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为官清正,惠政在民

为官清正,惠政在民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福建在中国历史上出过许多高官,在宋朝就有一大串,如李纲、邓肃、游酢、杨时等。他一生为官近四十年,清正廉明,竟客死他乡,死后无钱运柩回建阳。游酢为官清正廉洁,政绩卓著。从《宋·游酢文集》中,我们可以看出游酢为官有其思想、理论:一是“君子怀仁”。二是“惠政在民”。游酢在其任官三十八年中始终贯之以“以民为本”的思想、准则。从上述可见,游酢不愧为一位忧国忧民的政治家。
为官清正,惠政在民_游酢新论:续编

福建在中国历史上出过许多高官,在宋朝就有一大串,如李纲、邓肃、游酢、杨时等。游酢为宋神宗元丰五年进士,调萧山尉,历任河清知县、泉州签判、和州知州、监察御史、太学博士、府学教授,五十岁后还历知和、舒、濠三州,七十一岁卒于安徽省含山县。他一生为官近四十年,清正廉明,竟客死他乡,死后无钱运柩回建阳。

游酢为官清正廉洁,政绩卓著。他的学友杨时在《御史游公墓志铭》一文中叙述道:“其事亲无违,交朋友有信,莅官遇僚吏有恩义,虽人乐于自尽,而无敢慢其令者。惠政在民,戴之如父母,故去则见思,愈久而不忘。筮仕之初末更事,县有疑狱十余年不能决,公摄邑事,一问得其情而释之,精炼如素宦者,人服其明。”“公历守四郡,处之裕如。”因此,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在《除游酢监察御史诰词》中称:“以尔忠信恺悌,学识俱优,更练事为,所居可纪,俾辍郡寄,往冠惠文。”宋朝宰相真德秀在《祭游御史祝文》中称:“惟公道盛德尊,尝居元幙,缅怀遗范,可效可师。朝夕恪恭,庶几万一。”

从《宋·游酢文集》中,我们可以看出游酢为官有其思想、理论:一是“君子怀仁”。其在《易说》“君子体仁”节中说:“仁者,人也。仁为从善之首,故足以长人。”在解说“潜龙勿用”时,他就对“仁”作了很好的注脚:“确乎其不可拔,则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不为矣。”意思是说,如果确定了“隐”(仁)之心,那么即使做了一件不合于仁义的事,杀了一个无罪的人,就是能得到天下也不屑去干。明代的朱衡在《豸山书院记》一文中写道:“考公之治无他,轻敛恤刑,皆其心之仁本如是。”二是“惠政在民”。游酢在其任官三十八年中始终贯之以“以民为本”的思想、准则。他在《中庸义》“齐明盛服”一节中指出:“人情莫不欲逸也,时使之而使有余力;莫不欲富也,薄敛之而使有余财,则子庶民之道也,故百姓勤。”他认为应当让百姓得到适当的安闲、快乐,并且“薄敛”使他们得到富余。同样在《中庸义》关于“唯天下至圣”二章里,提出了:“立天下之大本者,建中于民也。”(意思是建立天下的大根本,是在百姓中建立中正之道)三是“勤正廉洁”。他在《陈太平策》中向皇帝提出:“毋谓四海已合,民生已泰,可以安意肆志而不思。否泰相因,离合相仍,大有可忧可虑者存也。”这是给皇帝敲警钟。接着,他列出了朝廷官员们的种种现象:“今观朝廷之上,大臣则悠悠然持禄而顾望,小臣则惴惴然畏惧而偷安。含胡苟且,以求自全之计;玩岁愒月,以希迁转之阶,讵肯奋不顾身?出为百姓分忧者,然或有之。又招疑速谤,不能自容于时矣……”在《论士风疏》一文中,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天下之患,莫大于士大夫至于无耻,则见利而已,不复知有他”,并且“倡清议于天下”。他的《陈太平策》和《论士风疏》正是他忧国忧民、勤政为民的心声,当时震动朝野,为后世人们留下了警策之言。

从上述可见,游酢不愧为一位忧国忧民的政治家。

游酢是一位历史上的政治家、理学家、文学家,“思想博大精深”(高令印《游酢评传》),有着多方面的成就和建树,可惜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但是,他的历史功绩和贡献是任何人抹杀不了的。所幸的是,二十世纪末以来,以福建南平为中心,游酢文化研究掀起了浪潮,促进了学术发展,也促进了闽台文化交流,高令印、蔡尚思、陈其芳、刘光舟、程利田等一大批学者、教授纷纷撰文,投入到研究游酢文化的行列,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坚信,随着游酢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游酢将会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重新认识,也将会为祖国的改革开放及和平统一事业带来深远的影响!

(作者系福建省永安市洪田中学高级教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