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完善分销体系

完善分销体系

时间:2022-08-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研发高新科技到管理仓库、联系零售店,从“阳春白雪”折向“下里巴人”的道路上,沈龙更为辛苦,但依旧坚定。如今,沈龙已不像以前那么忙碌,集团分工逐步明确,设立有6个部门,内部员工超过100人,各司其职,分销体制已经非常健全。等待分销体系转变的同时,沈龙也开始多元化自己的职业道路,重拾创意与科技结合、自创品牌的梦想。

从研发高新科技到管理仓库、联系零售店,从“阳春白雪”折向“下里巴人”的道路上,沈龙更为辛苦,但依旧坚定。最开始的时候,他得说服品牌商,建立管理团队,甚至亲自配货送货,一点点建立代理体系。“早期什么都干,经历这个过程才逐渐了解供应商的需求,熟悉渠道和市场,并且了解消费者需要哪些产品。”如今,沈龙已不像以前那么忙碌,集团分工逐步明确,设立有6个部门,内部员工超过100人,各司其职,分销体制已经非常健全。

团队发展的过程中,集团面临过很多困难,最为艰难的是“非典”时期。当时,香港大街小巷“万径人踪灭”,电子产品几乎没有销售。员工工资、写字楼租金成了思维的资金重担,与此同时,已经签订的广告协议也无法拖延,必须执行,这更令集团雪上加霜。历经市场巨变,思维却没有炒掉任何一名员工,团队同舟共济,蛰伏于冰雪期的同时,也对未来发展集思广益。历经这次危机后,团队的团结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为此后崛起于市场复苏时期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沈龙与思维也经历了代理商的“经典困难”——代理权的归属。国内的分销代理商常被形容为帮助国际品牌“养孩子”,成功为该品牌树立形象、开拓市场后,往往面临两个问题,其一是品牌商跳过代理,自己经营产品;其二是品牌商收回代理权,将其在某种条件下转化。

早期,思维集团曾经分销一款以色列产品Wizcom翻译笔,这也是集团的第一个国际产品。为了推广该品牌,思维付出了很多人力物力,取得了非凡的销售业绩,先后卖出了十几万支该品牌产品,成了其全球最大的代理商。

然而在此成果之上,品牌商也变得更为“贪心”。他们将代理权分拆,在各地区找了更多的代理商,希望业绩能够持续突破。沈龙意识到,这一举措必将导致相互斗价和恶意竞争,于是他选择了退出。情况发展如其所料,在各代理商竞争的过程中,该品牌产品的价格不断下降,整个利益链条遭到损毁,最终导致其几乎绝迹于中国市场。

这样的经历,对于分销商而言不仅是经济利益的损失,也是情感方面的伤害。即使是国际成熟的品牌,要在中国成熟起来,也绝非易事,品牌的市场推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往往是以年为单位的。在品牌成功的时候,分销商可能耗费了巨大的经济、感情和时间投入。

“以前不会考虑这个问题,就是满腔热血,专注于建立品牌形象,置生死于不顾的。”沈龙说。经历了几次类似挫折后,沈龙意识到,实力是双方合作的基础,只有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才能掌握更多的话语权

一方面,他开始拓宽下游的纵深,成为各零售店之间的纽带。联系、考察的过程中,沈龙总结那些销售成绩出众的零售店的优势之处,并且将这些经验分享给落后的群体。在共同进步的过程中,增进彼此的关系。如今,很多零售店都与思维集团息息相关,其所售产品三分之一甚至过半数,都来自思维。另一方面,沈龙着力提升团队的竞争力。他将这一过程比作生物进化,逐渐剔除那些不必要的器官和肌体,提炼并优化团队模型。每一个季度,集团内部都会进行调整,以适应市场需求,而非固步自封于已有的成绩。“这是一个快速更换的时代,对于任何行业都是。团队需要不断完善,才能适应环境。我们的理想是做中国最好的分销公司,有效率、管理严密,货物在我们这里能以最快、最优良、最低成本的方式到消费者的手上,还得有好的保障。”他说。专注于自身的完善,帮助思维稳固其分销体系,逐步赢得了越来越多国际品牌的信赖。

但是大环境的变化,仍给沈龙带来了很多难题。中国的分销渠道相对凌乱,销售平台的建设不够成熟,形成了很多不合理的规矩。比如在结算的问题上,很多渠道要求入场费、赞助费、代销甚至是回扣等,这无疑大大提升了分销的成本。正因为如此,国内的消费者往往要承担更为高昂的价格。

与此同时,国内的电子商务正经历快于国际市场的发展,淘宝、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的市场占有率逐步扩大。这一现象也与滞后的实体分销网络有关,商务部长陈德铭就曾指出:网销迅速发展的部分原因就是没有完善的零售网络。

对于消费者而言,电商与实体店分庭抗礼的利弊暂未可知——电商的成本低廉,可以提供更有吸引力的价格;但是消费者缺乏产品体验,使用效果可能不如预期,产品质量与安全性上,也存在不可控因素。而对于品牌商和分销商来说,则是实实在在的挑战,需要他们做出更为积极的应对。“品牌商零售、网销双线发展,可能赢得一个客户要用掉两件产品,因为消费者经常先去实体店购入体验,然后再退掉产品从网络购买。退掉的产品无法再卖,销售成本太高。分销商的影响更大,因为他们的生存与实体店的销售情况紧密相连。”沈龙分析说。

这类挑战并不仅限于中国,美国的分销网络自20世界80年代起就发展成熟,产销分工明确,各品牌的产品集中到大型的自动化仓库,然后分销到全国市场。但是现在,这些大型分销公司同样受到亚马逊、ebay等电商的冲击。而这样的变化,在中国更为明显。

不论电商与零售网络的博弈如何,沈龙相信分销行业仍然有商机,因为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终究需要中间商,电商平台不可能有能力推广、管理所有进入的品牌。“客观上讲,我们需要等待体系的转变。主观上讲,是继续提供优良的产品给渠道,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给消费者好的东西。”沈龙说。

等待分销体系转变的同时,沈龙也开始多元化自己的职业道路,重拾创意与科技结合、自创品牌的梦想。这一次,他的品牌之路没有挫折,只有惊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