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延平论未发与已发

延平论未发与已发

时间:2022-08-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5.延平论未发与已发延平还有一点与朱子密关者,乃在对未发、已发属本体论还是功夫论之辨。但此处亦透露对未发—已发问题本身之理解,朱子此时(32岁)是在什么地步。延平多谓于静坐中体验未发气象,其理论依据即在此。但就本文视野,延平并未阐述过未发、已发的具体涵义。关于延平思想特质及其对朱子哲学之影响,大略论述于上。

5.延平论未发与已发

延平还有一点与朱子密关者,乃在对未发、已发属本体论还是功夫论之辨。这一点,陈来先生在其大著《朱子哲学研究》中已有揭示。兹转述陈先生观点如下。为后文讨论方便,先引出延平原文:

问:太极动而生阳,先生尝曰此只是理,做已发看不得。熹疑既言动而生阳,即与《复卦》一阳生而见天地之心何异?窃恐动而生阳,即天地之喜怒哀乐发处,于此即见天地之心。二气交感,化生万物,即人物之喜怒哀乐发处,于此即见人物之心。如此作两节看,不知得否?

先生曰:太极动而生阳,至理之源,只是动静阖。至于终万物,始万物,亦只是此理一贯也。到得二气交感,化生万物时,又就人物上推,亦只是此理。《中庸》以喜怒哀乐未发已发言之,又就人身上推寻。若不于未发已发处看,即何缘知之?盖就天地之本源,与人物上推来不得不异。此所以于动而生阳,难以为喜怒哀乐已发言之。在天地只是理也。今欲作两节看,切恐差了。img55

陈先生分析说:

把《太极图说》“太极动而生阳”看成天地之喜怒哀乐已发,把“二气交感,化生万物”看成人与物之喜怒哀乐已发。在这个说法中,《中庸》的未发已发不只指人之性情而言,而且指宇宙大化的动静过程(摘按:中和旧说仍持此观点),如此分作两节看。李侗对此指出,从万物一理的角度说,天地、人物以及人之性情已发未发,受此统一的“天理”所支配,因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普遍性法则。而《中庸》的未发已发特指人之思维情感而言(摘按:朱子中和新说将思维情感混为一事,均作人—物之交接处看,后文将分析其为二个层次,即直感与思虑自觉,或许更有助于说明朱子思想。详后),是要由此引出一定的心性修养功夫以体认天理,其自身并没有本体论的意义。img56

前文已有述,此时朱子之兴趣主要在于本体论思辩,尚未意识到,抑或尚未顾及到功夫论之意义。故而此处同意陈先生分析。但此处亦透露对未发—已发问题本身之理解,朱子此时(32岁)是在什么地步。朱子丙戌之悟,认未发为性,已发为心,以体用关系处理二者;己丑悟后,又将未发、已发均置于心之名义下观,始突出功夫论之义。但他在此时的看法却似昏昧不清,如以“太极动而生阳”为喜怒哀乐之已发,却似对“太极”之义亦有误解。延平:(1)即从天道生生,无有间断,不可分二节看,以说明就太极而言,无分未发—已发。(2)未发—已发之说,乃只能就人言,于物亦不可。他阐明就人而言之未发—已发,实亦即天道生生不已于人身上而已。(3)《中庸》之所以以喜怒哀乐未发—已发言此天理,乃是指点人由此体察天理之流行,并有做功夫之下手处。延平多谓于静坐中体验未发气象,其理论依据即在此。但就本文视野,延平并未阐述过未发、已发的具体涵义。所以其究竟在这一点上于朱子后来的影响如何,此处不敢妄测。有一点却是肯定的,即在中和旧说中,朱子已专从人身上论未发—已发了。

若结合其他文献,朱子此时于“心体”已有颇圆融之体悟,如戊寅九月,为许顺之所做《存斋记》一文说:人之所以位于天地之中,而为万物之灵者,心而已矣。然心之为体,不可以闻见得,不可以思虑求。谓之有物,则不得于言;谓之无物,则日用之间,无适而非是也,君子于此,亦将何所用其力哉。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则有之之道也。如是而存,存而久,久而熟,心之为体,必将瞭然有见乎参倚之间,而无一息之不存矣。 此与乾道三年之朱子应和张南轩诗中所发何其似也。(虽然一为讲本体论,一为讲功夫论,但就其间所透露的对太极本体之理解上,二者相同。所以此处只能以为,彼时朱子尚未能将此与未发—已发问题联系起来考虑罢。)

由此,在未发—已发问题上,延平于朱子应产生影响者有二:其一,未发—已发之问题应视作人与“天道生生”之关系(二而一之关系),而非万物以及天道本身之流行。其二,从功夫论角度理解未发—已发。

关于延平思想特质及其对朱子哲学之影响,大略论述于上。总之,延平是个地道的践履派,恐不可以湖湘派“先察识后涵养”之思路完全等同之。因为他清楚地将体验于未发的察识功夫奠基于日用生活实践中;其涵养功夫亦是归结于使体认之天理洒然融释于日用之中,成为庸常言行。他甚至对读书有着很高的警惕,这并不是说他反对读书,而是认为读书最终应视为生活实践本身。朱子初见延平,说得无限道理,延平即指点道理全在日用处熟。延平自己亦常警惕被书本所缚,他曾于信中自陈:“于圣贤之言,亦时有会心处,亦间有识其所以然者,但觉见反为道理所缚,殊无进步处”。img57此处最能透露延平关于读书的态度,亦最能体会延平学问之真精神,乃只在生活本身,而非圣贤言论。此乃真是个洒然融释境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