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淮南子》研究

《淮南子》研究

时间:2022-09-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淮南子》的物类感应思想,陈静、温韧都进行了分析。陈静认为,《淮南子》的物类感应观念反映了对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分类的认识水平;而它把异类事物也拉入感应的范围,则为神学敞开了大门,终于成为和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相通的神学概念。《淮南子》主张“同气相动”,感应的中介是气;感应的动因则是“物自然”。但这一思想《淮南子》未能一以贯之地坚持。

对于《淮南子》的物类感应思想,陈静、温韧都进行了分析。陈静认为,《淮南子》的物类感应观念反映了对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分类的认识水平;而它把异类事物也拉入感应的范围,则为神学敞开了大门,终于成为和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相通的神学概念。温韧认为,感应有两种形式:一是类似牛顿万有引力的“超距作用”;一是必须借助于某种媒介的感应。《淮南子》主张“同气相动”,感应的中介是气;感应的动因则是“物自然”。《淮南子》的“物自然”的思想占主导地位,不仅适用于生成论,也适用于感应论。但这一思想《淮南子》未能一以贯之地坚持。《淮南子》并不完全否认“意识天”的存在,但与董仲舒不同的是,在《淮南子》那里,“气”为最高概念,具有宇宙本原的意义;在董仲舒那里,“天”为最高概念。由于气在两者体系中的地位不同,所以,同样用气来论述天人感应,也有目的论和自然论的不同。不过,只从《淮南子》的天人系统不受外力支配这一点,也不能说明其天人感应是自然性的,只有把“意识性”和“外在性”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才能得到肯定的回答。自然的气和社会属性之间的张力、无为和有为之间的张力表现为,无为说要肯定自然规律的不可违背,有为说又要高扬人的主观能动性,满足了为新的统治集团服务的目的。“气”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特征之间的悖论的根源即在于此。[35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