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心理咨询技术简介

心理咨询技术简介

时间:2022-10-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主要适应症为各类神经症,如恐怖症、强迫症,以及各种严重的心理挫折,如人际交往困难、各种性心理障碍等。向病人解释自由联想内容和显梦的真实意义是精神分析治疗的中心工作,目的在于向病人指出隐藏在潜意识中的心理异常的症结所在,并帮助病人领悟和克服,使病人学会面对现实,以更成熟、更有效的方式处理心理异常的症结。
心理咨询技术简介_心理疏导技术

1.精神分析治疗

精神分析学说又称弗洛伊德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始人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在心理学界,这个理论是指精神分析和无意识心理学体系,也称为精神病学和深蕴心理学。分为古典和新的弗洛伊德主义。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1856—1939)、阿德勒(1870—1937)和荣格(1875—1961)。尽管阿德勒和荣格后来都对弗洛伊德的学说提出了挑战,被弗洛伊德称为是反叛,但是他们确实发展了精神分析学说。

精神分析治疗是使病人在无拘束的会谈中领悟到心理异常的症结所在,并逐渐改变其行为模式,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治疗方式。主要适应症为各类神经症,如恐怖症、强迫症,以及各种严重的心理挫折,如人际交往困难、各种性心理障碍等。人格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没有内省能力的人以及精神分裂症等严重精神病患者不适宜应用精神分析治疗。

精神分析治疗的基本手段是会谈。让病人在安静、温暖的治疗室中斜躺在舒适的沙发椅上,面朝天花板,以便于集中注意力,心理医生坐在病人身后。在会谈时,经典的精神分析治疗技术主要有:

【自由联想】

由病人选择自己想谈的题目和内容,如生活经历、家庭关系、与人交往、工作情况、兴趣爱好或发病经过等,总之,想到什么就谈什么,即使毫无逻辑关系甚至非常幼稚可笑也没有关系。病人要做到这一点开始时比较困难,但随着心理医生的鼓励和指点,病人就会逐渐沉入往事的回忆之中。如果病人在叙述时突然停止不语,或吞吞吐吐,或故意避开某些问题,或与医生辩论,则表明病人出现了“阻抗”( resistance)现象,而这往往是病人心理异常症结所在。破除阻抗并非易事,但心理医生如能用理解和同情的语调帮助病人逐渐克服妨碍自己自由联想的阻力,能使自由联想的技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移情】

当病人沉入往事回忆时,往往会视心理医生为病人早年生活环境里与自己有重要关系的人,从而把早年的感情移置到心理医生身上,或者把心理医生当作热爱对象(正移情),或者当作憎恨对象(负移情)。这时就要及时向病人解释这些表现的本质,说明这是早年生活感情的重演,并由此进行联想,以使患者在感情上有所变化。

【梦的分析】

分析梦是进入潜意识的捷径。要发掘潜意识中的心理活动,就要要求病人谈自己做过的梦,以便心理医生理解梦的表面情节(显梦),并分析梦的象征意义(隐梦)。只有把显梦的潜在内容在意识中恢复本来面目,才能暴露病人潜意识中心理活动的真意,以揭示其当前生活中的矛盾和倾向。

【解释】

向病人解释自由联想内容和显梦的真实意义是精神分析治疗的中心工作,目的在于向病人指出隐藏在潜意识中的心理异常的症结所在,并帮助病人领悟和克服,使病人学会面对现实,以更成熟、更有效的方式处理心理异常的症结。

中国目前进行的精神分析治疗称之为“认知领悟心理疗法”,由中国学者钟友彬于20世纪70 年代末提出。其具体的做法是:

初次会谈主要让病人叙述心理异常症状产生、发展的历史和具体表现内容。作出诊断后即进行初步解释,明确告诉病人心理异常是可以纠正的,但必须配合,即对心理医生的提示、解释要联系自己的认识进行思考,疗效的好坏取决于病人自己的努力程度。

以后的会谈,主要询问病人的生活史和容易回忆的有关经验,但不要求深入回忆,对于梦也不作过多的分析。目的是建立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使病人真诚地相信医生的解释。

在良好“医患关系”的基础上与病人一起分析症状的性质,结合病人的具体病情引导其相信这些症状大都是幼稚的、不符合成人思维逻辑规律的情感和行动,有些想法近似于儿童的幻想,在正常人看来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当病人对上述解释和分析有了初步认识和体会后,即向病人进一步指出心理异常的根源在于过去的生活经历,在于脑内留下的过去甚至是幼年期生活经历中的精神创伤,这些精神创伤在成年期遇到挫折时还会再现出来影响病人的心理。病人领悟后就应该用目前成人的观念和标准去理解过去生活经历中的精神创伤,这些精神创伤是过去心理防御机制不完善和不成熟的反应结果,现在时过境迁,就不应该重现过去幼稚的反应模式,从而在理解的过程中逐渐建立健康的认知和行为模式。

2.行为主义治疗

行为主义治疗是针对特殊的问题行为(不良行为或变态行为),运用提高目标行为(良好行为或正常行为)发生率或降低问题行为发生率的种种行为技术,以最终矫正问题行为的治疗方式。其理论基础是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 Pavlov,I。)研究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 Skinner,B.F.)揭示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 Bandura,A.)和华生(Watson,J.B.)提出的学习理论以及法国精神病理学家让内( Janet,P.M.F.)倡导的再教育理论。

行为主义治疗的特点在于:强调外在的看得见的不良行为或变态行为,不操心引起这些问题行为的原因及其演变过程;强调最近而不是过去的不良行为或变态行为,即重视现有症状;强调根据行为改变的程度来评价疗效。

行为主义治疗与精神分析治疗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把问题行为看作是习得性反应,是不良学习的结果,后者则看作是内心冲突不能解决而表现出来的症状;前者侧重于问题行为的矫正,用良好行为或正常行为来代替不良行为或变态行为,后者则侧重于帮助病人对自己问题行为的“领悟”,一旦“领悟”,治疗便告结束;前者消除问题行为的方法是制定良好行为或正常行为的学习过程,后者则依赖分析、解释使病人对问题行为症结的领悟而最终在此基础上解决问题行为。

行为治疗具体的实施方法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十种:

【系统脱敏疗法】

系统脱敏疗法是一种减轻恐惧、焦虑、敏感的治疗方法。因为治疗过程是有序而连续的,故称系统脱敏疗法。其原理是:恐惧、焦虑等神经症性症状起因于中性刺激(原来不会引起恐惧、焦虑反应)与恐惧、焦虑反应多次结合而演变成的较为稳固的恐惧、焦虑刺激,如果能将这种演变而成的恐惧、焦虑刺激与松弛反应多次结合,则就能逐渐削弱恐惧、焦虑刺激与恐惧、焦虑反应之间的联系,减轻对恐惧、焦虑刺敫的敏感性,从而使它们最终还原成不会引起恐惧、焦虑反应的中性刺激。

系统脱敏疗法的实施有两个条件,即必须进行两种准备工作。

一是要学会肌肉放松,以达到随时随意进入到“全身松弛”的状态。

二是将引起恐惧、焦虑反应的刺激情景按恐惧、焦虑强度由 弱到强(由低到高)顺序排列。

【满灌疗法】

满灌疗法不需要进行任何放松训练,而一下子呈现最强烈的恐惧、焦虑刺激(冲击),或一下子呈现大量的恐惧、焦虑刺激(满灌、泛滥),以迅速纠正病人对恐惧、焦虑刺激的错误认知,并消除由这种刺激引发的习惯性恐惧、焦虑反应,故也称冲击疗法或泛滥疗法。

【标记奖励疗法】

标记奖励疗法也称代币券疗法。即奖励有一定价值的“标记”或“代币券”来强化所期望的行为。

【厌恶疗法】

厌恶疗法是把不良行为与引起躯体痛苦的刺激结合起来,使病人在发生不良行为的同时感到躯体的痛苦反应,从而使病人对不良行为产生厌恶而使其逐渐消退。躯体痛苦反应的刺激可以通过想象引起,也可以通过药物等化学手段或电击、弹拉橡皮圈等物理手段引起。

【自信训练疗法】

自信训练疗法是通过让病人学会表现自己以增强自信心而消除恐惧、焦虑等消极情绪。一个人之所以对自己缺乏信心,主要是因为没有或不善于表达自己,只要有了表达自己并善于表达自己的行为,就不会害怕表现自己,就有了信心。

【行为塑造疗法】

行为塑造疗法是采用逐步升级的行为作业,并在作业完成后给予奖励等积极强化,以使病人出现期望行为。

【消退疗法】

消退疗法是对不良行为不予强化,而使其自然消退。

【示范疗法】

示范疗法是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适应性行为以形成相应的行为。

【理性情绪疗法】

理性情绪疗法是在行为主义治疗中加入认知因素。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Ellis,A.)于20世纪50 年代创立。理性情绪疗法的治疗整体模型是“ABCDE”,是在埃利斯的“ABC理论”基础上建立的。

【生物反馈疗法】

生物反馈疗法是利用生物反馈技术,按照生物反馈仪上显示出来的诸如肌电、皮肤电、皮肤温度、脑电、心率血压血管容积等生物学信息,通过肌肉、精神放松训练,以调整与这些信息有关的内部器官系统的病理性活动。之所以将其列入行为主义治疗,是因为内部器官系统的“活动”(功能)也可以理解为“行为”(内在行为),只不过内部各器官统的活动受植物性神经系统支配,而不像躯体骨骼肌活动(外显行为)那样受人的意识控制而能随意改变其活动水平而已。但经过训练,这些看来不能随意控制的内部器官系统“行为”,也可以像骨骼肌那样受控于人的意识。生物反馈疗法较多地用于矫治由于过度紧张导致的心理失调,以及各种心身障碍与心身疾病

3.人本主义治疗

人本主义治疗是使病人改善“自知”或自我意识,使其认识到自我的潜在能力和价值,并创造良好环境,在与别人的正常交流中,充分发挥积极向上的、自我肯定的、无限的成长和自我实现的潜力,以改变自己的适应不良行为,矫正自身心理问题的治疗方式。其理论基础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 Maslow,A.H.)、罗杰斯(Rogers,C.R.)、戈尔德斯坦因( Goldstein,K.)、奥尔波特(Allport,G.W.)等创立的人皆有发展自身潜能的内在倾向的人本主义理论。其主要适应症为各种神经症。

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于20世纪50到60年代在美国兴起,70到80年代迅速发展,它既反对行为主义把人等同于动物,只研究人的行为,不理解人的内在本性,又批评弗洛伊德只研究神经症和精神病人,不考察正常人心理,因而被称之为心理学的第三种运动。

人本主义反对将人的心理低俗化,动物化的倾向,反对仅仅以病态人作为研究对象,把人看为本能牺牲品的精神分析学派,也反对把人看作是物理的、化学的客体的行为主义学派。主张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关心人的价值和尊严。 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把人的本性的自我实现归结为潜能的发挥,而潜能是一种类似本能的性质。人本主义最大的贡献是看到了人的心理与人的本质的一致性,主张心理学必须从人的本性出发研究人的心理。

人本主义治疗在临床中最有代表性的疗法是“病人中心疗法”,也称之为“询者中心疗法”。其具体操作为:

(1)不断用反响的方式来激发病人的情感。

心理医生始终以朋友的身份(不以权威专家自居)鼓励病人充分发泄内心的、情感,对病人表述的事件不作任何评价和指引,而只对其所表达的情感作出反应。例如病人因受到不合乎自己要求的待遇而表现出愤愤不平时,心理医生可说:“你是否很恼火?”以此种反响来激发病人的情感。这似乎有些火上浇油,但由于一再重复病人在言谈中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情感,就能使病人逐渐认识到自己在这一事件或问题中所克制(或未觉察到)的消极情感,正是产生目前心理异常的根源。

(2)始终充分理解和信任病人所暴露出来的情感。

在治疗过程中,心理医生不作任何解释,不作诊断,不发指令,不答问题,自己也很少向病人提问题,而只是无条件地正面关心病人。不管病人暴露出什么样的情感,总是充分理解和信任,让病人感到心理医生是真诚的,可信赖的,能给人温暖的,对其诉述是感兴趣的。在这样的氛围下,病人就能毫无顾虑地畅所欲言,就会逐渐感到自己是完全独立自主的,而不像在日常生活中总是受到他人评价、拒绝或劝说的影响。这样就可以帮助病人从消极防御的情感中解脱出来,不再依靠别人的评价来判断自己的价值,从而产生健康的自我实现的态度,最终解决自己的问题。

治疗时间和次数不固定,完全由病人自行决定。用此疗法也可进行集体治疗,但集体治疗时,心理医生只能作为集体的一个成员参加。

4.森田治疗

森田治疗是日本精神病学家森田正马于20世纪20年代组合了当时治疗神经症的一些主要方法,如隔离疗法、说理疗法、作业疗法、生活疗法等而创立的,以后又在理论和操作上不断改良、完善、发展,遂成为现在的森田疗法。这种治疗的基本要求是“顺应自然,有所作为”,即放弃个人的主观认知,顺从其客观的自然状态,承认症状,但不追溯病因,一切从现在开始,通过行动,让现实生活充满活力,以促进精神能量指向外界,在成功的体验中去重新适应环境,适应社会,从而恢复社会功能。

其理论基础是森田提出的独特的神经质学说,即具有神经质的人因注意容易集中于某种感觉而使这种感觉过敏,感觉过敏又使注意更集中于此感觉,从而造成所谓“精神交互作用”的恶性循环,最后导致各种神经症。森田治疗的主要适应症为神经症,尤其是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疑病症、抑郁性神经症和神经衰弱

森田治疗可分为门诊治疗和住院治疗。

【门诊治疗】

门诊治疗主要是通过森田格言,如“顺其自然”“从现在开始”“重在行动”等,帮助病人认识和纠正自己不适应的认知和行为,然后鼓励病人去做在现实生活中一切应做的事情,并通过日记写下行动的体会。心理医生可据此进一步作治疗指导,最后让病人对行动结果作出自我评价,以提高其自信心,从而认识到只要像正常人一样地生活和行动,社会功能就会完全恢复。

【住院治疗】

住院治疗一般适应较严重的神经症患者,其整个治疗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绝对卧床期。

此阶段约1 周左右。把病人与外界完全隔离。除了洗漱、饮食、如厕外,禁止一切活动,绝对卧床休息。心理医生查房也不问症状,以使病人逐渐养成对焦虑、烦恼的忍受,并激起其对生活的愿望。如果病人产生了强烈的活动欲望(想做事情),即可转入下一阶段,否则,则适当延长绝对卧床期时间。

第二个阶段,轻活动期。

此阶段短则3天,长则2 周。限制卧床时间,一般控制在8-10小时。此阶段仍然禁止谈话、读书、游戏等活动,但白天可到室外散步,晚上则需写当天的日记。当病人体力慢慢恢复,积极向外的活动意向越来越强烈,越来越渴望参与较重的活动时,则可进入第三阶段。

第三个阶段,重活动期。

此阶段约1—2 周。根据病人的体质状况,指导他们参加较重或重的体力活动,如读书、写字、绘画、各种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等,以使病人带着症状,面对现实像正常人一样地活动,从而锻炼适应社会的能力,学会人际交往技巧,并在成功的体验中,提高自信心。如果病人产生忙碌感(感到活动太多太忙),则可进人第四阶段。

第四个阶段,生活训练期。

此阶段按神经症矫治康复程度和社会功能恢复状况而定,不硬性规定时间。此阶段主要进行各种正常的生活训练,如按时作息、完成规定的活动量等,必要时也可请假出院回学校、单位去适应学习、工作环境。如神经症症状基本消失,适应社会正常,即可出院。但出院后仍要跟踪治疗。如通过批改病人的日记以调整病人随时可能出现的不良认知与情绪,每周1—2次与病人交谈,继续用森田格言鼓励以巩固疗效。

5.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CognitiveTherapy)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患者的不良认知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的总称。

认知疗法的基本观点是:认知过程及其导致的错误观念是行为和情感的中介,适应不良行为和情感与适应不良认知有关。认知疗法常采用认知重建、心理应付、问题解决等技术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其中认知重建最为关键。

认知疗法作为一种系统的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技术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因此,它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及认知心理学在理论上有着密切的联系。

5.1基本原理

【认知影响行为】

由于文化、知识水平及周围环境背景的差异,人们对问题往往有不同的理解和认知。所谓认知一般是指认识活动或认识过程,包括信念和信念体系、思维和想象。具体来说,“认知”是指一个人对一件事或某对象的认知和看法,对自己的看法,对人的想法,对环境的认知和对事的见解等等。

认知疗法强调,一个人的非适应性或非功能性心理与行为,常常是受不正确的认知而不是适应不良的行为。正如认知疗法的主要代表人物贝克(A. T. Beck)所说:“适应不良的行为与情绪,都源于适应不良的认知,因此,行为矫正疗法不如认知疗法。”例如,一个人一直“认为”自己表现得不够好,连自己的父母也不喜欢他,因此,做什么事都没有信心,很自卑,心情也很不好。认知疗法的策略,便在于帮助他重新构建认知结构,重新评价自己,重建对自己的信心,更改认为自己“不好”的认知。认知理论认为人的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评价、解释或哲学观点,而非来自事情本身。情绪和行为受制于认知,认知是人心理活动的决定因素,认知疗法就是通过改变人的认知过程和由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观念来纠正本人的适应不良的情绪或行为。治疗的目标不仅仅是针对行为、情绪这些外在表现,而且分析病人的思维活动和应付现实的策略,找出错误的认知加以纠正。

【治疗的关键在于重构认知】

认知疗法主要着眼点,放在患者非功能性的认知问题上,试图通过改变患者对己、对人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变所呈现的心理问题。认知疗法常采用认知重建、心理应付、问题解决等技术 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其中认知重建最为关键。

艾利斯(Ellis)认为,经历某一事件的个体对此事件的解释与评价、认知与信念,是其产生情绪和行为的根源,不合理的认知和信念引起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只有通过疏导谈论来改变和重建不合理的认知与信念,才能达到治疗目的。

贝克也指出,心理困难和障碍的根源来自于异常或歪曲的思维方式,通过发现、挖掘这些思维方式,加以分析、批判,再代之以合理的、现实的思维方式,就可以解除患者的痛苦,使之更好地适应环境。

梅钦伯姆(Meychenbaum)认为,人的行为和情绪由自我指令性语言控制,而自我指令性语言在儿童时代就已经内化,虽在成人期意识不到,但仍在控制人类的行为和情绪。如果自我指令性语言在形成过程中有误,则会产生情绪障碍和适应不良行为。因此,治疗包括学习新的自我指令、使用想象技术来解决问题等。

5.2 五种具体的认知治疗技术

【识别自动思维】

由于引发心理障碍的思维方式是自动出现的,已构成了个体思维习惯的一部分,多数个体不能意识到在不良情绪反应以前会存在着这些思想。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咨询师首先要帮助个体学会发现和识别这些自动化的思维过程。

【识别认知性错误】

所谓认知性错误,即个体在概念和抽象上常犯的错误。这些错误相对于自动化思想更难识别,因此咨询师应听取并记录个体的自动性思维,然后帮助个体归纳出它们的一般规律。

【真实性检验】

真实性检验就是将个体的自动思维和错误观念作为一种假设,鼓励他在严格设计的行为模式或情境中对假设进行检验,使之认识到原有观念中不符合实际的地方,并自觉纠正,这是认知疗法的核心。

【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就是让个体意识到自己并非被人注意的中心。很多个体总感到自己是别人注意的中心,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受到他人的评价。为此,他常常感到自己是无力的,脆弱的。如果个体认为自己的行为举止稍有改变就会引起周围人的注意和非难,那么咨询师可以让他不像以前那样去和人交往,即在行为举止上稍有改变,然后要求他记录别人不良反应的次数,结果他发现很少有人注意他言行的变化,他自然会认识到自己以往观念中不合理的成分。

【抑郁或焦虑水平的监控】

多数个体都认为他们的抑郁或焦虑情绪会一直不变地持续下去,而实际上,这些情绪常常有一个开始、高峰和消退的过程,而不会永远持续。让接受咨询的个体体验这种情绪涨落变化,并相信可以通过自我监控,掌握不良情绪的波动,从而增强改变的决心。

5.3 阿尔波特.埃利斯的合理情绪行为疗法

【概述】

该理论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体系,他认为人有其固有本性,人的先天倾向中有积极的取向,也有消极的本性;换句话说,人有趋向于成长和自我实现这样的内在倾向,同时也具有非理性的不利于生存发展的生活态度倾向,而且艾利斯更强调后一种倾向,他认为正是这种非理性的生活态度,导致心理失调。

【分类】

艾利斯将人类常见的非理性信念归纳为以下几种:

(1) 倾向于进行畸形的思维(如强迫思维);

(2) 倾向于易受暗示影响;

(3) 倾向于过度概括化以偏概全;

(4) 倾向于要求尽善尽美,认为不是完美的就是无用的;

(5) 倾向于对他人的过分要求;

(6) 倾向于追求绝对化,肯定化,不能忍受不确定性;

(7) 倾向于夸大负性事件的危害性;

(8) 倾向于自暴自弃;

(9) 倾向于自我贬低;

(10)倾向于过分关注自身的机体的变化;

【解释】

艾利斯认为人的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评价、解释或哲学观点,而非来自事情本身。情绪和行为受制于认知,认知是人心理活动的“牛鼻子”,把认知这个“牛鼻子”拉正了,情绪和行为的困扰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

艾利斯将以上观点概括称之为ABC理论,A代表诱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s),B代表信念(Beliefs)是指人对A的信念、认知、评价或看法,C代表结果即症状(Consequences)。艾利斯认为并非诱发事件A直接引起症状C,A与C之间还有中介因素在起作用,这个中介因素是人对A的信念、认知、评价或看法,即是信念B,艾利斯认为人极少能够纯粹客观地觉知经验A,总是带着或根据大量的已有信念、期待、价值观、意愿、欲求、动机、偏好等来经验A。因此,对A的经验总是主观的,因人而异的,同样的A在不同的人会引起不同的C,主要是因为他们的信念有差别即B不同。换言之,事件本身的刺激情境并非引起情绪反应的直接原因。个人对刺激情境的认知解释和评价才是引起情绪反应的直接原因。

在ABC理论中,D代表治疗(disputing)。通过D来影响B,认识偏差纠正了,情绪和行为困扰就会在很大程度上解除或减轻,最后达到E效果(effects),负性情绪得到纠正。

5.4 阿伦·贝克和雷米对“认知过程中常见的认知歪曲”的研究

【任意推断】

即在证据缺乏或不充分时便草率地作出结论,如“我是无用的,因为我去买东西时商店已经关门了”。

【选择性概括】

仅依据个别细节而不考虑其他情况便对整个事件作出结论,这是一种瞎子摸象式的、以偏概全的认知方式。如“单位中有许多不学无术的人在工作,这是我做领导的过错”。

【过度引申】

或称过度泛化,是指在单一事件的基础上作出关于能力、操作或价值的普遍性结论,也就是说从一个琐细事件出发引申作出的结论。如“因为我不明白这个问题,所以我是一个愚蠢的人”。或“因为打碎了一只碗,所以我不是一个好母亲”。

【夸大或缩小】

对客观事件的意义作出歪曲的评价,如“因为偶然的开玩笑,并无恶意地撒了一次谎,于是认为完全丧失了诚意”。

【走极端的思维】

即要么全对,要么全错,病人往往把生活看成非黑即白的单色世界,没有中间色。如没有被聘为电视播音员,从而就产生:“我感到非常沮丧,因为没有什么地方再会聘用我了;我现在连整理房间的能力也没有了,我成为一个无用的人了。”

贝克的病理心理学认知模式已经广泛用于对焦虑障碍、恐怖障碍、偏执状态、药物滥用、性功能障碍和神经性厌食的理论分析,所有这些分析都是根据贝克的下述理论假设:在信息形成过程中产生的曲解和谬误导致了情绪障碍的发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