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万物相通的境界

万物相通的境界

时间:2022-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拥有一颗慈悲通透的善心,万物皆有灵性,即使蝎子以德报怨,“明诚”之人也能坚守本性,不会因为蝎子的善恶而左右自已的善恶。在开悟之人的眼中,世间万物都有可爱之处,这就是所谓的万物相通的境界。总的来说,“明诚”的境界就是先天的天性和后天的修持合二为一,这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

【原文】

来书云:“‘质美者明得尽,渣滓便浑化。’如何谓明得尽?如何而能便浑化?”良知本来自明。气质不美者,渣滓多,障蔽厚,不易开明。质美者,渣滓原少,无多障蔽,略加致知之功,此良知便自莹彻,些少渣滓,如汤中浮雪,如何能作障蔽。此本不甚难晓,原静所以致疑于此,想是因一“明”字不明白,亦是稍有欲速之心。向曾面论明善之义,“明则诚矣”,非若后儒所谓明善之浅也。

〖译文〗

来信写道:“前人说‘质美者明得尽,渣滓便浑化’。明得尽指的是什么?怎样才能浑化?”良知原本就是纯净的。气质差的人,不但渣滓多,遮蔽也厚,他的良知就不能光明显现。气质好的人,本来渣滓少,遮蔽也薄,稍加致知的工夫,他的良知就能晶莹透彻,些许渣滓仿佛沸水中的浮雪,怎么能成为障碍呢?这本来不怎么难懂,这个问题你之所以存在疑问,大概是因为对“明”字不理解,其中也夹有欲速之心思。从前,我曾与你当面探讨过明善的问题,“明则诚矣”,并不是像后世儒生所讲的明善那样简单、浅陋。

《中庸》中说:“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从真诚的本性明白万物相通的道理,那是本性的缘故;从明白万物相通的道理做到真诚,那是后天教育的缘故。可以说“明”和“诚”之间是相通的,一个人真诚了便会通晓道理,一个人若通晓了道理也就可以做到真诚。

从前,在印度的恒河上有个佛教徒在打坐,旁边有个渔夫坐在船上休息。

佛教徒静心养神,突然听到水中有声音,睁开眼一看,一只蝎子正在水中挣扎。佛教徒随即伸手把蝎子捞起来。没想到,蝎子用毒刺蜇他。佛教徒把蝎子放走,继续静心打坐。

没过多久,蝎子又掉进了水里。佛教徒不忍看蝎子挣扎,又用手把它捞了上来。第二次,蝎子还是蜇了他一下。他笑了笑,仍然放走了蝎子……

结果,蝎子第三次获救后,依旧用毒刺蜇佛教徒,随即又逃之夭夭。一直在旁边观看的渔夫终于忍不住开口道:“你明知道蝎子无情无义,为什么还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救它,难道你不觉自己太蠢笨了吗?”

佛教徒笑笑说:“蝎子的本性就是蜇人,这不能怪它,我的本性就是不能袖手旁观,对万物慈悲,所以我不能因为蝎子的本性而改变自己的本性。”

故事中说的“本性”,其实就是指人的气质,但又不是单纯的指气质,而是性格和气质的综合。佛教徒本身气质安静,且长期受佛理的熏陶,慢慢形成了自己所坚持的“本性”。这种“本性”是他自我选择的结果,如果他不是每天在恒河清心沐浴,修养身性,也不会成为一个慈悲爱物之人。

这就验证了王阳明说的,一个人本性纯良,如果他一心向善,依附在他身上的“渣滓”也就不多,遮蔽本心的事物也就很少,那么他自然而然就达到自己所希望的精诚的境界。即使蝎子再三蜇他,即使渔夫嘲笑他,他依旧坚持自己的立场,坚持自己的“本性”。可以说,这位佛教徒对精诚境界的通悟是自然而然的,而没有受到外界事物丝毫的干扰。

西方普遍把人的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四个类型。不同的人之所以拥有不同的气质,归根究底在于遗传。也就是说,当你还是一个胚胎的时候,你的气质已经由你父母的DNA遗传给你了,所以,我们常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但是,气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气质受性格的影响。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的气质类型不同,却没有优劣好坏的分别。而性格跟气质不同,性格是后天培养的,而且会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人的性格有好坏善恶之分,更重要的是性格和气质相互影响,相辅相成。

可以说,人生而善良,每个人的天性都无所谓好坏,好坏全凭后天。后天的教育会助长我们的善恶,影响我们一生。一恶顿生,百恶随行;一善之心,万物俱善。拥有一颗慈悲通透的善心,万物皆有灵性,即使蝎子以德报怨,“明诚”之人也能坚守本性,不会因为蝎子的善恶而左右自已的善恶。在开悟之人的眼中,世间万物都有可爱之处,这就是所谓的万物相通的境界。

总的来说,“明诚”的境界就是先天的天性和后天的修持合二为一,这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世间的任何人,都是有气质的,只不过是气质的纯美程度有别。有人天生气质纯美,而且在成长的过程中又很少被功名利禄所沾污,依旧保持纯美善良的气质特色;这样的人内心纯洁,在格物致知和致良知上更容易取得成就,更容易开明悟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