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位置中心度对技术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分析

位置中心度对技术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分析

时间:2022-08-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首先,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利用性学习在位置中心度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另外,“技术创新绩效←利用性学习”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558,但表3.24显示位置中心度对技术创新绩效的直接效应系数为0,这说明网络位置中心度对技术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是通过利用性学习的中介机制实现的,因此假设2b通过了验证。

3.3.3 位置中心度对技术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分析

与Hägg,Johanson,Forsgren,et al.(1982);Larson(1992);Powell,Koput & Smith-Doerr(1996);Uzzi(1996);Tsai & Ghoshal(1998);Rowley,Behrens & Krackhardt(2000);Tsai(2001);Gnyawali & Madhavan(2001);Koka & Prescott(2008)等的研究相似,本研究证明了网络位置中心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原因在于处于网络中心位置的企业能够把网络中的各方资源有效聚合起来,使企业能够就借助外力进行研发与生产,并最终将其内化为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

首先,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利用性学习在位置中心度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在本研究最终确立的结构方程模型中,“利用性学习←位置中心度”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447(p<0.001),表明位置中心度对利用性学习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这说明高位置中心度的企业能够提高自身的信息容量和信息丰裕性,也能够利用中心位置的优势地位来控制和引导资源向有利于自己竞争地位的项目流动,从而能够控制网络内产生的任何新知识的轨道和方向,非常有利于中心企业沿着既定技术轨道进行知识深度挖掘的利用性学习,因此假设2a通过了验证。另外,“技术创新绩效←利用性学习”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558(p<0.001),但表3.24显示位置中心度对技术创新绩效的直接效应系数为0,这说明网络位置中心度对技术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是通过利用性学习的中介机制实现的,因此假设2b通过了验证。

其次,本研究也证实了探索性学习在位置中心度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中介作用。在本研究最终确立的结构方程模型中,“探索性学习←位置中心度”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390(p<0.001),表明位置中心度对探索性学习也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这说明高位置中心度的企业能够利用其中心网络位置提高所获信息的多元性,能够吸引更多的企业进行合作,从而创造非冗余合作伙伴网络,提高中心企业从事探索性学习的可能性,因此假设3a通过了验证。另外,“技术创新绩效←探索性学习”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363(p<0.001),如前所述,表3.24中显示位置中心度对技术创新绩效的直接效应系数为0,这说明网络位置中心度对技术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也可以通过探索性学习的中介机制来实现,因此假设3b通过了验证。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网络位置中心度的提高,企业可能会越来越被锁定在一个难以产生突破性创新的境地,对探索性学习会产生负向效应(Fleming & Sorenson,2001;Gnyawali & Madhavan,2001;Ahuja & Katila,2004;Nooteboom,Gilsing,Vanhaverbeke,et al.,2006)。但是本研究的实证研究结果是位置中心度对探索性学习具有正向效应,除了上述理论解释之外,还可能与我国企业现阶段的现实情况有关:对当前我国嵌入全球制造网络的企业来说,现阶段绝大部分企业在从事产品加工制造,即以从事工艺创新为主的利用性学习,即使有些企业从事探索性学习也是在一个相对较低的层次,这可以从表3.20描述性统计可以看出,利用性学习均值是5.22,高于探索性的均值4.56;正如Gnyawali & Madhavan(2001)所指出的,位置中心度对探索性学习更可能是一个倒U形效应,即当位置中心度提高时,其对探索性学习是正向作用,但是中心度过高时,即超过了一定的阈值时会显现出负向效应,而本研究所抽样选取的企业样本因为探索性学习程度较低,因此位置中心度的负向效应还尚未显现出来,这也是未来可以进一步探讨的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