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回归于天的障碍

回归于天的障碍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五、回归于天的障碍我们已经知道,回归这个原始的故乡,就是老子、庄子等人所说的“返朴” 、“归根复命” 、 “同于大通” 、 “合于天伦”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天人合一” 。情绪稳定,心境宁静是回归于天道的必要条件,否则,就是回归于天道的障碍。接下来再看庄子的有关论述:彻志之勃,解心之谬,去德之累,达道之塞。

五、回归于天的障碍

我们已经知道,回归这个原始的故乡,就是老子、庄子等人所说的“返朴” 、“归根复命” 、 “同于大通” 、 “合于天伦”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天人合一” 。照上面所说,人在身体上仍然是与天(道)相合一的,只不过在思想上是与天(道)相分离了,因此,这回归与不回归只是针对思想层面而言。正如前面所说的那样,只要抑制住思想活动,就能做到天人合一了。可是,这抑制思想活动的做法会有很大的障碍。会有怎样的障碍呢?首先,人心思向外是一种生理习惯所形成的事,如顺水推舟,而心思向内则是逆生理习惯的行为。因此,要想心思向内就好比逆水行舟,必须要坚持不懈地努力。这努力就是时时注意,不要忘记,孟子就将这种做法叫做“勿忘” 。其次,必须尽量排除外界事物对自己心境的影响和干扰。这样,才能保持心境清净宁静,只有清净宁静的心境才可以具有心思向内的心态。怎样去排除外界事物的影响和干扰呢?主要是想得开看得远。这想得开看得远就是所谓的看破红尘。能够看破红尘,佛家叫做般若智,大乘般若类佛经所讲的就是关于怎样看破红尘的道理。看破红尘了,就能克服心理上的自私的心理习惯,才不会被眼前的得失问题影响心境的清净宁静。怎样才能看破红尘呢?就是要研究关于心性之学的理论,把有关宇宙人生的道理(佛法)搞得明白一点。再者,人与外界事物的距离要拉得远一点,不要置身于滚滚红尘的旋涡之中,不要处于人世冲突的风口浪尖。外界事物的干扰毕竟不容易克服,所以要躲避得远一点为妥。这好比无法做到坐怀不乱,就只好退而求其次而实行闭门不纳。这个躲避得远一点,道家就称之为“断缘” 。心思向内与宁静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心思向内了才会宁静,只有心境宁静了才可心思向内。上面这些话的依据在于下面的有关引述中,且看儒道佛各家对于清除回归路上障碍的相关论说。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中庸》)

喜怒哀乐不入胸次。

(《庄子·田子方》)

喜怒哀乐是人的情绪变化。情绪变化是由思想活动产生的,反过来又能推动思想活动的进行。心中有了情绪的波动就无法做到心境的安静,而心思向内却又必须做到心境安静,因此,情绪波动是首先要克服的障碍。凡是心性之学,对于清净宁静的心境,都是非常讲求的。例如,《大学》里就是这样说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对于静的要求,老子是这样说的:

致虚极,守静笃。

要求很高,是越静越好。对于静的问题,庄子有如下的见解:

明于天,通于圣,六通四辟于帝王之德者,其自为也,昧然无不静者矣。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挠心者,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

(《庄子·天道》)

这段话的意思是,明白了宇宙人生的道理,心就能静;这静是由于抵御了红尘的侵蚀才形成的;静,才可以与天地万物相沟通。情绪稳定,心境宁静是回归于天道的必要条件,否则,就是回归于天道的障碍。接下来再看庄子的有关论述:

彻志之勃,解心之谬,去德之累,达道之塞。贵富显严名利六者,勃志也;容动色理气意六者,谬心也;恶欲喜怒哀乐六者,累德也;去就取与知能六者,塞道也。此四六者,不荡胸中则正,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

(《庄子·庚桑楚》)

上面所说的“四六者“ ,是指人的欲求、思想、感情、情绪和行为等对心态的影响干扰。一有影响干扰,心境就不能静,不能静就无法实行心思向内的无为之事。接下来看佛家的“八风”之说:

定者,对境无心,八风不能动。八风者,利、衰、毀、誉、称、讥、苦、乐,是名八风。若得如是定者,虽是凡夫,即入佛位。

(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门论》)

这八风也是指心思向内用功所遇到的障碍。在各种情绪之中,怒的情绪对安静心境的干扰最大。对于怒的产生原因和制怒的重要性,庄子用了这样的一个比喻:

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有一人在其上,则呼张歙之,一呼而不闻,再呼而不闻,于是三呼邪,则必以恶声随之。向也不怒,而今也怒,向也虚,而今也实。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

(《庄子·山木》)

怒是针对人而发出的。是由于认为别人损害了自己的利益(主要是精神上的刺激) ,因而产生了意气,这意气就叫怒气。一般来说,人对物是不发怒的,假如对物而发怒,就会成为一个笑话。例如上面说到“虚船来触舟” ,人是不会发怒的,假如这船上有人,就有可能要发怒了,这发怒的原因是责怪对方不尊重自己,不服从自己的意愿(这就归结到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利益)。假如是物损害了人的利益,人所产生的情绪不是怒而是其他的一种情绪。怒与其他的情绪比,更容易破坏安静的心境。为此,为道之人更应注重制怒。

佛学中的数论(如四圣谛、十二因缘等)就是教人看破红尘的道理。红尘就是为道的障碍。佛家戒律所列的有关禁戒的内容,所指的也是心思向内求道的一些障碍。心中的贪、嗔、痴三条是主要的禁戒对象,其中的嗔,就是愤怒的心情。佛家的六度,其中之一度是忍辱,忍辱也是针对戒除愤怒心情而言的。在许多障碍之中,发怒是为道最大的障碍。

我们在这里把人回归于天的不利因素称为障碍,在佛家学说中,也有关于障碍的称谓,如烦恼障和所知障。烦恼障、所知障是指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习惯所引起的各种烦恼,这些烦恼会造成心境的不平静。因此,若要为道,就应破除这烦恼障和所知障。梁漱溟曾说:

破我执,净烦恼障;破法执,净所知障。

(《佛家之学》)

人回归于天,通常就叫上天。对于上天之事,老子这样说道: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天门能不能开,关键就在于能不能为雌。什么是为雌呢?为雌就是指无为虚静,包括抑制思想活动和情绪活动,尤其是不发怒。《老子》一书的《德经》正是着重讲如何为雌这个道理的,比如该书中所说的关于崇俭、知止、弃智、去欲、希言、忘术、守柔、非战、戒矜和慎事等方面的话都是这个道理。老子上面的这句话,有的《老子》的版本是这样的:

天门开阖,能无知乎?

(转见于王力:《老子研究》)

无知就是心思向内,也就是为雌。下面再引述庄子的一段话,也可看做是讲述如何为雌的道理的:

虚无恬淡,乃合天德。故曰: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德之失。故心不忧乐,德之至也;一而不变,静之至也;无所于忤,虚之至也;不与物交,淡之至也;无所于逆,粹之至也。

(《庄子·刻意》)

这段话总的意思就是,要消除感情情绪,要保持清净宁静的心境,这样才可以回归于天国,实行天人合一(乃合天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