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在止于至善

在止于至善

时间:2022-12-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之所以用《礼记·大学》开篇明义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话“在止于至善”作为我读后心得的标题,就在于欧阳康教授站在一个哲学工作者的高度,“与哲人一道思索”,探讨、理解、认识、感悟大学、文化与人生及其追求,以期能“止于至善”。我想,这就是努力“在止于至善”吧。大自然创造了人类,人类创造了文化、文明。文化是人类社会的基因,民族文化是民族的基因。这就是欧阳康教授讲得十分深刻的“大学的文化”与“文化的大学”吧!

在止于至善——读欧阳康《大学·文化·人生》

欧阳康教授新著《大学·文化·人生》,洋洋47万字,内容丰富,见解深刻,颇能启人思考,很值得一读。

我之所以用《礼记·大学》开篇明义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话“在止于至善”作为我读后心得的标题,就在于欧阳康教授站在一个哲学工作者的高度,“与哲人一道思索”,探讨、理解、认识、感悟大学、文化与人生及其追求,以期能“止于至善”。用他在“序言”中开始的话讲,“本书以《大学·文化·人生》为标题,灌输着一种理解方式,既希望能够从文化的视角来看大学,也希望能够从文化的视角来看人生,并以人生的感悟和体验作为基点,考察‘大学的文化’和作为‘文化的大学’。”哲理,可以说就是文化精华的集中凝现。他讲的“从文化的视角”,实际上就是从哲理的高度,他讲的“人生的感悟和体验”,实际上就是哲理的鲜活结论。十分值得玩味的是,本书最后“附录”中有一篇《与哲人一道思索》,在这篇的“追求内在的美”这最后一段中,作者讲到温家宝同志《仰望星空》的诗,讲到法国著名哲学家康德。他讲,“康德曾说:在我心目中两种东西是最能震撼心灵的,一个是头顶上的灿烂星空,一个是我心中的道德律令。”他认为,这就是内在对于美好境界的追求,这既是人类所趋向的最高价值目标,也是个人发展的内在动力。作者在“序言”中也明确表达了本书的价值取向,大学、文化和人生之共同点就在于追寻美德和提升境界。我想,这就是努力“在止于至善”吧。

大自然创造了人类,人类创造了文化、文明。人类社会以大自然作为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以文化作为生存与发展的方式。生物界靠基因的遗传而延续,靠基因的变异而演化,演绎出争奇斗艳的大千世界;人类社会靠文化的传承而存在,靠文化的创新而发展,创造出千姿万态的玄妙人间。胡锦涛同志于2006年11月10日在全国文联、作协代表大会上讲得多么深刻:“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是人类生命繁衍、财富创造的物质文明发展史,更是人类文化积累、文明传承的精神文明发展史。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镌刻着文化进步的烙印。”社会与文明的巨大发展,都同文化的重要进步息息相关。不是文明的,就是野蛮的;不是自然的,就是文化的。文化是人类社会的基因,民族文化是民族的基因。

文化的传承以教育作为主要形式,文化的创新以教育作为必要的前提;可以说,没有教育,就没有文化的传承,更没有文化的创新;社会越进步,情况越如此。显然,教育主要是文化教育,即以文化来熏陶、养成、教化人,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育人,教育的根本宗旨就是提高国民素质。学校不等于教育,高等学校不等于高等教育;学校是实施教育的机构,高等学校是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既然高等学校确是学校,那么其首要任务是育人;既然高等学校冠以高等,那么其固有特性就是学术,高等学校属于学术机构。一所学校,其首要任务不是育人,就不是学校;其固有特性不是学术,不能治学(术),就不是高等学校,更不是大学。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是育人,固有特性是学术;治学首先服务于育人,育人必须立足于治学。这就是讲,大学的任务第一位的是以文化来育人,当然,作为高等学校,特别是作为大学,还须承担与文化有关的任务(或功能),但所有的任务(或功能)最终都是服务于社会发展与国家建设的。详细点讲,大学工作是以文化育人为中心,进行文化传承(教学),开展文化创新(研究、开发),践行文化交流(学术交流),致力文化服务(社会服务),这一切莫不同文化有关。这就是欧阳康教授讲得十分深刻的“大学的文化”与“文化的大学”吧!

大学所有的任务最终都服务于社会,而最为重要的服务是经由第一位的任务即育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向社会输送高级专门人才所完成的服务。因此,本书实际上是紧扣育人,即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怎样来培养学生这一根本问题而展开论述的。书中的第四、五、六编与附录直接涉及培养学生,而第一、二、三编又何尝不是同培养学生密切相关的呢?“大学的文化”与“文化的大学”,就是讲以人为本,培养学生。我想,从某种意义上讲,“校园文化”与“文化校园”,也是一样的意思。书中讲得对:“就目前的工作来看,我们还是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有一个主流价值取向。”接着,又指出了,要把爱祖国、爱民族、爱人民作为最高的价值取向。当然,所谓的价值,就是生命的价值、人生的价值。我们十分赞同书中的论点,当前校园文化建设有三种价值最为重要:“大爱之心、责任之体与诚信之德。”它们的关系如何?“爱心要转化为责任,责任才能实现爱心”;还可补充一句:责任转化为诚信,诚信才能实现责任。爱,它是一种精神追求,是价值取向在心灵境界的反映;而诚信,它是一种行为,是言行的道德准则在日常实践中的体现。介于两者之中是责任,它是关键,它的隐层、精神层面是境界,是爱,它的显层、行为层面是言行,是诚信。精神追求转化为责任,责任转化为言行表现。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诗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个人生命的价值,家庭、爱情的价值,相对于民族独立与国家自由的价值而言,就退居次要;一个真正懂得价值取向的人,就必有勇气肩起责任,见诸行为,为了后者,而舍弃前两者。所以,我十分赞许我校校长李培根院士讲的话,对我们学校而言,“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办高等学校,根本是育人,特色是创新,而关键所在是责任。无责任感,何能育人?!无责任感,何能创新?!无责任感,何能成人?!无责任感,能做什么真正有益的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前者讲集体,后者讲个人,个人的人生价值是在实践集体利益的事业中实现的。“任重而道远”,言极简,意极赅,这是我们民族极为优秀的古训。在本书中,我感到作者所讲的“强化爱心,履行责任”,“强化爱心”,着眼于集体,“履行责任”,落实在个人,这一精神盈溢在处处。

我深深感到,今天的中国,发展极速,转型极快,成就空前辉煌,问题纷至沓来,一些人在许多方面感到迷茫和困惑,一些大学生又何能例外?!2007年9月初,中国科协在武汉举行2007年年会,我校研究生会邀请了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与党组书记邓楠参加一个座谈会。会上有位研究生提出:“当今社会,情况极为复杂,变化太快,诱惑太多,我该怎么办?”这一问题引起了热烈讨论。我认为,讲得最好的是韩启德。他讲:“什么是诱惑?十年‘文革’动乱中,我是下乡知青,在农村当赤脚医生,当时对我最大的诱惑是上大学、学医;后来,上了大学,学医,那时对我最大的诱惑是当个好医生;那么什么是诱惑?诱惑就是人生价值取向!”我想,人生价值的取向本质上就是对社会的责任感。美国2006年出版了一本书,是哈佛大学哈佛学院前院长Harry R.Lewis写的,叫做《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对哈佛大学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此书2007年译成中文出版。书中讲,什么是“卓越”?“哈佛要在众多(学术)领域争第一。”什么是“灵魂”?“把年轻人培养成对社会负责的人。”什么是“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为了维护自己的卓越,不惜牺牲自己的远大目标。”这本书开始,作者引用了哈佛大学原领导人H.L.Higginson 1901年的讲话:“请记住,我们的大学是为了公共的利益而建立的。”“大学发展的真正福祉从来都是与我们国家的命运休戚与共的。”深入一想,这就是“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读完此书后,我将Lewis的批评归结为“六重六轻”,“六重”正确,“六轻”错误。第一,重学术,轻育人;第二,重研究,轻教学;第三,重研究生教育,轻本科生教育;第四,重教师的学术博大精深,轻教师道德品行对学生的影响;第五,重市场化的功利对大学的要求,轻学校对学生尊严人格的培养;归结起来,就是第六,重近期的有形、有用,轻长期的无形、“无”用。比较Lewis的批评与我国重点大学的现状,大有“何其相似乃尔”之感。我想,欧阳康教授这本书谈的是中国的大学,但可以认为,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恰是对Lewis的批评的一个解读,当然中国大学有其中国国情的一面。我们之所以要向国外一流大学学习,是因为大学的育人与治学,学生的立德与成才,大学、学生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发展,国家、大学与学生等的重要关系,古今中外有其本质相通之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今年,恰好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这一重要历史文件颁布十周年。这一文件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显然,教育就应该是“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揭示出了教育的本质。可以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指导下,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充分继承与弘扬我国的优秀教育理念与传统,大力学习与吸取国外的先进教育思想与经验,在我国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与模式。此即,素质教育是我国在教育思想与模式上的本土化产物。对于我国高等学校,1995年原国家教委召开了全国高等学校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院校工作会议,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寻求突破口与切入点,作出了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战略选择。正如作者所一再指出的,文化素质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的基础,这点是关键所在。在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三年试点期间,已经取得共识:现在高等学校学生素质可概括为四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是素质的灵魂、方向,业务素质是素质的主干,身心素质是素质的保证,而文化素质是素质的基础。可以认为,文化素质的作用是提出价值取向;其锋芒是针对忽视人文教育的弊端,以解决好做人的问题;其重点是加强民族文化教育,以解决好做中国人的问题;其核心是促进科学与人文融合,是解决做现代中国人的问题。总而言之,以人为本。由此看来,应该说,作者不仅在第四篇第二十二部分论述文化素质教育,而且站在“大学的文化”与“文化的大学”高度上,很大一部分的章节中的论述,实质上都同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密切相关,都同关心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紧紧相连,都同加强大学生的文化建设不可分割,第二十二部分着重对以往工作做了一个全面总结,深刻分析了面临的挑战,明确提出了应对的基本思路。这些都十分可贵。

欧阳康教授不仅是一位大学的教育工作者,而且“又是一个在大学搞哲学研究、吃着大学的‘哲学饭’并以此作为我的人生乐趣的人”。正如我开始所讲,他站在哲学工作者的高度,用哲理来统一思考“大学·文化·人生”及其关系。他在书中讲,哲学思维有种种特点,但他领悟到其中有两个最基本的特点,一叫“致极性”,一叫“超越性”。读后我深受启发。由这两个特点产生的,一叫反思,一叫预见,此即站在现在,怎么认识过去,又怎么认识未来,亦即怎么温故,怎么继往,又怎么知新,怎么开来。知新必须温故,开来必须继往;温故是为了知新,继往是为了开来;但一切的立足点是现在。西方有人讲,反思、反省是人类最高的智慧;中国谚语讲:“吃一堑,长一智。”曾子甚至讲:“吾日三省吾身。”预见,《中庸》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孔子讲:“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作者清楚写道:哲学家“一方面是走过了一段路就回头看一看,‘总结,反思,批判’,从而不断地超越已经达到的智慧的限度;另一方面是不断地向前看,看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看怎样做才是正当的、合理的、有效的,从而指导现实的实践”。作者在“序言”中明确指出:“直到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个人身份的变化才渐渐对某些比较宏观的教育问题有所涉猎,并形成了一些初步的看法,发表了一些文章。尤其是2005年4月我到学校工作并分管学生工作以来,更感到一种责任,这就是要加强对自己的实际工作的理论指导,这也促使我去研究和思考高等教育、大学使命、学科布局、思政教育、学生事务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本书。”显然,作者以哲学的思维思考了大学有关的方方面面,既有通过总结,思考与认识过去;又有分析情况,思考与把握现在;还有探索趋势,思考与谋划未来。我想,这或许就是作者力求以此能达到在“大学·文化·人生”中“极高明而道中庸”(《礼记·中庸》)这一最高层次的境界吧!正因如此,作者的思考对高等学校工作者是会有启迪的。

2009年3月31日(欧阳康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