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商务模式的复杂系统特性

商务模式的复杂系统特性

时间:2022-08-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本章将以介观商务模式的概念体系为基本框架,以复杂系统理论为视角来观察商务模式。在分析商务模式的复杂系统特性之前,有必要对系统的复杂性进行讨论。复杂性是相对简单性而言的。非线性和反馈使系统可能产生涌现性。这种相互作用关系常常表现为非线性和反馈的形式。

第2章 商务模式模式创新的复杂性分析

正如第1章所述,尽管关于商务模式的概念性讨论曾经风行一时且有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但远未达成共识。作为商务模式创新理论研究的基础,必须对商务模式进行概念性的界定,包括其特征、组分和要素的分析,从而给出商务模式的概念框架,使本书建立在一个清晰而明确的概念基础上。即使这种概念未必能够达成共识,但至少是本书的一种理解或假设,只要这种理解或假设有其内在的合理性,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章将以介观商务模式的概念体系为基本框架,以复杂系统理论为视角来观察商务模式。因此,有必要对商务模式的复杂系统特性进行全面分析,使作为本书方法论基础的复杂系统理论有的放矢。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商务模式创新的分析框架。因此可以把第2章的内容视为本书的方法论基础。

2.1 商务模式的复杂系统特性

2.1.1 复杂系统及其基本特性

为简要起见,本书自此开始所谈及的商务模式均为定义在介观层次上的商务模式。介观商务模式的定义为复杂系统理论的应用奠定了概念性的基础。在分析商务模式的复杂系统特性之前,有必要对系统的复杂性进行讨论。

复杂性是相对简单性而言的。从一般的意义上看,复杂性的概念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传统上人们通常从主观意义出发,把复杂性归结为认识过程的不充分性。事物一旦被认识就被认为是简单的,从这个意义上看,对事物的无知是复杂性之源。但是,随着实践的深入,人们逐步认识到复杂性是客观存在的,即使事物被人们认识了,它依然可能是复杂的。因此,客观意义上的复杂性具有自身特有的规定性,它和简单性应该有某种根本性的区别。复杂系统理论的研究对象就是这种客观上具有某种特性的复杂问题。

对于复杂问题,传统上人们将其简化处理,而复杂系统理论要求把复杂性当作复杂性处理。即首先要承认复杂性是客观存在的,不能视而不见,不能随意地加以简化,因为复杂性可以涌现出许多简单性所不具有的性质。因此,复杂性和复杂系统的研究需要科学方法的革命。

关于复杂性的客观性质及其来源,由于学科的不同或研究角度的差异,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理解。这里列举一些复杂性的定义。

Eberhardt Rechtin和Mark Maier认为相互联系和相互交织的部分的集合构成了复杂系统。这种系统的不同组成部分相互关联以实现其组成部分所不能完成的功能。

Joel Moses在其论文《复杂性与适应性》中强调了系统内部结构的复杂性,认为复杂系统是由许多以复杂的方式联系在一起的部分所组成的。他强调了系统组成部分之间的关联性和这种关联的复杂性质。

Peter Senge认为复杂性包括细节复杂性(Detail Com-plexity)和动态复杂性(Dynamic Complexity)两种。细节复杂性与变量的数目有关,而动态复杂性则涉及因果关系的多样性。

Peter Coveney和Roger Highfield也强调了动态复杂性,认为复杂性主要研究组成元素的巨观集合行为,这些元素具有随时间演化的潜在能力。

John Sterman对动态复杂性做了更为全面的分析,认为自然系统和人类系统都具有高度的动态复杂性。他认为,复杂性不仅仅是由系统组成要素及其组合的数量所引起的。系统要素之间的动态相互关系可以使要素及其组合很少的“简单”系统产生动态复杂性。产生动态复杂性的因素包括:系统是随时间动态变化的、系统是密切相关的、系统受到反馈控制、系统是非线性的、系统是历史依赖的、系统是自组织的、系统是自适应的、系统是非直觉的、系统是非常规的、系统具有权衡的特征,等等。

Charles Perrow把复杂性看成是和“线性”相反的一个概念。线性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可预期的。而复杂性则意味着相互作用是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现。

Joseph Sussman认为复杂系统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元素(子系统)组成的,其相关的程度和性质并不完全已知。即使可以预测其子系统的行为,但是其整体涌现(Emergent)行为是很难预测的。同时,由于各个子系统的时间标度(Time-Scale)可能不同,其长期行为和短期行为可能有显著的不同,输入或参数的微小变化都可能导致行为的重大变化。复杂性可以是行为复杂性,因为系统的整体涌现行为难以预测,而且是非直觉的;复杂性可以是内部复杂性,因为系统结构难以改变,除非对系统进行破坏性的改变。

从上述关于系统复杂性的定义可以看出,系统复杂性是客观存在的,可以从多方面进行描述,它涉及系统组成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数量和方式。复杂系统是由相互关联的诸多元素构成的,组成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涌现出其组成元素所不具有的整体性质,使系统具有难以预见的行为。这种相互作用关系通常具有非线性或不确定性。因此复杂系统一般应具有以下特性。

(1)相关性。复杂系统的组分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这种相互作用关系通常是非线性的,同时具有反馈效应。这种相互作用关系一般在较小的范围内发生,当然不排除通过一系列的相互作用在较大的范围内产生影响。而且这种相互作用可以形成回路,产生正反馈或负反馈。非线性和反馈使系统可能产生涌现性。

(2)涌现性。涌现性是指若干组分以某种方式整合成为一个系统时,能够产生其组分所不具有的特性。涌现性由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共同产生。规模效应涉及组分的数量规模,规模不同的系统的性质可能有显著的差别;结构效应涉及系统组分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方式,是一种组织效应。其中结构效应在涌现性的产生过程中起决定作用。因此,复杂系统可以仅仅由两个组分构成,只要这两个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方式可以使系统涌现出新的、难以预见的性质。而且,一旦把系统分解为其组分,这种性质就不复存在。这种相互作用关系常常表现为非线性和反馈的形式。因此,复杂系统的涌现性不仅依赖于系统组分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更重要的是这种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性质。

(3)不确定性。复杂系统常常包含随机性等不确定因素。这种不确定性不仅是指其组分状态的不确定性,而且包括组分相互作用的方式和结果的不确定性。

(4)开放性。复杂系统通常是开放系统。它们和环境互动,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5)动态性。复杂系统的形成常常是一个动态的演化过程。

(6)层次性。层次是系统由元素整合成整体的过程中的涌现等级。层次性是复杂系统所具有的一种组织方式,层次结构是复杂性的基本来源之一。

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s,CAS)是一类重要的复杂系统。除了具有上述性质之外,复杂适应系统还具有另外一种特殊的性质,即适应性。复杂适应系统把系统对环境的适应过程看成是复杂性的根源,其基本思想是:“适应性造就复杂性”。复杂适应系统把系统的组分看成是具有适应能力的主体(Agent),这些主体能够与环境和其他主体进行相互作用。主体在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地学习和积累经验,改变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方式,以适应环境和其他主体。

本书所采用的NK模型方法和适应度地形的概念都是建立在复杂适应系统的基本思想的基础之上。因此,严格地说,本书所采用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是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

此外,复杂系统常常和远离平衡态、自组织和混沌等概念联系在一起。其中远离平衡态是复杂系统动态演化的条件,自组织是复杂系统出现有序结构的条件,混沌则是由于非线性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复杂系统的一种特殊的稳定状态。

2.1.2 商务模式的复杂系统特性分析

为了应用复杂系统理论研究商务模式创新,必须对商务模式的复杂系统特性进行全面的分析。根据介观商务模式的定义,商务模式是由客户界面、内部构造和伙伴界面3个组分构成,3个组分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以某种特定的形式整合成一个具有某些特性的商务模式系统整体。商务模式的复杂系统特性是客观存在的,这就为复杂系统理论和方法在商务模式创新研究中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商务模式的复杂系统特性具体分析如下。

(1)商务模式的相关性。商务模式被定义为核心界面要素形态的有意义组合。核心界面包括客户界面、内部构造和伙伴界面3个部分。一般来说,这3个部分不是孤立存在,而是通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商务模式整体。例如,在核心界面通过市场细分对目标市场进行定位后,还需要企业内部构造和伙伴界面中的相关要素形态组合配合,才能实现快速占领市场的目标。又如,内部构造中的业务流程要考虑客户界面中的销售渠道和方式以及伙伴界面中的物流和供应链的具体形态。在很多情况下,甚至可能出现要素形态组合矛盾而没有实际意义的情况。因此3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联有其实际意义。

(2)商务模式的涌现性。尽管商务模式的组分只有3个,似乎产生涌现性的规模效应并不显著。但是每个组分(即核心界面)都各自有大量的要素,每个要素又拥有多种形态,各个界面的要素形态以非线性或反馈的形式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涌现出性质各异的组分形态,而各组分形态也以非线性或反馈的形式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涌现出具有不同特性的各种商务模式,具备了产生涌现性的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例如,Dell公司的客户界面中的直销模式配合其内部构造中的网络化的组织结构和独特的业务流程,以及伙伴界面中的零库存的物流和采购管理方式,使其在计算机制造业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脱颖而出。尽管表面上这种商务模式的组分形态并不复杂,其他计算机制造企业也很容易模仿,但却找不到第二家因此而成功的计算机制造企业。奥妙在于该公司处理3个核心界面相互作用关系的方式。Dell公司积累了丰富的订购和直销的经验和知识,能够准确地处理直销模式与内部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及零库存的物流和采购管理方式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相互作用关系能够使它的商务模式涌现出独特的性质。

(3)商务模式的不确定性。商务模式的不确定性体现在其核心界面要素形态组合和组分形态组合的随机性及其组合形式和结果的随机性。即在商务模式的形成过程中,各种要素形态和组分形态可能是随机出现并随机地进行组合,而且各种组合可能产生的结果也具有不确定性。

(4)商务模式的开放性。商务模式是一个开放系统,一方面它通过客户界面和伙伴界面分别与客户环境和伙伴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另一方面,它通过顶板界面和平台界面与顶板环境和平台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一个封闭的商务模式系统失去了其存在的现实基础、价值来源和生存条件。事实上,根据介观商务模式的定义,任何企业的商务模式都是在平台环境、顶板环境、客户环境、伙伴环境和内部环境这5个环境下生存的。其中内部环境与其他环境的交互界面形成了平台界面、顶板界面、客户界面和伙伴界面。这些交互界面是环境之间各种资源进行交换的场所,是平台环境、顶板环境、客户环境和伙伴环境等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进行交互的媒介。

(5)商务模式的动态性。商务模式的形成是一个动态演化的过程。从一般的时间尺度上看,商务模式所赖以生存的5个子环境都必然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平台环境上基础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技术创新、宏观经济的形势、甚至政府的各种法规制度和社会观念都或多或少、或快或慢地发生了变化。在顶板环境上竞争对手和潜在进入者的构成和状态也会不断地变化。此外,客户环境中客户的构成、消费观念和方式等,伙伴环境中的供应商、联盟伙伴、债权人和商业性知识提供商的构成和供给状况等,都可能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内部环境或内部构成中的股东、管理层和员工以及其他资产也有变化的可能性。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商务模式的3个组成部分将在其内部相互作用关系的支配下随之发生改变。甚至这种内部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方式本身有可能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商务模式不是静止不变的,其创新是一个动态演化的过程。

(6)商务模式的层次性。根据介观商务模式的概念框架,商务模式的组分包括客户界面、内部构造和伙伴界面3个核心界面,每个组分(即核心界面)又包含价值对象、价值内容、价值提交和价值回收4类要素,各个要素都存在大量的要素形态,因此商务模式的形成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各组分的要素形态的有意义组合,形成各组分的组分形态;第二层次是由各组分的组分形态进行组合,形成商务模式系统的整体。因此,无论从既成论还是从生成论的观点看,商务模式的组成和形成都具有层次性。

(7)商务模式的适应性。商务模式的每个组分(即核心界面)都可以看成是具有适应性的主体,它们能够互相适应,并且能够主动地适应环境,具有学习能力。由于商务模式具有开放性,客户界面不仅可以感受到客户环境的变化,而且可以主动地去适应客户环境。同时,客户界面的改变又可能引起内部构造这一主体主动地去改变以适应客户界面的组分形态。而内部构造的变化又可能对伙伴界面产生影响,伙伴界面为了适应内部构造的变化也可能主动地发生改变。伙伴界面的改变同时也要适应伙伴环境的变化,同时可能对内部构造产生直接的影响,并可能通过内部构造间接地影响客户界面。而且在这种循环反复地对各种环境和组分的相互适应过程中,各组分还具有学习的能力,能够把以往的经验变成知识。

商务模式的上述复杂系统特性决定了商务模式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具体地说是复杂适应系统。商务模式复杂系统特性的客观存在为复杂系统理论在商务模式及其创新研究中的应用奠定了逻辑基础。因此可以有针对性地应用复杂适应系统的相关理论、方法和工具对商务模式及其创新进行理论研究。

2.2 商务模式创新研究的复杂性方法

2.2.1 复杂系统理论

商务模式作为一种区别于传统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分析单元有其特定的组分或要素,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形成了商务模式基本特征,从而产生形形色色的性能各异的商务模式。研究商务模式首先要明确界定商务模式并分解出其组分或要素,其次就是要研究组分之间或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可能的结果,对组分或要素的不同形态进行合理的选择,寻找和发现新的商务模式组合,以实现商务模式的创新。因此,商务模式创新可以理解为对商务模式组分或要素的重新组合,以获得更为高效的商务模式整体。

根据介观商务模式的概念框架和对商务模式的复杂系统特性的分析,商务模式的各个组分或要素可能具有多种不同的形态,组分之间或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可能十分复杂,要素形态或组分形态的细微变化和相互作用关系的改变可能导致性能完全不同的商务模式。同时,商务模式不是其组分或要素的简单组合,组分之间或要素之间可能存在非线性关系,因此可以把商务模式看成是一个复杂系统,从而有必要应用复杂系统理论对商务模式及其创新进行科学化的定量分析和研究。

复杂系统理论(Complex Systems Theory)是跨学科研究系统复杂性的科学,其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H.Simon 在1962年出版的《人工科学》一书。而其相关问题的研究则可以进一步追溯到Bertalanffy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一般系统论

如上所述,尽管对复杂性或复杂系统的定义由于研究角度和领域的不同有各种各样的看法或分歧,但是一个对“复杂系统”有代表性的简单描述是:通过对一个系统的分量部分(子系统)的了解,不能对系统的性质做出完全的解释,这样的系统称为复杂系统。用系统论的术语来表述,就是:复杂系统的整体性质不等于其部分性质之和,即系统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复杂系统理论与系统科学之间的关系。其中,McCulloch和Pitts的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Von Neumann的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a)和复杂性(Complexity),以及Wiener的控制论(Cybernetics)都为复杂系统理论的形成做出过实质性的贡献。20世纪50年代以后,尽管有Prigogine的耗散结构论(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Haken的协同学(Synergetics)和Thom的突变论(Catastrophe Theory)以及混沌理论(Chaos Theory)的贡献,关于复杂性问题的研究仍然是分散在不同领域中以各自独特的方式进行的,进展也十分缓慢。直到1984年,包括诺贝尔物理学和经济学奖获得者在内的一大批美国著名的科学家组织了一个独立的圣塔菲研究所(Santa Fe Institute,SFI),专门从事复杂性的研究,试图通过学科间的融合来研究复杂性问题。此时,复杂系统理论才得到广泛的重视并对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内的各学科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复杂性问题得到关注并形成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理论,主要是因为西方近代科学中普遍存在的片面强调还原论的思想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经典科学用分析的方法为原本复杂的世界提供了一种简单的图像,使人们能够通过简单的原理和普遍的规律来解释复杂的现象。这种思想和方法无疑为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具有非凡的生命力。但是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进一步扩展,对自然和社会认识的深入,人们发现经典科学的思维方法在丰富多彩的复杂的世界面前常常无能为力。其根本的原因在于,片面强调分析和还原的方法导致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简单性思维,无法解释更多的复杂现象。经典科学方法的弊病不仅阻碍了科学的发展,而且使许多现实的社会经济问题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由此导致了强调整体性和关联性、以复杂性为研究对象的复杂系统理论的兴起。

复杂系统理论的许多基本思想和方法,包括概念和术语,来源于生物学和经济学,而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也是其主要的应用领域。用复杂系统理论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研究社会经济系统的文献已不鲜见,尤其是在经济和管理领域。其涉及的主要问题包括通货膨胀问题、经济地理分布的变迁、市场结构的演化、微观经济行为、股市价格、组织理论和技术创新等。

复杂系统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或学派是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在复杂系统理论中有重要的地位,以至于人们经常不加区别和解释地使用这两个术语。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是Holland于1994年正式提出的。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把系统中的成员看成是具有适应性的主体(Adaptive Agent)。所谓适应性是指主体能够与环境及其他主体进行相互作用。主体在这种持续不断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不断地学习或积累经验,并且根据所学到的经验改变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方式。整个系统的演化,包括新层次的产生、分化和多样性的出现、新的和更大的主体的出现,都是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派生出来的。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认为,主体主动地与环境反复地相互作用(即所谓适应性)是系统发展和演化的基本动因。

事实上,Holland的复杂适应系统的基本思想早在其于1975年提出的遗传算法中就已经体现出来了。遗传算法是一种模拟生物自然选择遗传机制的随机搜索算法,其研究目的是抽取和解释自然系统的自适应过程,在此基础上设计具有自然系统机理的人工系统。具体说来,遗传算法是一种由一个染色体群通过自然选择的机制转化成另一个染色体群的方法。其中,自然选择是由遗传学中的交换(Crossover)、变异(Mutation)和选择(Selection)几种作用共同完成的。染色体由基因组成,基因是用一位二进制代码(0或1)表示的一个遗传因子,所以染色体是用二进制字符串表示的。交换作用用于交换两个染色体的组成部分,实际上是粗略地模仿两个单倍体(只有一个染色体的有机物)的再结合。变异作用随机地改变染色体上某一个位置的遗传因子。而选择作用从染色体群中选出可以繁殖后代的染色体。适应性强的染色体平均比适应性弱的染色体产生更多的后代。每个染色体(用基因型表示)都被赋予一个适应度的数值,它表示了染色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遗传算法通过把那些适应度较高的染色体以较高的概率选择出来进行交换和变异等操作,使适应度的指标值随着染色体群的演化不断变化而提高,在此过程中从不断变化的可能性中寻找最优解(适应度值最高的染色体)。如果我们把不同形式的商务模式看成是由基因型表示的染色体,而创新可以看成是对适应度较高的商务模式进行交换和变异等作用,在商务模式的演化过程中搜索适应度更高的商务模式的形式,就可以利用遗传算法的基本思想建立商务模式的创新选择模型。

值得一提的是,应用基于遗传算法的商务模式创新选择模型进行商务模式创新研究必须基于这样的一种假设:即对商务模式的组分及其相互作用关系所引致的结果已经完全了解。也就是说,可以找到一个函数关系来表达各种染色体(商务模式)的构成及其对应的适应度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这样的要求目前很难达到。即使对于那些有确定的组分,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也已十分清晰的商务模式,由于随机性等不确定性因素的作用和人们预测能力的局限性,也难以得到组分构成与适应度之间的确切函数关系。因此,基于遗传算法的商务模式创新选择模型的应用有赖于对管理实践中具体商务模式的内部机制的进一步了解。

为此,我们希望找到一种方法,能够用以研究商务模式创新的一般规律,为商务模式的创新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幸运的是,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另一个主要代表人物Kauffman提出了被誉为“复杂系统的统计力学”的NK模型方法,他用波尔兹曼的观点来分析复杂系统,预测复杂系统的性质和演化规律。

NK模型研究具有N个元素且其中有K(K<N)个元素具有相互作用关系的系统的复杂性及其演化规律。

NK模型方法通过研究不同元素所构成的系统的适应度以及各个元素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对系统适应度的影响,来寻找适应度较高的系统构成。NK模型把不同系统的适应度描述成适应度地形,并把系统的适应过程看成是在适应度地形上的“爬山”过程,而对系统元素的一个微小的改变都可能使系统爬上更高的山峰。利用NK模型能够确定有多少个局部最优(山峰),并且通过怎样的适应路径来达到更高的适应度山峰。因此,Kauffman的NK模型可以研究系统演化的影响因素、影响机制、演化过程和演化趋势。由此,可以建立基于NK模型的商务模式创新模型,以研究商务模式创新的一般规律及其与技术创新的协同问题。

此外,由于NK模型对复杂系统描述能力的局限性,Altenberg(1997)在Kauffman的NK模型的基础上,对NK模型进行了必要的扩展,提出了描述能力更强的广义NK模型,为复杂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更为有效的工具。

2.2.2 适应度和适应度地形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基本思想,无论应用遗传算法还是NK模型方法,都涉及适应度和适应度地形的概念。

实际上,适应度的概念早在1864年就由Herbert Spencer首先使用,以解释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原理。而达尔文在其后的《物种起源》的修改版中用“适应度”这一术语与“自然选择”这一术语相互替代。此处适应度的含义是生物生存和繁殖的能力。而适应度地形的概念源于20世纪30年代形成的理论生物学,最早由Wright于1932年提出。所谓适应度地形是定义在相应基因型(Genotype)的表型(Phenotypes)上的搜索空间。每个基因型都分配有适应度数值。适应度数值反映了表型的生存和繁殖能力。适应度地形理论是对达尔文“自然选择、适者生存”进化理论的一个重要发展。

适应度地形理论的最简单表达是用横轴和纵轴代表遗传维度,用立轴代表生物体对环境的适应程度。适应度地形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了生物的适应状态。众多由低谷和山脊分割成的各种标高的山峰即构成了所谓的适应度地形。处在低谷的生物体意味着将被淘汰。生物体的适应性演化由此可以描述为从一个地点向某个山峰的攀登。如果将商务模式的创新视为在适应度地形上的爬山或跃迁过程,就可以利用适应度地形的方法对商务模式创新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研究商务模式创新的规律及其与技术创新的协同问题。

2.3 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商务模式创新分析框架

2.3.1 创新和复杂系统理论

商务模式的复杂系统特性为复杂系统理论在商务模式创新研究中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事实上,复杂系统理论与创新活动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创新本身就是复杂系统理论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Fischer和Fr9hlich(2001)在谈到创新系统的复杂性时指出,经济系统发生的变化常常具有不连续性,常常发生根本性的技术创新、常常出现新的组织形式和活动。创新系统具有持续不对称(Persistent Asymmetries)、历史特异性(Historical Specificity)和制度结构多样性(Multiplicity of Institutional Configurations)等特征。这些性质很难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路径无关和可逆等观点来描述,但是可以用路径依赖(Path-Dependence)和多稳定性(Multistability)等复杂系统理论的观点来解释。因此,复杂系统理论为更深入地研究创新系统提供了一种更为恰当的框架。

Frenken(2001)在应用复杂系统理论研究产品创新时,把产品创新看成是对产品设计组合的选择问题。由于产品构成元素的相互依赖性,不能仅仅根据其元素的行为来判断产品的性能,也无法事先了解各种设计组合的性能。因此,产品创新实际上是通过反复试验,找出产品构成元素的适当组合的过程。复杂系统理论为此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方法。Frenken(2000)还应用NK模型方法研究了创新网络问题,并进一步研究了组织创新问题。

事实上,根据熊彼特的观点,创新就是实现生产要素的新组合。这里隐含了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价值的合理假设。这种假设是建立在生产要素之间的,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且生产要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与要素的构成、要素之间的联系方式和环境的影响有关。正是由于各种相互作用关系的存在及其非线性和适应性等性质,使得不同的要素组合可以涌现出具有不同性质的新的生产函数。用复杂系统理论的术语说,创新过程实际上就是生产要素组合的涌现过程。因此,用复杂系统理论和方法研究创新具有概念上的对应性和逻辑上的合理性。

2.3.2 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商务模式创新分析框架

商务模式的复杂系统特性以及创新与复杂系统理论的联系为复杂系统理论在商务模式创新中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为了简化分析,本书只考虑商务模式组分形态的组合形成商务模式的过程。

根据介观商务模式的定义,商务模式是客户界面、内部构造和伙伴界面的要素形态的有意义组合,因此商务模式由3个组分组成,即客户界面c、内部构造s和伙伴界面p。其中每个组分具有许多不同的组分形态。根据上述分析,商务模式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商务模式的3个组分相互作用、相互适应,并主动适应环境,在组合成为特定商务模式的过程中可以涌现出特定的性质。

为了衡量和评价商务模式,商务模式的性质可以用一个适应度(Fitness)指标来度量,用f表示。显然,适应度f是客户界面c、内部构造s和伙伴界面p的函数,即:f=f(c,s,p)(2-1)

适应度的具体含义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决定,可以是商务模式为利益相关者所带来的价值,也可以是商务模式所创造的利润,或其他可以反映特定商务模式的经济特性的定量指标。

在商务模式的平台环境、顶板环境、客户环境、内部环境和伙伴环境这5个环境确定的条件下,商务模式的3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作用的方式就惟一地确定了商务模式的性质。不同组合的商务模式具有不同的性质,这一性质可以用适应度指标惟一地确定。也就是说,任何特定的商务模式都对应一个特定的适应度数值。

由此,可以定义商务模式空间。商务模式空间由3个坐标惟一地确定。这3个坐标分别是客户界面的组分形态、内部构造的组分形态和伙伴界面的组分形态。商务模式空间上的任何一点都对应一个适应度数值,不同空间点上的适应度数值不同,构成了崎岖不平的山峰和山谷。因此,商务模式空间坐标的3个维度就构成了商务模式适应度地形(Business Model Fitness Landscape),简称商务模式地形(Business Model Landscape)。在商务模式地形上,企业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且能得到反映企业商务模式性质的数量指标——适应度。

商务模式地形为商务模式创新研究提供了一个形象化的描述。我们可以设想,一个企业困在一个商务模式地形所表示的崎岖不平的山地之中。企业的目标是要走出困境,爬到最高的山峰上。但是企业没有山地的地形图,不知道周围有多少山峰,最高的山峰在哪里,更不知道能不能登上峰顶,或者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才能登上最高的山峰。更为复杂的是,山地本身不是静止不变的,在可见的时间范围内,山地的地形在不断地变化,山峰和山谷在不断地形成和消失。同时,山地的土质不是坚硬的而是松软的,企业一旦踏上某块山地,由于企业的自身“重量”,山地的地形也会发生变化。甚至山地中还有许多其他竞争性的企业,它们的出现也会改变山地的地形。在这样一个充满未知因素且不断变化的山地中,企业要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才能实现攀登顶峰的目标?这就是商务模式创新研究试图解决的问题。

上述形象化的描述为商务模式创新研究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的场景。商务模式创新研究的目标就是要为企业提供一张全面的商务模式地形图,使企业能够在崎岖不平的山地上发现最高的山峰或者最适合攀登的山峰,然后找出一条最佳路径,用最小的代价尽快登上峰顶。同时能够根据山地的变化,不断地调整自己的位置,始终占领山地的最高峰顶。

为了实现商务模式创新研究的目标,就要根据商务模式的复杂系统特性,研究商务模式创新的规律,即了解商务模式地形的全景,包括有多少山峰,山峰之间的关系如何,最高的山峰在何处,等等。在了解了商务模式地形之后,新创企业可以准确地把自己定位在商务模式地形图上的有利位置,如此可以为商务模式创新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对于老企业,则可以通过商务模式地形图了解企业目前所处的位置,周围有多少可到达的山峰,并由此找到一条最佳的途径,登上可能到达的最高的山峰。此外,技术创新作为商务模式的环境影响因素可以使商务模式地形发生变化,这将影响商务模式的创新选择。因此,需要研究技术创新对商务模式地形的影响,使商务模式能够适应技术创新所带来的变化,由此可以在商务模式地形上研究商务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协同问题。

2.4 本章小结

作为全文的方法论基础,本章在归纳复杂系统特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商务模式的复杂系统特性,并提出了商务模式创新研究的复杂系统理论分析框架。

商务模式关注的是企业最基本的“做生意或赚钱的方式”,关注的是不为现有管理理论所关注的企业宏观与微观之间的介观层面。这种介观层面是由企业各种经营环境的交互作用形成的。这些交互界面之所以受到关注,一方面是管理理论和方法本身的主观需要;另一方面,技术进步也为这些界面在管理实践中充分发挥作用提供了客观的可能性。恰恰是这些界面组分形态或要素形态组合的多态性和相互作用的非线性和随机不确定性使得商务模式创新成为可能。

介观商务模式从企业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出发,跳出传统的企业内部职能划分的框框,把企业内部构成重新归类为客户界面、内部构造和伙伴界面,并重点考察这3个核心界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所产生的组合效应。从这个意义上看,介观商务模式的概念体系使复杂系统理论有了用武之地。因为复杂系统理论重点研究的就是系统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系统的整体涌现性和特征。这也是本书把复杂系统理论作为方法论基础的原因所在。

介观商务模式概念上的突破为商务模式创新研究提出了方法论的挑战。新的概念需要新的理论和方法的支撑。传统管理学的方法论不能适应商务模式创新研究的要求。商务模式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具有复杂系统的相关性、涌现性、不确定性、开放性、动态性、层次性和适应性等基本特性。复杂系统理论为商务模式创新的研究提供了方法论的支撑。复杂系统理论是对经典的还原论的反动。与传统的均衡、线性、可逆等观点不同,复杂系统理论关注的是远离平衡态、非线性和不可逆等概念。经典的还原论认为,一旦对系统的各个组分有了理解,就可以理解系统的整体特性。这是基于客观世界的既定性的观念。而复杂系统理论认为,系统组分之间相互作用可以涌现出其组分所不具有的整体特性。整体涌现性在被分解为其组成部分时已不复存在。因此,仅仅了解系统组分的性质不足以获得对系统整体的理解。从还原论到整体论(Holism)是科学方法论的革命,为具有复杂系统特性的商务模式及其创新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基础。商务模式创新实际上就是商务模式的各组分之间和各组分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涌现过程。这里既强调了商务模式组分形态和要素形态的多样性,又强调了组分之间和要素之间的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产生的结构效应。也就是说,既要了解商务模式组分形态和要素形态的各种形式和规模,又要把握组分之间和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因此本质上这是还原论与整体论的有机结合,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论。

商务模式的复杂系统特性和创新本身的特性不仅为复杂系统理论在商务模式创新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使得复杂系统理论的相关方法在商务模式创新研究中得到实际应用。为了应用复杂系统理论研究商务模式创新,本章提出了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商务模式创新研究框架。在这一框架下,商务模式创新被描述为在商务模式适应度地形上的爬山或跃迁过程。商务模式的3个组分惟一地确定了商务模式在商务模式空间的位置,对应每个商务模式空间位置都有一个适应度指标,作为评价商务模式特性的标准。由此构成崎岖不平的商务模式创新空间,即商务模式地形。商务模式创新研究就是要建立商务模式地形的全景图,明确商务模式地形上有多少山峰、山峰之间的关系,为企业确定自己在商务模式地形中的位置,寻找可行的路径以到达更高的山峰提供行动指南。同时,研究商务模式地形的随环境变化的演化规律,为商务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协同提供理论依据。

第3章将应用复杂系统理论的NK模型方法研究商务模式创新的规律,即研究商务模式地形的基本形态和性质,为商务模式创新选择提供理论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