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文化与文明解析

文化与文明解析

时间:2022-09-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其中的“文化”用如动词,意为以文德教化之,其源似出于《周易》中“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句的凝缩。这与我们将要探讨的文化学意义上的文化概念尚有一定距离,而文化作为专门术语的意义实与西方文化人类学的兴起有关。我们要全面把握文化这一术语在运用中的变化,还需了解一个与它关系密切的概念——“文明”。

什么是文化?这是一切文化研究和文化比较都需面对的元命题。但是不知人们是否注意过,“文化”这个似乎人人都能信手拈来、运用自如的普通术语,却没有得到一个被普遍认同的确定含义。尽管每个人都在使用它,但不同的人赋予它的内涵和外延都有很大差异。广而言之,文化可以包容人类有史以来所创造的全部文明成果,但在日常应用中,它有时却仅指最基本的书本知识,如中国人所谓的“学文化”,往往用词的人自己也并不深究其中的差别。当然这也无须见怪,即便在十分专门化的学术领域,对文化概念的阐释也是长期聚讼纷纭,难以定论的。仅在美国人类学家克鲁伯和克莱德·克拉克洪写于1952年的《文化:概念和定义批制分析》一书中便列举了自1871年以来西方学者关于文化的164种定义。而从那以后,各种新的定义有增无减,甚至有人称已达万条之多。这一方面由于人们对文化内涵的认识与研究尚在不断深入,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人类的文化现象本身的涵盖面太广,它似乎无所不在,无穷无尽,人们常常只能从某一特定的层面或角度入手对它加以把握和研究,不然将由于对象过于宽泛而难以着手。为此,我们还需从语义分析入手,对文化的多重含义与特征作一番梳理,以便恰当地选择进行比较的切入点。

汉语中“文化”一词初见于西汉刘向所编的《说苑·指武篇》一书中的“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其中的“文化”用如动词,意为以文德教化之,其源似出于《周易》中“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句的凝缩。这一词义之后被引申为概指文治与教化,如西晋束皙《补亡诗·由仪》中有“文化内辑,武功外悠”之句。另如南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中的“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其用法已与今天近似,然查其本意,恐仍不出文治教化的观念。上述含义发展到现代汉语,演变为指一般知识和教养的语词义,如“文化程度”之类。这与我们将要探讨的文化学意义上的文化概念尚有一定距离,而文化作为专门术语的意义实与西方文化人类学的兴起有关。

西语中“文化”一词多源于拉丁语的“cultura”,原义为对土地的耕耘和改良,植物的栽培,如英语、法语的“culture”和德语的“Kultur”。这一含义在少数现代英语词中仍保留着,如“agriculture”(农业)、“horticulture”(园艺)。不过古罗马著名雄辩家马库斯·图留斯·西赛罗在使用“文化”一词时却已赋予它比喻的意义,他采用了“耕耘智慧”(culturamentis)的说法。而类似用法于16世纪初才在英语中出现,意指为增进某种东西的质量所作的审慎努力,如“工艺的改进(the culture of the arts)”,以后又出现了“精神耕耘(mental culture)”及“智力耕耘(intellectual culture)”等用法。但直到19世纪中叶仍很少有人单独将“文化”作为术语使用。在法语《通用词典》中,对“culture”的阐释是“人类为使土地肥沃、种植树木和栽培植物所采取的耕耘和改良措施”。到18世纪,一些法国学者如伏尔泰、沃弗纳格等开始在较完全的意义上使用文化一词,用以指训练和修炼心智或思想、趣味的结果和状态。很快这个词被用来形容一位受过教育的人的实际成就——良好的风度,文学、艺术和科学,所有这些都可被称作“文化”。在1878年埃米尔·利特雷编纂的《法语词典》中,已将“文化”解释为“文学、科学和美术的修养”,并提到了它作为“培养”和“教育”的同义词的用法。在德语中最早不带限定词地使用文化这个词的是17世纪初德国的法学家塞缪尔·普芬道夫,他把文化理解为对人的肉体、心灵和精神能力的培养,即为了完善人自身的本性而增补的知识。到18世纪,德国思想界开始流行“Bildung”一词,它的内涵是指对人进行智力、美学和道德方面的培养,并通过这种培养的具体化来概括人类的未来和目的。这一词义在别的语种(如法语、英语)中的相应术语即“文化”,但它有时也可译为教育或教化。由此可见,人们对文化的理解有着越来越丰富的趋向。

到20世纪60年代,雷蒙·威廉斯在《文化分析》一文中提出:文化一般有三种定义。首先是“理想的”文化定义,根据这个定义,就某些绝对或普遍价值而言,文化是人类逐步走向完善的一种状态或过程。其次是“文献式”文化定义,根据这个定义,文化是知性和想象作品的整体,这些作品以不同的方式详细记录了人类的经验。最后是文化的“社会”定义,根据这个定义,文化是对一种特殊生活方式的描述,这种描述不仅表现艺术和学问中某些价值和意义,而且也表示制度和日常行为中的某些意义和价值。[6]从上面的语源考察我们可以看出,中西语中文化一词的本义虽不尽相同,但它们的内涵都是逐渐向着肯定人对自然的改造和对自身的塑造这一思路延伸。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才发展出现代意义上的文化概念。正如《苏联大百科全书》所概括的:“文化概念最初是指人对自然的有目的的影响,以及人本身的培养和训练。培养不仅包括培养人们遵守现有准则和习惯的能力,而且包括鼓励他们遵守这些准则和习惯的愿望,使他们相信文化能够满足人的全部要求和需求。任何社会的文化都包含这两层意思。”

我们要全面把握文化这一术语在运用中的变化,还需了解一个与它关系密切的概念——“文明”。“文明”作为文化学的基本范畴之一,在许多学者(如泰勒、汤因比等)的著述中往往与“文化”较自由地交替使用。而在英语和法语中,它们的日常用法和释义也十分接近。汉语中“文明”一词早在《尚书》和《易传》中即已出现。《尚书·舜典》称舜帝“溶哲文明,温恭允塞,玄德升闻,乃命以位”。其疏曰:“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周易·乾·文言》中有“潜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之句,孔颖达解释为“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另《周易·大有·彖》有“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周易·贲·彖》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其含义均近于文采光明,文德辉耀。至清初李渔在《闲情偶记》中有“求辟草昧而致文明,不可得也”之句,开始隐含与蒙昧相对的有文化状态的意味。但文化在现代意义上的运用仍来自西方的理论。

倘若我们作一番语源考察,就会发现西方语言中的“civilization(文明)”一词的出现与城市文化的兴起有关。因为文明的词根“civil”在法语和英语中均指城市的公民,而“civil”的广泛运用正是与资产阶级大革命以后出现的所谓“公民化”的文化新气象连在一起的。我们似乎可以作下述推论:如果说文化的观念来源于人类最初的自觉创造活动——农业耕作的出现,那么文明则应被看作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即产生了不从事农业的人群的聚居点之后的产物。因此,人们便把文明解释为“开化的行为和状态”(《法语词典》)或“人类社会进步的状态”(《辞海》),即指一种较高级、较发达的文化形态,而与“野蛮”“原始”相对立。这种理解在文化研究中的影响便是人们通常不用“原始文明”或“爱斯基摩文明”等词语,然而在谈及中国、希腊或欧洲、日本这样一些成熟的文化时,“文明”和“文化”却可以随意互换。

不过仍有部分学者致力于进一步确定文化与文明的差别。如21世纪一些德国学者便倾向于将文化限定为精神现象,而用文明来概括那些制度化、形态化的社会现实,如政治、军事、法律及物质技术的增长等。然而美国学者巴格比却试图用文明一词将较大、较为复杂的文化与较小、较为简单的文化相区别,因此他仅把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希腊、西欧之类“最大而独特的实物”称作“文明”,而将它们所覆盖的一些独特的民族文化叫作“亚文明”。但更多的学者则不加细究地把文明作为文化的广义解释,用它来描述那些综合性、整体性较强的文化事实。为此,他们在区域性的文明之外,也广泛地使用诸如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精神文明之类的概念。我们在这两个术语的运用上也拟采用这种较宽泛的标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