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为学的境界

为学的境界

时间:2022-02-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境界当是“乐学境界”:不以学为苦,而以学为乐,学习动力固然也不排除责任心甚至功利心,但很大一部分动力来自对学习本身的兴趣。而且,即使是“乐学境界”,也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刻苦精神的支撑。要达到“乐学境界”,需要有从教者、为学者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不论是从教者还是为学者,都应该在现有的社会条件下努力提升自己的“为学境界”,同时反过来对社会氛围的不断优化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为学的境界

翻阅3月16日《报刊文摘》,读到了一篇题为《为学应是一片欢喜境界》的短文。文中谈到古人的学习是一种“欢喜境界”:“《论语》一开始即连说‘不亦乐乎’、‘不亦乐乎’,陈澧老先生读出了孔子的意旨,即‘为学应是一片欢喜境界’。”文中又谈到当今这种“欢喜境界”的失落:“哲学家熊十力先生对中国‘为学未有欢喜境界’异常厌恶,断言此为‘民族丧亡之象’”。[1]

受该文启发,我想到了“为学的境界”这个问题。

为学有哪些境界?

我想第一境界似乎是“厌学境界”:不想学,不愿学,却又不得不学,因为有老师看着,家长哄着,考试盯着,就业逼着,内心里却满是厌恶甚至恐惧。此为最低境界。

第二境界也许是“苦学境界”:虽然从学中体会不到乐趣,但却能够刻苦学习,其动力或者来自责任心,或者来自功利心。有时虽有因学习进步而来的成就感,却没有因学习本身而来的满足感。此为中间境界。

第三境界当是“乐学境界”:不以学为苦,而以学为乐,学习动力固然也不排除责任心甚至功利心,但很大一部分动力来自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此为最高境界。

当然,这三种境界是就其典型形态而言的。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往往介于两者之间:或者介于第一境界与第二境界之间,或者介于第二境界与第三境界之间。而且,即使是“乐学境界”,也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刻苦精神的支撑。苦与乐是一种辩证的关系:乐是苦的精神依托,苦是乐的内在源泉。

要达到“乐学境界”,需要有从教者、为学者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就从教者来说,应该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应该把知识和思想中与人的心灵相通相契的美好的东西挖掘出来呈现给学生;从为学者来说,要激活被功利心、虚荣心、浮躁心、焦虑心等不良心理所麻木了的内心世界,以宁静而敏感的心灵体会所学内容中的真善美;从社会来说,要形成尊重知识、崇尚文化、教者乐教、学者乐学的社会氛围。

社会氛围的优化当然有待时日。但作为个体,我们不能消极等待。不论是从教者还是为学者,都应该在现有的社会条件下努力提升自己的“为学境界”,同时反过来对社会氛围的不断优化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期待为学的“欢喜境界”早日成为社会的普遍现实!

【评论选摘】

评论一:我的理解是人生的过程就是学习境界不断提升的过程。如果做到活到老学到老,那么学习本身就是充实人生的乐趣了。

评论二:以自身情况来分析,我觉得我们的学习是经历三个境界的,从逼学,到苦学到乐学,毕竟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水平也在不断发展。不过后来由于受外在和内在影响,致使我们对学习的心态又在三个境界中不断转变,嘻嘻。支持老师!

评论三:看了这篇文章,我开始有点怀念高中的学习生活,虽然学得苦,却也乐在其中。到了大学,虽然自由了,没有人逼着我们了,却再也体会不到那种学习的充实了。

评论四:如果说高中是在第二种境界上,那么现在反而停留在第一种了,学习的心态在三个境界中不断转变,浅薄无知的我一直在第一、第二种之间徘徊,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顿悟”,真正做到乐学。

评论五:我觉得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学习会变成一种自我自觉的需要,也就是沈老师您说的积淀阅历,沉静人生。谢谢沈老师的启发!

评论六:个人觉得“为教者”的境界应是从“为学者”的单纯、淡薄和宁静致远开始!乐己而后乐人!

【注释】

[1]柳延延:《为学应是一片欢喜境界》,《报刊文摘》,2012年3月16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