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儒家关于功夫与境界层次的说法

儒家关于功夫与境界层次的说法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儒家关于功夫与境界层次的说法对于境界层次的提高,儒家有时称为“下学而上达” 。无以甚异于人而致其知也。这境界层次是随着他年龄的不断增大而不断地提高着的。这是天人合一的最高层次。上面是关于孔子的精神境界和功夫层次的内容,下面说关于孔子的弟子颜回的境界与功夫的情况。下面看孟子对于境界层次的描述。

一、儒家关于功夫与境界层次的说法

对于境界层次的提高,儒家有时称为“下学而上达” 。孔子曾这样说: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论语·宪问》)

对于这段话,朱熹解释道:

不得于天而不怨天,不合于人而不尤人,但知下学而自然上达。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无以甚异于人而致其知也。然深味其语意,则见其中自有人不及知而天独知之之妙。

(《论语集注》)

下学上达,在这里意为反己自修,循序渐进。反己自修就是心思向内用功,也就是不断地求放心。上达,就是天人合一,也就是与天沟通(知我者其天乎)。不断地上达,就能不断地增强天人合一的程度。下学上达是孔子的说法,这个意思,照《中庸》的说法,叫做:

极高明而道中庸。

“高明配天” ,高明,就是指天人合一。中庸,是心思向内时的心态,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程颢语)。极高明,意为天人合一的程度是无止境的。道中庸,意为通过心思向内的功夫,就可以不断地提高天人合一的层次。下面引用梁漱溟的话来说明下学上达的道理。梁说:

下学而上达者何谓耶?下学云者,其殆谓此身在自然界和社会息息生活中,常不失于自觉,能勉于无支离,无讳异耶?果如是也,日就月将,形气之为碍浸浸消融,而于宇宙生命本原之通透则升进不已,其是之谓上达耶!

(《东西学术分途》)

梁还说:

上达只在下学之中,离开下学没有上达。

(同上)

不失于自觉,意为心思向内保持深层自我意识,指天人合一,升进不已,指不断地加深天人合一的程度。

下学上达一词没有反映出心思向内功夫的境界层次,而孔子在对自己人生事业的介绍中却具体地说出了境界层次提高的情况,他说: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十五、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是孔子说自己的各个年龄段,写在各个年龄后面的内容,就是孔子所达到的各种精神境界和功夫层次。这境界层次是随着他年龄的不断增大而不断地提高着的。那么,孔子的境界层次是怎样的呢?对于孔子上面的这段话,有许多种解说。

十五而志于学:是说他在十五岁时有了学的意愿和志向。学什么呢?就是孔子后来成就的属于“孔门之学”和“孔孟之学”这方面的内容。这个所学的学问不是别的任何知识,而是关于调整自我心理状态的重要性、必要性的理论知识和调整心态的实践方法与实践操作行为。孔子的学问,说得明白一点就是要把心中的“仁”表露出来。仁,是人的本质、本性和心的本体。仁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对外包容万物,这是一种特殊的感情;二是对内显得通脱活泼,这是一种特殊的智慧(也叫“自觉”)。此外,讲求仁的学问,是可以产生乐和悦的,这就叫“仁者无忧” 。对于孔子学问的这个特点,可从下面这句话中看出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这话中的说(悦)、乐、不愠,都是指人的心情舒畅的精神状态。可以说,孔子所致力和造就的学问是一种追求心情悦乐的至高无上的学问。

三十而立:孔子在三十岁时,他的关于人生问题的学问事业体系已经基本上确立了。

四十而不惑:什么是不惑呢?孔子曾经说过“智者不惑” ,假如将这个说法拿来对照,可以看做那时孔子是达到了智者的程度。这智就是前面说过的特殊的智慧,这是由于心中有仁的结果。

五十而知天命:孔子说他在五十岁时已经做到了充分的天人合一了。知天命,可以理解为天人合一。这一解释可用梁潄溟的一段话来印证。梁这样说:

但孔子本人生活殆造于“天人合一”之境,息息默默通于天命流行之体(自云“五十而知天命”)。

(《东西学术分途》)

六十而耳顺:对于这一条的解说,分歧较多。朱熹是这样说的:

声入心通,无所违逆,知之所至,不思而得也。

(《论语集注》)

耳顺可理解为心顺。心顺就是与天相通,因此,耳顺可看作是形容高度天人合一的意思。

元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老子》)

若愚若昏,是谓玄德,同乎大顺。

(《庄子》)

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庄子》)

上面所说的大顺、大通都是指天而言,元德或玄德,都是指人的本质,也是指人“耳顺”的心理状态。孔子自己介绍,他在六十岁时,是达到这样的“耳顺”的精神境界和功夫层次了。

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随心所欲不逾矩意为心态可完全与天的本质相符合,毫无过之与不及的差错。这种心态,道家称之为“逍遥游” ,佛家称之为“得大自在” 。这是天人合一的最高层次。孔子自己认为他在七十岁时达到了这样的境界。

上面是关于孔子的精神境界和功夫层次的内容,下面说关于孔子的弟子颜回的境界与功夫的情况。

孔子教人的功夫就是“以仁存心” ,也就是心中要有仁,要保持深层自我。孔子对学生“以仁存心”的要求是: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管在什么时候,也不管是怎样的处境,心中都要随时保持具有仁的状态。据说颜回是孔子的学生之中最有悟性而且最为用功的一个。对于颜回的成绩,孔子是这样说的:

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论语·雍也》)

这是说,颜回能长时间地保持具有仁的心态,而其他学生却只能在短时间中想到仁。对于颜回的境界功夫,梁漱溟也有评说。他这样说:

《论语》上孔子亟称颜回“不迁怒,不贰过” ,其在《易·系辞》则曰: “颜氏之子其殆几乎。有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 ”怒与过均所谓不善。不善是免不了的,但一有不善立刻自己知道,知道了就如浮云之去而晴空无翳。其好学全在“未尝不知”的知上,即在自觉上。由于好学便常在自觉中,一有忽失,不远而复。此岂寻常人之所及耶?

(《儒者孔门之学》)

“一有不善立刻自己知道” ,这是指心思向内用功的心态,也就是“常在自觉中” ,自己看住自己的心思。颜回能“三月不违仁” ,能“常在自觉中” ,可见其境界功夫的确是不错的。

下面看孟子对于境界层次的描述。他说:

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孟子·尽心》)

这段话所说的境界层次自低至高依次是善、信、美、大、圣、神。至于这各种境界层次究竟如何,自有各种解说,可是这里不作引述。原因是孟子说得有点玄虚,况且这本是形而上的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无论如何说也是说不准的。

下面再引述孟子另外的一段话,以说明儒家对境界功夫的看法。孟子这样说: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孟子·尽心上》)

这段话讲到三种情况:尽心知性知天、存心养性事天和修身立命三种。对于这三种情况,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存心养性事天的境界最高,而尽心知性知天的境界次之。另一种看法认为:尽心知性知天的境界为最高,存心养性事天的境界次之,而修身立命的境界又次之,只是初学者的程度。对于这看法的分歧,下面举例说明。比如前面曾提到过的程颢的一个说法就属于第一种看法。他说:

孟子曰: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彼所谓识心见性是也。若存心养性一段事则无矣。

(《二程遗书》)

程颢的这一段话是在批评佛家学问时说的,他认为佛家只有较低的识心见性的一段功夫,而没有较高的存心养性的功夫。王阳明的看法与上面的看法正好相反,他这样说:

尽心即是尽性, “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知天地之化育” 。……知天的知如知州、知县之知,是自己分上事,已与天为一。存心者,心有未尽也,事天如子事父,臣事君,须是恭敬奉承,然后能无失,尚与天为二。此便是圣贤之别。此便是初学立心之始,有困勉的意在。

(《传习录》)

已与天为一,是说已经彻底完全的天人合一了,这样的人就是所谓的圣;尚与天为二,是说天人合一的程度还不够彻底完全,这样的人就是所谓的贤。王阳明的解说属于上面所说的另一种看法。孟子的这段话为什么会引起不同的看法呢?也正是由于阐析境界层次的话不容易理解之故,而阐析境界层次的话不容易理解,乃是功夫的境界层次本身就不容易被阐析之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