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语言学考证方法的局限

语言学考证方法的局限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6.4.2 语言学考证方法的局限“每一个词、每一个语法成分……都是一个慢慢变化着的结构”,语言学上的词汇、语法、语音三大方面都可作为语料鉴别的方法,范围广、灵活性大。方法的单一、共性的空缺,使得已有成果难以有效回应语料鉴别所需的精细条件,词汇用作鉴别的局限性不可避免地突显出来。一方面词汇使用未必有清楚的界限,译经完成后,改写、转写均不可避免。

6.4.2 语言学考证方法的局限

“每一个词、每一个语法成分……都是一个慢慢变化着的结构”(43),语言学上的词汇、语法、语音三大方面都可作为语料鉴别的方法,范围广、灵活性大。遗憾的是,尽管将汉译佛典作为汉语史研究的语料,可能是从汉语音韵史研究开始的(44),我们还是有意无意间遗忘了语音,时至今日,仍然鲜见从语音方面来鉴别失译语料的,或许是因为语音研究本身的难度。

词汇跟语法、语音一样有着历史层次。一直以来,对汉语词汇尤其是古汉语的词汇研究,我们都比较倾心于语词考释,时至今日,语词考释仍是汉语词汇研究的核心,似乎缺少大学科视野下提取规律及转变研究观的尝试。方法的单一、共性的空缺,使得已有成果难以有效回应语料鉴别所需的精细条件,词汇用作鉴别的局限性不可避免地突显出来。一方面词汇使用未必有清楚的界限,译经完成后,改写、转写均不可避免。书面的记载一般也晚于口语的出现,口语中出现的语词来不及进入书面记录,已被较晚的同(近)义语词覆盖了。还有一些词可能处于边缘,一时未见于文献和口语中,但它们并没有彻底消失,可能留在人的记忆里,随着我们对过去某些事件的追述而重新出现。另一方面,待考的失译、误题之经所显现的证据亦不成体系,更多的时候只是一鳞半爪而已。历史文献所提供的事实,比起那些从来没有人把它记载下来的事实,差不多总是不大重要、无关轻重的。布龙菲尔德认为“文献材料只能提供历史语言一个不完整、常被扭曲的画面”(45)。个人的阅读范围也终究有限,在实际的检索过程中,由于版本异文等原因,有些例证可能未被检索到或未被正确统计。利用词汇来考证翻译地点时,虽然在同一时段,此地没有而彼方有的语词,是可以用来说明区域差异的,但关键在于方言词本身的难以确定。诸多因素会让词汇学上的鉴别标准在可靠性上或多或少受到影响。所以出现频率不高的语词,如《昙无德羯磨》中出现的“阿兰若”等词,在考证时还是作为辅助证据为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