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未发已发名义

未发已发名义

时间:2022-08-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未发已发名义朱子关于未发—已发之新解,首先出现在己丑年所做一篇杂著《已发未发说》中,旋又有《与湖南诸公论中和第一书》。心感物而动,而有喜怒哀乐之情,即为已发;又得其正,感而遂通,谓之和。本段又点明未发涵养之要义即“敬”;亦点明敬之功夫也贯穿于未发涵养与已发察识与致知格物。

1.未发已发名义

(1)朱子关于未发—已发之新解,首先出现在己丑年所做一篇杂著《已发未发说》中,旋又有《与湖南诸公论中和第一书》。此二书意思大体相近。兹引后书如下:

《中庸》未发已发之义,前此认得此心流行之体,又因程子“凡言心者皆指已发而言”,遂目心为已发,性为未发。然观程子之书,多所不合,因复思之,乃知前日之说非惟心性之名命之不当,而日用功夫全无本领。盖所失者,不但文义之间而已。

按《文集》《遗书》诸说,似皆以思虑未萌、事物未至之时为喜怒哀乐之未发。当此之时,即是此心寂然不动之体,而天命之性当体具焉。以其无过不及,不偏不倚,故谓之中。及其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则喜怒哀乐之性发焉,而心之用可见。以其无不中节,无所乖戾,故谓之和。此则人心之正而性情之德然也。

然未发之前不可寻觅,已发之后不容安排,但平日庄敬涵养之功至,而无人欲之私以乱之,则其未发也,镜明水止,而其发也,无不中节矣。此是日用本领功夫。至于随事省察,即物推明,亦必以是为本。而于已发之际观之,则其具于未发之前者,固可默识。故程子之答苏季明,反复论辩,极于详密,而卒之不过以敬为言。又曰“敬而无失,即所以中”,又曰“入道莫如敬,未有致知而不在敬者”,又曰“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盖为此也。向来讲论思索,直以心为已发,而日用工夫亦止以察识端倪为最初下手处,以故缺却平日涵养一段工夫,使人胸中扰扰,无深潜纯一之味,而其发之言语事为之间,亦常急迫浮露,无复雍容深厚之风。盖所见一差,其害乃至于此,不可不审也。

程子所谓“凡言心者皆指已发而言”,此乃指赤子之心而言。而谓“凡言心者”,则其为说之误,故又自以为“未当”,而复正之。固不可以执其已改之言,而尽疑诸说之误,又不可遂以为“未当”,而不究其所指之殊也。不审诸君子以为如何。

本书开首两段,乃反省“旧说”之非在于对已发未发命名不当,由此而造成“日用功夫全无本领”之后果。此处“本领”,恐如前引,应理解为“指点”、“纲领”义,即为日用功夫之“志向”。它亦透露前此以“察识仁心之端”为“功夫之本领”实乃不端之论。

从而有新论:未发、已发均应在“心”上来分:即心思未萌,未与物接之时为未发,而此即是心体流行、寂然不动处,谓之中。心感物而动,而有喜怒哀乐之情,即为已发;又得其正,感而遂通,谓之和。如此以来,“中和”便体现为“人心之正”:心未接物时处于湛然虚明状态而得其正(心之本分即为一“虚灵不昧”);心交通于物时则合宜地产生不同感应,使心、物均处于“自己本分”位置而得其正。

此处人心之正体现为“性情之德”,实即已蕴含着这样一层意思,即也存在“人心之偏”的可能性,从而存在心不能真实地体现人之本性的可能性、不能合宜地感应外物之可能性。就是说,此处的表述实际上把人心尚有“偏”的情形揭示出来了,而且此直接影响到人与天、与物之关系问题。因而于此处加密功夫对治人之“偏心”便成为自然而然的了。

旧说则不存在此问题,盖旧说只是揭示人的本性(未发)可以而且只能通过心才体现、发用出来。因而对人而言,就是体究心对性之发用处(善端),从而把握自己的本性,扩充自己的本性。换言之,旧说忽略了气质之杂一方面影响性之体现(旧说只揭示了性必然会在心上朗现出来。故而只须等待此“闪光一刻”以抓住它即可),另一方面亦影响心对“善端”之体察(朱子后来揭示了,心之反思、体察并不必然保证可以认识到人之本性——当“心”是个“偏心”时)。因而,朱子此处反省说,彼时不仅心性之名命之不当(此按,实指以心、性理解已发、未发名义,并非指对心、性本质之理解有差,亦非指心—性二者之体用关系理解有差——此前之《已发未发说》中即说,前日之说“于心性之实未始有差”),更在于使日用功夫全无本领,没有了依据。

第三段即点明,须于未发上就有一段功夫,即未发之涵养。而且,正因为通过未发之涵养功夫,可使未发时之心去除气禀之杂、人欲之私的遮蔽,呈现为镜明水止的湛然虚明状态(如前述,此即心之“本分”,心之“正”处),则其应接事物,自然会依于本性而合宜地发情——如此以来,性体现在情之中表现为“善端”。因而日用之本领功夫并不在对善端之体察,而在对心地之涵养。由此“中和”功夫即呈现为:a.未发涵养:涵养心灵使其常归于正(本分),此亦即使人之“本心”显豁。因为善性固然存于气禀之杂中,但只有在“本心”中才显露出来,对人而言,天命之性是通过“本心”敞开自己的——此即养心之本体论意义(此按,朱子在《大学》功夫中讨论养心,亦即诚意正心功夫甚是详备,兹后讨论)。b.察识本性。按照朱子的意思,只有“本心”才具备此能力。如前述,此“察识”实即孟子的“思”,思乃“天官”,亦即“本心”。本心纯粹,一派天然,故而它对人情之发,就如明镜照物,将那发自本心自己的情(直感)鉴别出来,由此体会到“天性”交物之实。换言之,善端之发萌固然须在“本心”中,对此善端之鉴别体认亦须由此“本心”来完成。所以朱子后来将涵养功夫并不限于未发阶段,而是作为一贯通未发—已发之功夫。c.扩充本性。此按,依据五峰的说法,不应说“扩充”,而是存养,以“必有事焉而勿正心”之态度使所体认之本性时时处于醒觉状态,则其即事应物,自然无过不及。但按朱子意思,则所察识者只是性所透露之端倪,人所应做者乃在以此作为指点,去体究事物之“本性”(理),此即如《大学》补传所表述者。朱子此处还有一意:“扩充”乃指分量上的积累。容后述之。总之此段紧承开首关于未发—已发之新义,自然突出了未发涵养功夫之关键意义,指明日用功夫之本领在兹,而不在于良心萌蘖处察识仁体(本性)。

本段又点明未发涵养之要义即“敬”;亦点明敬之功夫也贯穿于未发涵养与已发察识与致知格物。但未具体展开。此按,《程子养观说》:“程子曰:‘存养于未发之前则可’,又曰:‘善观者却于已发之际观之’,何也?”曰:“此持敬之功贯通乎动静之际者也。就程子此章论之,方其未发,必有事焉,是乃所谓静中之知觉,《复》之所以见天地之心也。及其已发,随事观省,是乃所谓动上求静,《艮》之所以止其所也。然则静中之动,非敬其孰能形之?动中之静,非敬其孰能察之?故又曰:‘学者莫若先理会敬,则自此知矣。’。扼要说明敬之涵意。容后述之。

(2)除了上述以思虑之发萌与否来名义未发、已发,朱子又有直接以性、情来命名未发、已发者。《中庸首章说》:

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何也?

曰:天命之性浑然而已。以其体而言之,则曰中;以其用而言之,则曰和。中者天地之所以立也,故曰大本。和者,化育之所以行也,故曰达道。此天命之全也。人之所受,盖亦莫非此理之全。喜怒哀乐未发,是则所谓中也。发而莫不中节,是则所谓和也。然人为物诱而不能自定,则大本有所不立。发而或不中节,则达道有所不行。大本不立,达道不行,则虽天理流行未尝间断,而其在我者或几乎息矣。惟君子知道之不可须臾离者,其作用在是,则必有以致之,以极其至焉。盖敬以直内,而喜怒哀乐无所偏倚,所以致夫中也。义以方外,而喜怒哀乐各得其正,所以致夫和也。敬义夹持,涵养省察,无所不用其戒谨恐惧,是以当其未发而品节已具,随所发用而本体卓然,以至寂然感通,无少间断,则中和在我,天人无间,而天地之所以位,万物之所以育,其不外是矣。

此篇颇重要。因为是从天道流行中人之地位讲,所以性、情之本体论意义被揭示出来了。它实际上乃从三个层面讲中、和:第一,就天命流行言,其体为中,其用为和。因为天道乃纯粹流行,不杂气质,故其即体即用,体用无间(按,此实乃“人生而静以上”者,人无从置喙,甚至不必强分中和体用)。第二,就人性之本然言,他也只不过是天命流行之体现,他自身就是天命之流行。换言之,他只不过是天之“代理者”,其言行、情感之发纯自天然,若合符节,是千古不变、天下通行之方式,是乃已发。而其未发为情感行为时,则纯是性体,是乃未发。这应该就是孟子所谓“尧舜性之”的情形。比较而言,明道、五峰则为“汤武反之”之事。在这个层次上言性情未发已发,则二者形成一种体用不二的关系。这个“情”实际上即体现为“善端”,但朱子认为对人而言,还有第三个层次之未发、已发,也就是受染于气禀的未发、已发。这其实已是在心上分了。如前述,此处的“未发”则不仅指性了,其中还有心之观照(浸染或贞定);此处的已发之情,亦有偏与正二种可能性,且其中也有心之作用。在这个意义上便不能只以性、情来名义未发、已发,而应以情之中、正言之。

所以,以性、情名义未发—已发,实际上是继承了“旧说”的思想。此处的情是直感,是本心之直接发用。所以也可以说体现的是性心体用不二关系。这也表明,“旧说”对心—性关系之认识并不错——当然是指纯粹的本体意义上的——朱子“新说”只是对旧说之功夫论进行加密改进而已。朱子后来曾谓孟子“论性不论气,不备”,也应该从功夫论意义上来理解。

在体用关系上言性情未发、已发,在其它地方说得更直接。如《答张敬夫书第四十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性也。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情也”。此也是在上述第三层意义上说性、情。所以“情”实际上已不是“已发”,而是“已发之中”了。

根据上面的论述,似乎应该这样来说,以性—情名义未发—已发:其一,只有在性情体用不二、或曰本体意义上才成立,此处的“情”乃直感,不是作为功夫后之效验的情之正。其二,在心主(统)性情的意义上,性情未发、已发亦成立。但此处的“性”在某种意义上乃被遮蔽,须待心去鉴识,此处的“情”乃指“情之正”,它是涵养省察功夫之效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