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利益的基础

利益的基础

时间:2022-10-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人的需要是利益形成的自然基础,但需要本身并不直接表现为利益,所反映的是人对客观需求对象的直接依赖关系,而利益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对需求对象的一种分配关系。总之,人的需要是利益的自然基础,人与人发生关系是利益的社会基础,需要与利益的最主要区别就在于利益具有社会关系的性质。

一、利益的基础

人的需要是人的本质。人作为有生命活动的社会存在物,必然有维持生命运动的需要,即物质需要,如吃饭、喝水、穿衣、住房等;在解决物质生活资料的基础上,还必然有维持精神活动的需要,即精神需要,如读书识字、社会交往、情感交流、欣赏艺术等。人的需要从一般动物的需要发展而来,与动物的需要既有联系,又有着本质的区别。人的需要是以人直接依赖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为客观基础的,人对外部环境的依赖具有更广泛的内容和更复杂的关系,这些是动物所不具备的;而且人的需要是对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的依赖及其关系的有意识的、能动的反映,这是一般动物的需要反应所不可比拟的。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具有无限丰富性,人的需要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固定的水平上。“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而消费则把需要再生产出来。”[5]“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6]生产力的无限发展为人的需要的无限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前景。

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需要,是通过劳动生产各种物质生活资料来满足的,这种生产劳动只有在进行生产劳动活动的每个个体之间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条件下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需要是人类历史活动、社会实践的内驱力,但不能片面夸大人的需要的主观形式,否认人的需要的客观现实性和社会性。不能用抽象的“需要”来解释人类历史的动力,而要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生产和再生产,即人的物质生产来解释人的需要。如果“把需要对象同社会的物质生产与再生产的过程直接联系起来看,就可以把需要分为‘经济需要’和‘非经济需要’ ”[7]。经济需要是在一定的经济关系下,以社会劳动成果来满足的需要,它是同社会物质生产与再生产过程和交换过程直接相联系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曾对人的需要进行过系统研究,将人的需要分为七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人的需要是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的需要的层次会越来越高、种类会越来越多。人的需要是利益形成的自然基础,但需要本身并不直接表现为利益,所反映的是人对客观需求对象的直接依赖关系,而利益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对需求对象的一种分配关系。人的需要是利益的基础,人的需要转化为利益,还必须通过社会关系,使人对物的直接需求关系和对生产条件的需求关系,经过经济关系的环节及其作用,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因需要而发生的利益关系。总之,人的需要是利益的自然基础,人与人发生关系是利益的社会基础,需要与利益的最主要区别就在于利益具有社会关系的性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