做了皇帝以后,把反对她的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都赶出朝廷,贬逐到边远地区,最后寻找借口统统杀掉。她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提倡告密,擢用索元礼、周兴、来俊臣等酷吏,滥杀了许多无辜,招致群情激愤。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势和地位,武则天确实有其残暴的一面。她用毒酒毒死长子李弘,贬黜著名书法家褚遂良以及次子李贤、三子李显、四子李旦等。她对于胆敢违抗自己命令的朝中重臣来济、韩瑗、柳弼等,一概严惩不贷;对于王皇后、萧淑妃这样的“姐妹”辈,先是诬告许多罪名,再让她们受尽折磨,最后置之于死地,因此,武则天确实残暴。

另一方面,历史上对她贬斥最多的是,她曾拥有几个男宠。武则天宠幸的人主要有薛怀义、沈南蓼及张易之、张昌宗等。但是,她的男宠一个个结局悲惨,而且她还与自己的女儿、儿媳共享情人,所以史书都对她的个人品德和私生活大加鞭挞。但是,评价一个国君,更重要的还是要看他们处理国家事务的能力,看他们的政绩,看他们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而对武则天的功绩,应该基本给予肯定。

六、女皇致力建神都,誓让洛阳超长安

隋唐洛阳城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都城,无论从城市规模与发展程度上都具有相当的典型意义,是中国都城建筑史上的一个高峰。它始筑于隋大业元年,最终完善于唐高宗、武则天时期,可以说武则天时期是洛阳都城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

唐代自高祖建国,始终以长安为国都,洛阳称东都。高祖晚年于长安城北建大明宫,太极、大明两宫成为李唐王朝重要的议事之所。武则天改唐立周后才真正将国都定于洛阳,改号神都。由于高宗上元年以后“风疾”尤重,朝廷政事大多无法处治,故此“上元以来,政由武氏”(《旧唐书》卷二七《礼仪志上》),形成了朝廷内的“二圣”格局。

光宅元年(684年)九月,武则天改嗣圣元年为光宅元年,“旗帜皆从金色,八品以下,旧服青者更服碧。改东都为神都,宫名太初”。从这一记载可以看出,武则天定都洛阳的决心已定,改东都为神都无疑是为了抬高洛阳的地位,使之凌驾于长安之上,宫名“太初”,也是一切从头开始的意思,而官名的改制也是出于有别先朝之目的。[6]

为了配合武周政权的发展,武则天立周以后,进行了大规模的都城礼制建设,在神都洛阳建立了一整套礼制建筑,并确立了大周的礼仪制度。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创建明堂,实行祭享明堂制度

祭享明堂是古代礼制活动中的一件大事。贞观五年和贞观十七年,唐太宗两次召集大臣讨论,达成共识,明堂建筑为上下两层,“下室备布政之居,上堂为祭天之所”。[7]唐太宗后来用兵辽东,此事被搁置下来。武则天是明堂建筑首位实施者。据文献记载,武则天先后两次兴修明堂。第一次是在革唐命以前,明堂是作为大唐的明堂而修建的。这次修建的明堂,号为“万象神宫”,具体修造时间各史记载不同,据姜波考证,大致应在武后垂拱三、四年间,于证圣元年(695年)被焚毁。[8]此后,武则天又下令依旧规制重造明堂,号为“通天宫”,于登封元年完工,第二次兴修的明堂是作为大周帝国的明堂而修建的。武则天的明堂建筑与高宗君臣的论证有所不同。武则天造明堂,没有听取群儒之言,而是与北门学士另议其制,称“自我作古,用适于事”,因此,武则天的明堂建筑形式更加考虑实用性。她建造的明堂不是在国之阳,丙巳之地,而是在宫城的中心位置。她下令拆除宫城正殿——乾元殿,以其旧址造明堂。将明堂建在大朝正殿的位置,主要考虑了明堂“布政之居”的功能。

(二)修建武氏宗庙及武周社稷

在神都洛阳,武周的宗庙与社稷,按照“左祖右社”的原则被安置在皇城内,它们是武则天以周代唐以后建立起来的。天授元年,武则天正式以周代唐。不久,武则天即立武氏七庙于神都洛阳,以取代唐太庙(见《旧唐书》卷6“则天皇后本纪”)。武周太庙建于洛阳宫城东南部,本为隋少府监之地,按照《周礼·考工记》营造制度及都城建制,太庙、社稷遵照“左祖右社”的原则,太庙当在宫城之东南部,据《元河南志》的记载,隋唐洛阳城皇城为东西长方形,城中东西四街。城南面三门,正中为端门,左曰左掖门,右曰右掖门。武周太庙位于皇城的东南角、左掖门东的位置。

(三)立天枢

为了表彰大周功德,武则天于延载元年在外郭城正南门定鼎门内立天枢,题名“大周万国述德天枢”。据《旧唐书·则天武后本纪》载:“延载元年八月,……敛东都铜铁,造天枢于端门之外,立颂以纪上之功业。”据《大唐新语》记载,武则天所铸天枢“共征天下铜五十万余斤,铁三百三十余万斤,钱二万七千贯,于定鼎门内铸八棱铜柱,高九十尺,径一丈二尺”。通过以上明堂、宗庙、社稷等一系列都城礼制建筑的修建,武则天从根本上完成了以周代唐的革命,周之正朔得以确立。

(四)增筑上阳宫

唐代洛阳宫城在皇城以北,隋名紫微城,贞观六年,改称洛阳宫,武后光宅元年又改名太初宫。太初宫是洛阳最重要也是最大的皇宫所在,高宗前期一直在此居住。后来高宗以雒水东岸地势高敞,于是令于此修筑宫殿,名上阳宫。上阳宫是高宗、武则天时期修建的一处最重要的宫殿建筑群,也是武则天长期居处之地。《唐两京城坊考》卷五“东京上阳宫”载:“上元中,司农卿韦机造。大帝末年常居此宫听政。初大帝登雒水高岸,有临眺之美,昭机于其所营上阳宫,宫成移御之。”可见上阳宫是高宗、武则天处理朝政与日常居处最重要的处所。上阳宫是一处大型建筑群,除地形地势占据优势外,这里的宫殿建筑还以繁华著称。宫殿建筑达数十处之多,宫之正殿名观风殿,武则天还政以后即居此殿。仙居殿,武后崩于此殿。白居易作《白发上阳人》,元稹亦写有《上阳白发人》。唐代吟诵上阳宫的诗词不胜枚举,王建《上阳宫》诗曰:“上阳花木不曾秋,洛水穿宫处处流。画阁红楼宫女笑,玉箫金管路人愁。幔城入涧橙花发,玉辇登山桂叶稠。曾读列仙王母传,九天未胜此中游。”从这些描述不难看出上阳宫的华美之貌,武则天留恋此宫,终老于此。

隋着近年来洛阳都城考古工作的进展,对于隋唐洛阳城的考古挖掘工作也不断取得突破。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考古工作者不断对洛阳城池、城门、宫殿建筑遗址进行实地考察与发掘。对于城墙建筑,明确指出其修筑大多分前后两期,前期为隋末唐初,为研究洛阳都城前后期变化提供了有力的证据。[9]

武则天建筑的明堂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工程,经过高宗君臣的论定,武则天的实施,使历史上久为人们所遗忘的明堂建筑得以复苏,为后人留下一份宝贵的遗产。武则天时期是洛阳城市建设最繁荣的一个时期,无论从城市经济、文化发展上,还是建筑形式上都有一个质的飞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