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思考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思考

时间:2022-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此基础上,列宁提出了一条与马赫的科学认识论全然不同的认识论研究思路。列宁的这些基本思想贯穿于他对马赫主义认识论的批判和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点的正面阐述中。列宁正是抓住这一缺陷,从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两条路线的对立出发批判马赫的认识论。在列宁看来,马赫主义认识论陷入唯心主义的思想根源,就在于把自然科学的概念僵化了。首先,列宁强调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历史主义原则。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思考_文化哲学:认识与评价

二、列宁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思考

从列宁关于科学与哲学关系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列宁哲学观的一个最基本的思想就是充分肯定形而上学,即哲学本体论的合理性。这一思想恰好与马赫排斥形而上学的哲学观针锋相对。在此基础上,列宁提出了一条与马赫的科学认识论全然不同的认识论研究思路。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的第一章,列宁明确指出,应当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出发研究一切认识论问题。他指出:“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呢,还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这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是“哲学上两条基本路线的区别”[99];以此为前提,产生出两条基本的认识路线: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唯心主义的认识论,从而形成了认识论研究中一系列问题上的对立。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并以实践为基础说明人的意识是如何反映客观物质世界的;在研究方法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简单地搬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而应当运用哲学的辩证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考察人的认识的形成及其发展。在这里,列宁把认识论建立在本体论的基础上,并要求从哲学思维的层次上解决认识论问题。这是典型的哲学认识论。列宁的这些基本思想贯穿于他对马赫主义认识论的批判和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点的正面阐述中。因此,要深刻地理解列宁认识论的实质,就必须从这两个方面分析入手,揭示列宁解决认识论问题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

先看列宁对马赫主义认识论的批判。

我们在前面论述科学认识论时已指出,马赫从生理—心理的角度研究感觉等认识论问题,在科学认识论的范围内有其合理性,但是,马赫以科学认识论否定整个哲学,又是他的认识论学说的基本缺陷。列宁正是抓住这一缺陷,从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两条路线的对立出发批判马赫的认识论。在列宁看来,马赫主义认识论陷入唯心主义的思想根源,就在于把自然科学的概念僵化了。由此出发,列宁逐一论述了感觉、经验、时间和空间等范畴的哲学意义。尽管列宁过分强调哲学党性原则,没有恰当评价马赫认识论的合理之处,但是,从列宁同马赫主义者的论争、从列宁对马赫主义者的认识论的基本范畴的清理看,列宁又的确看到了马赫主义认识论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处于不同层次上的两种认识论:马赫主义认识论只反映了自然科学一个部门的成就,即反映了生理学和心理学的成就,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哲学的认识论。

再看列宁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本点的正面阐述。

我们认为,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不是简单地提出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基本点,而是通过对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基本概念的界定,确立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的基本原则。

首先,列宁强调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历史主义原则。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列宁抓住了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提出的实践观念,予以创造性的发挥,强调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生活是人的现实的历史活动,实践是人的改造客观世界和人自身的物质的创造活动,和人的文化历史发展相联系。以生活、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础,就是要求从文化—历史层面上,而不是从人的生理、心理层面上探讨认识论问题。这样,列宁就把历史主义原则引入了认识论的研究之中。

其次,列宁强调认识客体的非实体性。不可知论产生的一个重要认识论根源,就在于把认识客体实体化。所谓把认识客体实体化,就是把某一物质形态或物质的某一属性凝固化、实在化,看作是独立于其他物质或其他属性而又决定其他物质或其他属性的绝对存在物。其结果,认识客体成为一种非历史性的死物:当人们还不能认识它时,就把它看作是不可捉摸的自在之物,而当人们能够认识它时,又对自己认识的客观性产生了怀疑。康德把事物的本质实体化,认为人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旧唯物主义把物质元素实体化,把物质看作是以太、原子之类的实体,认为这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是认识的终极对象。一旦现代物理学突破了这些物质元素的界限,就出现了物理学危机,产生了不可知论。因此,要根除不可知论,其重要方面是必须使认识客体非实体化。列宁初步看到了客体实体化与不可知论之间的联系,于是,给物质下了一个哲学的定义,指出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客观实在。这就使认识客体非实体化了,作为可认识对象的物质不再是某种具体事物,而是既包括自然界的一切客观实在的物质,又包括人的社会存在。这种物质世界只会历史地进入人的认识视野,永远不会“消失”。可见,列宁的物质定义把认识的历史主义原则也引入了对认识客体的研究。实际上,认识客体的非实体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对于我们说明认识的客观性问题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20世纪哲学对这一问题作了多方探讨,但还远远没有解决。

最后,列宁规定自由是主体能动性的本质。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列宁强调自由与必然关系的认识论意义。他认为,人认识必然性,人不断地把尚未认识的必然性转化为认识了的必然性,把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人也就获得了、发展了、扩大了自由。在这里,认识的能动性与自由的含义重合了。认识能动性作为人的认识的内在力量,本质上是人的自由。主体能动性的提高过程,就是自由的历史表现。由于自由与认识能动性的结合,历史主义原则也就引入了对认识主体的考察。以自由说明人的认识的能动性,就把人的认识活动与动物的反应活动从本质上区分开来,要求哲学认识论不像科学认识论那样从人与物质世界、与动物生理、心理的同一性出发探讨人的意识的形成,而是从人的本质、从人与动物生理、心理的差异出发探讨人的认识的可能性问题。这对于我们解决认识的主体性问题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当然,列宁的上述思想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和深入论述,只是初步地显露而已。但是,这却为我们留下了富有启发性的思想资料和进行重新创造的“文本”。我们要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不仅要熟读、熟记这些“文本”,更要在当代认识论发展的基础上对这些“文本”加以新的发挥、新的阐释、新的创造。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有其生命力。

【注释】

[1][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9页。

[2][德]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上卷,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38页。

[3][英]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244页。

[4][奥]弗兰克:《科学的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页。

[5][德]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68页。

[6][美怀特编著分析的时代商务印书馆年版第页]:《》,1981,8。

[7][德]那托普:《康德与马堡学派》,洪谦主编:《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辑》,商务印书馆l964年版,第95页。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45页。

[9][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论灵魂》,《亚里士多德的基本论著集》,兰德姆出版社1941年版,第561页。

[10][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论灵魂》,《亚里士多德的基本论著集》,兰德姆出版社1941年版,第590页。

[1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论灵魂》,《亚里士多德的基本论著集》。兰德姆出版社1941年版,第591页。

[12]转引自吕大吉:《洛克》,《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第3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49~350页。

[13][英]休谟:《人性论》上册,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7页。

[14][英]休谟:《人类理解研究》,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第14~15页。

[15][英]休谟:《人类理解研究》,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第20页。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28页,注(111)。

[17][法]笛卡尔(笛卡儿——引者注):《第一哲学沉思集》,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7~18页。

[18][法]笛卡尔(笛卡儿——引者注):《方法谈》,《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369页。

[19][德]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上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61页。

[20][德]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上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60页。

[21][德]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上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05页。

[22]关于莱布尼茨的上述思想,我在《论莱布尼茨的自由原则及其意义》一文中论述较详,可参见,该文载《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6期,第66~72页。

[23]贺麟:《黑格尔》,《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第6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50页。

[24][法]孔德:《实证哲学教程》,洪谦主编:《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30页。

[25][法]孔德:《实证哲学教程》,洪谦主编:《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32页。

[26][法]孔德:《实证哲学教程》,洪谦主编:《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29页。

[27][法]孔德:《实证哲学教程》,洪谦主编:《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27页。

[28][奥]马赫:《感觉的分析》,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iii页。

[29][奥]马赫:《感觉的分析》,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V页。

[30][奥]马赫:《感觉的分析》,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3页。

[31][奥]马赫:《感觉的分析》,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V页。

[32][美]卡尔纳普:《哲学与逻辑句法》,转引自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24页。

[33][美]卡尔纳普:《哲学与逻辑句法》,转引自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25页。

[34]参见江天骥:《当代西方科学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5页。

[35][苏]彼德鲁舍夫斯基:《心理学的哲学基础和自然科学基础》,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版,第443页。

[36]参见《巴甫洛夫选集》,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第103~112页。

[37][瑞士]皮亚杰:《皮亚杰学说》,《皮亚杰学说及其发展》,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15页。

[38][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5页。

[39][法]让娜·帕朗—维亚尔:《自然科学的哲学》,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18页。

[40][德]康德:《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162页。

[41]H.P.里克曼编:《狄尔泰著作选》,剑桥大学出版社1976年版,第208页。

[42]H.P.里克曼编:《狄尔泰著作选》,剑桥大学出版社1976年版,第208页。

[43]H.P.里克曼编:《狄尔泰著作选》,剑桥大学出版社1976年版,第211页。

[44]H.P.里克曼编:《狄尔泰著作选》,剑桥大学出版社1976年版,第216页。

[45]H.P.里克曼编:《狄尔泰著作选》,剑桥大学出版社1976年版,第214页。

[46]H.P.里克曼编:《狄尔泰著作选》,剑桥大学出版社1976年版,第217页。

[47]H.P.里克曼编:《狄尔泰著作选》,剑桥大学出版社1976年版,第218页。

[48]H.P.里克曼编:《狄尔泰著作选》,剑桥大学出版社1976年版,第224页。

[49]H.P.里克曼编:《狄尔泰著作选》,剑桥大学出版社1976年版,第225页。

[50][德]文德尔班:《序曲》,转引自刘放桐等著:《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21页。

[51][德]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上卷,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1页。

[52][德]文德尔班:《近代哲学史》,转引自[苏]巴克拉捷:《近代德国资产阶级哲学史纲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56页。

[53][德]李凯尔特:《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2页。

[54][德]李凯尔特:《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5页。

[55][德]李凯尔特:《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0页。

[56][德]李凯尔特:《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1页。

[57][德]李凯尔特:《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0页。

[58][德]李凯尔特:《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49页。

[59][德]李凯尔特:《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83页。

[60][德]李凯尔特:《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24页。

[61][德]李凯尔特:《论哲学概念》,转引自[苏]巴克拉捷:《近代德国资产阶级哲学史纲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63页。

[62][德]李凯尔特:《认识的对象》,转引自[苏]巴克拉捷:《近代德国资产阶级哲学史纲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79页。

[63]参见[苏]巴克拉捷:《近代德国资产阶级哲学史纲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312~313页。

[64][德]李凯尔特:《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1页。

[65][德]李凯尔特:《论哲学概念》,转引自涂纪亮:《〈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译者前言》,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viii页。

[66][德]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24页。

[67][德]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21页。

[68][德]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22页。

[69][德]胡塞尔:《逻辑研究》第2卷,转引自[苏]巴克拉捷:《近代德国资产阶级哲学史纲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405页。

[70][德]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26页。

[71][德]胡塞尔:《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转引自李幼蒸:《胡塞尔》,《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续编下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3页。

[72][德]胡塞尔:《逻辑研究》第2卷,转引自李幼蒸:《胡塞尔》,《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续编下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83页。

[73][德]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51页。

[74][德]胡塞尔:《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转引自李幼蒸:《胡塞尔》,《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续编下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3页。

[75][联邦德国]施太格缪勒:《当代哲学主流》上卷,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71页。

[76]引自[联邦德国]施太格缪勒:《当代哲学主流》上卷,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77页。

[77][联邦德国]施太格缪勒:《当代哲学主流》上卷,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09页。

[78][德]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34页。

[79][德]卡西尔:《符号形式的哲学》第1卷,耶鲁大学出版社1953年版,第80页。

[80][德]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87页。

[81][德]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90页。

[82][德]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79~280页。

[83][德]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33页。

[84][德]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l985年版,第33页。

[85][德]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88页。

[86]熊十力:《十力语要》,1947年湖北刊印,卷一,第4、5页。

[87]熊十力:《明心篇》,龙门联合书局1959年版,第178页。

[88]熊十力:《明心篇》,龙门联合书局1959年版,第203页。

[89]熊十力:《明心篇》,龙门联合书局1959年版,第201页。

[90]熊十力:《明心篇》,龙门联合书局1959年版,第2页。

[91]熊十力:《明心篇》,龙门联合书局1959年版,第91页。

[92]熊十力:《明心篇》,龙门联合书局1959年版,自序第2页。

[93]熊十力:《明心篇》,龙门联合书局1959年版,第93页。

[94]《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5页。

[95]《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19页。

[96]《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46页。

[97]《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66页。

[98]《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68页。

[99]《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