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论精神家园建设的传统文化依托

论精神家园建设的传统文化依托

时间:2022-10-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它先于现代而存在,构成了民族文化精神之树的主干。精神家园建设,必须保证传统文化始终处于社会中的主流文化地位,因为只有传统文化才承载得起民族的精神。[7]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吸收和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又要剔除传统文化中的落后成分,并将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转换。
论精神家园建设的传统文化依托_文化复兴:人文学科的前沿思考

论精神家园建设的传统文化依托

On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Relying of the Spiritual Home Building

王喜国 李 莉

精神家园,是人的理想信仰、精神追求和安身立命之所,它能够加强人们对其生活目的、意义及其使命、责任、信仰的理解和践行,是人们的情感、心理、理想和信仰等的集中体现。传统文化,指的是一个民族或社会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历史地形成、积累并沿袭下来的、至今仍影响着人们的文化,是民族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我们通常所称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指的是以儒家文化为主干、以道家和释家文化为补充的传统文化。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对于我们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传统文化对精神家园建设的价值意蕴

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提供丰富厚重的资源和质料,精神家园建设只有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才能凝聚和统一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被大众所接受,真正成为一种具有凝聚力、向心力的文化认同力量。

(一)传统文化是精神家园的基因和血脉

传统文化是植根于民族精神意识的社会遗传基因。人们都是在历史传统、文化氛围和民族心理等因素交互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不可能摆脱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每个人的言行举止乃至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和精神心理都深深地打上了传统文化的烙印,从而在举手投足之间,都暗合了自己所属文化的价值体系,并进入个体与集体的无意识状态。正如美国希尔斯在《论传统》一书中说,现代人总是生活在“过去的掌心之中”,“即使我们承认,每一代人都要修改前辈传下来的信仰和行为范型,我们还必然会发现,大量的信仰过去被拥护,现在仍然被拥护,许多行为范型过去被奉行,现在仍然被奉行。”[1]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情感认同的“社会血缘”。在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以及民族精神家园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共同的血缘、地域条件都是不可缺少的,它是民族凝聚力形成的自然基础。但是,单纯以血缘、地缘联系为纽带的群体,很容易受到外来影响的冲击,只有在文化的“社会血缘”上实现了高度认同,才能显示巨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过程中,诸多少数民族纷纷被汉族文化所融合。恰如龚自珍所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2]去其史,主要就是指割断其传统文化,割断一个民族的代际相连的血脉。反之,有了传统文化的强力维系,即使发生了犹太人两千年离开家园流浪之事,也无法摧毁他们的精神家园,并最终重新建国。

(二)传统文化是精神家园的载体和平台

传统文化能够提高人的自身修养和追求境界。文化的需要不同于物质需要,它不是人与生俱来,而是与人的文化修养有密切的关系。马克思在论物质生产与人的生活的关系时曾说,“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3]这里的“生产”也同样可以应用于“观念再生产”,即精神领域,这句话所折射出来的意思是人内心的修养程度、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与观念生产是相一致的。一般说来,文化修养程度高的群体更注重事业进展、自我实现和使命、价值;而文化修养程度相对较低的群体则更注重实利,所以,文化修养是人们精神提升的最“过硬”的软条件。但这里的文化修养,主要还是指传统文化修养,只有传统文化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最丰富、最深厚的意义给养。

传统文化能够提供精神家园建设的营养和资源。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它先于现代而存在,构成了民族文化精神之树的主干。如果传统文化的地位和精神弱化,不仅会导致民族精神贫弱,而且整个民族也可能会无声地消失。精神家园建设,必须保证传统文化始终处于社会中的主流文化地位,因为只有传统文化才承载得起民族的精神。而世俗文化、单纯的时尚文化和娱乐型为主的大众文化则不能承担这项任务,麦克唐纳说,“大众文化的花招很简单——就是尽一切办法让大伙儿高兴。但中产崇拜或中产阶级文化却有自己的两面招数:它假装尊敬高雅文化的标准,而实际上却努力使其溶解并庸俗化。”[4]这正是言必谈“三星”(歌星、球星、影星)时代的文化和精神现状,“不需要文化,只需要娱乐”[5]。我们切不可把娱乐当成民族文化建设的主流,它承载不起精神家园建设的重任。

(三)传统文化是精神家园的理念和灵魂

传统文化蕴含着民族发展的核心理念。在社会正常、健康发展的情况下,传统是指导人们思想行动的无声准则和心中律令,支撑起为“天下立心”的伟大工程。尤其是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文献,更是文明的结晶,传统的核心。《文心雕龙·宗经》中说:“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大凡一个民族能在岁月的风霜淘洗中屹立不倒,必自有一股坚忍不拔的文化撑拄其间,即传统文化;此文化融于该民族的语言文字、道德学术、政教风俗,乃至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其最精最要的内核即是该民族的经典,在基督教文明为《圣经》,在儒家为“四书五经”等。历来思想家和政治家要改造社会,也都是从传统文化入手。

传统文化构成了精神家园的灵魂。俄裔美籍社会学家,曾任哈佛教授的皮蒂里姆·索罗金在其专著《社会和文化动力》中宣称,文化是由“精神”加以统一的,它把思想和意义串联到一起,并渗透到社会的一切方面。[6]这个“精神”指的就是蕴含在文化中的灵魂。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其核心部分就是精神世界和价值观念,其核心的功能就在于为人的立身行事提供价值理念和精神支撑。冯骥才先生说:“文化似乎不直接关系国计民生,但是却直接关联民族的性格、精神、意识、思想、言语和气质。抽出文化这根神经,一个民族将成为植物人。”[7]

二、在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中加强精神家园建设

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吸收和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又要剔除传统文化中的落后成分,并将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转换。正如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说,建设精神家园,“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一)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为精神家园建设提供合理内核

对于传统文化要继承,这既是建设精神家园的必然诉求,也是增强精神家园凝聚力的必然要求。从心理学上讲,人的情感和心理是要寄托和倾注在我们认为是“永久性”的或比较持久事物的联系上,这就是永久居民和游客的心理区别。要解决由社会发展加速度带来的短暂性的情感和精神现象,必须有一个与之相对应的张力意识,才能实现新的平衡和稳定,这项重要任务必须由传统文化的继承来实现。

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在继承时,首先要继承它的基本理念,去除里面的旧时代因素,这正如冯友兰所提出的“抽象继承法”[8],即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分为具体意义和抽象意义。从具体意义上说,传统文化大多与封建思想有关,应当抛弃,从抽象意义而言,大多与封建思想无关,因此应当继承。比如,以法治[9]、小康[10]社会、以人为本[11]、和谐[12]社会等理念,只要去除其中的封建统治和忠君等因素,就可以成为精神家园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同时,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镜鉴反观传统文化,科学辨别,剥离其中的腐朽消极的因素,如“刑不上大夫”的特权思想、求稳怕变的守旧思想等,在借鉴和扬弃中为精神家园建设输入厚重的思想资源。

(二)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性转换,使精神家园建设体现时代价值

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既是传统文化焕发生机和活力的基本保证,又是精神家园建设成功的重要原因。一种精神要成为主流精神意识,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要扎根并来源于传统,二要符合时代特征和当代价值,三要内化并践行。当我们考察东西方社会思想和精神意识的时候发现,在西方,产生于中世纪的基督教通过创造性转换,适合了当代西方人的精神意识;在东方,日本也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调适,使之继续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并奉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也必须以传统文化为依托,充分吸收传统文化的资源和营养,同时将传统文化进行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价值转换,成为全体国民普遍遵循和践行的信条和标准,如果不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价值转换,精神家园建设就成了复古主义。

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党的意志、人民的意志、社会主义国家的意志,体现了时代的精神,是人们普遍认同的价值理念、价值尺度和价值原则。要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为传统文化的转换提供方向引领,主要是在党的领导下,使传统文化转换体现时代性、把握先进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为传统文化的转换提供方法引领,主要以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样就能更全面地认识、系统地把握、辩证地分析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能够为传统文化的转换提供内容的引领,有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我们就能更好地认识、鉴别、批判和吸收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更好地实现与当代社会价值成功对接,与时代精神需求同步前进。

(三)对传统文化进行全球化交流,为精神家园建设拓宽发展空间

传统文化要善于兼容外来文化,才能提高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生存力。我们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如果不从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吸收各种健康有益因素,实行文化上的闭关自守,就不能使精神家园成熟和完善起来。这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辉煌灿烂,但远非完美;西方文化奇葩绽放,也同样光彩夺目。中国传统文化中缺少的民主、理性、法治、个性等精神理念,在西方文化体系中,具有丰富的资源和实践经验。我们必须进行吸取、融合和创造性的改造,就如同近代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既为中国革命提供强大思想武器,又与中国实际和中国文化结合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一样,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元素。

传统文化要向外辐射本民族文化,才能提高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竞争力。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国家利益的拓展,单纯依靠国家经济实力和国家硬实力的提高是无法有效提高整个国家的竞争力的,必须通过文化的“走出去”战略和辐射力的影响,才能提高国家的影响力。交流的过程中,风险与机遇同在,既要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也使我们的文化和精神经受了检验和洗礼。也只有在这种精神文化的碰撞中,才能使我们发现传统文化中存在的问题,更发现精神家园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如果怕风险而躲在家里孤芳自赏,那我们就不能发现自身的缺点和弊端,在未来以综合国力为基础的国际竞争中,不管是硬实力战争,还是软实力碰撞,都可能会重演近代落后的悲剧。

(第一作者为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博士后,第二作者为海军潜艇学院讲师)

【注释】

[1]希尔斯:《论传统》,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页。

[2]龚自珍:《定庵续集》卷二,“古史钩沉”二。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25页。

[4]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91、92页。

[5]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91、92页。

[6]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82—83页。

[7]转引自廖晓义:《另一种生活是可能的》,《读者》2005年第5期。

[8]参见陈战国:《冯友兰与“抽象继承法”》,《文汇报》2009年5月18日。

[9]《管子·明法》。原文为:“威不两措,政不二门,以法治国则举措而已。”

[10]《诗经·大雅·民劳》。原文为:“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11]《管子·霸言》。原文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12]《管子·兵法》。原文为:“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谐,谐故能辑……故能全胜大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