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黑龙江赫哲族在哪个县

黑龙江赫哲族在哪个县

时间:2022-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清王朝的资料中,鄂伦春族人被称做“奇勒”“齐凌”“奇勒尔”,在满族的历史中,统称松花江沿岸的赫哲人和鄂伦春人为“乞嫩”。关于赫哲族的族源,在赫哲民间流传这样的说法。
族称族源_中国赫哲族

第一节 族称族源

一、族称

赫哲族自古以来聚居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沿岸,主要聚居在黑龙江省的同江市、饶河县、抚远县,同江市的街津口、八岔和四排三个民族乡人口较密集。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赫哲族从这里走向全国。由于人口分布较广,居住地区不同,赫哲族内部的名称历来也不尽相同,民族内部产生了自称。赫哲族的内部因其来源不同和居住的方位不同,相互之间也有不同的自称。散居在松花江沿岸、富锦县大屯上下的赫哲族自称“那贝”,富锦县嘎尔当至勤得利村之间的赫哲族自称“那乃”,八岔村以下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沿岸的赫哲族自称“那尼傲”。“那”在汉语中译为“本地”之意,也就是“当地”的意思,“乃”“贝”和“尼傲”在汉语中都被译为“人”之意。乌苏里江和八岔以下地区的赫哲族人自称“赫真”“赫吉斯勒”和“赫吉勒”,汉语译为“东方”“下游”。赫哲族把它们都视为同一词汇赫吉斯勒,即“东方的人们”或者是“下游的人们”。“赫真”一词在赫哲内部中还有其自称。居住在上游的“赫真”人称下游“赫真”人为“黑吉勒比乃”,意为下游的人们。而居住在下游的“赫真”人称居住在上游的“赫真”人为“苏力雅勒比乃”,即“上游的人们”。这就是赫哲族内部的自称,如果与其他族交往,一般都统称赫哲族为“赫真”或“赫哲”。

在赫哲族中,姓“齐”的人被称做“奇楞哈拉”。在抚远县的勤得利农场沿江而下的人称上游的人们为“奇楞斯勒”,也就是说“姓齐的人”。称谓也会因社会的变革而失去作用,被称做“奇楞哈拉”的人最先在抚远县的勤得利农场沿江上游定居下来,这样,居住在下游的人们就称之为“奇楞斯勒”,再后来,“奇楞斯勒”逐渐被简称为“奇楞”。由此,“奇楞”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此地区赫哲族的代称。

在清王朝的资料中,鄂伦春族人被称做“奇勒”“齐凌”“奇勒尔”,在满族的历史中,统称松花江沿岸的赫哲人和鄂伦春人为“乞嫩”。“奇楞”这个称谓由此变音而来。

如今统称的“赫哲”是在“赫真”的基础上变音而来。由于以往赫哲人对“赫真”的同语异写,产生了同音的“黑斤”“黑津”“黑哲”“赫斤”“赫金”等“赫真”的同音词汇。“赫真”是赫哲语“下游”和“东方”之意,赫哲语“赫哲勒”译为汉语的“东”字,“赫真”人即为居住在“下游”和“东方”的人们。因此,“赫真”这一称呼是不同地方的称谓名词而转变成一部分人称呼另一部分人的专用名称,又渐渐演变成统一名称了。“赫哲”之称在公元1663年5月1日于清朝康熙二年癸卯三月壬辰所见。在《皇清职贡图》中绘画与记载中又见“赫哲”一词。此后,“赫哲”一词在赫哲人中广为流传。

二、族源

(一)赫哲族先民

以渔猎为生的赫哲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平原上,自古以来繁衍生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文字记载的“稷慎”和“肃慎”是先秦时的称谓,“挹娄”是汉魏时的称谓。南北朝时称“勿吉”,隋唐时称“靺鞨”,“靺鞨”为七部统称,位于最北方的“黑水部”,其组成的部分之一是赫哲的远祖。

赫哲族的称谓变迁在隋唐时就已改称“靺鞨”。其实“靺鞨”有七大部,主要分成两大部,一个是粟末部,另一个是黑水部,居住在今松花江与黑龙江汇合的地方,也就是说从古至今赫哲族聚居地是同江以下地区。

黑龙江沿岸是赫哲族自古以来居住的地方,由此,这里被称为处于最东北方的“黑水部”。赫哲族先世是黑水部内主要成员之一,因此,从地域上对赫哲族的考察判断,隋唐时的黑水“靺鞨”应为赫哲族的远祖[1]

史称“五国部”是辽朝建立后,黑水“靺鞨”之区谓称“五国部”(奥里迷国,剖阿里国,盆奴里国,越里笃国,越里吉国[2]均为古代赫哲族聚居区域)。满族先民与赫哲族先民毗邻而居或交错杂居,女真东北与五国为邻,五国之东连东海。因而“金之壤地封疆,东极吉里迷兀的改诸野人之境”[3],“兀的改”或称“兀的哥”人,即其后的赫哲族前身。

追溯至明朝,当时的女真分为三部:建州者为建州女真,海西者是海西女真,最东最远的为“野人”女真。赫哲族先民为“野人”女真的一部分。

“野人”女真分为东海二部,时为清朝初期,即瓦尔喀部和呼尔哈部。其方位是,自长白山东北至汝生下数百里,沿今牡丹江及同江三江口下游处南岸居住者,统称虎里喀部;从图们江源,达图们江口,自乌苏里江源抵乌苏里江口处,沿此两岸居者,统称瓦尔喀部。二部皆为东海窝集地。

(二)族源

关于赫哲族的族源,在赫哲民间流传这样的说法。很久以前,在黑龙江省的黑河上游一带,有一个部落民族以渔猎为生,这就是赫哲族祖先。后来,赫哲族祖先不知何故在黑河上游无法继续生存了,就集体登上一个个大木扎筏,沿黑河顺流而下,一路看到哪个地方风水好就停在哪个地方住一段时间,没有明确的目标,成了一个半游牧民族。有留在江两岸的,有山则狩猎,无山则捕鱼,留在黑河上游的就成了奥洛楚人(鄂伦春人)。当时赫哲人数量很多,每年都有向下游集体带家漂流迁移,走在前面的人为给走在后面的人指示方向就设下路标,人们在黑河与松花江的交汇点(今同江市三江口处)扎了一个草把示意沿江向下,而草把箭头被风刮转了方向指向了松花江上游(原箭头指向下游),这样,后到的人看到草把箭头后误以为前面的人向上游逆水而去,就掉转筏头溯江而上,可他们始终没有赶上前面的人,只好在松花江两岸居住下来,也就是现在的佳木斯市至同江市一带的松花江沿岸。至今,那时赫哲人居住过的村庄仍保留着,如图斯屯、大屯、下吉利、蒙古力、苏苏屯等。

与上述流传的说法如出一辙的是赫哲族先祖在贝加尔湖,先祖们由于战争或其他原因从贝加尔湖迁移至黑河,从黑河顺流而下,分散到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沿岸。这些赫哲先祖分别为奇楞或奇勒尔氏族,撒玛吉尔族(又名赛马尔),他们都是金朝建立前的通古斯[4]部落,同是黑龙江下游的四大民族之一,他们曾经都是古代居住在贝加尔湖或堪察加以北的以渔猎为生的土著民族[5]。据清代文献记载:奇勒尔、赛马尔姓之郎阿等三屯,初来归顺,进貂皮,赏如例[6]。奇勒尔(后称涅吉达尔)后又纳入亨滚河地区,成为清朝谝户的庶民。

如今生息繁衍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的赫哲族都源于古代肃慎系族,来源于“西达张广才岭、南至北朝鲜东海岸、东至日本海沿岸、北至牡丹江流域和兴凯湖畔”的广大地区。

撒玛吉尔族是布列亚河、库尔河和乌尔密河的这个地区民族的代表,他们从格林河流域而来。撒玛吉尔族17~18世纪散居在鄂霍次克海沿岸和格林河畔。此后,这个民族一部分迁居到黑龙江下游逐渐和赫哲族融合成为赫哲族的一部分。从撒玛吉尔族还分支演变成了鄂伦春族、满族、鄂温克族。

涂墨拉勒氏族也是赫哲族族源的一部分,原居于亨滚河。该民族有六个分支,其族源是外贝加尔地区的通古斯人和古乌德盖人。其民族部落因逃避瘟疫,溯黑龙江而上,在格林河口南下黑龙江沿岸居住下来。其民族名称最早见于清代文献,清代档案记载,涂墨拉勒民族于顺治年间居住于伯力下的黑龙江沿岸,是清朝政府的贡民[7]

根据清朝档案记载,顺治年间,毕日达奇族祖居在伯力(今哈巴罗夫斯克)迤下的黑龙江沿岸,约二百人家,八百余人。这些都是毕日达奇又称毕尔达、毕拉达克、毕拉抗卡、毕拉氏族,族系来源复杂,为黑龙江下游赫哲族四大氏族之最。这些民族都是清政府的贡民。源于20世纪60年代,居住于松花江下游,“毕日达奇哈拉”“毕拉抗卡哈拉”“毕拉达克哈拉”等名词是指住在河边的本氏族的人们。汉写“毕”姓。

不难看出,还有一种说法是赫哲族与松花江下游的民族统称为“七姓野人”。曾在历史上记载,乌扎拉族(七姓野人)由七个起源于松花江的土著民族在战乱中分支组成。始居于乌苏里江口附近、黑龙江畔的一些村庄中的一部分乌扎拉民族顺江下移,分居在哈巴罗夫斯科(伯力)临下的赫哲喀喇部内。在黑龙江与松花江汇合后的下游,赫哲族集居的街津口村下八岔迄今仍有乌扎拉氏族,乌苏里江流域四排村也有此氏族聚居。乌扎拉氏族,汉写“吴”姓。

孙木恩氏族又称舒穆鲁、舒穆禄,是“独角龙”之意,这是由图腾崇拜而得名。孙木恩隶属库尔喀部,散居未舍里、呼尔哈、珲春及黑龙江下游等地,天聪年间归顺清朝,编入八族,为满族氏族之一,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四月的档案[8]就有记载。17世纪末,孙木恩氏族在松花江下游居住,后移至黑龙江下游以渔猎为生,是最先构成赫哲族民族的最原始的祖先。在19世纪60年代,世居于松花江和黑龙江汇流下游的街津口村还保留这个民族的原始居民,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简化姓氏仿应汉姓,便取第一字做了姓氏,即现在的“舒”和“孙”姓。

近代,赫哲族主要聚居在中国第三大河流黑龙江下游南北两岸,两岸赫哲居民安居乐业,过着渔猎生活。但清朝时期的腐朽,沙俄入侵的步步紧逼,使昏聩的黑龙江将军奕山,未请示清朝政府允许,于1858年5月28日(咸丰八年四月十六日)被迫签定了不平等的《中俄瑷珲条约》。这个条约中,沙俄割去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六十多万平方千米的中国领土,使中国赫哲族被界江黑龙江一分为二,黑龙江像一柄利剑把赫哲族斩为两半,一半是南岸中国境内的赫哲族,一半是北岸俄国境内的那乃族(赫哲族),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大耻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