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文观止220字左右的文章

古文观止220字左右的文章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文观止》是清初吴乘权、吴大职叔侄两人编选的一部古文读本。《古文观止》最初的编写动机,就是给童蒙的教科书。正是这样的需求为《古文观止》的广泛流行提供了前提条件。作者虽然谦虚,但是骨子里自信溢于言表。《古文观止》能独领风骚,不得不说其在编选技术方面有着过人之处。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古文观止》版本更多,发行更广。民国以来的著名书局或出版社,很少没有印制发行过《古文观止》一书的。
古文观止》_阅古拾珍:大学生必读的36部国学经典

经典介绍

清代以来,有两个诗文选集拥有天量发行量和数不清的读者,一本是《唐诗三百首》,一本就是《古文观止》。就其覆盖面而言,绝大部分的古书都望尘莫及,堪称奇书。《古文观止》是清初吴乘权、吴大职叔侄两人编选的一部古文读本。编者虽只是乡间的两个私塾教师,籍籍无名,但其自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首次付梓面世以来,迄今已经流传三百余年,期间读者不可胜数,口碑极好,连鲁迅先生都称其可与《昭明文选》并美。一部普通的选本,何以拥有如此巨大的魅力?

《古文观止》最初的编写动机,就是给童蒙的教科书。由于清代科举考试需要写文章,那么一部赅备古今,注重经典的古文选本,则是时代的迫切需求。正是这样的需求为《古文观止》的广泛流行提供了前提条件。当然,选本并不缺乏,在中国文学史上,关于古文的选本可谓不胜枚举。清代以前,见诸史传,录有书名的选本,就有《文选》《文苑英华》《唐文粹》《古文苑》《宋文鉴》《古文关键》《崇古文诀》《文章正宗》《文章轨范》《唐宋八大家文钞》《文编》等数十种。进入清朝,在该书问世前后出现的选本如《才子古文》《古文赏音》《古文析义》《古文渊鉴》《古文翼》《古文眉诠》《古文释义》《古文辞类纂》《经史杂家百钞》等。但是,这些选本,有的曲高和寡,有的持门户之见,有的体例不当,时至今日,仍被传颂者几稀,更有甚者,多数人连其书名也从未所闻。

关于《古文观止》一书的得名,编选者曾经有过这样一段说明:“山居寂寥,日点一艺以课子弟,而非敢以此问世也。间有好事者,有所许可,辄手录数则以去,乡先生见之者必曰:诸选之美者毕集,其缺者无不备,而讹者无不正,是集古文之成者也,观止矣,宜付之剞劂,以公之于世。余两人默然相视良久,曰:唯唯,勿敢当,诚若先生言,亦何敢自私?退而辑平日之所课业者若干首,付诸梓人,以请正于海内诸君子云。”(《古文观止》序言)作者虽然谦虚,但是骨子里自信溢于言表。果然,该书一经出版,风行海内,至今仍长盛不衰。两位编选者的自信不是无源之水,为了自己和子弟参加科举考试,他们长期浸淫于古文之中,得其精髓;又长期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实际教学需求和经验,二者结合,使得这个选本非常切合实际,于教于学,两处方便,因此,超越其他选本,成为历史的宠儿,也就不是什么意外的事情了。这里顺便说说古文,清代所谓的古文,就是指古代文人宗承秦汉文章,追求文道合一的理念。著文立说,强调有利于弘扬儒家思想,讲究文气相养,行文要充满浩然之气,醇厚雅正,既要以气驭文,更要以文养气,人格修养高尚,文章品位自然卓越,反之亦然。古文力求言尽意永,表现手法要含蓄深沉,能够发人自省,同时遣词师法自然,既要文从字顺,又要务去陈言,只要言之有物,无须如骈文那样多做文辞修饰。经过唐宋八大家的发扬,到明清时古文已经成为文章的正统,科举的主要考试内容。

《古文观止》能独领风骚,不得不说其在编选技术方面有着过人之处。总结其优势,我们认为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兼收并蓄,不持门户之见。编选者熟悉古文发展历史,把握主流,不废分支。比如,《古文观止》编选时,收录了《北山移文》《归去来辞》《滕王阁序》等文章,这些文章因其句式带有四六体骈俪风格,时人多将其归为骈文。编者将其列入《古文观止》,当时到现在,都有人认为这种做法“不能完全符合古文标准”,但是编者敢于破例。二是选目恰当,《古文观止》要在跨度长达两千余年的历史背景下选材,如欲做到“简尔赅”(吴兴祚序语),是不可能将各个时期的文章或各个作家的作品平均分布的,只能在突出重点的前提下兼顾全面。从时代角度上看,二吴的选文取材侧重于先秦两汉和唐宋时期,全书222篇中,这两个阶段就占了198篇,比例高达89%以上;从作者角度上看,选文又集中于左丘明、司马迁、韩愈、柳宗元、苏轼和欧阳修等人,仅此六人入选的文章就达125篇,占到全书比例的56%以上。在同一个时代内,编者在突出重点的同时,也注意兼选其他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以示全面。如春秋战国时期,编者取材以《左传》《战国策》为重点,同时也选取了来自《国语》《谷梁传》《公羊传》《礼记》中的文章;两汉文章,编者取材以《史记》《汉书》为主,但也选入了贾谊、晁错等人的政论文章;唐代取材以韩愈、柳宗元的文章为主,对王勃、骆宾王、李白、杜牧等人的文章也没有置之不顾;宋代选材突出了欧阳修和苏轼,但对王安石、曾巩等人也给予了一定比例。三是选文篇幅适中,二吴的选文,共12卷222篇,这样的规模,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是不会将其视为负担的,同时也不会令爱好古文者有恨少之叹。《古文观止》的选文篇幅适中,还体现在二吴选文对具体文章字数的控制上。据统计,该书约80余篇古文,字数均在300字以下,最短的文章《读孟尝君传》只有89个字,此类文章占全书的份额近乎四成;书中千字以上的文章,不超过10篇,最长的《报任安书》约2400字左右,此类文章占全书的比重不足5%;其他各篇字数多在500字到800字之间。这些文章长短适中,简洁明快,易于记诵,虽然字数不多,但都堪称名篇,如《读孟尝君传》《陋室铭》《孔子世家赞》等,均言简意赅,含义隽永,很能体现古文的魅力。四是可读性强。古文名篇当然具有思想性、艺术性,编者在此基础上,考虑到童蒙诵读的需要,还特意选择了那些音调铿锵,朗朗上口,具有音节美的文章。如此重视记诵的方便,当是编者长期童蒙教学的经验。

1905年科举制度的终结和1919年发生的五四新文化运动,随着白话文的流行,作为通行文体的古文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古文观止》也曾受到了一定影响,但很快就又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之中。新时期《古文观止》的功用,由原来的宣扬古文文学思想和辅助写作科举时文,转变成了帮助人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研究中国古代散文的资料。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古文观止》版本更多,发行更广。民国以来的著名书局或出版社,很少没有印制发行过《古文观止》一书的。除了重印原著之外,随着时代的新的要求,人们开始对《古文观止》内容进行再加工和现代化改造,其最大特点是完全放弃原书的评注,另以白话格式进行注解和翻译,以便今人阅读理解。特别是文白对照本,即将原来的文章翻译成白话文,与原文并存,大大方便了现代普通读者的阅读。

《古文观止》能够跨越时代变迁、跨越文体差异、跨越政治体制而得到广泛认同,影响深远,应该说其不仅具有选本与文体研究价值,而且也有着巨大的文化传承价值。《古文观止》不仅有众多贤哲的智慧,也有历史的盛衰兴亡,宛如一座巍峨的古典文化的博物馆,给今人带来启示和真知灼见。而古代汉语的典雅,必将使稍显西化的现代汉语重新获得一种浓厚的中国气质。现代汉语是可能也应该典雅的。

作者介绍

《古文观止》的编者是名为吴乘权、吴大职叔侄两人。吴乘权,字楚材,吴大职,字调侯,均是清初浙江山阴(今绍兴)的私塾教师,一生以课业授徒为职。吴乘权除了《古文观止》外,还同周之炯、周之灿一起编写过一部历史普及读本《纲鉴易知录》。此外,关于他们有文字可考的就是其伯父吴兴祚在本书序中的评价,其称“楚材天性孝友,潜心力学,工举业,尤好经史,于寻常讲贯之外,别有会心。与纵孙调侯,日以古学相砥砺。调侯奇伟倜傥,敦尚气谊,本其家学,每思继序前人而光大之。二子才器过人,下笔洒洒千言无懈漫”。

精彩片段

《醉翁亭记》评语:“通篇共用二十个‘也’字,逐层脱卸,逐步顿跌,句句是记山水,句句是记亭,句句是记太守,似散非散,似排非排,文家之创调也。”

《史记·屈原列传》评语:“史公作屈原传,其文便似《离骚》,婉雅凄怆,使人读之,不禁唏嘘欲绝。要之,穷愁著书,史公与屈子实有同心,宜其忧思唱叹,低回不置云。”

延伸阅读

谈到古代的选本,自《昭明文选》以来,诗文的选本,何止数十百种,有的堪称名家名选,但不是过深过偏,就是过多过杂,缺少的是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的选本。十七世纪末叶,即康熙三十四年(1695),出现了一部选本中的“奇书”:《古文观止》。这部选本是名不见经传的选家——吴楚材、吴调侯——所选,原是作为家塾训蒙读本而编选,文人学士是不屑一顾的。但奇就奇在这部并不起眼的选本问世后,立即风行海内,历久不衰,两百多年来一直是一部畅销书(另一部选本的“奇书”是稍后半个世纪出现的《唐诗三百首》,与《古文观止》堪称双璧)。

——钱伯城:《新古文观止·序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