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近代科学的形而上学自然观

近代科学的形而上学自然观

时间:2022-10-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形而上学自然观是与辩证自然观相对立的自然观,特点是以静止的、孤立的观念看待自然界。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产生,与近代自然科学早期科学实践的内容与方法紧密相关的。可是这种研究方法必然会导致形而上学自然观的流行。林奈所言“分类和命名是科学的基础”,可以看作是早期生物学的研究纲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中心内容,就是认为自然界绝对不变。[25]恩格斯的这段话表明,形而上学自然观在16—18世纪出现并流行,有它的历史必然性。
近代科学的形而上学自然观_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导论

形而上学自然观是与辩证自然观相对立的自然观,特点是以静止的、孤立的观念看待自然界。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产生,与近代自然科学早期科学实践的内容与方法紧密相关的。

近代自然科学早期,主要开展自然知识的收集和积累工作,科学家一般都采用孤立的、静止的方法来研究自然界。他们的认识程序一般是:先分别独立地认识对象,然后再考虑它同别物的联系;先认识事物的静态,然后再认识它的动态。科学认识是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当科学家开始认识一个事物时,首先进入科学家感觉领域的是这个事物本身,而不是这个事物同其他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例如,科学家首先看到的是这个事物的颜色、大小、形状,是这个事物自身的外貌,而不是它同别的事物联系的方式;是事物的现状,而不是它的历史恩格斯在谈论近代自然科学早期的研究方法时说:“旧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黑格尔称之为‘形而上学的’方法,主要是把事物当作一成不变的东西去研究,它的残余还牢牢地盘踞在人们的头脑中,这种方法在当时是有重大的历史根据的。必须先研究事物,尔后才能研究过程。必须先知道一个事物是什么,尔后才能觉察这个事物中所发生的变化。”[23]

人的认识是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一般先认识简单事物,然后认识复杂事物;先把对象看作简单的实体,然后再把事物看作是复杂的对象。显然,孤立地认识一个事物自身,要比认识它同别物的各种联系简单;认识现状、静态、存在,比认识历史、动态、演化简单。所以科学家在开始认识一个对象时,比较简易可行的方法,是把对象看作是孤立、静止的对象。这当然是把复杂事物简单化了,但这种研究在近代科学早期不仅是必需的,而且是富有成效的。可是这种研究方法必然会导致形而上学自然观的流行。

生命现象是自然界最复杂的现象,因此近代早期生物学更需要采用孤立、静止的方法。分类学、解剖学是早期生物学的两个基本学科,体现了生物学早期研究方法的上述特征。林奈所言“分类和命名是科学的基础”,可以看作是早期生物学的研究纲领。在分类学的早期曾流行一种十分简单的二分法,把一个“属”分成两个“种”,“非此即彼”。而《圣经·马太福音》说过:“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以外,都是鬼话。”然而,种与种之间当然有区别,但这种区别是相对的:一个种可以变化为另一个种,在相邻两个种之间会有中间的、过渡的形态,这些形态不是“非此即彼”,而是“亦此亦彼”。生物学家在对物种进化分类时,必然要强调种的稳定性、物种界线的清晰性和确定性、物种序列的间断性,这就会自发产生生物物种不变论。林奈既是近代分类学的权威,又是物种不变论的重要代表。他说:“物种是至高无上的上帝创造的。最初创造了多少物种,现在就是多少。它们虽然遵循传种接代的神的法则有所繁殖,但是每种生物永远是那个样子,不会改变。”[24]

在解剖学中,解剖学家关注的是生物体的部分,而不是生物体的整体。他们相信只要逐一认识了生物体的各种器官,也就知道了整个生物体。解剖学家又必须把生物体的各个器官看作是孤立的;他们要观察的是这些器官,而不是这些器官之间的联系。当解剖学家对生物体进行解剖时,生物体被看作是死体,而不是活体。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认为,只有把对象看作是静止不变的东西,才能仔细地观察;要了解事物是怎样变化的,首先要认识它是什么;要了解生物器官的功能,首先要了解它的结构。因此,解剖学采用的是孤立、静止的方法,提供的是生物体的孤立、静止的画面,这同样也会导致形而上学的物种不变论。

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中心内容,就是认为自然界绝对不变。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观点,除物种不变论外,还有宇宙不变论。宇宙不变论不承认太阳系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认为宇宙一开始就和现在一样。关于太阳系的起源,牛顿接受了托马斯·阿奎那“第一推动者”的观念,提出了神的“第一次推动”的假说。他说:太阳、行星、彗星之这样的奇异布置,实在只有靠一个全知全能的主宰才能产生。

恩格斯在概括16—18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状况时说:“把自然界分解为各个部分,把各种自然过程和自然对象分成一定的门类,对有机体的内部按其多种多样的解剖形态进行研究,这是最近400年来在认识自然界方面获得巨大进展的基本条件。但是,这种做法也给我们留下了一种习惯:把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和各种过程孤立起来,撇开宏大的总的联系去进行考察,因此,就不是从运动的状态,而是从静止的状态去考察;不是把它们看作本质上变化的东西,而是看作永恒不变的东西;不是从活的状态,而是从死的状态去考察。这种考察方法被培根和洛克从自然科学中移植到哲学中以后,就造成了最近几个世纪所特有的局限性,即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25]恩格斯的这段话表明,形而上学自然观在16—18世纪出现并流行,有它的历史必然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