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否定的辩证法》

《否定的辩证法》

时间:2022-09-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认为黑格尔的辩证法具有暴力性,应该加以否定,指出了探求非同一性的重要性。写出这本具有挑战性的哲学著作的人,正是德国哲学家西奥多·阿多尔诺。实际上,贯穿《否定的辩证法》的是“非同一性”这个概念。第二部分研究了否定的辩证法。最后的第三部分完成了否定的辩证法的框架。因此,有必要将非同一性事物视为潜在目的。根据阿多尔诺的观点,这是一种经由交换的关系。

超解:不断寻求差异的思考方法

概述:阿多尔诺的代表作。认为黑格尔的辩证法具有暴力性,应该加以否定,指出了探求非同一性的重要性。此书于1966年出版发行。

西奥多·阿多尔诺(1903—1969)

德国哲学家。与霍克海默一同创立了法兰克福学派。在纳粹党夺取政权时流亡到美国。他否定了黑格尔的辩证法,通过重视非同一性,树立了否定的辩证法的观点。

《否定的辩证法》从内容上来说,确实是否定黑格尔(参见本书第86页)辩证法(参见本书第88页)的一门哲学。也就是说,与辩证法试图超越矛盾而最终到达合题的理论相对,否定的辩证法要对此进行否定。

写出这本具有挑战性的哲学著作的人,正是德国哲学家西奥多·阿多尔诺。他是有犹太血统的德国人。遇到法兰克福大学的霍克海默,他加入了社会研究所。后来,研究所被纳粹党查封,阿多尔诺不得不逃亡到美国。回国后,他成为社会研究所的所长,并成为德国哲学思想界的权威。

虽然其与霍克海默共同创作的《启蒙辩证法》也十分有名,但《否定的辩证法》是在流亡过程中创作的,因而是一部从根本上质询文明化的历史的批判性著作。尽管阿多尔诺所属的法兰克福学派以“社会批判理论”而著名,他的思想却将批判贯彻到底。

实际上,贯穿《否定的辩证法》的是“非同一性”这个概念。简单来说,非同一性就是差异。阿多尔诺通过“批判的自我反思”这样的哲学思考来尝试将同一性的事物转换成非同一性的事物。

此书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批判了当时在德国思想界占据主导地位的“存在论”(参见本书第26页)。第二部分研究了否定的辩证法。最后的第三部分完成了否定的辩证法的框架。

在这里,注意要以否定的辩证法这个概念为核心。阿多尔诺自己承认这个概念是一种反论。在此书的“序言”中他这样写道:

否定的辩证法与传统相反。辩证法,是以柏拉图的思想为根本,通过否定的思考手段来获得肯定的结论。将来,否定的否定这样的形容将会将这样的理论合理地表达出来。

阿多尔诺宣扬从“肯定性的本质”来解放辩证法,这是此书的主题。根据他的理解,以辩证法为前提的认识或思考,实际上就是把眼前的对象与大脑中描绘的概念同一化。思考就是一种同一化。为什么说同一化行不通呢?因为一旦进行同一化,许多不同性质且多样的事物就会随意发生变化。这是对对象的一种概念的强化,是一种暴力。

虽然这么说,但是思考指的是将眼前的某个对象与语言概念进行同一化。也就是说,如果不让两者达成一致,那么也就不可能思考事实。因此我们必须要使用一种非暴力的同一化。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不是将普遍且抽象的同一性作为目的,而是将非同一性作为目标即可。同一化只不过是强迫事物形成一种形态罢了。

问题是,一旦主张将非同一性作为目的,这种非同一性的事物也会在瞬间变得与同一性事物一样,极有可能遭到强迫。因此,有必要将非同一性事物视为潜在目的。

在这里,简单地对两者的区别做一个归纳总结:同一性的思考重视某物从属于某集体,与此相对,非同一性的思考则重视这一事物的个别性。

奥斯维辛集中营之后写诗是一种野蛮

那么,这种认识的同一化究竟与社会问题有着怎样的关系呢?根据阿多尔诺的观点,这是一种经由交换的关系。非同一性的个别事物通过交换变成了同一性的存在。也就是说,它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交换的机置。资本主义的本质就是,原本作为个别存在的个人通过交换变得谁都不是了。于是,超越个体的世界整体在扩张。这就是规则。

规则重视一种形式上的平等,它平等地对待各种不对等的事物,从而导致了不平等。为了强行灌输这种不平等,人们会使用一种名为“权力”的暴力。写下“在奥斯维辛集中营之后写诗是一种野蛮”的阿多尔诺,似乎看到了在极端的同一化那里发生的对犹太人的大屠杀。那么,能否设法想出一种逃离同一化强制的办法呢?阿多尔诺的回答让人有些感到意外:通过自由且公正的交换。交换如果是自由且公正的话,就不会陷入同一化,也就有可能维持一种非同一性。因为这不是一种强制,而是一种自由的行为。通过无暴力的同一性来实现非同一化,这正是撰写此书的意义所在。

否定的辩证法这个概念是一种反论,实现否定的辩证法的方法也是一种反论。无论什么地方都是一种反论是此书的一大魅力,同时它也因对于主流思想提出永远的质疑而为人们所接受。

阿多尔诺其他作品(本书推荐作品除外)

关于阿多尔诺的其他作品,还有论述音乐的社会意义的《音乐社会学导论》,以及美学理论的集大成著作《审美理论》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