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时间:2022-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德立而后道随之,道立而后政随之”,“明明德”之后必推以“亲民”而向外。由此可见,“大学之道”,在于彰显光明的德性,在于使民众除旧布新,达到完美、至善的境界。其中“明明德”为本,“亲民”为末;“修己”为本,“安人”为末。

——《礼记·大学》

释义: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点题: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者有机结合,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充分体现了大学之道“修己安人”的意义所在,是儒家治世的“三纲”,成为一以贯之的儒家核心价值观之一,对中国传统社会的稳定、发展起着独特的积极作用。

链接:

《礼记·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尚书·泰誓》——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国将兴,听于民。

程颢程颐《二程集》——

大学之道,明德新民不分物我,成德之事也。

延伸悦读:

《大学》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称“四书”。《大学》首章“经”的部分论述了《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其中“三纲领”是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阐述达到至善的步骤和方法,是关于“大学”教育所下的定义和任务,是对儒家修己治人之道的概括。

“明明德”:修己之道。“明明德”是实现大学之道的纲领之一。尽管“德”涵盖了封建社会的一切道德理念与习俗,无论是外在的道德行为还是内在的道德理念,无论是“敬德保民”的王者之德还是具体的宗法道德规范抑或个人的道德品质,最终都要回到“明明德”的问题,即修己的问题。孔子明确提出了“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修己思想,它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与内在心性的光明,强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即自明其明德。

“亲民”:安人之道。自古儒家“出世思想”使儒者皆怀抱平治天下的理想与情怀。“德立而后道随之,道立而后政随之”,“明明德”之后必推以“亲民”而向外。孔子所创立的早期儒学思想体系被称之为“人学”,以“仁”为逻辑起点,开创了儒家“修己安人”的思想传统。而朱熹则认为“亲民”即“新民”,即“使民众日新”。明代王守仁认为,“亲”指统治者应爱护、亲近民众,意思是统治者应通过“自新”来“作新民”,通过自身日日除旧布新,提高道德修养来教化民众,使每个人都能够去污除染,不断提高道德修养,从而达到“至善”的境界。孔子言“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便是“明明德”,“安百姓”便是“亲民”。

“止于至善”:修己安人的理想价值与最终目标。“善”充分体现了自古至今人们对中华基本道德的理想概括和不懈追求。《周易·坤》“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论语·述而》“善人,我不得而见之矣”指的是善行、善质。至《礼记·大学》中“止于至善”,“善”乃上升为一种境界,是超越了善恶两极更高的精神境界。善的最高境界,是最高的道德目标和道德准则的体现。

由此可见,“大学之道”,在于彰显光明的德性,在于使民众除旧布新,达到完美、至善的境界。“明明德”是对己而言,不断彰明自己内在的德性,是“修己”的“内圣(内明)”工夫;“亲民”是对人而言,以自己的至德教化民众,使之除旧布新,是“安人”的“外王(外用)”事功。其中“明明德”为本,“亲民”为末;“修己”为本,“安人”为末。以修己为本,因为首先应专注于健全人格的养成,以自身的修为作为出发点,人格锻炼到精纯便是内圣;人格扩大到普遍,便是外王。儒家千言万语,各种法门,都不外归结到这一点。“修己”是经世济民、治国安邦的根本和前提,是解决社会问题、整顿社会秩序的灵丹妙药。但同时儒家哲学不独讲正心修身,还要讲治国平天下,因此“安人”要以“修己”为基础和前提,“修己”则以“安人”为最终目标和价值取向。由此,“修己安人”的大学之道由内到外,推己及人,充分体现了个人与社会、道德与政治、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