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情绪和情感的概念分析

情绪和情感的概念分析

时间:2022-08-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情绪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现象。当然,这只是反映情绪结构的一个方面。情绪的生理激起包括在情绪活动中产生的所有生理变化。在情绪发生时,人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及新陈代谢过程等都会有明显的生理变化。情绪的外部表现是指情绪活动的表面特征。情绪和情感又是密不可分的。

情绪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现象。关于什么是情绪,有诸多的解释。《牛津英语词典》将情绪定义为:“心灵、感觉的激动或骚动,泛指任何激越或兴奋的心理状态。”[1]据推测,人类的情绪有数百种,它们或相互渗透,或泾渭分明,或彼此混杂。金石丝竹,各有其妙,有许多情绪只可意会,难以言传。

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人们倾向把情绪的结构归纳为三个不可分割的成分:主观体验、生理激起和外部表现。

情绪的主观体验是脑的一种感受状态。情绪的活动不同于认知活动,它不是对客观事物本身特性的反映,而是对客观存在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凡是与人的需要有关的事物,由于对人有这样或那样的意义,就会使人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态度与体验。因此,有许多心理学著作把情绪定义为“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当然,这只是反映情绪结构的一个方面。

情绪的生理激起包括在情绪活动中产生的所有生理变化。在情绪发生时,人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及新陈代谢过程等都会有明显的生理变化。这些生理变化不仅维持着情绪的存在,而且影响着情绪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情绪的外部表现是指情绪活动的表面特征。在情绪发生时,人的面部、四肢和躯干的动作、姿态等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如目瞪口呆、捶胸顿足、咬牙切齿和手舞足蹈等。这些变化因可被他人直接观察到,是情绪活动的外在表现,所以被人们称之为表情。

综上所述,我们给情绪下这样的定义:情绪是一种由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包含主观体验、生理激起和外部表现的整合性心理过程。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情绪的概念外,人们还经常使用情感这一概念,有时甚至被混用或相互替代。事实上,情绪和情感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其区别主要表现在:

1.情绪具有情境性,它是与不断变化着的需要情境相关联的,随着需要情境的出现而发生,随着需要情境的改变而增强或减弱以至消失,比如人在脏乱差的环境中会情绪不佳,而这种情绪不佳的情绪到了优美的环境中就会有所改变;情感具有稳定性,它是建立在对需要情境的概括认知基础之上的,是对人对事稳定的态度反映,而且在反映深度上更以接近本质,所以不会轻易改变。比如,父母对子女的爱就是一种稳定而深刻的情感。

2.情绪具有外显性,如高兴时手舞足蹈,愤怒时暴跳如雷等,一旦产生往往难以控制;而情感具有内隐性,如深沉的爱、殷切的期望、痛苦的思虑等,往往深埋于心底,不轻易外露。

3.情绪发生早,情感产生晚。人在出生时就会有情绪反应,但不会有道德感和成就感这些情感,情感是伴随着个体的成长和社会化过程而逐渐形成的。

情绪和情感又是密不可分的。如前所述,情绪是指与人的需要相联系的,具有特定生理体验、外显表现和生理变化的心理活动的整体过程。而情感这一概念,既包含与情绪相联系的“情”字,又包含与“感觉”相联系的“感”字。因此,它既有别于作为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的情绪,也有别于那种代表认识的初级形式的感觉。它是指情绪过程中的主观感受或主观体验。[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