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生存的现实维度

生存的现实维度

时间:2022-09-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按照休谟的解释,利己是生存的基本前提。由于自身利益的驱使,由于现实利害关系的影响,每个人爱自己都甚于爱他人。人的动物性的本性决定基本本质在于“求利”。争者,就是指人为获取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本能。“利”是人生存发展一切条件的综合。不仅包括物质利益也包括精神利益。人类改变如此之大,在于找到了技术作为自己谋取生存利益的工具。而人文诉求是超越求利的重要表现,也是人控制技术、克服技术异化的重要手段。

二、“利”之所求:生存的现实维度

将技术的本性与人性联系起来,而人性的基本方面用“利”来解读,其根据何在?

许多思想家和哲人都探讨过人本性自私和求利问题。

按照休谟的解释,利己是生存的基本前提。在人的自然情感中,自私是一种最强烈最持久的情感。由于自身利益的驱使,由于现实利害关系的影响,每个人爱自己都甚于爱他人。没有哪一种情感能够压倒利己的情感,因为受利益驱使的利己情感是最强大的。“由于我们的所有物比起我们的需要来显得稀少,这才刺激起自私。”[83]

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爱尔维修也认为:“如果说自然界是服从运动规律的,那么精神界就是不折不扣地服从利益规律的。利益在世界上是一个强有力的巫师,它在一切生灵的眼前改变了一切事物的形式。”[84]

威尔逊从社会生物学角度,指出生物基因的行为天生就是利己和自私的,因为不自私就不能生存下去。“正是因为这样,个体以及个体之上的各种组织层次的行为都表现出自私性。一言以蔽之,在社会生物学的理论中,基因的这种自私性,决定了生物从本质上讲是自私的。”[85]

经济人”假设是亚当·斯密重要的经济学理论,一贯受到各方面的批判。但经济人属性确实如实地反映了现实的大多数人的本性,也是有现实依据的。“经济人”权衡利弊、求利而且追求利益最大化。羚羊的快速奔跑、斑马依靠身上的花纹隐身无一不是求生存的本能。人也是一样,无论精神文化发展到什么程度,人的基本物质需求却不能逾越,因此动物性又是具有永恒性质的人性,伴人类始终。人的动物性的本性决定基本本质在于“求利”。如果抛开利,人类就将无法生存。求利是人的本质,人不仅求利,而且永远不满足。市场经济充分利用了求利和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性,从这个角度说,市场经济也是符合人性的经济。“经济人”假设有着现实的土壤。

而在马克思看来,如果抛开人劳动的异化的形式,“不论是生产本身中人的活动的交换,还是人的产品的交换,其意义都相当于类活动和类精神——它们的真实的、有意识的、真正的存在是社会的活动和社会的享受。因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而社会本质不是一种同单个人相对立的抽象的一般的力量,而是每一个单个人的本质,是他自己的活动,他自己的生活,他自己的享受,他自己的财富。因此,上面提到的真正的社会联系并不是由反思产生的,它是由于有了个人的需要和利己主义才出现的,也就是个人在积极实现其存在时的直接产物。”[86]

当然,许多人不愿意承认“求利”是人的基本本性。实际上这种态度,隐含了对“利”本身的狭义理解:认为利只指经济利益。这种理解也不错,人的利益的基础部分就是物质利益或经济利益。春秋时代的晏婴说:“凡有血气,必有争心”(《左传·昭公十年》)。争者,就是指人为获取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本能。其中最主要的是对物质财富的占有和享受。凡有血气,也就是说这是人与生俱来的,任何外力都无法将之泯灭。即使想否认和回避,这也是不可逾越的现实。“存天理,灭人欲”毕竟是受到批判的思想。孔子都承认“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论语·里仁》)。司马迁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韩非子对人之求利的分析可谓深刻:“王良爱马,越王勾践爱人,为战与驰。医善吮人之伤,含人之血,非骨肉之亲也,利所加也。故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人不贵,则舆不售;人不死,则棺不买,情非憎人也,利在人之死也”(《韩非子·备内》)。这是人之错吗?非也。“人无羽毛,不衣则不犯寒;上不属天而下不着地,以肠胃为根本,不食则不能活,是以不免欲利之心”(《韩非子·解老》)。人由于自身能力和外在条件的制约,必须靠追逐利益活下去,必须好利恶害。在这点上马克思的理论是简单的又是深刻的,最基本的假设是人首先要吃、穿、住,然后才能从事上层建筑的高尚活动。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也是简单的,但也直指人之生存实质,最基本的假设是人首先要满足本我的欲望(食欲,性欲),由此展开自己的人格,如本我、超我。

迪尔凯姆(Emile Durkheim,旧译涂尔干)曾忠告:“欲望与满足欲望的手段之间的不平衡是一切生物痛苦的根源。动物的生理机制为其欲望划定了界限,而人的欲望却是无止境的。他占有的越多,欲求的就越多,所获得的未能满足需求反而刺激了新的欲望。”[87]人要生存必须求利,而且要追求利益最大化,正因为如此,人类文明才能不断进步。如果人如同动物一样只要求饱腹这么简单,人就不会如此进化。用斯密的语言就是:每个人都只是在实现自己的利益,但却在总体上实现了一种社会的普遍利益。

但仅此来解读“利”,必然无法全面解读人本身。如何看待“利”,利是人为自己生存需要的一切事物。早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就出现了“利”字。“利”是禾与刀的结合,是会意字。中国古代经济以农业为主,禾为主要农作物。以刀割禾,意为收获。

“利”是人生存发展一切条件的综合。不仅包括物质利益也包括精神利益。“利”有两个条件:一是必须以“刀”即工具做基础和条件,而工具必须锋利,引申为利器。二是必须有所获,借助工具带来需要之物。在中国古代“义利之辨”一直是个古老的话题。很多人把利引向了道德私利方面。实际上“利”既有人欲之需,又有获取之径。而获取途径借助各种“术”,重要的就是技术。人类改变如此之大,在于找到了技术作为自己谋取生存利益的工具。技术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人的创造,如果说,某些动物也会借助工具生存,但对于动物来说只是一种本能,而真正的工具的创造和使用需要的是智慧。“从最初活动看,智慧是制造人造工具,尤其是制造用于制造的工具,以及不断改进制造的能力。”[88]

当然,求利是人生存的基础,人之为人还要超越于利。而人文诉求是超越求利的重要表现,也是人控制技术、克服技术异化的重要手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