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悲观主义态度

悲观主义态度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叔本华就是悲观主义人生观的典型代表。在叔本华看来,人如上弦即走的钟,一切只听命于生存意志的盲目摆布,追求人生目的和价值是毫无根据和毫无意义的。叔本华还认为,人生如梦,是一个短短的梦。叔本华认为就是使自己“不再要求任何东西,把自己的意志高高挂起,不让它接触任何东西,力求在内心中对一切事物保持最大的漠然态度”。叔本华的视线始终停在人类生命的终点上,而不懂得人生目的和意义是在有限中实现的。

§2 悲观主义态度

面对人类的处境,悲观主义人生观认为,人类及其个体的生命是有极限的,最终会归于死亡的,由此,根本上说人生是无价值可言,进而,否认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否定生命,悲观厌世,对人生和前途丧失信心。

叔本华就是悲观主义人生观的典型代表。他对人类生存和个体生活的状态及趋势感到悲观。认为人生一切都听命于意志和欲望的摆布,都注定遭受灾难和痛苦。因此。必须戕灭欲望,否定生存意志,而自杀、死亡才能最终摆脱痛苦。在叔本华看来,人如上弦即走的钟,一切只听命于生存意志的盲目摆布,追求人生目的和价值是毫无根据和毫无意义的。由于生存意志的驱使,人生便成了一场苦难,世界成了一个不幸的罪恶的世界。这首先是因为,意志本身意味着欲求和渴望。渴望本身就是欠缺,欠缺带来痛苦和烦恼。而要达到任何一种愿望,都要遇到无数的麻烦和困难。愿望即使达到,欲求即使满足;至多也只是暂时地摆脱了一种痛苦,随之而来的是难忍的无聊,何况还有许多愿望是无法满足的。“所以,人生实如钟摆,在痛苦和倦怠之间摆动。”同时生存本身是一场持续的斗争,生命的每一秒都在为抵御死亡而斗争,而这是一种“注定终于要失败的斗争”。叔本华还认为,人生如梦,是一个短短的梦。人生的舞台是一座地狱,任何一个扮演角色的人的生活,除了个别局部的情况有喜剧性外,就总体来看,总是一场悲剧。每一张人脸只不过是一幅飘忽的画像,被意志以游戏的笔墨画在它那无尽的画幅上,稍停片刻又被抹去。人生又如同吹肥皂泡,尽管明知一定要破灭,却还是使劲地吹,吹得大些再大些,吹得色彩更漂亮些。叔本华又把人生比作一条由炽热的煤炭铺成的环形跑道,中间有几处清凉的被看作幸福的地点,每个人在这条跑道上不停地奔驰,总是期望着或许也确实碰到过那清凉地点给予的惬意感,然而最终还是倒毙在炭火中。

面对这种痛苦的人生,人们应该怎么办呢?叔本华认为就是使自己“不再要求任何东西,把自己的意志高高挂起,不让它接触任何东西,力求在内心中对一切事物保持最大的漠然态度”。“毫无怨言地过着自己不幸的生活,灭绝自己的愿望。”所以,人生没有任何真正价值,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空虚的,“一切都不值得我们去争取”。人只有否定生命意志,摆脱意志束缚,自觉放弃欲望,甘于清苦,甚至自杀、死亡才能达到永久的解脱。

叔本华给我们描绘的人生之画是阴暗的,他把人在特定条件下的生命体验扩大到人生的全过程;把人的意志和欲望看作是邪恶的,“无论如何也是我们的全部永无止境的苦难的源泉”(41),从而否定人生的意义。但是,人的活动离不开意志和意识,“没有欲求、希望、努力和期待,那人生还有什么价值?没有斗争和偶然的失望,人生又有什么意义?”(42)叔本华的视线始终停在人类生命的终点上,而不懂得人生目的和意义是在有限中实现的。

显然,这种人生观是荒谬的。它仅仅停留在生命的最终死亡上,使人悲观厌世,对自己的能力和生活失去信心和兴趣。具有这种观点的人为了逃避现实,解脱痛苦,或者轻生自杀,或者得过且过,敷衍岁月,借此了却毫无意义的残生。这种人生观没有看到生命的世代延续以及生命活动过程的意义,更不知道人的生命优越于动物的生命在于人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