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远离诱惑,不失本性

远离诱惑,不失本性

时间:2022-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文天祥在赣州招募豪杰志士,组织了一支数万人的“勤王军”,于1275年抵达临安。1276年,文天祥以右丞相兼枢密使的身份和元军谈判,但被元将伯颜扣押。文天祥在伯颜的威逼利诱下,毫不妥协,因此被扣押北上。此后文天祥又率众反攻江西,给元军以沉重打击。宋亡后,文天祥被押解到大都,历尽折磨,始终坚贞不屈。元世祖下令处死文天祥,以绝后患。所以,堂堂正正,不失本性才是为人之道。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左传》

智慧品读

《左传》提出过人生有“三不朽”的著名论断,意思大概是说:人生短暂,若想有所作为,传于后世,有三种途径:最有价值的是能够修养完美的道德品行,其次是建立伟大的功勋业绩,最后是确立独到的论说言辞。正如古人所言,功高、才高均不如德高。于普通人而言,立功与立言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但是立德却可以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开始做起,只要人们开始有了敬畏之心,有了道德意识,就已经走在立德的路上了。崇高的气节是人们灵魂深处散发的馨香,与其靠一时的小聪明哗众取宠,不如以芬芳遗惠后人。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文天祥就以高尚的气节名享千秋。文天祥,字宋瑞,江西吉水县人。20岁时举进士,为廷试第一。1259年,元兵大举进攻南宋,宦官董宗臣劝皇帝迁都逃跑,文天祥上书坚决反对,并请求皇帝安定民心,诏杀董宗臣。

1274年秋,元军逼近宋都临安,宋帝下令全国征军护驾。文天祥在赣州招募豪杰志士,组织了一支数万人的“勤王军”,于1275年抵达临安。1276年初,常州危急,文天祥派出部将率兵救援,但未能解常州之围,元兵趁机向临安发动最后攻击,文天祥只得退往临安。回临安后,文天祥与名将张世杰主张集中临安的全部“勤王军”和元兵决战。但当权宰相陈宜中一味对元兵屈膝投降,元兵得寸进尺,步步进逼。

1276年,文天祥以右丞相兼枢密使的身份和元军谈判,但被元将伯颜扣押。文天祥在伯颜的威逼利诱下,毫不妥协,因此被扣押北上。到江苏镇江时,文天祥趁机脱逃,历尽艰险乘船到达福州。文天祥又受命外出招募军队,他遣将收复数地,又得到江西兵来援,一时声势大振。此后文天祥又率众反攻江西,给元军以沉重打击。但毕竟文天祥所组织的军队没有战斗经验,被元军击溃,文天祥侥幸脱身。

1278年,文天祥组织军民继续抵抗,后来因叛徒出卖被俘,在零丁洋,他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诗句。宋亡后,文天祥被押解到大都,历尽折磨,始终坚贞不屈。在狱中,他写下了著名的《正气歌》,表达了视死如归的决心。1282年,元世祖忽必烈无比佩服他的气节,亲自劝降,文天祥依然守节不屈。元世祖下令处死文天祥,以绝后患。

文天祥的高风亮节,即使不着一字,也尽得世人赞颂,他的诗品、人品统一和谐,真的是日月辉耀、相得益彰。

文天祥殉难后,人们以各种方式纪念他。曾参加过义军的王炎午写了《望祭文丞相文》,赞扬文天祥像岁寒的松柏一样坚贞,他的死使“山河顿即改色,日月为之韬光”。1323年,在文天祥家乡吉州的郡学里,他的遗像挂在先贤堂,与欧阳修、杨邦乂、胡铨等并列祭祀。1376年,北京教忠坊建立了“文丞相祠”,后来,他的家乡吉州庐陵也建立了“丞相忠烈祠”。文天祥的文集、传记在民间流传很广,历久不衰,激励着民族的正气。贤人已逝,其言犹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不知激励了后世多少优秀儿女在祖国生死存亡之际,舍生忘死,维护民族大义。所以,堂堂正正,不失本性才是为人之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