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葛根的本草考证

葛根的本草考证

时间:2022-07-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葛根别名野葛、鹿藿、黄斤、野扁葛、葛条、葛藤。葛根在我国有悠久的应用历史,历代本草中均有记载,早在尧、舜、禹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利用葛藤制麻织布。葛根作为药用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可见葛根分食用与药用。唐《食疗本草》云:“葛根,蒸食之,消酒毒。其粉亦甚妙。”陈藏器《本草拾遗》云:“根堪作粉。”根据其形态应为甘葛与野葛。2010年版《中国药典》将甘葛作为粉葛,野葛作为葛根分列收载和使用。

葛根别名野葛、鹿藿、黄斤、野扁葛、葛条、葛藤。葛根在我国有悠久的应用历史,历代本草中均有记载,早在尧、舜、禹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利用葛藤制麻织布。1972年,江苏吴县草鞋山发掘出三块制作于新石器时代技艺精湛的葛布残片,表明我国600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利用葛根。周朝时,朝廷在中央设立“掌葛”官职,负责征收和掌管葛麻类纺织原材料,并有了“山农”之葛(织葛布)和“泽农”之葛(供食用)的区分。

葛根作为药用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梁代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云:“即今之葛根,人皆蒸食之,当取入土深大者,破而日干之,生者捣取汁饮之,解温病发热。其花并小豆花干末,服方寸匕,饮酒不知醉。南康、庐陵间最胜,多肉而少筋,甘美。但为药用之,不及此间尔。”可见葛根分食用与药用。唐《食疗本草》云:“葛根,蒸食之,消酒毒。其粉亦甚妙。”陈藏器《本草拾遗》云:“根堪作粉。”宋苏颂《本草图经》对葛根形态描述:“葛根生汶山川谷,今处处有之,江浙尤多,春生苗,引藤蔓长一、二丈,紫色,叶颇似楸叶而青,七月着花似豌豆花,不结实,根形如手臂,紫黑色。五月五日午时采根曝干,以入土深者为佳。今人多以作粉,食之甚益人。下品有葛粉条,即谓此也。”明朱棉《救荒本草》附有葛根图,并云:“葛根今处处有之,苗引藤蔓,长二、三丈,茎淡紫色,叶颇似楸叶而小色青,开花似豌豆,花粉紫色,结实如皂角而小,根形如手臂蒸食之,或以水中揉出粉澄滤成块,蒸煮皆可食。”

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葛有野生,有家种,其蔓延长,取治可作乡长缔络。其根外紫内白,长者七八尺。其叶有三尖,如枫叶而长。面青背淡,其花成穗,累累相缀、红紫色。其荚如小黄豆荚,亦有毛。其子绿色,扁扁如盐梅子核,生嚼腥气,八九月采之。”据“其叶有三尖,如枫叶而长”指食用葛藤。清《植物名实图考》载:“有种生野生2种。”根据其形态应为甘葛与野葛。

2010年版《中国药典》将甘葛作为粉葛,野葛作为葛根分列收载和使用。除此以外,同属植物三裂叶野葛P.phaseoloides(Roxb.)Benth、峨嵋葛P.omeiensis Wang&Tang、山葛藤P.montana(Lour)Me TT.、华葛P.chinensis Ohwi在部分地区也做葛根使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