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把握时机,乘虚而入

○把握时机,乘虚而入

时间:2022-08-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把握时机,乘虚而入《管子·分制》中说:“凡用兵者,攻坚则韧,乘瑕则神,攻坚则瑕者坚,乘瑕则坚者瑕。”事实上,无论军事竞争还是社会其他领域的竞争,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乘虚而入都不失为一条克敌制胜的好招法。避饱和之实,击空缺之虚。但是这时候,厂长鲁冠球经过调查,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扔掉这个饭碗,上进口汽车万向节项目。

○把握时机,乘虚而入

《管子·分制》中说:“凡用兵者,攻坚则韧,乘瑕则神,攻坚则瑕者坚,乘瑕则坚者瑕。”意思是,用兵打仗,攻击对手的实处,难以击败对手。攻击对手的虚处,就能轻而易举地取胜。因为攻击对手的实处,即使对手总体实力弱,也可能转为强者。攻击对手的虚处,即使其总体实力强,也会转为弱者。事实上,无论军事竞争还是社会其他领域的竞争,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乘虚而入都不失为一条克敌制胜的好招法。

国外有家生产民用器具的企业,在同几家大企业的竞争中败下阵来,被挤出市场,后来他们盯住了大企业无暇顾及的市场夹缝,专门生产经营左手用具(如左手剪刀等),深受左撇子欢迎,产销量大增,利润滚滚而来,实力由弱变强,终于在市场上争得到了一席之地。我国江苏常州,处于上海和南京之间,从总体实力来看,不是上海和南京的对手,常州市在规划发展战略时,着眼于上海和南京在发展过程中所忽略的方面,提出了“补缺门、填空白、创特色、上水平”的12字方针,从两市实力所及范围的边缘和薄弱部分挤进了市场,效果极为明显。几年来,常州市的经济发展一直保持着较好的势头。

运用乘虚而入策略的关键,就是选准对手的虚弱之处。明显的虚处容易去把握,隐藏着的虚处不易把握。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手的虚实也在不断的变化,原来的虚可能变实,原来的实也可能演化为虚。而且,对手也在时刻防范着敌人,经常采用虚虚实实的方式来迷惑你,让你误虚为实,误实为虚。分辨虚实并不容易,找不准对手的虚处,也就难以成功地乘虚而入。因此,必须花大力气搜寻虚之所在。

我们说,商场如战场。在这个战场上,聚集着各式各样的“能人”、“精英”,这些人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有些人玩这种手段,有些人则玩另外一种手段,如果这个时候我们真假不分、虚实不辨,就有可能上对方的当,使自己陷入一种被动之中。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避实就虚。流动的水,避开高处而流向低处,用兵的法则是避开敌人防守坚实的地方而攻击其空虚薄弱的部位。

商海市场的需求五花八门,同一市场,竞争对手也形形色色,有强有弱。任何企业,无论它有多大的规模,不管它实力多强,都不可能包吃天下,满足市场的一切需要。由此而知,一个出色的商界人士要用有限的资金资源去适应市场的无限需求,去对付形形色色的竞争对手,去争取自身最理想的发展,它将不得不使用选择性策略,避实击虚,战胜竞争对手。

那么,避实击虚用于企业经营决策,用于商海竞争,该避什么实,又击什么虚?

避饱和之实,击空缺之虚。

企业的某项产品虽然独占某一市场,但到一定时候产品自然会出现疲软现象。这个时候,一个精明的决策者最明智的做法应是,下令停止生产该产品或减量经营。如果某产品在市场上由本企业独家经营,又趋于供过于求状态,也应当主动躲让,少生产甚至停产。

上市公司“万向钱潮”的前身是一个公社农机厂,那时,该厂主要生产农机、自行车配件和汽车万向节,由于经营得法,年产值达70万元。70万元,对于一个公社农机厂来说,可不是个小数目,而且轻车熟路,不费什么劲。但是这时候,厂长鲁冠球经过调查,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扔掉这个饭碗,上进口汽车万向节项目。可想而知,当时厂里好多人都不理解:现成的饭菜不吃,为什么要干那难度大、精度高的进口汽车万向节?而鲁冠球坚持非上不可。

十年以后,香港一位资深的经济学家在评述鲁冠球和他的企业的成就时说:“把生产的战略决策集中于向专业化生产进军的点子上,不生产正走红的国产万向节,重点生产市场奇缺的进口汽车万向节,以此迅速占领市场,是极关键的一着。”

市场或用户在某一方面有特殊的需要和要求,我方具备此种条件,能够满足其需要,这时的方针就是要钻空子,以我之实击其之虚。

例如,葡萄牙在欧美国家中生产技术相对比较落后,美、日等国的高档机床产品在葡萄牙没有销路,我国机床产品相当于国际中档,机床性能、操作要求、价格、质量都比较适合葡萄牙机床市场的需要。因此,中国机床一进入葡萄牙就打开了市场,独具优势。这也可以说是一个“避饱和之实,击空缺之虚”的突出范例。

面对“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的形势,企业经营的有效策略应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在我国古代另一部兵书《孙膑兵法》中,作者把这种“逃避”策略叫“让威”。一个企业,不能把整个命运拴在某一种产品上,搞十年一贯制,二十年一贯制。当这个产品无法与别的企业竞争时,就一定要避开这个“实”,去生产市场需要的,别的企业还没有生产的或没有能力与己竞争的产品。

过去,北京无线电三厂是一个集体所有制企业。1982年以前,主要生产半导体收音机,企业严重亏损。面对这种山穷水尽的情况,厂领导决定革故鼎新,开发新产品,闯出新路子。上什么项目、开发什么产品好呢?于是,有人提出搞收录机,认为这种新产品销路很好。该厂领导认真分析了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环境,认为收录机尽管有销路,但竞争十分激烈。一个集体企业,无论从技术力量还是设备条件上看,自己都是弱者。别说在全国竞争,就是和本市的几家整机厂竞争,也等于以卵击石。

后来,他们领会国家的政策,发现了实现现代化的五个战略重点中有通讯这一项,认为国家肯定会从政策上将大力支持通讯产品的发展。因为当时我国通讯业十分落后,打电话难已成为全国的普遍现象;同时,电话普及率仅为千分之四点五,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十分之一。从全国生产厂家看:一方面供不应求;另一方面通讯技术正从机电向电子转移。因此,通讯产品可以说是市场之“虚”。北京无线电三厂在历史上曾生产过一百二十部准电子交换机,具有开发通讯方面新产品的技术力量,这堪称企业之“实”。开发与无线电生产工艺相近的通讯产品,可谓以实击虚。此外,他们还注意“让开大路、占领两厢”,避开同其他厂家正面竞争,寻找不被他人注意的、水平先进的互通设备———集团电话,作为自己出击的目标。

后来的实践表明,这种避实击虚的决策是成功的,该厂终于摆脱长期亏损的困境,重新走上了兴旺之路。

老经验:

运用乘虚而入策略的关键,就是选准对手的虚弱之处。明显的虚处容易去把握,隐藏着的虚处不易把握。

无论军事竞争还是社会其他领域的竞争,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乘虚而入都不失为一条克敌制胜的好招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