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

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

时间:2022-09-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科学研究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探索活动,选题的需要性原则,正体现了这种目的性。所以,以上提出的选题原则,也只是针对科学研究的总体方向而言的,决不意味着要在科学上设立禁区。因此,科研人员在选题时,必须遵循创造性原则。例如,在世界科学史上具有非凡影响和重大意义的控制论的诞生就体现了科学家维纳的创造性思维的独创性。

科研课题的选择关系到能否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关系到如何使用有限的科研经费发挥较大的效益的关键问题,也是科研计划管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实践证明,科研课题的恰当与否往往影响甚至决定科研工作的成败。从科学发展的进程看,科研选题虽然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套路,但一般说来,应该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一)需要性原则

这是选择研究问题的一条首要的基本原则。这里所说的“需要性”,就是说选择的研究问题要面向社会实际的需要,面向科学自身发展的需要。科学研究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探索活动,选题的需要性原则,正体现了这种目的性。因此,选题必须面向实际,按需要选择。这里所谓的实际需要,主要是指社会生产和其他方面的实际需要,以及学科内部知识发展状况的实际需要。这些需要若按范围大小分,可分为国家需要、集体需要和个人需要;若按时期分,可分为近期需要、中期需要和长远需要;若按内容分,可分为物质需要、知识发展需要和精神方面的需要。

社会各方面的需要都是值得研究的,但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应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选择那些国家急需的课题从事研究。如医学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保护和增进人民的健康,而那些严重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现阶段又缺少有效防治手段的疾病,无疑是医学研究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科学问题不同于技术问题,科学虽然有总体发展方向可循,但是在基础理论研究问题上它往往是不可预见的。重大的科学问题,在何时、何地由何人实现哪一个具体课题的突破,一般是很难预料的。科学史上不少重大发现都是科学家自由探索的成果。所以,以上提出的选题原则,也只是针对科学研究的总体方向而言的,决不意味着要在科学上设立禁区。

(二)创新性原则

科学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就是发现未知事物的规律和创造世界上未有的东西。因此,创新性是科研的灵魂,没有创新的科研,是没有大的价值的。科学研究从科研选题开始就要求创新,选题一经解决,将能在科学理论上或技术上引起突破,或者能填补科学技术的空白,或者能够开拓新的科研领域,或者能够补充、丰富原有的理论学说乃至创立新的理论、学说。因此,科研人员在选题时,必须遵循创造性原则。

遵循创造性原则,就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创新的前提是创造,练就创造性思维能力至关重要。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它强调开拓性、创造性和突破性。人类所创造的成果,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创造性思维的外在物化。例如,在世界科学史上具有非凡影响和重大意义的控制论的诞生就体现了科学家维纳的创造性思维的独创性。传统观点认为世界是由物质和能量组成,而维纳大胆提出新观点、新理论,认为世界是由能量、物质和信息三种成分组成。尽管一开始受到了批评家的指责,但是维纳的着眼点是对旧理论的突破,体现新理论的高度和战略意义,不在于旧理论的修修补补。正是独创性,使维纳创立了具有非凡生命力的“控制论”新科学。第二,创新就是要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上探求新的发现和发明,绝非凭空想像。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深入阅读专业的及其相关的知识,还要广泛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特别是阅读最新论著和开展研讨交流,还可上网查询。通过阅读国内、外有关专业的学术刊物和资料,既有利于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面,又有利于全面了解和掌握近年来这一领域的发展概况,达到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这对科研选题与创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谓新知识,就是目前世界上还没有的知识。只有了解了目前世界上的确没有,才能知道自己的选题是新的。因此,科研选题前的查新,收集相关文献资料,仔细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寻找突破方向,是必不可少的工作。第三,要加强情报工作,掌握科技动态。做好这一点,是为了瞄准世界科学的前沿,抓住某些全世界科学家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的课题,以便捷足先登。第四,要注意到最有希望、最需要创造性而且最能激发和砥砺创造力的地方去选题。如前沿科学、边缘科学、发展战略和地域特色都是科学选题应关注的领域。

(三)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科研选题必须具有科学价值,也就是说选题必须以科学事实和科学理论为依据,按客观规律办事,要符合科学和社会发展的规律。科学性原则,一方面要求能反映社会的现实需要,根据社会现实确定科研选题;另一方面要求选题能反映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根据科学研究的实际情况确定科研选题。

好的选题一定要充分考虑当前的背景知识,一定要有相关的科学事实和科学理论作为依据。不要轻率地把与已经得到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相违背的课题作为研究对象,也不要把毫无科学事实根据的“伪问题”作为选择对象。像关于“水变油”的研究,虽然“水变油”具有创新性,但不具备科学性。科学实践和科学理论是不断发展的,在选题时,一方面要尊重已有的科学成果,但是另一方面更要注意新出现的科学事实对旧理论的挑战,适时调整问题的视角,在科学革命时期,尤其如此。

坚持科学性原则,以事实或科学理论为根据确立选题,就必须力戒选题的主观随意性、盲目性和虚假性。仅有创新性而不具备科学性的科研选题,往往会走火入魔,丧失价值。

当然,事情还有它复杂的一面。选题毕竟是科学研究的开端,科学工作者在开始时所依据的事实是不完全的、也可能存在错误;理论也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会随着科学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因此,科研既要尊重所依据的科学理论和科学事实,同时还要随着基本事实和背景理论的改变而对选择的题目进行调整。这正是坚持科学性原则所必需的。因此,科学性原则要求我们既要尊重事实,又不拘泥于事实;既要接受已有理论的指导,又要敢于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这才是辩证的有分析的科学态度。

(四)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是指选择的课题应与自己的主、客观条件相适应,即根据已经具备的或经过努力可以具备的条件进行选题。由于科学选题往往受到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因此,科学的选题还要遵循可行性的原则。有些科学选题虽然非常好,价值非常大,但由于科学工作者自身条件的限制,或研究条件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即使选择了这一选题,最后也无法完成。

好的选题还要认真考虑完成课题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如研究者的素质、能力,人才结构和研究经费、实验设备、书刊资料、政策环境等,要将这些结合起来加以权衡。选题最好尽可能是研究者思索良久、兴趣浓厚的内容,这样容易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更好地激发信心和责任感,有更大的毅力完成研究工作。对于缺乏经验的新手来说,不宜把课题选得很宽、很复杂;否则会不知从何下手,或者难度过大,久攻不克,导致半途而废。

当然,坚持可行性原则绝不是要求人们在一切条件都完全具备,有完全成功的把握时,才去选择某个课题。辩证唯物主义重视条件,但又不是唯条件论。没有一定条件,选题就缺乏实现的可能性。但条件可以创造,只要经过主观努力,可以具备完成条件的课题,则不应排除在选择范围之外。因此,研究人员在选题时,一方面,要防止不顾主客观条件,贪大图新,好高骛远,选择缺乏条件、难以完成的课题;另一方面,也要防止只讲条件,无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害怕困难的保守思想。坚持可行性原则也不否定科学幻想。科学需要幻想,没有幻想就没有科学的进步。对于科技工作者来说,需要的是不断地创造条件,把幻想早日变成现实。

(五)效益性原则

效益性原则就是指选题过程中要着眼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将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合理分配和利用。效益性原则,要求在选题时要注意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坚持效益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第一,完成课题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必须是经济合算的,应该尽可能做到以最小或较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获得最理想的科研成果。只有“投入”少、“产出”多的选题才是符合效益性原则的选题。第二,选择课题,必须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给社会和人类带来良好的效益。总之,坚持选题的效益性原则,既要选择那些“短、平、快”的课题,又要重视具有长远意义和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课题进行研究。如在“七五”期间,经有关部门调查,在我国死亡原因前六位重大疾病的构成情况,其中死亡前六位的为脑血管病、心脏病、及恶性肿瘤,三种病的死亡率占我国全部死亡人口约一半以上。国家根据这一情况,制定了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的肿瘤研究、病毒性肝炎、心、脑、肺血管疾病和重点地方病、职业病防治研究计划,作为攻关项目,国家投入了大量的经费,面向社会公开招标,集中全国的科技优势,联合攻关,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丰硕的科研成果。

以上各原则,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科学性原则体现了科学研究的依据;创造性原则反映了科研的本质特征;需要性原则规定着科研的方向;可行性原则体现了科研的求实精神;效益性原则体现了科研的社会功利性。在这些原则中,任何一项基本原则都是正确选题所必须遵循的,科研人员在选题时只有同时满足这些基本原则,才是最佳的、最有希望获得成功的选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